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医疗会诊及远程手术在中小城市应用的可行性分析.doc
《远程医疗会诊及远程手术在中小城市应用的可行性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远程医疗会诊及远程手术在中小城市应用的可行性分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远程医疗会诊及远程手术在中小城市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摘要:远程医疗会诊及远程手术已经逐渐成为医学界革新的大事,但受限于设备和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一直依旧是大城市大医院的内部课题。文章就社会影响、技术、成本、医疗环境等诸多方面分析其在中小城市医院应用的可行性,也为中小城市在医疗信息化提供更为深入的技术研究领域。 关键词:远程医疗;远程会诊;PACSDSA;远程手术;虚拟现实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3-0001-04 随着国家关于加强远程医疗会诊管理的通知的颁布以及卫生部对于远程医疗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远程医疗乃至数字医疗逐渐成为城市医疗事业发
2、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阶段,更多的医疗资源和医疗设备尤其高性能远程医疗设备的分布依旧集中在京沪广等大城市,其他城市尤其是新疆中小城市在此依旧无法有深入的进展。 而且,现阶段远程医疗还更加局限在远程病情问询以及远程病历传输等初级阶段,而远程会诊及远程手术作为远程医疗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小城市依旧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 诸多问题的深入讨论,中小城市是否无条件或者不应该实现远程会诊或者远程手术?经过反复论证和思考,笔者认为,中小城市实现远程医疗会诊及远程手术完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下文将从社会影响、技术、成本、医疗环境等诸多方面进行阐述。 1 远程医疗定义及其应用范围 1.1 远程医疗的定义 19
3、84年,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就预言:未来的医生将面对计算机屏幕对远方的病人进行诊断和治疗。20年后的今天,从远程医疗发展的形势来看,时机真的到了。这些悄悄出现的新型医疗服务,不论被叫做远程医疗(telemedicine),还是最近又被称为E-健康(E-health),都是信息技术渗透到医疗服务当中的标志。最终,医学专家借助于这些技术能够为远方的病人提供更加专业、紧急和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医院和医生也能够更好地管理各种疾病患者,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美国总统在国情咨文演说:“从航空业到银行业,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可是医疗人员在使用21世纪的医疗技
4、术为病人服务的同时,却在使用19世纪的传播工具,因而必须改变这种落后的方式。” 1988年美国提出远程医疗系统应作为一个开放的分布式系统的概念,即从广义上讲,远程医疗应包括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双向视听通信技术、计算机及遥感技术,向远方病人传送医学服务或医生之间的信息交流。美国学者的远程医疗系统的概念做了如下定义:远程医疗系统是指一个整体,它通过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给特定人群提供医疗服务。这一系统包括远程诊断、信息服务、远程教育等多种功能,它是以计算机和网络通信为基础,针对医学资料的多媒体技术,进行远距离视频、音频信息传输、存储、查询及显示。 狭义的远程医疗技术是指电子医务数据通过一定的通讯及计算机
5、技术,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以利用异地的专家及先进的医疗技术力量来解决当地的医疗难题。这些数据包括高清晰度照片、声音、视频和病历等。而广义的远程医疗技术还包括远程咨询和远程教学等内容。远程医疗技术始于20世纪,随后经历了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的发展历程,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历史不长,但发展非常迅速,在传输方式、应用深度和广度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首先,借助现代通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短短40年,远程医疗技术的数据传输方式已经由普通的电话线发展到如今的Internet和卫星等,无论是传输速度还是传输效果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其次,远程医疗技术应用了众多的诸如虚拟技术、远程手术技术以
6、及现代医疗的高新技术,是高新技术应用聚集的领域。 现在的远程医疗主要的模式基本为两种:一种是医院-远程医疗-家庭病人,一种是大医院专家-远程医疗-中小医院,本文着重讨论为后者。 1.2 远程会诊及远程手术的定义及应用 远程会诊就是利用互联网络或者专用网络系统为患者完成病历分析、病情诊断,进一步确定治疗方案的治疗方式,它是极其方便、诊断极其可靠的新型就诊方式,为医疗走向区域扩大化、服务国际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条件,也为规范医疗市场、评价医疗质量标准、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交流医疗服务经验提供了新的准则和工具。 但基于实际情况,如果无法利用专用医疗仪器进行的病人诊断,往往会有很大程度的偏差,所以
7、本文讨论的其实是指利用中小城市医院的医疗仪器的诊断数据,通过远程调用分析的方式,对病人进行远程的医疗诊断,这样相对降低了医疗诊断的误差,可以帮助医生更好确诊,对症处理。 远程手术指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结合,可以使得医生亲自对远程的患者进行一定的操作,同样的过程应用于手术,就是“远程手术”了。也就是说,远程医生根据传来的现场影像进行手术操作,其一举一动可转化为数字信息传递至远程患者处,指导当地医生的手术过程或者直接控制当地的医疗器械的动作,通过远程手术机器人对患者进行手术。 远程会诊已经得到了国内大多数地区的广泛应用,但远程手术系统还处于起步阶段,更多的远程手术还是基于通过远程会诊系统指
8、导当地医生手术的初级阶段。随着科技发展进步,尤其是国内网络环境的改善,远程手术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天方夜谈。 世界上首例实验性远程手术已经在1999年成功地进行。2001年7月,海军总医院的副院长田增民教授成功地实施远程立体定向活检手术,成为我国第一例远程手术的开端。同年9月,法国医生雅克?马雷斯科在一洋之隔的美国看着电视屏幕操纵机械手远程遥控法国手术室中的“宙斯”机器人为68岁的法国女病人进行了距离为7000公里,隔着辽阔的大西洋的外科手术,并获得成功,标志着远程手术真正实现了无距离障碍的技术论证。 配合远程会诊系统,远程手术更能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和手术方案,同时为后期的术后回访也
9、提供了有力保证。 2 中小城市实施远程医疗会诊和远程手术的价值分析 2.1 中小城市实施远程医疗会诊和远程手术的社会意义 对于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医用资源本身就相当丰富,而且医疗资源的分布也相对密集。以北京为例,3甲以上医院达到62所,其中海淀区和西城区分别拥有15家及12家。这样相对密集的资源,远程会诊及远程手术固然有一定的用处,但其实核心价值并不是很高。 而新疆地区医疗资源就极为匮乏,省会乌鲁木齐三甲数量最多,也不过只有10几家,相当于北京1个区的水平,而地方,例如克拉玛依乃至石河子等经济算相对发达的地区只有12家,更多的城市甚至连一家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远程医疗会诊和远程手术的价值尤其的
10、突出。 远程医疗技术对社会个体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对于中小城市人们在就医模式上有了新的选择,并且就医质量可以产生很大的提高。由于医疗行业是高信任度的行业,患者对名医、著名的医疗机构非常信任。这些著名的医疗机构拥有的是品牌、医疗技术和科研能力,而这些医疗能力是中小医院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的,远程医疗恰恰将这部分信任体系通过技术的手段搭建起来。通过远程医疗技术即使是边远地区的人们也有机会接受知名医院、著名专家的医疗服务,节省了旧医疗模式下必须花费的交通费、食宿费、误工费等,而且大大减少了其长时间等待和因为时间、路途的耽误导致的病情恶化等等危险。这样大大提高了中小城市的医疗水平,降低了因为医疗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远程 医疗 会诊 手术 中小城市 应用 可行性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25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