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毕业论文翻译与评论:后女权主义媒介文化——情感组成因素.doc
《英语毕业论文翻译与评论:后女权主义媒介文化——情感组成因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毕业论文翻译与评论:后女权主义媒介文化——情感组成因素.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 要在我们当今的时代,后女权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平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的一些学术研究一直致力于研究后女权主义对大众文化电影媒体研究所产生的影响,我们亦可以说后者也对前者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而这两个问题都一直作为一种代际问题,备受争议。本文为伦敦经济学院罗莎琳德.吉尔所作,发表于欧洲文化学刊。吉尔是著名的性别研究专家,并以其独特性别理论演讲著称,致力于研究后女权主义媒体文化、年轻女性生活、社会关系、男性及男性气质研究。她撰写此文的目的在于希望通过对后女权主义的深入研究,进一步加深对该理论现象的了解,对其作全新的阐释。同时,将该理论用于对当代文化产物的研究分析。论文作者秉持翻译理论中两大
2、重要理论“信达雅”以及归化和异化对原文作了精译。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包括对新兴词汇和短语的理解,一些长难句的表达,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处理。同时也尽量克服了欧化汉语的现象,用地道的、符合中文表达习惯的方式精确翻译了原文。论文的第一部分是原文翻译,第二部分是论文作者的评论,以及在翻译过程中克服困难的一些总结。关键词:后女权主义;归化;异化;媒介文化;信达雅AbstractIn modern times, post-feminism is increasingly overt as a theoretical platform. Recent academic researches have b
3、een devoted to the influence of post-feminism upon mass culture, film and media studies, or post-feminism impacted, facilitated, and highlighted by media, which are always among those controversial and contested intergenerational issues. This article, written by Rosalind Gill from London School of E
4、conomics, is published in European Journal of Culture Studies. Gill is a famous expert in gender studies, and especially known as a senior lecturer in gender theory with special style. She is devoted to researching post-feminism media culture, young womens life, social relations, men and masculiniti
5、es. She aims to conduct a detailed research into post-feminism, with a view to achieving a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it and giving the theory band-new definition, which in return, can be used to analyze contemporary cultural products.The author of the thesis has, inspired by two important principle
6、 of translation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and principle of naturalization and alienation, made the translation easily understood and similar with the original text at its largest possibility. Problems arising in the translating process include correct understanding and translation o
7、f newly emergent words and phrases, comprehension of long complex sentences, and the solution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western and China. At the same time, the author has tried hard to avoid unnatural Europeanized Chinese and to translate in smooth and idiomatic way. The thesis consists of tw
8、o parts: Part I is the translation for the original text; Part II is the comment and summary for problems occurring by the author.Key words: post-feminism; naturalization; alienation; media culture;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eleganceContents摘 要IAbstractII1 Translation11.1简介11.2后女权主义情感组成因素21.2.1解
9、密后女权主义媒体文化21.2.2女性气质作为一种身体所有权21.2.3性文化31.2.4从性客体到渴望得到性主动41.2.5个人的独特性,选择性和权威性61.2.6自我监管和约束71.2.7装扮的定式81.2.8性别差异的再现91.2.9反语与洞察力111.2.10女权主义和反女权主义131.2.11结语142 Comment16Acknowledgements20Bibliography211 Translation1.1简介 后女权主义的观念已经成为女权文化分析中最重要和最有争议的词汇之一。近年来,所有争议从女性主义的历史和排斥到年轻女性的性别意识(或其它),以及当代媒体的思想本质,这些都
10、形成了有关后女权主义的争议。就像在这之前的“后现代主义”一样,不同语义已经多的严重超限了。正如迪克赫伯迪格于1988年指出后女权主义暗示着有些东西是值得争取的。有关后女权主义的争议无非是女权主义的变式和媒体文化中的变化,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然而,近二十年后女权主义的争论依然没有确定这个词的确切意思,同时这个词也被以不同方式和矛盾的表示理论立场,一种在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之后,另一种是倒退的政治立场。这样的争议没必要大惊小怪(但可能仅仅是一个激烈论辩的征兆)关于它是不是由于另外的两个问题:第一,把后女权主义特征通过一种严谨的方式具体化的困难。第二,把当前观念融入到一些特定文化或媒体研究的困难。什么
11、东西让一篇文章有后女权主义的印记呢?当媒体学者想要去标榜有关后女权主义内容时什么特征需要去展现?为了使“后女权主义”这个词作分析之用,我们最少也需要将其标准具体化以识别一些事物为后女权主义。为此,本文旨在提出后女权主义一种新式的理解使其能够用来分析当代文化产品。本文主张后女权主义最好被看作是一种以越来越多的电影,电视节目,广告和其他的媒体产品为特征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其他部分(吉尔,接下来的)我讨论了这个概念化词语的理论基础,着重讨论了在女权主义觉醒中看作是认识论或政治立场的三个主要问题,以及遇到的“分歧”(爱丽丝,1995;布鲁克斯,1997;洛茨,2001;耶特曼,1994),女权主义的历史
12、变迁(道尔,1996;浩鲁斯,2000,2003;摩斯利和瑞德,2002;拉宾诺维茨,1999),亦或是对女权主义的强烈反对(法路迪,1992;维勒翰,2000;威廉姆森,2003)。本文着手研究和试探性的解释了具有这种感情特征的主题和特点,而不是为把后女权主义看作一种情感而辩护。同时本文也将会着力针对许多不同的媒体从脱口秀到男性杂志,再从“鸡仔文学”到广告,而不是紧随后女权主义的文学作品(相关的很少)像是欲望城市甜心俏佳人绝望的主妇主要作后女权主义讨论。为了阐明后女权主义作为一种情感这种观念的实用性,以及促成后女权主义媒介文化的解密。1.2后女权主义情感组成因素1.2.1解密后女权主义媒体文
13、化本文将提出理由证明,最好理解后女权主义的方式,并非是从认知论的角度或从历史观的转变,也不是简单地将其理解为意义已作预先规定的反冲效应。相反,后女权主义应理解为一种情感。从这个角度而言,后女权主义媒体文化就是我们研究问题中的关键对象了,它是一种学者应该深入研究的现象,而不是一种分析观点。这种研究方法并不要求以真正女权主义的静态概念为对比点,而是以后现代主义和建构主义观点为特点,来得出性别在当今媒体中得以体现的独特性。这种新概念会着重强调后女权主义文献的矛盾本质,以及女权主义、反女权主义与之的纠葛。 该概念还会指出后女权主义文献的其他相对稳定特征,包括女性气质是身体所有权的概念, 客观到主观的转
14、变,对自我监察、自我约束的强调,个人主义、选择与权利的聚焦,造型范式的支配性,两性自然差距观念的再现,文化的显著性化,以及对消费者主义和与之不同的商品化的强调。这些主题和仍在继续的无法避免的不平等、排斥现象共同存在着,并因此行程一定的构架。这些不平等充斥在各种层面:种族、宗教、等级、年龄、性别、以及残疾。1.2.2女性气质作为一种身体所有权后女权主义媒体文化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其对身体方面的过分关注。在从早期具象主义实践的转变中,这种文化表现出的就是女性气质是身体的所有权,而不是社会、结构或心理上的所有权。在当今媒体中,关怀、哺育、母性并不被认为是女性气质极为重要的部分,取而代之地,对自己身体
15、的所有权才是女性身份体现的关键。与此同时,身体是女性权利的来源,不受约束,但是又需要恒久的监督、训导、改造(及消费花销),来和对女性魅力的越来越窄的判断相符合。的确,各大流派、形式不同的的媒体的主要内容,都充斥着对女性身体的监督。女人的身体被男人以及女人自己评价着、细阅着、研究着,还经常有让评阅者失望的可能。这一点在文化中对名人的迷恋体现得很清楚,并且几乎无一例外地是针对女性的身体。像杂志热度,其中很多页都刊载了女性名人身体的大幅彩色图片,并带有苛刻的评论,从腋下的毛发到可见的内衣裤线条,其挑剔程度可见一斑。但是以往都是将焦点放在“肥胖”上,最近却又开始批评太瘦的女名人。媒体对女性身体要求太高
16、、太多,以至于传统观念中的魅力女性都会被认为是“踝关节太胖”或是“有笑纹”。总之,就没有狗仔队和评论者挑不出的毛病。评论通常都是很严厉的口吻:“没错,那真的是梅兰妮.格里菲斯的布满皱纹的皮肤,不是布匹”和“安洁莉卡休斯顿身上衣服的布料多的可以搭建一个屋子供小动物在寒冷的夜里栖息。尽管如此,她那严重下垂的胃和这套衣服十分适合,看上去如同穿着紧身衣一般”(热度,2005年3月19日)。普通(非名人)女人也无法幸免。诸如“不要这样穿”和“年轻十岁”这样的电视节目使得女人们开始怀有敌意的审查她们的身体,姿态和着装,并且会考虑会不会像节目里说的“非常下垂的胸部”或是“多么的令人作呕”。安吉拉麦克罗比在她
17、“不要这样穿”的评论中指出下面这些说法:“多么沉闷的声音”,“看看她怎么走路”,“她不应该把番茄酱挤到薯条上”,“她看着就像胆小如鼠的图书管理员”,“她的裤子长的了得”,“那毛衣就像她奶奶织的一样,也许把它当做擦桌子的抹布更合适一些。”,“她从来没有洗过她的衣服”,“你的头发就像狮子狗乱蓬蓬的毛”,“你的牙是黄的,难道你是吃草的吗?”,或是“天啊!她看这就像是德国女同性恋!”(麦克罗比,2004a:118)罗比曾发表评论说,最后一句讽刺被认为非常有喜剧效果,以至于BBC为了提高节目效果,播出前两周在各大电视节点进行了后续追踪。重要的是,妇女的身体在后女权主义媒介文化中已经组成了个人内心生活的一
18、扇窗。例如在布里奇特琼斯的单身日记中,当布里奇特琼斯一天吸四十支烟或消耗“过量”卡路里时,我们以一种心理学角度解读她的行为这象征着她感情崩溃。当今,一种时髦的,有调的,受制的人物成为成功的基本典范。然而也有一种相反观点的就是身体仅仅是一个与个人的内心感受关系不大的帆布覆盖的雕塑。例如,布拉德皮特和汤姆克鲁斯各自分手以后,他们的原女友妮科尔基德曼和詹妮弗安妮斯顿在分手后首次在媒体露面时,她们成功的表现出了她们的闪耀,商业化的美和令人惊叹的自信,然而事实上她们感到的是伤痛和内心的脆弱。然而对于男人却没有同样的关注程度。1.2.3性文化强烈关注女性的身体作为女性化的标准与当今流传的性文化紧密相关。这
19、里所说的性既是指异常激增的谈论有关性和性能力的所有媒体形式,根据2002年布莱恩.买科奈尔所说的作为“脱衣舞表演文化”的一部分,也指频繁增长的在公共场所展示性爱的姑娘们、女人们和男人们的身体。报纸上用强奸小说作为一部分引人注目的材料被妥善地记录档案,在新闻媒体上所有的可以看见的女性身体都被加以性爱的成分,不管他们是政要、外国使节或者是严肃的新闻主播。不同形式的性元素同样可以在流行杂志上明显的看到。在“男青年杂志”中,性在年轻的、很自然的寻求快感这类的词语中被谈论到,然而给十几岁的女孩和年轻女性看的杂志中有关性的内容是要经常要留意监督和管理的。女孩们和成年女性们被质问为所有性爱和感情关系的罪魁祸
20、首,被认为要为理想的异性恋目标、满足男人性欲、避免怀孕、性交感染性病、保护自身性欲和照看男人自尊而负责。与之相反,男性被称颂为享乐主义者,只想成天蓬头垢面的。对这些性内容谈论的不平均贡献,甚至在坚定的异性恋文章中对于理解性也是至关重要的(吉尔,2006;汀克耐尔等人,2003)。简单地说,杂志针对的是复杂与脆弱的异性恋女性和男性。然而杂志中针对的那些男人、女人们只是讨论他们的内衣、性幻想、“最污秽的时刻”、肢体(特纳,2005)。女性杂志中是模糊地界限于出现于过去十年的黄色杂志与其它风格杂志的象征。“性女郎”已经成为广告、杂志、网站、有线电视主导的代表性惯例。甚至儿童电视台都已批准在观众和赞助
21、方之间采用性爱地址。性元素在商业驱使中的本性可以在服装公司将目标对准和皮带同欢(脱衣舞娘)一样年轻的女孩,带有性宣传标语,例如“我要坏便会很坏,但如果我在床上我会更棒”中体现出来。在服装、文具和铅笔上使用花花公子小兔子的商标对准儿童市场不是最后一个精心策划儿童(女孩)性元素的例子。把成年女人女孩化例如凯丽.米罗戈和凯特.摩丝去推销女孩化女性作为最渴望的性商标是媒体文化的背面效应。1.2.4从性客体到渴望得到性主动曾经被性化的女人典范在媒体中展现的是一种男性注视着的被动的,无声的形象,在某种程度上说,现在的性化在很多领域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女人们没有很直接的主体化她们喜欢的风格,而是被描绘成积
22、极和渴望展现自己看上去主体化的行为,因为这样做才符合她们自由化的兴趣(戈德曼,1992)。没有哪里比批判女权主义的广告更加清晰,它们给年轻女性塑造了一个性别自治的异性恋少女新角色:她玩弄自己性权力和总是“努力争取”。这样的转变是理解后女权主义情感的关键。它代表着现代女性气质包括希拉里拉德纳在她的新式“性感技术”(拉德纳,1999)提出的性知识和实践是核心。此外,它也代表这种方式转变的权力运作过程:从外部的,男性挑剔的眼光到自我管理,自我欣赏。这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更高或更深的开创形式而不是具体化一种男性具体化眼光内在构成的纪律制度。在这种制度下,权利没有从上或从外面强加进来,而是组成了我们的主观性
23、。女孩和女人们被请去作一种特别的自我秀,也会被一些机构花钱请去只要她们能够非常相似地展现出异性恋男性在色情文学中幻想的样子。正如詹尼斯特纳所言:曾经色情文学和真人性特征是截然不同的。连色情文学里最受欢迎的建议色情文学轻微描述现实的主张也不是,像是其中女性渴望七天二十四小时性爱,以及脱了她们的衣服顺从的面对强暴,在暗含的请求下与陌生对象性交。但由于色情文学已经渗透到主流文化,这个界限已经模糊。男性杂志的编辑声称他们相信不管怎样在这些年来,色情文学的一些内容很明显已经成为现实。现代性解放的女性证明相似性-你怎么知道!-其实是男人幻想的“让我变为大男孩”充气娃娃而已。(特纳,2005:2)不久前这种
24、转变带有幽默口吻的例子(在广告板上展出的戴有趣味文胸的模特自信和开玩笑的突出了她们的性权利或要让交通都停止的性感)不能说没有暗示这种转变,事实上,非常重要和存在问题的。在过去十年里,这成为女性使用的一个新兴的和有备的代表性策略,女性广泛和流行的使用它构建自我风格。例如,电视主持人丹尼斯凡奥登在电视采访中“倾诉”:“我当然有一个帅气的对象。我希望还能看看我定格的青春照片等我六十岁的时候”;“读者”,“妻子”给男性杂志投稿讲到她们喜爱的性爱经历:“他抱着我转,他弯腰用力把我背起来”,一些西方的女人和女孩们排队购买印有“色情明星”、“干我”和“淑女不可置信的乳房”。这种转变的批判不是以某种方式进行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英语 毕业论文 翻译 评论 女权主义 媒介 文化 情感 组成 因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26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