素描教学体系中的弊病及改进方法.doc
《素描教学体系中的弊病及改进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素描教学体系中的弊病及改进方法.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素描教学体系中的弊病及改进方法目前的素描教学体系是从西方和苏联引进的,它建立在古希腊、古罗马和文艺复兴时期写实绘画的造型理念上,追求理性与实证,以再现客观物象为主要造型手段,运用明暗、体块来塑造形体和空间感。绘画分为东西方两大体系,学习素描时不涉及国画容易造成知识结构单一、视野狭窄,国画基础应该在素描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以单一的西式素描作为中国画的基础显然不够,因为它与国画从精神、理念到造型方法都差异显著,因此必须调整素描教学体系的内容和形式。素描教学体系中存在的弊病及改进方法(一)改变单一的教学内容和形式首先,在教学理念上要重视中国画。新中国建立以后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形成苏联的“契斯恰科夫
2、素描教学体系”大一统的局面。这一理论强调对自然和生活的观察,强调科学论证的态度,强调观察、理解和表现的系统过程,重在客观实证。它相对科学,但不应该是素描的全部内容。其不足是重客观轻主观,重再现轻情感,重科学性轻艺术感,作品虽然严谨、技术性强,但是机械、缺乏艺术内涵。例如,初学者在画素描时多追求面面俱到,忽略对物象本质结构的提炼。而国画注重以线造型,强调表现作者的主观情感和对象的精神实质,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可以对客观物象作较大的加工处理。因此在素描教学体系中加入国画的造型理念可以弥补西画的不足。其次,在素描教学体系中要增加适于国画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让学生了解除了西方的具象素描外,还有国画独具特
3、色的意象素描造型方法。具体说应该增加结构素描、速写、白描、默写、创作和书法等内容。现在的素描基础以全因素素描为主,学生长期训练后形成思维定式,在学习国画时还要经历一个“去素描化”的艰难过程。其他形式如体面式素描、结构素描、线性素描和速写等分量过小,缺乏系统规范,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白描、默写、创作和书法则是缺失的。白描和书法为国画所独有,可以训练用线能力,对物象作最精练的概括,这一过程需要极高的主观创造力,是传统素描不具备的。如果用写实主义的标准,默画、创作通常被当作学习的较高阶段,要达到写实标准确实比较难。但是教学不应该只用单一标准,如果以画面效果与作者的创意为标准,这一高度就会降低。因此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素描 教学 体系 中的 弊病 改进 方法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26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