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孟子的性善论及其现实意义.doc
《浅议孟子的性善论及其现实意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孟子的性善论及其现实意义.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议孟子的性善论及其现实意义王云龙作者简介:王云龙(1985),男,山东潍坊人,滨州学院政法系2004级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滨州学院 政法系 山东 滨州256603)摘 要:性善论是孟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他仁政学说和王道理想的逻辑起点和理论依据。性善论强调了加强后天道德修养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所蕴含的思想对今天的道德建设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孟子;性善论;现实意义一、性善论的思想渊源对于人性问题的探讨是中国文化史上历来备受关注的问题,千百年来,不同时期的思想家都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最早提出了关于人性的论断“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则是中
2、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人性”问题的哲学家,他创立并完善了自己的性善论思想体系。他的性善论主要是建立在否定告子的性无善恶的基础的,并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 告子说:“性无善无不善也。”1他认为人的天性就像流水,东边决口就向东流,西边决口就向西流,一切是随着形势变化的;同样,“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2人的天性也无法分成善和不善,而是由于后天的环境、教育、修养造成的。孟子不同意这种观点,他反驳说:“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3意思是,水确实不分东方、西方,是随着地势而变化流向的,但是难道水不分上下吗?难道不是水往低处
3、流吗?一切人都有善的天性,就像一切水都往低下之处流淌。当然,孟子也解释说,如果用力拍击,水可以高过额头;如果设法倒运,水可以流上高山。但那难道是水的本性吗?当然不是。只不过是迫于形势而改变了本性。同样,人的天性原本是善的,但也可能由于后天的各种原因变为不善,但不善哪里是人的天性呢。孟子在否定告子的同时,他又进行了总结和解释,并进一步指出,人的本性都是可以为善的,这就是所谓性善, 至于有人行为不善甚至作恶多端,那不是他们天性不善,而是因为他们悖逆了自己的天性,走上了相反的道路。“性善论”是孟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他仁政学说和王道理想的逻辑起点和理论依据。从思想史角度看,孟子的性善论与孔子的仁有着
4、内在的思想脉络的关系。孟子的性善论既是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继承,又是对仁的思想的发展。孟子把仁义并重,突现出孔子仁的能动性思想,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认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其天也。” 4他把孔子哲学中带有浓重个人体验色彩的仁、义、礼、智等概念抽象提升为普遍意义的伦理学范畴,并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从而构建了其严谨、缜密、完整的“性善论”体系。二、性善论的内容宋儒程颐指出“孟子所以独处于诸儒者,以能眀性也。” 5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6孟子认为人天生有善端,这就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7他把这“四端”扩而充之,就是“四
5、德”即仁、义、礼、智四种道德。他认为“四德”是人所本有的,并且是区分人与非人的标准,是人性的固有内容,他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8所以人性就必然是善的,人只要顺着善的要求去发展,就一定会成为善人,即“人皆可以为尧舜”。可见,孟子的人性论十分强调“人”与“非人”(禽兽)的区别,在他看来,人与禽兽的相异之处仅有一个:有无仁义等道德。有之,即是“人”;无之,则是“非人”(禽兽)。孟子是以人的社会道德属性来界定人的本质属性。这表明孟子将人视为社会的人。孟子认为,人类进入群体社会之后,人的属性具有两重性:一是人的自然属性,二是人的社会属性。孟
6、子对人性的界定接触到了人的社会属性,开始从人的社会属性上对人的本质属性作深层次的探讨,这是以往学者所未提及的。这就是孟子“性善论”对人的本质属性的探讨所作出的理论贡献之一。至于世上存在一些不善之人或恶的现象,孟子认为是由后天条件造成的,原因在“人”而不在“性”。由此可见,孟子是以心善言性善的,徐复观说:“因心善是天之所与我者,所以心善即是性善,而孟子专从心的作用指正性善。”9因仁义礼智四皆由心来,故孟子说“仁义礼智,非有外铄我也,我故有之,弗思而已。”10 在孟子的“性善论”中也蕴含着古老的、朴素的平等思想。“性善论”认为,像人生而固有四肢一样,人亦生而固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孟子的“
7、性善论”中蕴含着如下思想:上自达官贵人、正人君子,下至贩夫走卒、斗筲小人,在人性上的“四端”是相同的。从这一意义上说,我们可以称孟子的“性善论”为朴素的平等思想。其所以称朴素,是因为“性善论”中所论及的是道德、人格方面的平等,不涉及到政治、经济上的平等。所以梁启超说:“孟子所以认心力如此其强大者,皆从其性善论出来。”11这确实道出了孟子思想的基本特征。三、性善论的现实意义 今天我们关注孟子性善学说,研究其意义,并不是停留在它在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层面上,因为无论性善论还是性恶论都是抽象的人性论,都是见仁见智的一家之言,仅仅探究性善和性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亦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孟子性善论在对如何在现
8、实生活中把人性向善的方面引导有着重要的作用,他强调道德修养的平等性、主动性和社会性。他为了促进社会安定,人们生活和谐作了深刻而又有益的探讨,并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教化方法,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了重大及深远的影响。这些有意的探讨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应该指出,孟子性善思想对今天的我们的确有借鉴之处,但是我们应当看到,今天我们追求的“善”的精神层次要远高于孟子的“善”。1、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党的十六大把提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一个重要内容,强调“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是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
9、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今天,我们对孟子性善思想的探究,其意义就在于对现代人的实践生活提供某利深刻、有益的启发,促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培养高尚的情操。即孟子认为的“浩然之气”这是人的本性向善的必然要求。孟子高度评价了这种“浩然之气”,他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12可见,他对于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有着强烈的向往和追求,并推崇那种可以做到真正“不动心”的人。当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已经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应该有更高层次的“善”的追求,赋予“善”以更广的内涵和鲜明的
10、时代特色,去努力打造真善美的统一。人只要顺着善的要求去发展,就一定会成为善人,即“人皆可以为尧舜”, “人皆可以为尧舜”这个命题在理论上是完备的。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为善有利于鼓舞人们发挥主体能动性,自觉地接受教化与环境的培育与熏陶,提高人的道德境界,将社会道德作为人的行为的自觉规范。这也就是孟子“性善论”的社会实践意义之所在。中国古代被誉为“礼义之邦”、“文明古国”,孟子的“性善论”起过重大的作用。今天我们提倡“精神文明”,从孟子的“性善论”中仍可得到有益的启示。我们今天所讲的“善”指的是做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贡献,这样的人便是“善”的人。而现实中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构成却严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孟子 论及 现实意义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25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