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岳川著《艺术本体论》.doc
《王岳川著《艺术本体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岳川著《艺术本体论》.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王岳川著艺术本体论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研究文艺本体论的学术专著。全书除”绪论”、”结语”以外,共有6章。从体例上看,全书由两部分构成,前3章围绕本体与存在本体的关系展开,后3章是前部分的发展,主要研究艺术本体论的三维构成,将本体论还原为人的活感性的生成活动:在创作中表征为新体验、在作品中凝定为新形式、在解读中生成新意义。 在”绪论”中,著者认为,文艺本体论问题不仅确实存在,而且问题之多、涉及范围之广、问题之严峻,实在是当代文艺学美学再也无法回避的。尤其是20世纪的西方文艺和美学遭遇到种种
2、困境,使得哲思隐遁,成为操作,成为游戏,艺术成为宣泄,意义成为虚无,成为审丑,艺术与人生超越都成了问题。这些本体论层面的问题,值得我们的和诗学关注和分析,值得当代文艺学建构者反思。 第1章”本体论演进与文艺本体论嬗变著者首先指出,所谓本体指本源性存在,而本体论(Ontology)是对本体加以描述的理论。本体论是对人的活动与人存在其中的世界的一种整体的、终极的看法,是追问生存的真理、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根基。本体论与认识论、价值论相联系,使得本体论问题同时也成为认识论和价值论问题。本体不是已成之物,而是未成之物,在本体的探求中,哲学家依据本质与存在
3、同一的过程中对必然和自由的看法,而形成不同的本体论:古希腊”自然实体本体论”、中世纪”神学本体论”、近代”理性本体论”、现代”生命本体论”。本体论演变实现了四个转向:由传统实在的自然绝对本体论转向人类生命本体-一个感性生命本体(即由客观世界转向人的生命世界);由恒定不变的存在(自然、上帝)转向人的感性生成(过程、时间);由无时间的大全转向时空之中的过程;由客体论(必然)转向主体论(自由)。著者指出,艺术同样也经历了一个本体论转换过程:摹仿:古典本体论;表现:浪漫本体论;形式:语言本体论;:批判本体论。即从摹仿外部世界的艺术,愈来愈走向本体的诗(艺术),艺术不再是去意指实在的绝对本体,而是人的活
4、动过程的诗意显现。著者标举新艺术本体论-艺术活动价值论,这包括两个方面,即存在的实践本体论和艺术交流的价值本体论。作为活动价值本体的艺术,成为人的感性的审美生成或生成活感性的自由生命活动。艺术成为人在其感性生命活动中对世界本真价值的追询,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对艺术新形式的追求。美在于生命,美是生命活动的超越性价值,艺术是生命之美的创造。艺术本体是艺术活动本体、作品本体和价值(超越)本体的统一。 第2章”当代美学核心:艺术本体论”。著者要追问的是,艺术本体论何以同为当代美学的核心?著者指出,人类的永恒希望是对自身加以审美直观,超越时空的限制以确立
5、自然生命的意义。然而,人们在为这希望寻找现实的根基和实现的途径时,却受到了经验主义对本体存在的致命打击和对终极价值的消解,饱尝哲学中人非中心化的恶果,看到了理性主义与人的普遍分裂,经受了神恩坍落的茫茫无路。而艺术与人一起承担了世界对人的中心地位的打击,艺术在哲学美学的现代危机中,走向与人对话的前景。著者从以下几方面论证了艺术本体论成为当代美学核心的内在根据:现代艺术作为人的生存方式;写作何为:危机时代中的运思;现代语言本体论转向:从理性批判到语言批判、从人说语言到语言说人;后现代文艺本体消解论:解拆深度模式、消解意识、消蚀主体精神、消除审美距离。 &nb
6、sp; 第3章”艺术超越:人的审美活感性生成”。著者追问:艺术本体与人类本体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人通过艺术并在艺术中领悟和超越了什么?著者认为,艺术作为一种精神价值存在是人的生存世界的价值确证:艺术是由人创造出来,并为了人而存在的,艺术是人超越生命有限性而获得无限性的重要中介。人作为感性的有限个体进入绝对无限的纯粹自我,需要双重超越即时间和空间的超越。时间作为有限无限关系的交点,在实在论上加以把握,时间成为生命的自身否定关系,如将艺术与时间结合起来,时间就变成一个价值论命题,成为生命自身肯定的过程。换言之,人通过艺术而追求无限,他因这种无限的追求从有限存在之中超越出来,而使这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艺术本体论 王岳川著 艺术 本体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25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