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全球化时代中国军事战略的哲学思考.doc
《毕业论文—全球化时代中国军事战略的哲学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全球化时代中国军事战略的哲学思考.doc(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全球化时代中国军事战略的哲学思考姓名:李洪超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教师:郭艳君20091110中文摘要中文摘要本文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前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军事战略的要义及哲学反思,主要研究前全球化时代军事战略的发展历程、特性和表现,通过与前全球化时代西方军事战略的深层次比较,以唯物史观的视角分析前全球化时期中国军事战略的成因;通过解读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军事战略发展的逻辑进程及其特点,从唯物史观审视中国传统军事战略面对全球化的困境,通过对西方军事战略思想的吸收和学习,推进全球化语境中中国军事战略的发展;在全球化语境下对中国军事战略展望进行哲学思考,
2、深刻认识军事战略思考的哲学维度的重要性,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审视全球化语境中中国军事战略的未来发展,为中国军事战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方向指引。关键词:全球化;军事战略;辩证唯物主义;唯物史观绪 论绪 论一、战略的概念“战略”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早在公元前世纪前后,希腊语中就出现了“战略”一词,最先为希腊军事家塞诺冯约所使用。其最初的含义是“将军、“统帅”,后来引申出“将兵术”、“将道”等意义,西方国家最早的战略学著作是公元世纪拜占廷帝国的战略法;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研究过战略问题,尚书、易经、孙子兵法等著作都包含着重要的战略思想。“战略”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于公
3、元世纪末西晋时期司马彪所著的战略一书,其涵义泛指作战的谋略。受生存环境、思想文化、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学术流派等对战略概念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普鲁士的军事学家比洛指出: “战略是关于在视界和火炮射程以外进行军事行动的科学。瑞士的军事理论家若米尼指出,战略“就是把一支军队的最大部分兵力集中到战争或作战地区的最重要点上去的一种艺术”。德国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在其著作战争论一书中,对作为军事术语的“战略作了明确的定义,即“战略是为了达到战争目的而对战斗的应用,“战略要素分为精神要素、物质要素、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和统计要素,这些要素都是在军事行动中错综复杂并紧密结合在
4、一起的。英国战略学家利德尔哈特在其著作战略论(又名间接路线战略)中指出,战略是“调动和运用军事工具以来达到政治目的的艺术”,“其任务就在于调节和指导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的所有一切资源,以来达到战争的政治目的,而这个目的正是由基本政策,即国家政策所决定的。”前苏联的军事理论界认为,战略是“军事学术的组成部分和最高领域,它包括国家和武装力量准备战争、计划与进行战争和战略性战役的理论与实践。美国学者艾厄尔认为战略应当将军事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结合起来,充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战争与战略理论集粹军事科学出版社,年第页(瑞上)若米尼战争艺术概论【解放军出版社,年第、页(德)克劳寒维茨战争论解
5、放军出版社,年第、贞(英)利德尔哈特战略论战士版社,年第页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译苏联军事百科全书第卷,解放军出版社,年第页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分利用本国以及盟国的资源赢得战争的胜利,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 日本的观点则认为“军事战略是有关军事力量的运用及计划。”在当代美国军界认为,“军事战略是运用一国武装力量,通过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达成国家政策的各项目标的一门艺术和科学。毛泽东对“战略”定义为:“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的东西”,“研究带全局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是战略学的任务。当代中国学术界从战争的角度出发对战略进行了概括: “战略,亦称军事战略,是对军事斗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
6、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战略”的定义为: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即指导者为达成战争的政治目的,依据战争规律所制定和采取的准备和实施战争的方针、策略和方法。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因素对战争的渗透影响也越来越大,战争问题日益综合化和复杂化,在此过程中,“战略一词及其军事涵义被广泛应用到政治、经济、科技、外交和社会发展等领域,战略内涵也越来越广泛,出现了“大战略”、“国家战略”、“全球战略等概念。本文中的“军事战略”是就与军事策略相对而言的“大战略”而言,是泛指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决定性和起关键作用的谋划、方针和决策,具有全面性、长远性和稳定性等特征。二、对全球化的界定从
7、不同角度出发,不同国家、区域、行业的人们对全球化有着多重的理解和解释:从经济角度看,全球化被视为经济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趋向,特别是形成了世界性的市场后,“资本超越了民族国家的界限,在全球自由流动,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推动了这种趋向的迅速扩大,进而市场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而国家在理论上则成为全球化的障碍。从体制角度看,全球化普遍被视为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或全球资本主义的扩张。美国学者沃勒斯坦在其“世界体系理论”中对此进行了经典的阐释,认为不平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战争与战略理论集粹军事科学版社,年第页荚围陆军军事学院军事战略军事科学版社,年第贞毛泽东选集
8、第卷,人民版社,年第贞王文荣主编战略学国防大学出版社,年第页杨雪冬。王列编译全球化与世界中央编译版社,年第页绪 论交换形成了“中心一半边缘一边缘”结构的世界体系,这个体系的本质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美国学者德里克认为全球化时期的资本主义是一种灵活的生产体系,它涵括商品、金融交易、以及生产过程本身在新的经济“规则”下产生前所未有的流动。英国学者斯克莱尔则认为资本主义为核心的全球体系正在世界范围内扩展,资本主义在全球扩张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三者统一的过程。学者阿尔博明确地说“全球化必须不仅被视为一种经济规则,而且是一种社会关系体系,它植根于社会权力特有的资本主义形式中,而且这种权力控制在私人资本和
9、民族国家手中。基本上讲,全球化意味着市场作为一种经济规范者日益普遍化。”从制度角度看,全球化是现代性的各项制度向整个全球的扩展。英国学者吉登斯认为全球化不过是现代性从社会向世界的扩展。它是全球范围的现代性,因为“现代性骨子里都在进行着全球化。从文化角度看,全球化被视为人类社会各种文明、文化发展要达到的目标,是一个多样性共存的过程。在这方面,学者埃利亚斯、罗伯逊、费舍斯通是典型代表,他们认为,全球化不仅仅表明世界的目标和方向是统一的,而且表明这种统一不是简单的单质存在,而是异质或多样性共存的过程。“全球化是一个动态的、矛盾冲突的过程,它没有一个单一的逻辑,而且最终也不会出现其他学者所说的某种统一
10、、一致的局面。纵观这些定义,我们可以对全球化做如下界定:全球化是一个追求单一目标的多样性和多维度并存的不平衡发展过程。现在,只有全球经济初现端倪,诸如全球政治体系、全球道德秩序、全球文化或世界社会等形态还没有出现。可以说,全球化更是一个范式转变和观念更新的冲突过程,国家、个人、各种各样的组织以及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信仰等都涉及进来,正如意大利学者康帕涅拉所说:“全球化不是一种具体、明确的现象。全球化是在特定条件下思考问题的方式。(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卷,高等教育版社,年第卜页(英)莱斯利斯克莱尔跨围资本家阶层江苏人民;版社,年第页杨雪冬两方全球化理论:概念、热点和使命国外会科学,
11、()(英)安东尼古登斯现代性的后果译林版社,年第页(英)费舍斯通全球文化介绍研究理论、文化和社会,()(意)康帕涅拉全球化:过程和解释困外社会科学,()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可以说,全球化是一种“高端流向低端的不均衡”,是一个充满矛盾、冲突的变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涌现出新问题、新事物,同时传统的事物也受到冲击,被迫进行转变,甚至被淘汰。尤为重要的是,这种新旧更替并不仅仅只涉及物质层面,而且影响到精神领域,因此可以说全球化进程是一个整体全面的重新评价过程,一个重新确立认知坐标的过程。在全球化进程中,对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来说,全球化不仅涉及到经济层面,文化、价值观、意识形态等也不可避免的
12、会受到冲击和影响,恰恰军事战略也在这个重新评价的过程之中。面对纷繁复杂的全球化进程,作为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低端”的中国,其军事战略未来发展方向在哪里?是走一致性的道路还是多样性的道路?军事战略思维如何变革?确需以哲学的视角进行重新思考和审视。三、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首先,前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军事战略的要义及哲学反思,主要研究前全球化时代军事战略的发展历程、特性和表现,通过与前全球化时代西方军事战略的深层次比较,以唯物史观的视角分析前全球化时期中国军事战略的成因;其次,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军事战略发展的逻辑进程及其特点,从唯物史观审视中国传统军事战略面对全球化的困境,通
13、过对西方军事战略思想的吸收和学习,解读全球化语境中中国军事战略发展的逻辑进程:再次,在全球化语境下对中国军事战略展望进行哲学思考,深刻认识军事战略思考的哲学维度的重要性,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审视中国军事战略的未来发展,为中国军事战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方向指引。第一章前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军事战略的要义及哲学反思第一章 前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军事战略的要义及哲学反思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以最为集中的方式表征着时代文化的特点。任何时代的军事战略思想的发展都与时代特定的哲学思考水平密切相关。在前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处在世界发展的前列,因而其军事战思想的发展也处于当时世界的领先水平。中国关于“战略”的思
14、想和观念起源较早,在先秦时期的易经尚书孙子兵法六韬等典籍中对战略思想均有所涉及。中国军事战略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儒家思想占主流的思想文化的交融影响下,形成了“以儒家的仁义为体,以兵家的谋略为用”为基本精神的中国传统军事战略,历经多次战争实践和民族生存危机的检验,逐渐发展、积淀、稳定,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鲜明特色的军事战略思想体系。第一节前全球化时代中国军事战略的发展历程一、中国军事战略思想的起源中国的军事战略思想起源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就是较为准确的体现。绚烂的华夏文明,不仅培育了孙子兵法、吴起兵法、孙膑兵法、六韬等具有杰出战略思想的经典著作,而且孕育出了周易老子
15、尚书论语等包含有若干大战略观念的著作。从上述著述中可以看出,前全球化时代中国军事战略思想注重对策性,强调以广阔的视野运筹帷幄,强调对全局的把握,通过发挥预见性、突然性和秘密性,来达到不战而胜,战而必胜的目的,表现出了较强的功利性和对抗性色彩。早期中国军事战略这些特性与当代西方“大战略”的基本原则是十分契合的。我们知道当代西方大战略的基本原则有:全局原则、系统原则、稳定性原则、目标服从于政治原则、建设和运用综合国力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则、决定战略重点原则、目标与手段一致原则、不战而胜原则等。两者十分相似,可以说是声息相通。从上述比较就可以看出,早期中国军事战略具有较强的预见性、实用性和创新性
16、。“战略一词,则最早见于西晋时期司马彪所著的战略一书。在书中,“战略的含义吸收了先秦、两汉时期的宏观战略思想,不再仅指纯粹军事意义上的战略和战术,而是泛指战争作战的谋略。此后“战略一词屡见于古籍中,公元年后魏赵蕤著有兵书二十六卷,取名战略。此后,明代茅元仪编辑廿一史战略考等,都是仿照司马彪战略一书命名自己著作,阐发自己的军事战略思想的,目的都是为了使后来者从书中获得出奇制胜的创造性思维,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二、中国军事战略的发展公元前世纪诞生的军事学杰作孙子兵法和战国时期史官撰写后经刘向编辑的战国策,都是研究和探讨中国传统战略问题的杰作。在孙子兵法一书中,蕴涵着存亡、合一、示形、利害和奇正等五
17、大原理,孙子将军事战略提高到决定士卒生死、战争胜败、国家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在战争观念上提出慎战论,在军事战略决策上提出预测论,在军事作战原则上提出诡道论,在战争指挥上提出将帅论。同时,孙子深刻地论述了战争与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客观物质力量对于战争胜负的重要作用,强调注重战略态势的运用。上述一系列大战略思想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历史影响。另外,在儒家、法家、纵横家等学派的著作苟子、韩非子、管子、鬼谷子中,也都蕴含着深刻的军事战略思想。在管子中,提出运用德行、仁义、智慧、韬略来成就王霸之业;提出“争强之国,必先争谋,即首先要在大战略上占据优势,才能与人抗衡。在军事战略思想与政治体制对接上则表现为
18、:极力推崇君主专制的决策体制模式,构造以内吴春秋人战略学军事科学版社,年第页丁肇强军事战略台湾中央文物供应社,年第页徐兆仁孙子兵法军事战略原理探论【】高潮,甘华鸣土编中国韬略大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年第页徐兆仁管子一书的国家战略思想人民日报,年月日第一章前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军事战略的要义及哲学反思为本的政策保障体系,规范权势至上的政策价值取向,强化一元一体的政治思维定势,培育尽力竭智的政治心理环境,具有极其深刻的政治文化底蕴。这一理论在当时社会及历史上都具有极大的政治影响力,从根本指向上,为中国战略发展画卷打下了浓厚的政治底色。在军事战略思想现实实际运用上,中国军事战略以儒家的“仁义思想为内核,
19、在实际作战行动中运用兵家的谋略策略。在对待“蛮夷外族的态度上,以武力为后盾,以“怀柔政策”为辅助,采取和平共处之上的有限让步;当“蛮夷外族”的行动侵害到华夏民族的核心利益,越过了中国军事战略底线的时候,坚决予以反击;在对待内部分裂战争上,毫不手软,绝不留情,予以毁灭性的坚决打击。战争发生前,不轻易开启战端,以一切手段化解和避免战争;当战争成为解决问题的最后手段后,积极发挥指令性社会管理结构的优势,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资源应用到战争中,发挥“仁义之师鼓舞自己、瓦解敌人的重要作用,确保战争取得最后的胜利。三、中国军事战略的实践检验到秦汉时期,中国的军事战略经受了无数次战争冲突和实践检验和洗礼,其
20、战略思想中蕴含的巨大的价值使人们对其有了更为清醒和深刻的认识。此后,包含着大战略思想的中国军事战略理论在三国时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成长。这一时期,中国的战略家已经基本认识和掌握了中国韬略中的重要范畴。在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生产力大环境下,深受“儒、道、佛”思想文化影响的中国早期军事战略思想不断积淀、提炼、升华,不仅产生了极其丰富、形象、生动、典型的实例,而且形成了包括具体原则、方法在内的,充满东方型智慧特色的军事战略思想体系。这个体系有着怎样的表现呢?徐兆仁韩非予社会控制理论的政治文化底蕴【】高潮,甘华鸣主编中国韬略大典中国国际广播版社,年第页一一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节 前全球化时期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论文 全球化 时代 中国 军事战略 哲学 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25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