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哲学论文精神生存的文学思考.doc
《思想哲学论文精神生存的文学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哲学论文精神生存的文学思考.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精神生存的文学思考 文学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一种表征,是文学价值的根本体现。文学以一种超越现实制约、突破世俗归置的精神品性,并以一种审美的精神情怀,既飞身到人类精神空间的“云霓”之上,体征人的终极情怀,又沉潜到人性的深渊之中,探求人的本真生存状态,同时也指引着人生的现实态度,勾画人类生存诗意图景。文学的这种精神品格规定了文学的精神向度,同时,也成为人类精神栖息地和心灵家园.文学作为人类的精神家园,首先表现在文学是人类一种生存方式的确证。文学是写人的,人是文学的核心。文学不仅是作家自身的一种精神表征,更是人类生存状态的一种把握、一种表现。文学依其形象为我们构筑了一个超越现实的精神世界,在这种精神世界
2、中,它象征性的回答了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为人类找寻到灵魂的归宿和精神的家园,从而使人在文学的精神世界里,超越尘世的繁杂和喧嚣,使人得到心灵的自由和精神的皈依。当我们说人类之所以需要文学是因为满足人类的精神需要时,这仅仅是一种一般性的揭示,如果从人存在的根本意义上说,人乃是一种对精神有所诉求的一种生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学艺术成为人的生存方式.鲁枢元先生曾指出:“艺术,并不仅仅是工具,甚至也并不总是作品,艺术在本质上是一种生存方式、生活态度,是生命赖以支撑的精神。”在鲁先生看来,艺术的存在已经超越了作为其物态化的“作品”,作品对艺术来说只是一种具象化的形式,艺术的特
3、性远远超过作品所显现出来的意蕴,而将艺术直面人的生存方式、生存态度、生存品味。可以这样认为,文学作为精神性的东西,并不是文学家的专利,它是每一个人的生存诉求,是每一个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是每一个人体生存的精神品性。因此,就文学根本特性而言,文学艺术是人类生存的一种与生俱来的自然禀赋。德国美学家赫伯特曼纽什就认为:“每一个人都是艺术家”,文学艺术与人的生命是同质同构的,与人的生命具有完整的内在的统一性。他说:“艺术家并不局限于那些专业的画家或诗人。人之所以为人,是从他变成为艺术家的那一天开始的。人类的存在,归根结底乃是一种艺术的存在。”甚至,他更进一步指出,人只有成为艺术的,才能真正成为人。曼纽什
4、已经从本体论上赋予了人是“艺术的存在”的特性,而他的论述与清代文论家袁枚对诗人的看法表现出惊人的一致。袁枚指出:“所谓诗人者,非必其能吟诗也。果能胸境超脱,相对温雅,虽一字不识,真诗人也。如其胸境龌龊,相对尘俗,虽终日咬文嚼字,乃非诗人矣。”人的诗意生存乃是人的与生俱来的天性追求。因此,文学与人的存在与生俱来,人的生存过去需要文学、现在需要文学、将来还需要文学,而且这种艺术生存随处可见,已经融进我们的生存的每一刻中。当我们的想象随蓝天白云轻盈浮动的时候,当我们的思绪随清澈小溪流淌的时候,当我们在劳作之余享受浓荫的时候,我们已经悄然走进艺术的世界里,感受着艺术带给我们的精神享受和情感愉悦。正是这
5、样,文学已经从文人的专利中走向生活,为我们每一个人所有,而且并不因为你占有知识的多少、更不依你财富的多寡来衡定你是否拥有文学。当然这不是说物态化的文学作品给人带来的精神享受不重要,反之,因为文学是人类精神的共同体验,是人类情感的共同体征,我们更需要文学,在文学中打破生存的局限,从一己之精神占有中获得作为“类”的人的共同精神财富,进而拓展人类生存的精神空间和心灵空间.毕业论文网文学作为人的生存方式的精神品性,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更是从人的本体论视域揭示了人的这一形而上需求。他借用荷尔德林的诗阐释了人的诗性存在的特性。他认为人是“充满劳绩,但仍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只有充满诗意的生存才是真正的
6、本真性的生存,这种栖居,已经不仅仅是物理性的居住,更是一种充满诗意的居住,是一种灵魂得以安居、精神得以升腾的居住。因此,他认为文学不是一种消遣、一种技巧、一种装饰,而是一种人生、一种人的存在方式。他说:“作诗并不飞越和超出大地,以便离弃大地、悬浮于大地之上。毋宁说,作诗首先把人带回大地,使人归属于大地,从而使人进入栖居之中。”他以一种隐喻的方式揭示出诗是归属大地的,诗“归属大地”也就是归属于人,只有这样人才进入到诗意的栖居之中,也就是人获得了诗意的生存,最终使人在大地上得以存在,而丧失这种诗意,人虽也居住,但不是栖居。因此,他认为诗人就要担当为人的诗意栖居的使命,去歌唱人的存在,去呼唤在现代人
7、中缺失精神存在的回归。他说:“诗人之为诗人,并不是去描写天空和大地的单纯显现。诗人在天空景象中召唤那种东西,后者在自行揭露中恰恰让自行遮蔽着的东西显现出来,而且是让它作为自行遮蔽着的东西显现出来。在种种熟悉的现象中,诗人召唤那种疏异的东西不可见者为了保持其不可知而归于这种疏异的东西。”真正的诗人或诗歌是一种“去蔽”,是歌唱存在,也只有在诗意状态下,人才出场,人才在光亮中显现。也可以说我们对生存诗性的追求,“重要的并非是能否给予何谓诗性的问题一个最终解答,而是让我们在一如既往地保持向诗而思的心态中,拥有对美的憧憬。”因此,人类对文学的需要、诗歌的需要,绝不是为了获取知识、提高修养,而是源于生命与
8、存在的需要,是人类寻找精神支撑的需要,是人的生存态度的一种表达.文学作为人的精神家园,不仅体现在是人的生存需要,而且也体现在对人的灵魂归属的寻求与呼唤,特别是当人类的精神遭遇危机时,人类的生存遭遇困境时,人们已经意识到现代理性和科学技术并不能解决这一难题,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所选择的道路,而其重要旨归就是回到人的精神世界、心灵世界探究解决的路径。此时,文学作为人的灵魂家园的精神品性就再次显现出来.文学是人类心灵化的产物,一部文学史就是一部人类的心灵史。当我们走进文学的世界也就走进人类心灵世界,在跨越整个人类历史中,感受着人类命运的悲欢,历史进程的起伏,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的整个心灵,给人以长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思想 哲学 论文 精神 生存 文学 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25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