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典电子论毕业论文.doc
《关于经典电子论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经典电子论毕业论文.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引言11 关于金属电子论的简单的历史回顾12 Drude的自由电子模型 52.1 欧姆(Ohm)定律和导电率53 金属电导率与频率的依赖关系84 超导体的性质及其应用104.1超导体的基本性质104.2超导体的类型124.3 超导体的应用12结论14参考文献:15致谢16关于经典电子论摘要 : 本论文的题目是理论性题目。首先讨论的是自由电子模型的建立且恒定电场中电导率与电场的线性关系。其次是经典电子论基础上解释金属的导电率和温度的关系。再次用统计方法解释交变电场中金属的电导率与频率的关系。最后讨论的是超导体定义,类型和现实生活中应用。关键词: 经典电子论 金属电子论 导电率 平均自由程度
2、 平均速率关于经典电子论引言1892年,洛伦兹 发表了麦克斯韦电磁学理论及其对运动物体的应用一文,这就标志着洛伦兹“电子论”的诞生。在该论文中,他不仅赋予了物质中电荷的负荷体以一个基本的电量,而且推导出了洛伦兹力的公式。 使洛伦兹的电子论具有更简洁的表述形式,致使许多物理学家都把洛伦兹的电子论看作是最有希望打开通向物质统一的场论描述的突破口,开辟了把力学纳入电磁学的新途径,是电磁世界图景的基石从另一个方面看,洛伦兹经典电子论的提出,也标志着以太论的发展到了最后的阶段。1904年,洛伦兹 指出 ,德鲁德自由电子模型中采用的金属内自由电子都以平均速率运动的假设过于简单了。洛伦兹 认为自由电子的运动
3、应该像气体分子那样遵循麦克斯韦-波尔兹曼 分布律。1905年,洛伦兹 根据气体分子运动论,运用经典统计方法对自由电子在金属中的运输过程作了严密的理论分析,导出了电导率和热导率的公式。1 . 自由电子模型 德国科学家德鲁德(Drudu)1900年提出自由电子模型,建立了金属经典电子论,成功地解释了金属的导电性和热学性质。1935年伦敦(London)兄弟根据二流体(正常电子和超导电子)模型,建立了描述超导电子运动规律的伦敦方程,成功地解释了低温超导体的零电阻现象和完全抗磁性两相比较是饶有兴味的,研究方法的雷同和结论的差异有助于理解其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在1897JJThomson阴极射线实验发现
4、子后不久,1900年德鲁德结合气体动理论的成果,提出了自由电子模型德鲁德认为,金属中的自由电荷就是原子中束缚较弱、可以脱离原子自由地在整块金属中运动的电子,即自由电子;原子的其余部分为正离子整齐排列而形成的晶格,正离子只在平衡位置附近作小振不加电压,即金属内部电场为零时,大量自由电子在均匀正电荷背景下做无规则热运动,无宏观电流加电压后,金属内部电场不为零,自由电子除无规则热运动外,因受电场作用而附加的定向运动(漂移)导致宏观电流自由电子与正离子晶格的碰撞对定向运动起破坏作用,限制了定向速度的增加,形成电阻自由电子与正离子晶格的碰撞把自由电子的定向运动能量转化为正离子的热运动能量,使其振动加剧,
5、温度升高,导致电流的热效应这就是德鲁德为解释金属的导电性和热学性质而设想的基本物理图像为了由上述微观机制定量地导出自由电子的运动规律,还需附加一些简化假设:如加电场后金属内所有自由电子都以平均定向速度作定向运动,自由电子与正离子一次碰撞后其定向速度便丧失殆尽,除碰撞外忽略自由电子与正离子的相互作用,忽略自由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等等根据上述自由电子模型及相关假设,加电压后,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在无规则热运动背景下的定向运动产生宏观电流密度,设自由电子的平均定向速度为,则 (1)式中n是自由电子数密度、e电荷量(绝对值)设自由电子与正离子晶格相邻两次碰撞前后的平均定向速度从增为,因自由电子的定向运动是
6、在库仑力作用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有 (2)式中是相邻两次碰撞之问自由电子的平均自由飞行时间,m是自由电子质量因自由电子的热运动速率远大于定向运动速率,等于自由电子的热运动平均速率与平均自由程之比为 (3) 式中,T是热力学温度由以上(3)式得 (4)因欧姆定律中 ,故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为 (5)式(4)、(5)既解释的欧姆定律,又给出了金属电导率与相应微观量平均值的关系,解释了的温度效应。 以上讨论是恒定电场中导电率与温度的线性关系。 下面再进一步研究交变情况。为了解释低温超导体的零电阻现象和完全抗磁性,1934年Gasinlir提出二流体模型,认为当温度低于临界温度()时,超导体中自由电子
7、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与金属中的自由电子相同,遵从欧姆定律,称为正常电子,另一部分则是与正离子晶格不发生碰撞,可以不受阻力的自由运动的超导电子。超导电子是在时产生的,并随着温度从进一步降低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在温度时全部成为超导电子。1935年伦敦兄弟建立了描述超导电子运动规律的伦敦方程设超导电子的电荷,质量,数密度当超导电子以速度运动时,形成的超导电流密度为 (6)若超导体内存在电场,则超导电子受电场力作用下加速运动,由动力学方程 (7)由以上(6)和(7)两式得 (8)式(8)表明,超导电流密度的变化与电场成正比关系。方程(8)式中是具有长度量纲的常量。把式(8)取旋度,再利用电磁感应定律,得
8、 即 上式括弧中的量应为恒定值,取为零,得 (9)式(9)揭示了超导电流密度与磁场 B 的关系。 与正常电流的欧姆定律E不同此处把(4)、(5)中的写成,由式(8),超导电流变化率与成正比,。若超导体内存在恒定的超导电流,恒定,表明超导体内不存在恒定电场,也不存在正常电流及相应的损耗,这就是零电阻现象(例如恒定的超导电流可在超导环中维持数年不衰减)的原因若超导体内有交变的超导电流,则,超导体内将存在变化电场、变化的正常电流以及相应的交流损耗。 对于超导体,代人麦克斯韦方程中的旋度方程,得 =考虑恒定情形,则超导体内考虑恒定情形,则超导体内恒定量,代人上式,再取旋度,并将式(9)代入,得 (10
9、)这就是恒定情形超导体内磁场分布满足的方程。考虑特例,设沿方向,其大小随z变,即,并设边界z=O处的磁场大小为,人上式,解出 (11)可见,(11)式中在恒定情形,超导体中的磁场从表面边界处的向内按指数衰减,式中的称为透人深度,约为。同样得出,在恒定情形,超导体中的超导电流。也是从表面边界向内按指数衰减,透人深度也是。实际上,正是表面薄层中超导电流产生的磁场与外磁场抵消,导致超导体的完全抗磁性这样方程(9)成功地解释了超导体的完全抗磁性。 以上的回顾和比较,对电磁学的教学有什么启示呢?有比较,才有鉴别自由电子(正常电子)和超导电子的区别在于是否与晶格碰撞,由此两者的运动规律明显不同,导致金属与
10、超导体的性质迥异把式(6)与式(1),式(7)与式(2)、(3),式(8)与式(4)、(5)比较即可看出:在金属中,自由电子(正常电子)在热运动背景下的定向运动以及晶格的碰撞使得正常电流与 成正比,遵从欧姆定律,有电阻,电阻与温度有关,电流有热效应;在超导体中,超导电子与晶格不碰撞,使得超导电流的变化率与电场成正比,不遵从欧姆定律,导致零电阻和完全抗磁性,等等同样的研究方法,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唯象模型,并不复杂的推导,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而又都成功地解释了实验事实,经典内容和前沿进展的这种比较是内在的、定量的、深入的,既拓展了视野,又加深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值得提倡。下面经典电子论的基础上用
11、统计方法解释金属导电率与温度的关系。2 . 金属电子论金属电子论 自由电子模型不考虑电子与电子、电子与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特鲁特 洛伦兹金属电子论 平衡态下电子具有确定平均速度和平均自由程 ,玻尔兹曼统计分布规律, 电子气体服从麦克斯韦 玻尔兹曼统计分布规律,对电子进行统计计算, 得到金属的直流电导,金属电子的弛豫 时间、平均自由程和 时间、平均自由程和热容。金属电子论的发展主要是分为两阶段。最初阶段是运用经典理论结合经典统计法进行理论分析,在解释金属的导电性和热学性质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然而,这种经典论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与实验不符的困难,在这些困难在经典论的框架内是无法解决的。自从量子力学
12、诞生后,金属电子论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运用量子力学原理和量子统计方法后才最终比较圆满地解释了金属的各种性质。2.1 欧姆(Ohm)定律和导电率 为了从理论上导出欧姆定律(4)式可以简单地设想金属内所有自由电子都以相同的平均定向速度运动。由于自由电子的定向运动速度比其热运动速度 要小得多,可以假设自由电子在与 正离子相碰后完全失去了定向运动速度。即自由电子碰后在电场作用下作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 (12) 式中和 分别是电子的电量和质量。在下一次与正离子相碰前,自由电子获得的定向速度为 式中为相邻两次碰撞期间电子的平均飞行时间。于是,在电场作用下,金属内自由电子的平均定向速度为
13、设自由电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为 ,平均自由程为 ,则 故 (13)根据气体分子运动论,分子的平均热运动动能与绝对温度 成正比,对于金属内自由电子的热运动应有同样的结果,即应有 (14)式中 是一个普适常量。由以上(13)和(14)两式,得 (15)在金属内自由电子定向运动形成的电流密度为 (16)式中n 是金属内自由电子的数密度。由以上(15)和(16)两式,得 (17)式(4)和式(17)相互比较 得 (18) 以上根据自由电子密性导出了欧姆 定律,并给出了电导率的公式(18)。还有经过讨论可以看出电导率与金属内电子数密度,电荷量,宏观平均速度和平均自由成正比,温度成反比。 下面再进一步推到和
14、的关系。 金属是良好的导热材料,将一金属棒两端维持恒定的温度差,实验表明,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横载面的热量为 (19)式中 是沿金属棒的温度梯度,称为金属的热导率,用以描述金属的导热性能。金属的导热性与导电性一样,都起因于自由电子,故金属的电导率与热导率之间必定有所联系。早在1852年,维德曼夫兰兹 (Wiedemann-Franz)通过实验确立了与 之间的下述关系: (20)式(20)中T为绝对温度,L成为 维德曼夫兰兹 常量。 利用 德鲁德 的自由电子模型可以从理论上导出上述的定律。金属内的自由电子可以看作一种气体,通常成为自由电子气。与气体中的热传导一样,金属内存在温度梯度时,自由电子的输
15、运过程导致热量的传递。因而可以套用气体的热传导公式,即气体的热导率为 (21)式中是气体密度,为气体的定容比热。对于金属内的自由电子气,把(21)式中的和以自由电子气的相应量取代即可。自由电子有三个自由度,按照能量均分为 定理,每个自由度的平均质量为M的自由电子气的总内能为 (22)定容热容量为 (23)定体比热为 (24)自由电子气的密度为 式中V为总体积。把以上两式代入(4)式,得 式中 是自由电子的数密度。由上式及(18)式,得 此即维德曼夫兰兹定律,其中普适比例常量L为 (25)由此可见,德鲁德 的理论结果与 维德曼夫兰兹 的实验定律一致,这一事实再一次支持了德鲁德 的自由电子理论,这
16、在金属电子论的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应该指出,维德曼夫兰兹 定律只是在有限范围内适用的近似规律。进一步的实验表明,该定律只对高电导率金属和在高温条件下才近似成立,具体地说,式(20)中的比例常量L并不是普适常量,即不同种类金属的L值不相同;另外,L值也并非与温度T 无关,特别是在较低温度下L值一般随温度的下降明显的减小。只有在高温下L值才趋近于定值。维德曼夫兰兹 定律的缺陷正反映了德鲁德 理论的不足。这些不足是经典理论无法解释和难以弥补的。3 . 金属电导率与频率的依赖关系 在前面的讨论中,我们都金属的电导率看成是物质常量。但是,严格说来,金属的电导率并不是常量,它和介电常量,折射率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经典电子论 毕业论文 关于 经典 电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26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