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生态创新之维: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述评.doc
《哲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生态创新之维: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述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生态创新之维: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述评.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 X 大学毕业论文生态创新之维: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述评姓 名:_2014年6月25日生态创新之维: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述评 摘 要:深层生态学之所以是“深层”的,就在于它把全球生物圈的一切存在物看成是有着内在的深层关联并具有自身的存在价值。其理论旨趣在于深度反思并追问现代工业社会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种种失误及其背后的深层根源,真实目的在于寻求人类社会生活的真正价值以及现代生态型生活方式的合理构建,最终目标是包括人类共同体与大地共同体在内的生态自我实现。它的出现是人类现代环境运动,特别是生态意识形态由浅层向深层转换的时代标志。我国学者既关注对其理论具有的可能缺陷开展必要的学术批判,又注重其合理理论
2、内核及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价值。 关键词:深层生态学;生态创新;生态自我实现;生态中心主义平等Abstract: Deep ecology, as the term suggests, holds that all things in the global biosphere have intrinsically deep association with each other as well as their respective values.The research of deep ecology reflects and explores problems and the root
3、 caus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 and nature in the modern industrial society. The purpose is to seek for the true value of humans social life and to realize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ecological life style and the ultimate goal is ecological selfrealization including the human communi
4、ty and the natural community of the earth. The research of deep ecology is a sign of the times which means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nvironment movement, especially the ecological ideology, has arrived at a new stage. Chinese scholars are making academic criticism on the possible defects of the the
5、ory, and in the meantime,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theoretical core and the inspiring significance to Chinas 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Making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is of great academic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deep ecology; ecological innovation; ecological selfrealizat
6、ion; ecocentric equalitarianism 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热点话题和衡量发展的重要维度。深层生态学之所以是“深层”的,就在于它把全球生物圈的一切存在物看成是有着内在的深层关联并具有自身的存在价值,其理论旨趣在于深度反思并追问现代工业社会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种种失误及其背后的深层根源,真实目的在于寻求人类社会生活的真正价值以及现代生态型生活方式的合理构建,最终目标是包括人类共同体与大地共同体在内的生态自我实现。它的出现是人类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特别是生态意识形态由浅层向深层转换的时代标志。诚如王国聘教授指出,深层生态学所揭示的生态系统整体性、有机性
7、、多样性,不仅提供了一幅和传统的机械论自然观迥然不同的世界图景,而且在这种生态世界观的内部孕育了一种强调生态的工具与内在价值同在的价值观。生态哲学与环境伦理学的发展已经证明,生态学是环境伦理学赖以生存的肥沃土壤。现代生态思维为传统的价值内涵进行实质重建和拓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1我国学者既关注对其理论具有的可能缺陷开展必要的学术批判,又注重其合理理论内核及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价值。对此进行逻辑梳理与研究述评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产生背景及其思想渊源 深层生态学(Deep Ecology)是20世纪70年代伴随环境运动和对生态危机反思而在西方兴起的。由挪威哲学家阿伦奈斯(Ar
8、ne Naess)提出,经美国学者德韦尔(Bill Devall)和塞申斯(George Sessions)、澳大利亚学者福克斯(Warwick Fox)等人的发展,迅速成为西方生态哲学领域和环保运动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深层生态学初创时期,除奈斯外,美国著名学者加里斯奈德(Gary Snyder)通过其作品大力倡导深生态学生活方式,为推动深层生态学发展作出了贡献。他本人被马克斯奥尔史莱格称为“深层生态学的桂冠诗人”。20世纪80年代随着深层生态学刊物号兵(Trunpeter)在加拿大创刊,深层生态学与生态女性主义(ecofeminism)、社会生态学 (social ecology)和生物
9、区域主义(bioregionalism)等激进的环保运动结合起来,成为西方有影响的四支激进环境主义之一。 关于深层生态学产生背景,学界的共识是人们对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环境问题关注的结果,也是人们在观念和制度层面对环境运动全面反思的产物。李培超教授认为,深生态学的主旨是要对生态危机的成因进行“深层”的追问和反思。概括地说,这种“深层”的追问和反思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提出生态危机的深刻根源除了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上的失误外,还有深刻的社会根源;二是它提出生态危机的解决必须通过在价值观、生活方式、技术使用方式和社会制度等方面做出变革才能实现。2王正平教授则全面细致地分析了深层生态学产生的社会
10、思想背景:一是现代西方环境运动的产物;二是西方环境伦理思想发展的背景;三是现代生态学科学认识发展背景。事实上,我们只有深入考察西方环境运动的发展,生态伦理思想的演进,生态科学技术的进步,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深层生态学倡导的各种主张的意义,才能对深层生态学的环境价值观念和实践运动进行正确评价。3 至于深层生态学理论的思想渊源,卡普拉指出:“深层生态学的哲学和宗教结构不是什么全新的东西,在整部人类史中已多次提出过。在伟大的宗教传统中,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和最美妙的生态智慧的表达之一。它强调本源的惟一性和一切自然与社会现象的能动本性。当此类生态原则被更早的道家圣人所阐述的时候,一种非常相似的流动和变化的哲
11、学,由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教给我们。后来,到基督教神秘的圣徒弗朗西斯,已具有了深层生态意义上的观念和道德,并对传统的犹太教和基督教所共有的人和自然的观点,提出了革命性的挑战。深层生态学的智慧在包括斯宾诺莎和海德格尔在内的许多西方哲学著作中也是很明显的,并在整个本土的美国文化中被发现,从惠特曼到斯奈德的诗歌里表达出来。它甚至在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学作品中,像但丁的神曲中被讨论,这些作品是依据在自然中观察到的生态原则来构造的。”4 雷毅博士在深生态学思想研究第三章中,从西方文化传统对深生态学的影响、东方文化传统与深层生态学、现代科学传统等三个方面来阐释深层生态学理论的思想渊源563-90;杨通进博士在深
12、层生态学的精神资源与文化根基一文中,梳理了深层生态学与西方传统哲学(古希腊哲学、斯宾诺莎、新黑格尔主义)、东方思想(儒家、道家、道元、甘地)以及现代西方思想(怀特海、后期海德格尔、人本主义心理学)之间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方面的联系,以图对深生态学提供某种跨文化的注解与说明。6 我国学界多从道教或佛教与深层生态学的关系进行论说。比如,陈谊通过对深层生态学、中国道家生态伦理思想的追述,对两者在生产实践的历史形态上、理论层面上、思维方式上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比较的现实意义7;佘正荣认为西方学者普遍把主张“顺应自然”的道家思想当作深层生态学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事实上中国道家的学统中本身就存
13、在着一种“自然之道”的深层生态学,这种东方古老的深层生态学有别于西方后现代的深层生态学,它根植于中国农业文明的深厚土壤,有着自身特定的文化传统内涵,为当代人类战胜日益加剧的生态危机提供了独特的思想识度8;吴言生则从深层生态学与佛教的渊源关系进行诠释9。其实我们特别需要进行这种比较研究,借引进深层生态学思想之际,在解读深层生态学和各类思想渊源的关系基础上对其加以明辨,既有利于加深对其认识和剖析,也有益于其合理内核的凸现和展示。通过分析其理论来源,我们承认可以吸收各家之长而为我所用,但也可能产生疑义:深层生态学有将生态学上升到形而上学高度的倾向,甚至有将其作为一种宗教的味道而显得格外激进。此外,如
14、此宽泛的理论来源,况且各种文化和宗教都各有其产生背景、问题情境和价值旨趣,作为信仰体系宗教和科学文化思想也是不可通约的,深层生态学却将其置于同一理论体系中,为人们深度追问埋下了种子。 二、概念内涵及其理论特征 关于深层生态学概念内涵代表性观点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深层生态学指三个方面:一是指对环境伦理学以及环境问题根源的深层追问,它不仅仅是调整现行政策或修补传统价值观,而是要对潜藏在一些特定行为与态度下的根本世界观进行批判性反思,从这一层面讲深层生态学是一种对环境哲学与政策方法论上的探索;二是指环境保护主义者所共享的基本价值观的共同平台,这些价值包括确认自然的固有价值,承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呼
15、吁减少人对自然的冲撞,关注生命的质量而非物质拥有量,致力于改变现行经济政策的自然观;三是指不同派别的基于上述深层追问和价值观平台而产生的自然哲学或生态哲学。10观点二,深层生态学是一种强调人与自然亲密、人对自然敬畏的精神学说,是最古老而又最现代的宗教,它不是一个特殊的生态哲学派别,而是贯穿于一切人类文化的共同基质。10观点三,深层生态学又称生态智慧(ecosophy),是现代环境伦理学新理论,是当代西方环境主义思潮中最具革命性和挑战性的生态哲学。11观点四,何谓深层生态学?生态学是从物质层面研究生态系统,深层生态学是从精神层面研究生态系统;生态学是形而下的,深层生态学是形而上的;生态学是自然科
16、学,深层生态学是哲学。10 第一种观点主要基于从某些终极原则中不一定能推出深层生态学纲领,而且深层生态学的8条纲领过于宽泛,以致没有反映出深层生态学最独特的内容:自我实现。故福克斯从形式的、通俗的和哲学的等三个方面对深层生态学进行论说;第二种观点主要从其与宗教的渊源方面界定的;第三种观点是从其核心理论方面定义的;第四种观点主要是从其与生态学的对比来界说的。综合各家观点,我们发现深层生态学是当代西方激进环境主义思潮中重要的流派,一般可将其划为两个层面:作为哲学或意识形态的深层生态学和作为生态运动的深层生态学。前者注重理论批判与内部构建,后者则主要是把深层生态学理论转变成深层生态实践,因而常常被称
17、为深层生态运动。二者的关系是深层生态学理论的功能是为深层生态实践提供思想指导和行动原则,深层生态实践才是深层生态学的目标和归宿。其创始人奈斯指出:“从严格意义上讲,深层生态学不是哲学,也不是约定俗成的宗教或意识形态。相反,实际所发生的是在运动和直接行动中各种人走到一起,他们形成一个有同种生活方式的圈子,别人会认为这种生活方式太俭朴,但他们自己却认为是丰富多彩的。尽管他们各自支持不同的政党,但在大量的政治问题上持有相同的观点。也许影响最大的参与者是艺术家和作家,他们无法用专业哲学语言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却能用艺术和诗来表达。由于这些理由,我用运动而不用哲学一词。”12在奈斯看来,深层生态学既是
18、一种社会思潮,又是以这种思潮为指导的一场旨在改变现行的人类实践模式的社会运动。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是由一系列基本原理构成的体系。它既受生态学的强烈影响,又有其世界观成分,包括哲学的与宗教的理论前提与基础信念。而作为一种社会运动,深层生态学又含有一系列指向具体社会实践的方法论内容及具体的行为规范与实际措施。 学界普遍认为,深层生态学的理论特征在于它与浅层生态学的比较中呈现。深层生态学之所以是“深层的”(deep),在于它对浅层生态学(以人的利益为目标的价值伦理观)不愿过问的根本性问题提出质疑并不断深层追问;这种深层追问方式既是深层生态学讨论问题的出发点和建构理论的重要工具,即力求通过深层追问而达到问
19、题的本质,又是与浅层生态学区别之标志所在。奈斯曾明确宣称,“深层”的含义就是指追问的深度13,“形容词深层的强调了我们问为什么、怎样才能这类别人不过问的问题。作为科学的生态学,并不考虑何种社会能最好地维持一个特定的生态系统,这是一类价值理论、政治、伦理问题。只要生态学家们狭隘地固守自己的领域,他们就不会过问这类问题。如我们为何反经济增长和高消费看得如此重要?通常回答是指出没有经济增长会产生的经济后果。但是从深层生态学的观点来看,我们对当今社会能否满足诸如爱、安全的接近自然的权利这样一些人类的基本需求提出疑问,也就是对社会的基本职能提出了质疑。我们寻求一种在整体上对地球上一切生命都有益的社会、教
20、育和宗教,因而我们也进一步探索实现必要的转变我们必需做的工作。我们不限于一种科学方法,我们有义务用文字表达一种总体的观点”14。这表明深层生态学一方面与浅层生态学相对立,另一方面它更重视生态问题的深度,即从生态世界观层面研究人与自然及其关系。奈斯本人把深层生态学的特点概括为七个方面:拒斥把人与环境相分离的观念,认为人和其他有机体都是生物圈之网的网结,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内在的,只有在人与自然的相互联系中才会完成对人的定位;遵循生物圈平等主义的原则;多样性和共生性原则;反等级姿态;反对污染和资源枯竭;复杂但并不混乱;地方自治和地方分权。其最大特点就是注重整体,强调在生态问题上要整体着眼,特别是要注意
21、探讨生态问题的社会背景和条件。15 雷毅就深层生态学与浅层生态学的内在逻辑关系,通过列表从自然观、价值观、经济观、技术观、社会观和政治观等方面对其进行简要而密集的比较。531-34王正平从奈斯浅层与深层:一个有序的生态运动和生态智慧:深层与浅层生态学两文以及德韦尔和塞申斯在传统的人在自然界占主宰地位世界观与深层生态学世界观的比较中展示深生态学特点3;黄炎平基于奈斯的相关著作,从污染、资源、人口、文化样性和可行的技术、大地和海洋伦理、教育和科学事业等六方面对深层与浅层生态学对比而得出其特点。16这种比较研究有助于人们对深层生态学及其理论特征的深度理解和把握。 虽然学术界研究路径和方法不同,但普遍
22、共识是深层生态学总是力图按对各种价值的先后顺序、按照其哲学与宗教信念来阐明主流经济立场背后的基本理论前提与逻辑假定,而浅层生态学根本不会深入到这种层面。借鉴各家观点,我们发现,深层生态学运动对人类面临环境问题的追问及其回答之所以是深层的,主要表现在:首先,深层生态学以整体主义思想来看待和处理环境问题,坚持人与自然相统一的一元论有机生态世界观,对于体现“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构建要求具有重大价值;其次,倡导所有自然物都具有内在价值和生命物种平等权利,对于人的生物属性和生态存在给予足够尊重甚至充分张扬,具有重大意义;再次,把生态危机的本质归于传统价值观
23、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以及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机制的不合理,要从根本上克服生态危机,应该而且必须确立保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的价值观念、消费模式、生活方式与社会制度;最后,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是要维护所有国家、群体、物种和整个生物圈的利益,追求人类整体利益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实现”,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诚然,深层生态学尊崇对影响当代人生活实践的带有根本性问题提出质疑并进行深层追问,这种态度和认知行为具有积极意义。深层生态学没有停留于对一般生态系统理论的阐释,而是深入到西方哲学文化传统中对待自然的二元论、还原论和功利主义态度等层面,揭示当前出现环境问题或生态危机的实质。进一步说,它试图以生态系统
24、整体观为基础实现价值观上的根本性的范式转换。但有的学者指出,生态危机的本质是社会危机而不是文化危机,因为文化作为精神现象对社会的影响取决于对物质利益的影响。将社会现象的最终根源归结于价值观有唯心主义的嫌疑,应找到相对稳定的起决定作用的根源,应承认价值观作为精神现象具有不稳定的特征,它附属于人类物质生活及物质条件,社会现象的最终根源在于社会物质利益层面。17 三、理论体系及其构成准则 关于深层生态学体系是学界关注焦点之一。奈斯构建了包括四个层次的理论体系和逻辑结构:位于第一层次的是终极原则与生态智慧;深层生态学八条纲领居于第二层次;第三层次为一般原则规范;第四层次为适应于特殊境况的特殊规范与决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哲学 其它 相关 毕业论文 生态 创新 深层 生态学 思想 研究 述评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25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