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王阳明的道德修养 权威资料伦理学研究论文.doc
《朱熹、王阳明的道德修养 权威资料伦理学研究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熹、王阳明的道德修养 权威资料伦理学研究论文.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朱熹、王阳明的道德修养 朱熹、王阳明的修养 【作 者】钱念文 摘要朱熹、王阳明都是宋明理学的关键人物。他们都是以发扬儒家的、即物穷理与致良知几个方面,论述了朱、王二人关于。 关键词道德修养历史责任感知和行即物穷理致良知 朱熹、王阳明是宋明理(道)学的关键人物。大致上说:朱熹发展了二程心学大师。他们都是以发扬儒家的伦理道德,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为其主要宗旨。本文仅就他们的道德修养,作一初步的探索。 一、历史的使命、身教的榜样 以思想,原来就是教书育人,研究人与社会,处理人与人之间上下、左右、亲疏、远近等各种人际关系,其核心是仁,即以爱人为其思想基础。这有他的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笃信好学,死
2、守善道的尊重道德人格,进而达到修己以安仁,修己以安百姓,能负荷全人类担子的人格。这实是中国一种最古老的人文主义思想,也是一种优良的道德传统。但到汉武帝推行独尊儒术,罢黜百家方针后,孔子被捧为圣人,成为供人膜拜的半人半神的,教书不再是为了育人、求做人之道。独尊儒术使儒学走入自我封闭的死胡同。 中经南北朝,出现了玄学崇尚空谈,佛道的出世等等逃避现实的社会风尚。于是曾经为孔孟所探究的性命道德的人文主义思想被搁置了,出现了讲道德、谈修养、论心性、辨义利、究体用之学,几乎成为释老两家所专有。正如朱熹在中庸集解序中指出:窃尝谓秦汉以来,圣学不传,儒者惟知章句训诂之为事,而不知复求圣人之意,以明夫性命道德之
3、归。直到统一,为维持长治久安之计,以韩愈为首的士大夫,提出了恢复儒家道统的主张,宋明理(道)学,进而发展了关于人问题的全面探讨,并把人的伦理道德、身心修养等各个方面,提高到哲学思辨的高度,重振了儒学的传统精神,后人称他们为新儒学。 朱熹处在南宋内忧外患的关键时刻,王阳明在明代由兴转衰的转折之际,他们各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以弘扬儒学传统为己任,揭示存天理,去人欲为内容的道德修养。他们修养方法的根本要点,是以身体力行的崇高品质作榜样。朱熹在回答为学之道时说:道:仁与不仁而矣,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做人。1 王阳明从开始教育工作起,就以倡明圣学为己任,自称为狂者,秉着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
4、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伟抱负。朱、王的一生就是怀着为世忧乐之志,不顾个人安危得失,敢冒天下大不韪,反对当时的邪恶势力,力图争取清明之治的光辉榜样而流传于后世的。朱熹在祭吕伯恭著中云:道学将谁使之振,君德将谁使之复,后生将谁使之诲,斯民将谁使之福耶?经说将谁使之继,事纪将谁使之续耶?这正透露了朱熹所关注的种种问题,体现了他的忧患,对人类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与道德境界。朱熹在被任命为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任内,当时发生饥荒,要求朝廷拔款救灾、兴修水利等事,没有为当局很好的采纳,他就在上宰相书中严厉指责说:当时朝廷对大小官吏用各种手段巧取豪夺,侵吞大量钱财的污行不闻不问,而对用于救济饥民的一点点钱财却
5、斤斤计较,不肯发放,进而公然抨击宰相说:明公忧国之念,不如爱身之切,是以但务为阿谀顺指之计。这样直接上书批评宰相只为个人私利、干着一些谄媚迎合的事,是多么大胆而正直! 同样,王阳明对朝廷的腐败,一贯进行尖锐的指斥,作不调和的斗争。当他看到宦官刘瑾专横朝政,矫旨将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逮捕入狱,便挺身而出,抗疏营救,指出这种做法使陛下有杀谏臣之名,要求陛下追收前旨,使铣等仍旧供职。2 在皇权鼎盛的封建社会,居然要求皇帝承认错误收回命令,如此正直的气魄简直令人不能想象。结果,他遭来了廷仗四十,并贬为贵州龙场驿丞(类似今公路站长),几乎遭到生命的危险。正德年间,在一次朝臣谏阻皇上出巡江南,竟罚
6、谏臣107人跪在午门五天,并廷杖146人,当场死11人。可是阳明面对这一情况,还是秉着忧国忧民之心,又一次上书要求武宗吸取宁王造反的教训,伏望皇上痛自刻责,易辙改弦。本来在封建社会里,皇帝享有特权,权贵们之间争权夺利,以权谋私,不仅是难免的事,应该说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是这批理学先生,却不畏生死,一心追求清明之治,一再同腐败现象进行不懈的斗争。这种浩然正气与趋炎附势之辈形成的强烈对比,为后世人们作出了尊严的榜样。 朱、王的道德修养,当然不可能超越封建社会的道德范畴,不论他们提出的存天理,去人欲曾被人简单地说成是要人民死守善道,甘为人所奴役。这里不打算对他们教育的内容展开论述,但有一点,却必须补充
7、说明的,这就是朱熹谈论修养的对象,主要在四民之首的士大夫,甚至还有皇上贵族。他在壬午应诏封事中,首先要求皇上学习的修身治国的大道,大胆提出盖天下之事,至于今日,无一不弊,而不可以胜陈,其办法:朝廷正而内外远近莫敢不一于正矣!王阳明虽然是主张和推行大教育的人物,但他同样以明学术,变土风,以成天下治为宗旨,认为:今日所急,惟在培养君德,端其志向。于此有立,政不足闻,人不足谪,是谓 一正君而国定 。3可见他们一致主张道德修养的重点在士大夫, 尤其是皇帝本身应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作为全民的榜样,才能定国安邦。 要有忧国忧民的志向,从自身做起,重在发挥自上而下的表率作用,尤其是士大夫、权贵们,更为重要的是
8、皇上的德行,应成为万民的榜样,这是朱、王谈修养方法的基调。 二、知行常相须、知行合一 弘扬儒家的道统,首要的在于处理伦理道德的认识和实践,如何去明义理,见行动,当时所谓道问学,尊德性问题,颇有近乎今人所说的,增进知识和提高道德的问题,其涵义是修养方法上的智育与德育的关系,言和行一致的问题。朱、王先后环绕中国思想上知和行的论题,表述了各自的观点,知和行的论题,既是一个认识论的概念,含有理论与实践的意义,又是仅指道德实践而言的。朱、王的为学核心,以紧切于道德为着眼点,着重道德的实践为主。他们在这一问题上的共同之处,都是反对为学习而学习、为修养而修养,主张学习、修养的出发点和归宿应该是提高人的道德品
9、质,并见之于行动。 朱熹、王阳明的知行观点,却有着显著的区别,各有自己的特点。概括的讲,朱熹提出知行常相须;王阳明倡导知行合一。 知行常相须的主要精神,集中表现为朱熹所说的一段话: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4分析这段话的基本主旨,就是知和行总的关系来说, 是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是并进的。同时具有双重意义的特征:一是以其地位、性质论,行重于知,知是为了行;二是以其进程说,知先行后,有知才能行。 首先,就知行地位、性质论,认为行重于知,知要付诸行。朱熹反复指出:为学之功,且要行其知。5学之之博, 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6 他又以读书与力行
10、作比较说:书不可不读,但比之行,不免差缓耳,不然则又何必言行有余力而后学耶。7进而他又说:夫学问岂有他求, 不过欲明理而行之耳。8这是把行作为知的目的,也就是一切修养工夫, 应以见之行动为归宿。值得注意的,在某种场合,朱熹还把行作为检验知的标准,即必待行之皆是,而后验其知至。欲知知之真不真,意之诚不诚,只看做不做。如何真个如此做底,便是知至意诚。9 就是说:知而不行,就不是真知,知的深浅、真切、透彻,都得从行动上来衡量,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另外,他对传统的知易行难命题,作了新的解释:书曰: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 功夫全在行上。 10正因为行不容易,就得把修养工夫落实在行动上。 其次,就求得知识
11、和见之行动的进程论,知先行后,行要循知。他认为:故圣贤教人,必以穷理为先,而力行以终之。11所谓圣贤教人的依据是中庸说的:博学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次序,即由学而后去行的次序,并强调指出:义理不明,如何践履?若讲得道理明时,自是事亲不得不孝,事兄不得不弟,交朋友不得不信。12这种说法,颇有类似搞通思想,提高认识的味道,在教人端正自己行为上来说,也不无理由。至于知先行后和知行辗转增益提法之间的矛盾,朱熹由理一分殊的说法,以整体和具体各有所指,并不相妨来化解的,他说:夫泛论知行之理,而就一事之中以观之,则知之为先,行之为后,无可疑者。13意思是说:知先行后是就一事而言,知行并进增益是就整
12、个过程而言。不过朱熹明确肯定知先行后的次序是不容改变的,至于对知而不行的行为,他归咎为知尚浅、知之未至、知不切、知得不曾透彻等等原因。 归纳朱熹修养方法的致知和力行的问题,基本上,他认为两者是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既不可偏废,又不可相互包含。正如他说:致知力行,用功不可偏,偏过一边,则一边便病。14应该是:知和行工夫须著并到。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15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16而且还对只求知而不能行,或只管行而不求知,明确地批评说:徒明不行,则明无所用,空明而已。徒行不明,则无所向,冥行而已。17这是把知、行作为两个工夫,两者之间是辗转增益的关系。可见朱熹在一
13、定程度上懂得行可以使知深化,部分地看出了知行之间的辩证关系,是一些难能可贵的真理颗粒。但是他的唯心主义观,规范了以知为先的论点,实质上离行言知,而把行排斥在知之外,也正反映他在道德修养方面忽视人的主导性,强调圣人言论和经训对个人修养和行为的指导作用。 知行合一的主要精神,最能集中表达其意义的:一是阳明对徐爱等说:知是行的立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18另一句在他晚年对顾东桥解释的: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19前者说明知行的本体是一回事:从人的主体意志与功夫说,是一件事的两面;从一件事有目的活动的过程说,知行是结合一起,不能分割的整体。对顾东
14、桥的解释,进一步强调知行之间相互渗透而融为一体的意义。这是根据心即是理、心外无理的心的一元论观点出发,包含着:由天赋的知到行,又由行到个体自觉,如此变动发展的双重转化过程。 知行合一的提出,阳明认为知行之体本来如此的道理外,尤其重要的,在于培养人的道德,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一致。反对知先行后的说法,他直截的评说:却就将知行分为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20颠倒了知行关系,必然会导之满足于空谈义理,言行脱节,一无所获。阳明虽然也承认存在知行分裂的情况,但认为这样的知是没有意义的,毫无价值的,只不过是一
15、种妄想,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以谓之知。21进而又说: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维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一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也只是揣摸影响,所以必说个行,方才知得真,此是古人不得已补偏救弊的说话。22阳明坚持把知和行作为一种工夫,甚至可以只提一个,就已包含了另一个,这是根本区别于朱熹把知和行作为两种工夫。 知行合一,在哲学思想上,有人说:始于行,终于行;也有的说:知是过程的起点,又构成过程的终点,或者说:知行是一事物的首尾,对这种种理解,在此暂不论。有一点是很清楚的
16、,知行合一的主旨是指伦理道德的践履行为,其关键着重在行,是要解决道问学,尊德性的问题,正是针对把知和行作为两种修养工夫,并以知先行后的主张而言的,甚至广及智育和德育之间的关系而说的。从阳明的知行合一,引伸到智育和德育的领域,他主张两者应是相互促进、相互渗透和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系。如他说:道问学即以尊德性也。岂有尊德性,只空空去尊,更不去问学;问学,只是空去问学,更与德性无关系?进而把整个学校的教育过程视为: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有长于礼乐,长于政教,长于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24这是明确地提出,德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又是贯串于教育过程的始尾。 不能否认,知
17、行合一存在着抹煞知和行的本质区别和以知代行的倾向。如阳明说: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25但是从培养人的道德修养工夫来说,教人要防于未萌之先,克于方萌之际,何尝不可说是教育上的严格要求,必须时刻正视自己的思想活动,突出了修养工夫的主体意识,也可说要求集中精力解决世界观问题。 应该看到,知行合一存在着把知行的复杂关系,强调了统一的一面,把统一夸大到等同。突出了道德的主导性,却忽视了道德与知识才能的复杂联系的一面,因此导致了另一片面。他曾提出:圣人之学所以至易而至简,易知易从,学易能而才易成者,正以
18、其大端惟在复心体之同然,而知识技能非所与论也。26这是易于导向忽视知识才能的一个极端,其后发展到王学末流变得极为空疏,甚至为后世野心家曲意解释成:力行哲学,而走上蒙昧主义的道路。实质上,思想深处闹革命的极左口号,其根源也是同一的。 三、即物穷理,致良知 朱熹、王阳明在各自的晚年,教人的修养方法,都着重于四书的第一种大学做文章,朱熹推崇大学说:古人为学次第,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焉,则遮乎不差矣。27阳明的门生钱德洪在大学问按语中指出:吾师接初学之士,必借学、庸首章以指示圣学之全功,使知从入之路。他们先后一致推崇大学是培养高尚道德的入门要诀。同样秉于孟子性本善的观点出发,把明明
19、德作为修养功夫的本体,朱熹说: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要求学者以复其初;阳明也说:复其本有的明德,即恢复先天本然的仁心善性。道德修养的核心是:存天理,去人欲。在人际关系上,要求达到推己及人,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精神境界。 由于历代经学者,对大学的内容三纲领(即明明德、在亲民和止于至善)的修养目标,和八条目(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养过程,各有师承不同,理解各异,仅以格物两字,就多到五十余条的解释。朱熹认为八条目是道德修养不可更易的程序,从而把格物致知解释为即物穷理作为修养德行的入手处。阳明却认为八条目是一个整体,盖其功夫条理虽有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朱熹、王阳明的道德修养 权威资料伦理学研究论文 朱熹 王阳明 道德修养 权威 资料 伦理学 研究 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25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