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相关论文试论价值体系的两个核心价值观念.doc
《哲学相关论文试论价值体系的两个核心价值观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相关论文试论价值体系的两个核心价值观念.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试论价值体系的两个核心价值观念 【内容提要】价值体系是由众多价值观念构成的,不同的价值观念在价值体系中占据不同的位置,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价值观念对价值体系的影响最大。任何价值体系都有两个核心价值观念,1个是劳动观念,另1个是地位观念。劳动观念和地位观念之间应该保持必要的张力,否则对整个价值体系造成不利的影响。中国传统价值体系最大的弊端是劳动观念的缺失,当前价值观念建设中最重要的任务是树立积极向上的劳动观念。【关 键 词】价值观念/劳动观念/地位观念【 正 文 】1个完善的价值体系由涉及生活各个领域的多种价值观念所构成,体系内部的价值观念在价值方向和价值精神上是1致的,可以相互说明、相互支持和相
2、互补充。但是,各个价值观念在价值体系中的地位并不1样,有些价值观念处于价值体系的边缘,而有些价值观念处于价值体系的核心;有些价值观念的变化只给价值体系带来1些微小的震动,而有些价值观念的变化会导致整个价值体系的崩溃。在价值体系中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特别重要,它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为价值体系的其他价值观念提供合理性依据。在众多的价值观念中,只有两个价值观念有资格成为核心价值观念,这两个价值观念就是劳动观念和地位观念。 1 价值体系不是由价值物构成的,而是由价值观念构成的。构成价值体系的价值观念既有观念层次上的,也有心理层次上的;既可以表现在文化典籍中,也可以表现在日常行为中。人
3、们通常认为价值观念都是观念层次上的,都是人能明确意识到的,其实不然,除了观念层次的价值观念之外,还有许多潜藏于心理深层的价值观念,它们也像观念层次的价值观念1样可以作为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的标准,而且在许多时候心理层次的价值观念发挥的作用更为强大和持久。例如,民族精神通常就是由观念层次价值观念积淀而成的心理层次价值观念,它比观念层次的价值观念流传得更为久远,渗透到社会成员的思想感情和日常行为中,在不知不觉之间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评价和追求。我们在考察价值体系的核心价值时,不能把眼光局限在观念层次的价值观念上,还应更深入1些,去考察心理层次的价值观念对人们思想和行动的影响。 在1个价值体系中各种价值观
4、念的地位并不相同,有些价值观念处于主导的地位,有些价值观念处于从属的地位。处于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代表着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体现着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倾向,统帅着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价值观念。对1个价值体系而言,最重要的是主导价值观念,只要主导价值观念没有变化,整个价值体系仍然是稳固的,而当主导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时,整个价值体系也就随之倾斜了。把握1个价值体系最关键的是把握价值体系的主导价值观念,从主导价值观念的沉浮中可以掌握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状况和发展动向。 在结构上价值体系与科学体系有1些类似的地方。根据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的说法,科学体系是由“硬核”和“保护带”两部分构成的,硬核是1个科学体系得以
5、确立的核心理论,如经典力学中的牛顿3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而保护带是建立在核心理论基础上的其他理论。价值体系也是由居于核心地位的价值观念和处于保护地带的价值观念所构成。每1时代或每1民族的价值观念都是1个整体,内在的价值精神和基本的价值取向是1致的,这样的整体构成1个相对封闭、价值自足的价值体系。其中总有1个或几个价值观念发挥着主导的作用,占据着核心的地位,代表着整个价值体系的总方向和总特征。核心价值观念约束着外围价值观念,为外围的价值观念提供方向和根据,从而维护价值体系保持稳定和统1。 价值体系的核心之外是“保护带”,保护带由处于从属地位的价值观念所构成。保护带中的价值观念越靠近内核,受核心价
6、值观念的影响越大,越靠近外围则灵活性越大。社会生活中总是不断有新情况出现,这些新情况都会冲击外围的价值观念,外围价值观念遭受冲击之后,尽量在价值体系的基本倾向上调整自己,使生活的变化不至于影响核心价值观念,起到保护核心价值观念的作用。当现实生活不断冲击价值体系时,外围保护带会1层1层地剥落,直至核心价值观念裸露在外,此时核心价值观念没有外围价值观念的保护,经不起时代变化的撞击,整个价值体系的坍塌只是时间问题了。 什么样的价值观念才有资格成为核心价值观念呢?在价值体系中获取核心地位至少要具备如下3个条件:第1,价值观念必须稳定,否则无法保持价值体系的稳定;第2,价值观念必须隐蔽,否则很容易在外来
7、冲击中丧失自己的地位;第3,价值观念必须深刻,否则无法给外围价值观念提供标准和尺度。只有具备这3个条件的价值观念才能成为核心价值观念。在1个价值体系中这样的价值观念并不是很多,否则价值体系定然会因价值多元化而瓦解。 人们通常以为人生观是价值体系中最核心的价值观念,但是人生观不能符合核心价值观念的条件和要求。人生观并不稳定,有时1件小事就可以改变1个人的全部人生观;人生观也不隐蔽,轻而易举就可以发现1个人的人生观是什么样的;人生观也不能给其他价值观念提供合理性的根据,其本身的合理性还要依赖于其他价值观念的支持。除了人生观之外,政治观念、经济观念、道德观念、宗教观念等价值观念都不是核心的价值观念,
8、核心价值观念要比这些价值观念更稳定、更隐蔽、更深刻,是深藏于人们内心深处并表现于外在行动的价值观念。 2 每1个价值体系的基础都是现实的社会生活,构成价值体系的价值观念都与现实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并且是为社会生活服务的。核心价值观念应该与社会生活最广泛、最深刻的方面相结合,以其特有的方式表达社会生活的根本状况和根本要求。社会生活最广泛、最深刻的方面当属生产劳动和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第1个前提就是劳动,社会生活的最主要内容也是劳动。在劳动过程中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也是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由价值观念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可以断定,关于生产劳动的价值观念和关于社会关系
9、的价值观念在价值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是社会价值体系的核心价值观念。在人们的劳动热情和对地位的看法中包含着这两个核心价值观念,它们有些时候表现在观念层次上,但更多的时候存在于心理层次上,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制约整个价值体系。 沉淀在心理层次上的劳动观念和地位观念非常稳定,在通常情况下很少发生变化;这两个价值观念非常隐蔽,以致于人们经常忽略它们的存在;这两个价值观念也非常深刻,其他价值观念如人生观念、政治观念等都以这两个核心价值观念为根据。劳动观念和地位观念统帅着其他各种价值观念,这些被统帅的价值观念是劳动观念和地位观念的保护层。由于核心价值观念隐藏在各种价值观念的背后,发现核心价值观念并不是1件简
10、单的事情。虽然如此,核心价值观念并非完全不可认识,经过努力还是可以发现它们的。下面援引马克斯韦伯和托克维尔的研究成果,分析1下资本主义初期价值体系的两个核心价值观念。 马克斯韦伯对资本主义精神的分析至今仍然很有影响,他发现了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1个核心,从而把握了资本主义精神中最深刻、最稳定的因素。在他看来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最有力的力量不是赚钱牟利的欲望,而是与新教禁欲主义有某种契合之处的关于劳动价值的理解,即“以劳动为自身目的和视劳动为天职的观念”1。 新教伦理主张在工作上勤奋,在生活上节俭,并且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这些都非常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其观念的来源都集中在关于劳动价值的深刻理解中。
11、这种劳动价值观“乃是资产阶级文化的社会伦理中最具代表性的东西,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资产阶级文化的根本基础。”2 新教伦理对劳动价值的理解并不是表面的,而是在更深层次上理解了劳动的意义,把劳动与基督教徒的“得救”联系起来,使劳动有了更高远的价值。以这样劳动观念为核心的价值体系自然是积极向上的,具有不断进取的内在冲力。 托克维尔在考察美国的民主时发现了关于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的核心价值观念,即平等观念。托克维尔承认核心价值观念的重要地位,他说:“我们只要仔细考察1下,就会发现任何时代都有1个占有支配地位的制约其他事实的独特事实。那个时代的基本思潮,或由此引起并将人人的感情和思想汇集起来的主要激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哲学 相关 论文 论价 体系 两个 核心 价值观念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25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