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欢化诗学思想.doc
《狂欢化诗学思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狂欢化诗学思想.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狂欢化诗学思想 狂欢化诗学思想巴赫金认为狂欢化理论不仅仅只适用于文本解读,同样也包含下列诗学思想。(一)图腾是艺术的源头巴赫金对狂欢节的源头进行了探索。在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一书中,巴赫金有这样的表述:“中世纪的狂欢节是由更古老的诙谐性仪式(包括古代希腊罗马阶段农神节)的几千年发展所准备的,在它的几百年发展过程中,可以说形成了狂欢节的形式和象征的特殊语言,一种非常丰富的和能够表达平民复杂统一的狂欢节世界感受的语言。”1(P106)他认为,狂欢节源自更古老的诙谐性仪式。接着巴赫金又指出,诙谐性仪式是同祭祀活动、巫术活动紧密联系的
2、,“在原始民族的民间创作中,同严肃的祭祀活动一起,就有嘲笑和亵渎神灵的诙谐性祭祀活动。”1(P100)巴赫金又说:“这当然不是象基督教弥撒大祭那样的宗教仪式,虽然从发生学来说它们同弥撒有某种同源关系。诙谐的原则作为狂欢节仪式的组织原则,使这些仪式完全摆脱了一切宗教和教会的教理教条,摆脱了神秘主义和虔诚,它们从而也完全失去了巫术和祈祷的性质。”1(P101)巴赫金认为,民间的诙谐性仪式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说是与宗教、巫术同源的,只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丧失了起初巫术的功能。这一看法是有一定道理的。朱狄在艺术的起源中谈到,巫术活动中的巫师有一整套的工具,包
3、括假面、化装等都是用来保证巫术成功的。可见,民间的诙谐性仪式(包括假面、化装等)都是在巫术中发展起来的。而巴赫金又认为,狂欢节源自民间的诙谐性仪式。因此,狂欢节也可以说是从原始人的巫术仪式、祭祀仪式中变化而来的。巫术仪式又何以存在呢?巴赫金同意英国著名的人类学家詹•乔•弗雷泽在著作金枝中所做的解释。据金枝的记载,原始社会帝王的地位是极高的,但他承担着沉重的责任。他的生死、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世界的兴亡,影响着他的臣民,臣民的牲畜、植物的繁盛兴旺。因此,原始人想方设法保护帝王,尤其是要使他免受巫术的影响。因为在他们看来,帝王最容易受巫术的影响:一方面他自身拥有神奇的魔力,可能滥
4、施魔力;另一方面,来自别处的巫术对他可能会更容易产生影响,从而使生物遭受损伤。所以,为了保护帝王,原始人制定了一系列禁忌或仪式活动来保护帝王的平安。这种仪式活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罗马的内米湖畔,阿里奇亚的丛林中,关于“森林之神”的更替:逃亡的奴隶摘取金枝,取得与前任掌管森林的祭司决斗的权利。如果在决斗中杀死了前任祭司,这位奴隶便可取而代之。森林之王被杀死,死去的只是他开始显露虚弱的血肉之躯,而他的灵魂此时已迁移到更为健康的躯体之中。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世间万物繁盛、灵魂平安康泰。原始人的巫术仪式都遵循这种模式:杀死旧的神,产生新的神。前面我们提到的古罗马的农神节(狂欢节的一
5、种)也玩着与古代巫术仪式相似的新旧神更替的游戏。由巴赫金所提供的材料金枝中可以看出:巫术仪式是在对神的保护中衍生出的一系列活动。神是高贵而又神圣的,他的存活牵寄着整个世界的兴亡。因此,无论是“森林之王”,还是农神节里的“萨图思”,他们都已经不再是单个具体的存在,而成为一种象征,成为初民崇拜的一个形象化的符号,即图腾。图腾是至高无上的,因此原始人对它怀有一种绝对崇拜的情感,并把它供奉在神坛上,通过定期祭祀从它那里获得无限的好运和福祉。由此看来,巫术仪式是由对图腾的祭祀而产生的。图腾是宗教、巫术的源头,同样也是狂欢节的源头。因此,巴赫金把狂欢节的真正
6、源头是指向图腾的。巴赫金认为狂欢节源自巫术仪式活动,但并不是说他把狂欢节就等同于巫术仪式活动。巴赫金认为狂欢节不象古代仪式活动那样玩血淋淋的杀戮游戏:杀死旧的神,产生新的神,而只是一种模仿、戏仿,“某些狂欢节形式简直是对宗教祭祀活动的戏仿”;1(P101)或者狂欢节将血淋淋的杀戮变为象征性的仪式,如加冕脱冕。巴赫金认为,这种戏仿和象征性的仪式含有很多艺术成分,“就其形象的具体感性的性质和含有强烈的游戏因素而言,它们接近形象艺术的形式,也就是戏剧演出的形式”。1(P102)巴赫金认为狂欢节的表演形式不是“纯艺术的戏剧演出的形式&rdqu
7、o;,但“它处于艺术和生活本身的交界线上”,是一种艺术的萌芽。由巴赫金的分析可以看出:艺术源于狂欢节,即狂欢节将血淋淋的杀戮变为虚拟的象征仪式时恰恰萌生了艺术。巴赫金将狂欢节追溯到图腾,而艺术又是从狂欢节中衍生出来的。因此 ,在巴赫金看来,艺术的源头最终应是归结为图腾。(二)艺术思维是狂欢思维、双声思维。巴赫金认为,艺术源于狂欢节,而且艺术在思维形式上也继承了狂欢思维的特点。关于狂欢思维,巴赫金指出:“狂欢式的问题,它的实质,它那追溯到人类原始制度和原始思维的深刻根源,它在阶级社会中的发展,他的异常的生命力和不衰的魅力——这一切构成文
8、化史上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2(P160)巴赫金认为,狂欢节的思维与本质只能从原始人的思维中去挖掘。原始人的思维是一种“原逻辑的思维”。在原始人的意识里,神秘性是第一位的,任何事物都蒙上了神秘的色彩。因此这种对事物神秘第一性的认识遮蔽了他们对客体事物物理属性或客观属性的分析,抹杀了事物之间的差异。任何我们现在已经分类别目的不同客体存在物,在原始人那里既是它们自身,同时又可以是其它别的什么。这即是一种受非逻辑支配的“原逻辑的思维”。总的说来,原始思维的一个最关键点即为,“具有这种趋向的思维并不怎么害怕矛盾,但它也不尽力去避免
9、矛盾”,5(P71)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或者说,原始人的思维就是一种既包括这面也包括那面的矛盾思维、双声思维。巴赫金认为,狂欢节中狂欢体形象就具有这种双声的特点:“这种形象力图在自身中能包括形成中的两极,或对照事物中的双方,并且把它们结合起来,如诞生——死亡、少年——老年、上——下、正面——背面、夸赞——斥骂、肯定——否定、悲剧性——喜剧性,如此等等。而且,这种二合一的形象,依据纸牌上人头像的原则,上一
10、端要反映在下一端。”3(P246)狂欢形象是集两极于一体的。巴赫金在分析狂欢节的复杂本性时也指出它的一个突出特点:“这种诙谐是正反同体的:它是欢快狂喜的,同时也是冷嘲热讽的,它既肯定又否定,既埋葬又再生。这就是狂欢节的诙谐。”1(P108)由巴赫金的阐释可以看出,狂欢思维也是原始人的这种矛盾思维、双声思维。巴赫金认为艺术思维与狂欢思维有很大的一致性。他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的结语中这样写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继承欧洲小说发展中的“对话路线”,创建了一种新的小说体裁——复调小说,本书所致力的就是阐明它的创新的特征。
11、我们认为,复调小说的创立,不仅使长篇小说的发展,即属于小说范围的所有体裁的发展,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且在人类艺术思维总的发展中,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据我们的看法,简直可以说有一种超出小说体裁范围以外的特殊的复调艺术思维。这种思维能够研究独白立场的艺术把握无法企及的人的一些方面,首先是人的思考着的意识,和人们生活中的对话领域。3(P363)在以上的表述中,巴赫金把艺术思维确定为“复调艺术思维”,而“复调艺术思维”又是与“人的思考着的意识”,即思维的双声性、对话性分不开的。在巴赫金看来,艺术思维实际上就是一种双声思维,是一种集
12、两极于一体的矛盾思维,正象狂欢思维那样。巴赫金还认为,艺术的狂欢性、双声性仍残留在现代艺术之中,例如中世纪的诙谐性作品,以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代表的现代主义作品,它们或表现为笑的二重性,或表现为人物性格的二重性、多重性。应该说,巴赫金的艺术思维是狂欢思维、双声思维的论断是很有见地的。因为首先艺术本身就是双重性、矛盾性的存在:从目的上看,它既是功利的,又是无功利的,即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从表现的方式来看,它既是形象的,也是概念的;从创作的表现态度来看,艺术既是认识的,又是情感的。另外,艺术思维规律在文本中存在着矛盾性表现。我们都知道,文学文本中存在着大量的无法为形式逻辑所解释的因素。那么这些因素是不是
13、就没有规律可循,属非理性呢?当然不是。因为既然大家都以同一种方式来理解这些“非理性”的因素,那么这种非理性本身就有了一种理性化的程式——它不符合形式逻辑,但有自己的程式规则。因此,它们是有逻辑的,是有理性规则的。这种理性规则和逻辑规律与原始人的原逻辑,即矛盾思维有很大的相似性。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关于巴赫金狂欢化理论的第二个诗学思想:艺术思维继承了狂欢思维矛盾的特点,艺术思维是一种狂欢思维、双声思维。 (三)艺术的本质是对话由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得出结论:艺术思维是一种狂欢思维、双声思维,也即是一种矛盾思维,那么以这种方式运营组织成的艺术有什么样的特
14、征?在巴赫金看来,艺术是什么?关于艺术本质的看法,西方批评家们各持己见。但有两种观点对巴赫金艺术本质的探索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一种观点认为艺术最根本的在于表达思想。古罗马的贺拉斯就提出“寓教于乐”,诗人的目的在于给人教益,用诗篇来传达神旨。但丁也认为诗的目的在于以寓言启迪人们。古典主义时期的布瓦洛说:“在义理的控制下韵不难低头,韵不难束缚义理”。6(P181)可见,布瓦洛对艺术的看法也是倾向思想方面的。另一种观点认为艺术即表现。这种观点认为:艺术表现主观情感,主观情感并不是可以轻易捕捉到的,只有运用直觉才能探索得到。其代表主要是克罗齐和科林伍德,科
15、林伍德提出:艺术即直觉即表现。柏格森也赞成这一观点。巴赫金对这两种观点都进行了批判,并在其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关于艺术的看法。他分析了大量的文学文本,从文本中的作者与主人公的关系入手,来挖掘艺术的特质。在文本中,他发现了作者与主人公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下面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作者控制着主人公。也就是说主人公消融在作者巨大的权威之中,作者的立场变成了主人公的立场,主人公失去了自我独立性。以十七、八世纪的欧洲古典主义文学为例,主人公的性格命运不是由道德的自由意志决定的,而是由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理性思想决定的,这些理性思想为作者所接受和认可,作者希望通过主人公来传达。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样
16、板”文学,主人公也基本上失去了自我独立性。英雄人物具备什么样的品质,反衬英雄人物的反面人物有什么样的特征,都是由作者决定的。巴赫金认为,浪漫主义的文学作品也反映了主人公受作者控制的特征。浪漫主义文学产生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下:科技的进步,工业文明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但同时,人自身异化了,人不再拥有自己自由的本性。因此,浪漫主义作家们在作品中抒写主人公对自然的热爱,实际上这正是他们自己要求返回自然、返回真实自我的呼声。这样看来,主人公的思想情感实际上是作家自己的思想情感。巴赫金将人类整个文化领域分为认识、伦理和审美三个部分。艺术活动是审美活动,审美因素在艺术中应占主导地位
17、。而当作者控制着主人公时,伦理因素却占了主导地位,削弱了审美性。因此,把艺术界定为思想的表达不合乎艺术自身的特征。第二种情况是主人公控制着作者。这种情况主要指作者的立场失去了稳定性,完全受制于主人公。最典型的是表现主义的文学作品。表现主义最大的特点就是移情,作者移情到主人公,沉浸在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主人公的喜悦变成了他的喜悦,主人公的痛苦变成了他的痛苦,包括主人公内心深处最为隐秘的情感、欲望等,都成为作者的反映对象。巴赫金认为,作者完全沉浸在主人公的位置上,因此创作出的作品基本上就是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真实再现。自然主义的文学作品也是这种类型。巴赫金认为,这种作品的审美性仍处在弱势地位,而认识因
18、素占了主导地位。主人公控制着作者的作品,仍表现不出艺术的审美特征。由巴赫金的分析可以看出:艺术作品中不管谁控制谁,都会使艺术活动更多地倾向于认识与伦理因素,而削弱了审美性。那么真正的艺术作品中作者与主人公是怎样巧妙地组合安排在一起的呢?巴赫金认为,真正的艺术、审美就是作者与主人公要处于平等的地位,二者都要有狂欢节的世界感受,要具备狂欢节的平等原则,谁也不包含谁,谁也不控制谁,“审美事件只能在有两个参与者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它要求有两个各不相同的意识。一旦主人公和作者互相重合,或者一起坚持一个共同的价值,或者互相敌对,审美事件便要受到动摇”。7(P119)作者与主人公各有自
19、己独立的意识和感受,一种意识不可能代替和包容另一种意识,就象狂欢节上最底层的人和生理有缺陷的人也不可能被其他的人包容一样,为什么呢?巴赫金认为人本身具有独一无二性。因为任何一个人都存在于他独占的时间与空间之上,这是任何其他人不可替代的。我或丑或漂亮的容颜,或胖或瘦的躯体,或嘴上一颗黑痣,都是他人无法占有分享的,它只归于我,表明我的存在,确证我的在场。这是我纯生理感性层面的独一无二性。人不仅是感性生理的存在物,同时也是理性精神的存在物。与我生理层面的时空层面的独一无二性相适应,现实世界即存在在我的心灵深处所引起的感受也是独一无二的,具有唯一性。我作为一个丑陋的女人,在生活中得不到男人的青睐,这是
20、可悲的失去,是他人无法感同身受的;可是我作为丑陋的女人,这种无法言传的痛苦,我对漂亮的希望向往以及希望不可得而转向对存在的意义的思考等这些感受,又是因为我是丑陋女人的收获,是具体独特的人之存在内心冲撞的结果。巴赫金说:“我以唯一而不可重复的方式参与存在,我在唯一的存在中占据着唯一的,不可重复的、不可替代的、他人无法进入的位置。现在我身处的这一唯一之点,是任何他人在唯一存在中的唯一时间和唯一空间里所没有置身过的。”7(P41)我的唯一性是绝对无法排除的,我的唯一性表现了我不可推却地承担一定的应分。我占有这个独一无二的位置,我有责任和义务去阐释站在这个立场的体会、感受甚至人
21、生观、世界观。我的阐释对他人是新奇的,是无法体验的、有价值的。我存在的意义也由此产生。可见,价值与存在的唯一性是联体而生的。所以,无论贫富贵贱,因为我存在的唯一性而具有独特的价值。反过来,我唯一的应分又巩固了我存在的唯一性,正如我身体内心感受的唯一性一样。正是人的这种唯一性、独一无二性使描写主人公的作者必须深入到主人公的内心深处去,即移情到主人公的位置,站在主人公的立场和角度认识了解主人公。因为主人公的许多隐秘的情感是他个人立于独特的时空位置所具有的,他人因为不能占有这个时空位置而无法感受到。人对于自己的了解最为全面和深入。巴赫金认为移情阶段主要是通过“自己的眼光看自己&rdquo
22、;。那么在移情阶段审美活动有没有真正地产生呢?前面我们已经阐释过表现主义美学纯粹地移情,结果导致认识因素居于主导地位,削弱了审美性。由此看来,审美活动的真正产生必须要超越移情,使主人公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巴赫金说:“完整的人是审美创造的产物,只有它才会有的产物。”7(P182)由此看来,完整的主人公是艺术活动的产物。而在移情阶段,主人公还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为什么呢?移情阶段的主人公形象主要是通过主人公自己的眼光观察到的,也就是以自己的眼光观察自己。这种观察的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完成整体形象。巴赫金认为,固然我存在于世的那种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使我在这个世界上具
23、有不可抹煞的价值与意义,但也正是这种唯一性使我不能站在他人的位置来观照自我,从而使我无法获悉他人关于我评价的秘密,我限制了我自己,产生了一些必然的制约。首先,我无法完整地把握自己的躯体外形。我能看见我的手在奋笔疾书,能够看到我优美的腿在走动。但我不能看见我的脸,即使在镜子中能够实现,然在镜子中我看到的只是自己外形的映象,而不是真实的自我外形。因此,镜子映照出的我的脸具有很大的虚幻性。更难容忍的是,我看不见自己的背部、背影,连镜子提供的那种虚幻的方便都不能够。“把我的躯体外形整个地纳入外部世界而与其它事物等同起来,是我的思想,而不是我的实际的视觉”,7(P124)因此,人
24、对自我往往处于幻想的状态,并不能形成对自我的完整的观照。他人站在我之外的空间位置上,因为不与我重合,而能幸运地观照我整个的面部表情,目送我的背影。他者能够超越我的视野,即“超视”。因此,我要完整地把握自己,除了从“自己眼中之我”出发,同时也要从“他人眼中之我”出发。其次,我不能完整地把握自己的一生。我的出生,因为人的意识处于萌芽状态而不健全,因此,我无法体验呱呱坠地的那美好一刻,无法聆听自己的第一声啼哭,无法感受生下来时对世界的新奇感。每个人都会回忆起天真的童年,但没有人能说回忆起我自己出生的那一刻。唯有母亲,方有这种甜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狂欢 诗学 思想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25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