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留学生汉语言专业中国哲学课教学初探.doc
《谈留学生汉语言专业中国哲学课教学初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留学生汉语言专业中国哲学课教学初探.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谈留学生汉语言专业中国哲学课教学初探谈留学生汉语言专业中国哲学课教学初探 内容简介: 谈留学生汉语言专业中国哲学课教学初探 近年来随着来华留学生人数的增加,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设立了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总体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实用型高级国际汉语人才,要求学生不但要系统掌握汉语言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运用汉语进行交际,而且要对中国的政治、 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 近年来随着来华留学生人数的增加,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设立了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总体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实用型高级国际汉语人才,要求学生不但要系统掌握汉语言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运用汉语进行交际,而且要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
2、历史、风俗等有比较全面的了解。针对上述目标,汉语言专业的课程设置除了语言基础课、专业必修课,还应包括一些中国文化、历史、文学等人文课程。笔者所在的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自201X年起开办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学生主要来自中亚,还有少部分来自韩国和东南亚。除了汉语基础课和专业课,学院还开始了中国文化、中国历史、中国概况、古代和近现代文学、书法等人文类课程,中国哲学课是本科四年级上学期的通识选修课之一。 一、中国哲学课的意义与目标 为什么要开设一门针对留学生的中国哲学课?调查显示,促使世界各国的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汉语的很大一个原因,是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然而本科阶段开设的中国文化、中国概况等课程,
3、只是让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各方面如政治、经济、历史、地理、风俗等有了一个表层的大致的了解。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生活习俗及其他各类文化现象的根源,不了解这些哲学思想就无法深入了解各种孤立的文化现象。另外,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中蕴含着一些对现代社会、对人生极具启发性的瑰宝,学习并体悟这些智慧不但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和心胸,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应用于现实生活,帮助学生更好地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更好地处理与他人、与自己、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此外,通过课堂上引导学生对各种哲学思想进行开放的讨论思考,或与自己国家思想文化对比,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及平等对话交流的能力。在不同思想文化的碰撞交流
4、中,可以让学生们逐渐发展出较为理性的思维方式,学习以平等的开放的心胸对待不同的思想与文化。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针对留学生的中国哲学课与针对哲学专业的哲学课有很大不同,经过三年的汉语学习,这些学生大部分已通过HSK五级,已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但是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了解还有限,理解专业的哲学词汇更为困难。所以首要的问题是如何选择一本适合学生的哲学教材。目前公开出版的哲学教材基本都是针对哲学专业的学生,难易程度和内容不太适合留学生。最终,笔者选取了一本北京大学留学生哲学专业预科教材中国哲学专业汉语教程,这本教材将语言学习与专业学习相结合,语言较为简单,且对一些哲学专业词汇有注音和解释。根
5、据学生反馈,教材难易程度较为合适。 但是,要将哲学课开展得较为生动活泼,仅靠教材还远远不够。因此,笔者只是将这本教材作为参考,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紧密联系现实社会和生活的内容,并组织学生针对不同的专题进行课堂讨论。作为一门针对来华留学生通识选修课,本课程在介绍中国传统的儒释道哲学思想时,不具任何宗教性,同时尽量做到避免中国文化本位思想,鼓励不同文化间平等对话沟通。课程的内容力求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现实性,教学方法力求轻松活泼,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如下: 为了建立一种能够自由平等交流的氛围,建立一种多元理解的文化态度,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1.在第一堂课
6、首先简单介绍这门课的内容及教学方法,并就授课内容、方式方法、课外作业等内容广泛征求学生意见。大部分学生反映因面临撰写毕业论文及就业压力,希望可以通过较为轻松愉快的方式学习哲学课,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可以学以致用。根据学生的建议,笔者在授课的内容和形式上做了调整。首先,在内容上,参考中国哲学专业汉语教程,将第一课中国哲学的精神与第二课中国的哲学家及其理念改为东西方哲学思想对比,从哲学的起源、发展、代表人物及其思想等方面简单介绍东西方哲学的主要差异,同时也让学生对中国哲学的精神特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其次,在授课形式上,为了让学生更直观体会中国哲学的精神,采用了较为生动形象形式多样的讲授方式。如在学
7、习道家的无为思想时,学生很难理解无为的深意。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深奥的哲学理念,笔者给学生播放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视频。这样,学生就可以体悟到无为不是消极地旁观或等待,而是极具智慧、力量和远见的思想。一些精彩的电影也蕴含深奥的哲学精神,鉴于学生非常喜欢中国的功夫电影,在学完先秦道家哲学和法家哲学之后,带领学生观看李连杰主演的太极张三丰,讨论道家思想和法家思想在这部电影中的体现。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佛家思想中无我的概念,让学生去思考眼前的一张纸或是自己身上的一件衣服的制造过程,与哪些因素有关。这样,学生就会直观地感受到一切都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存在。 除了教师讲授,课堂讨论也是哲学课非常重要的一个
8、环节。philosoph一词本义即是爱智慧,而通过营造一种可以宽松和谐畅所欲言的讨论氛围,让学生就某些专题或观点展开谈论,在这种自由的开放的讨论中,通过各种观念的碰撞交流,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理性分析的能力,可以不断地拓宽学生的视野,打破一些僵化的观念,逐渐学习以一种更平等更包容的心胸对待不同的思想观念。笔者尝试通过一些游戏营造这种开放的平等的讨论氛围,如在授课之初将一些不同文化的名人苏格拉底、耶稣、孔子等的名言放在一起请大家归类。这个游戏可以让大家体会到不同的文化之间既有不同,又有一些共通之处,可以彼此交流学习。在畅所欲言的讨论中,有些学生对某些传统的哲学观点提出质疑,有人开始质疑由父母
9、、国家甚至宗教灌输的价值观,开始依据自己的观察、体验和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这也正是哲学课努力达成的目标之一。 为了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同时也为了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与学生沟通交流,笔者设计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的课外作业。在学习某种哲学思想后,在生活中观察这种哲学思想在各方面的表现或应用,23人一组,通过制作PPT课件向大家展示。如在学完道家哲学思想后,为了让大家体会道家哲学中道法自然的深意,让学生观察大自然的智慧,体会人类可以从自然中学习到什么,用自己拍摄的照片制作PPT向大家解说。这样的作业可以让学生去仔细观察自然,体会自然的奥秘与智慧。每个小组探索观察的角度不尽相同,但是都有
10、独特的视角和观点,讲解作业的过程也变成了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学习的过程。 三、教学效果与反思 中国哲学课作为汉语言本科选修课,每周只有两课时,在这短短的十几节课中,不可能系统地学习中国哲学的各个流派和思想。但是,经过这十几周学习,从学生的作业和学期论文中,可以看到学生的变化和收获。有的学生开始反思这几年的大学生活,有的学生结合所学的哲学观点思考本国的一些社会现象,也有的学生开始想一些深奥的问题,如自然是为谁而存在的?对于这些问题,虽然没有得出结论,但这种不断追寻不断思考的精神,正是哲学的精神。正如罗素所说: 哲学的目的就是在不确定和怀疑中继续讨论,使人们保持思考的兴趣, 总之,哲学的意义就在于思考
11、过程本身。哲学本是对智慧的追求和探讨,因此,在教授学生最基本的哲学思想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理性分析的能力也是哲学课的主要目标。要培养学生以平等、理性的态度对待不同的哲学思想,教师首先要做到平等地对待不同的文化与哲学思想,若教师以中国文化本位的指导思想教授中国哲学,很难期待学生能够以平等开放的心胸对待不同的思想及文化。然而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意识到,当学生的观点与教师的观点不同或者与主流观点不符时,笔者也曾试图引导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或主流观点。 但是实践证明,这样的做法很容易破坏课堂上学生自由探讨和思考的热情。若只是灌输一些现成的观点和知识,而不允许学生自由地表达并拥有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哲学
12、课也就丧失了自由探索与思考的精神。因此,对笔者来说,哲学课的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反思的过程,是一个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的过程。 内容简介: 谈孔子“尽善尽美”的审美理想 很多时候,中国哲学思想重视艺术在德性方面的感染作用,所以在美学方面便高度强调美与善的统一。而且,中国哲学思想倾向于把善作为至高追求,最终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孔子在论语中,曾多次提到善与美,尤其是在八佾中记载: 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 很多时候,中国哲学思想重视艺术在德性方面的感染作用,所以在美学方面便高度强调美与善的统一。而且,中国哲学思想倾向于把善作为至高追求,最终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孔子在论语中,曾多次提到善与美,尤其
13、是在八佾中记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孔子对待音乐乃至对待艺术审美的态度与观点,同时又明确区分了美与善,将它们分别作为两个概念用在不同的审美维度。可见,虽然美和善一样能通向德性与礼乐,但在孔子的思想中,美与善的关系并不仅仅是单纯的统一,而是既有相通又有独立之处,同时还能共同营造一种尽善尽美的美学精神和审美理想。 一、善的含义 善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 吉也,从誩,从羊,此与義美同意。善在辞源中,有如下含义: 1、美好,与恶相反; 2、亲善、友好; 3、喜好; 4、爱惜; 5、大、多; 6、 擅长、善于; 7、改善; 8、揩拭; 9、熟悉。在论语中,善字
14、一共出现了42 次。其中,善可以指好人,如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也可以指善于做某事,如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还可以指好处和优点,如愿无伐善,无施劳。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善还可以表示好好地去做事,如善为我辞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善又可以指善良和善意,如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善还能表示完整、全面,或者保全、使完整。如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另外,善还表达出一种良好的道德取向的意义,善表达的好主要在于内在德性的好。比如在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子张问善人之道中,善人是一种有操守、德行高的好人。 更重要的是,因为与德性相通,孔子所言的善在某些时候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与仁相通。在子欲善而民善矣中,
15、就表达出孔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这里说统治者要为民众带头向善,就是说统治者要忠行于仁道。又如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这句说明智慧要用仁心来维持,行动不符合礼制则不属善。明显能看出,仁礼善存在联系,仁是内在的精神追求,礼是外在的形式规范,通过内在的仁心外化出礼,从而达成善的效果。孔子虽然没有对于善的完整和直接的定义,但是从孔子对于韶、武两种音乐的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孔子眼中歌颂大舜美德的韶乐是尽善的,而武乐中表现了武王以征伐取天下,故未尽善。可见,孔子美的是一种体现伦理道德美的文艺作品。更重要的是,善与不善的价值判断体现着孔子所追求的仁道。因为仁道不是尚武的,所以表现暴力
16、武功征战天下的音乐才会与孔子的智慧象违背。因此,孔子所说的善关乎艺术作品中体现的人伦德性,更关乎艺术作品传达和体现出的价值取向和大道追求。 二、美的含义 美,在说文中释为: 美,甘也。从羊,从大。徐铉等曰: 羊大为美。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 疑象人饰羊首之形。在辞源中,美的含义有: 1、指甘美,引申凡事物美好者皆称美; 2、指美好,特指容貌、声色、才德或品质的好; 3、指向善的含义,与恶对称; 4、指美。在论语中,美字一共出现了14 次。在篇章中,美的含义主要有这样几种: 首先,美代表外观好看、外形美丽。其中,美丽可以是指人的形貌美好,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不有祝沱之佞,而有宋朝之美
17、;也可以是指衣服的华美,如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还可以指建筑好看,堂皇壮美,如不见宗庙之美。其次,美又能表达一种内在美,指的是人的品质或者才能优秀、出众,或者是物的质量、成色出类拔萃。比如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馀不足观也已指的是周公的才能出众;而有美玉於斯,韫匵而藏诸中的美玉则除了好看,还因为其质地和成色优秀、出色。再次,美也常用作美善的意思,这种能够情况下的美与善的意义是十分接近甚至是相通的,表示恶的相对一面。比如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中的美是好事,与恶相对。孔子还讲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这里的五美就是指五种美德,它们是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18、。这五美可以说与儒家仁、义、礼、智、信的五常是相通的。这种美德,同时也就是善德,美与善实现贯通联系。除此之外,美还表示中和之美,是合乎礼仪和仁道的美。如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可见,合乎中和、中庸之道的礼乐传统,才能是美的。而孔子提倡的礼乐传统又是由孔子之仁道所规定的,所以美与和相关联,与礼相关联,更是与仁道相连。 可见,孔子认同的美是一种有条件的外观形式之美,但另一方面却常常认为美也在于内在本质,带有一种有道德内容和性质评判的审美观。但是在八佾篇中,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这句话又明确区分了美与善,让美作为纯粹感官愉悦美妙的意义得以彰显,而让德性和道义上的
19、意义隐去。所以,虽然美既和善一样能通向德性与礼乐,但在孔子看来它又是有着自身独特的审美意义。 三、善与美的关系 1、美与善相和 以美在中国古代的起源看,它是同味、声、色直接联系的。即能够在这些方面直接给予人们感觉官享乐的对象,常常就成为美的对象。我国古代文献的记载说明,最初所谓的美,在不与善相混淆的情况下,是专指味、声、色而言的。 但是,纵观历史上对善美的理解可以发现美与善在一定程度上常常是统一的。从善与美两字本身的解读来看,它们都是与羊字_相关联,羊大为美这个说法反映了美是以社会功利满足为基础的。而羊是当时特别是统治阶级的重要事物来源,同时又是富足吉祥的象征,因而被认为是好的、善的。这样,羊
20、大就既美也善,美善同意。另一种关于羊人为美的解读则认为,原始时代的人带着羊形冠或者面具等装饰进行图腾舞蹈或者无数活动被认为是很美的,这种舞蹈和无视活动又和社会生产活动以及战争等功利性目的紧密相联,所以美有着功利性的意义,与之关联的是社会功利色彩的善。众多资料可以确认,当时羊人为美羊大为美的审美观念中饱含着善的内容,与善不可分割,反映了中华民族美善同意的审美特色。在春秋以及春秋以前的时期人们说的美并不是单纯指的形式美,从孔子论语中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一句也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将美与和善等字联系在一起理解的思路。美与善的这种统一,可以说就是一种和。和这一美学范畴包含着浓厚的政治、道德观念。
21、在论语中也曾8 次出现和的概念,如礼之用, 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无寡等。孔子论和时强调用道德来规范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并紧密地围绕着礼乐问题而展开,带有浓厚的政治与伦理色彩。孔子在评论另一部音乐作品时说道郑声淫,这里淫的原因就在于指情绪发展得太过,以至于让人流连忘反,走上淫乱之路。这里的郑声估计也不可谓不够动听优美、引人入胜,但是得到孔子较低评价的原因就在于其在善方面不够达标,更不符合孔子和的礼乐观。 这种和在孔子看来,是礼应有的形式,同时又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之上的。审美和艺术在人们为了追求仁的精神境界而进行的修身过程中能起到很独特的作用,审美、艺术和社会的政治风俗之间也有着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留学生 汉语言 专业 中国 哲学 教学 初探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25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