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比较JNC7和2003欧洲高血压指南看降压药物的联合使用.doc
《从比较JNC7和2003欧洲高血压指南看降压药物的联合使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比较JNC7和2003欧洲高血压指南看降压药物的联合使用.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从比较JNC7和2003年欧洲高血压指南看降压药物的联合使用比较2003年新公布的JNC7及欧洲高血压指南(EHG),并回顾1999年公布的WHO/ISH指南,可以发现在治疗方面更加突出了联合降压用药,本文旨在更具体地介绍各类降压药物配伍的合理使用。联合降压用药不但能利用不同降压机制更好地协同降压,尽快地在短期内控制血压,还能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顺应性。目前我国的复方降压制剂由于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疗效确切,对解决我国1.3亿高血压病人群中血压低控制率是极好的选择。但是,由于高血压治疗应进行个体化选择用药,如何组合好多种降压药物是个复杂的问题,固定的组合存在一定局限性。对轻中度高血压虽然可
2、首选一种降压药,然而,ALLHAT研究入选为1、2级高血压病人60%服用一种降压药物有效,而HOT研究入选为2、3级病人单一用药仅25%40%才能将DBP90mmHg。因此,JNC7规定:“若血压超过目标血压20/10mmHg以上,就应考虑首选两种降压药物合用”(其中目标血压,对一般高血压病人为140/90mmHg,糖尿病或慢性肾病病人为130/80mmHg)。这样,在治疗过程中高血压病人更容易达到理想正常血压水平:120/80mmHg。因此,2003年EHG详细地按临床对照干预研究的一些结果描述了各种有益的降压药物配伍。1按照EHG六角形图中实线及JNC-7提示联合用药1.1两种药物有效的组
3、合(1)以利尿剂为基础的配伍(图1A):利尿剂和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和ACEI/ARB;CCB+利尿剂;利尿剂(排钾)+利尿剂(保钾);中枢降压药+利尿剂。(2)不含利尿剂的组合(图1B):钙拮抗剂(CCB,双氢吡啶类)+受体阻滞剂;CCB+ACEI/ARB;受体阻滞剂+受体阻滞剂;受体阻滞剂+ACEI。1.2三种药物有效组合(1)以利尿剂为基础的配伍(图2A):利尿剂+ACEI+CCB;利尿剂+CCB+受体阻滞剂;受体阻滞剂+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受体阻滞剂+利尿剂+ARB;利尿剂+ARB+CCB。(2)不含利尿剂的组合(图2B):受体阻滞剂+受体阻滞剂+ACEI;ARB+CCB+ACEI。1.
4、3四种药物有效的组合(1)以利尿剂为基础的配伍(图3A):利尿剂+受体阻滞剂+CCB+ARB;利尿剂+受体阻滞剂+受体阻滞剂+ACEI;利尿剂+ARB+CCB+ACEI。(2)不含利尿剂的组合(图3B):CCB+受体阻滞剂+ACEI+受体阻滞剂;上述任何三种必要时可加中枢2受体激动剂咪唑啉受体调节剂,如:可乐定、莫索尼定等或利血平。由于降压治疗个体差异很大,还必须按不同的病情选择用药,例如:对有高血压低肾素疑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增生或腺瘤)者可首选两种利尿剂联合;对高血压伴痛风,血尿酸增高者当血压难以控制时应首选不含利尿剂的配伍,不应服用市面上某些复方降压制剂如:复方卡托普利、珍菊降压片
5、等。又如:有过缺血性中风可选择ARB(ACEI)+双氢吡啶类CCB(如尼莫地平)或利尿剂;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者首选CCB+受体阻滞剂、CCB+ACEI降压等。2比较2003年EHG的六角图与JNC7及1999年WHO/ISH指南发现如下新增加配伍2.1利尿剂+CCB过去的指南从未推荐此配伍,是因为对二者联用曾有异议,其理论依据为CCB降压是通过直接扩张血管及轻度钠利尿作用,而利尿剂也有利尿排钠及轻度扩血管作用,尤其是先服双氢吡啶CCB(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再服利尿剂后,前者可掩盖后者的利尿作用。由于样本数不够并且仅停留在对某些双氢吡啶类CCB的研究,证据不足。近5年来,一些研究虽然尚无成千
6、上万的大规模试验,但是,已有不少设计良好的多中心临床试验证实对老年人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如:拉西地平(lacidipine)及氢氯噻嗪(HCT)单用及合用研究,诊疗血压分别为159/82,157/84及152/82mmHg,证实合用时对SBP有明显叠加降压作用,24hABPM也明确显示,24h平均血压单用与合用为:157/82,151/82及145/79mmHg(P0.01)。尤其日间血压分别为:155/82,148/80及143/78mmHg(P 心脏)根据此分类,第一代钙拮抗剂均为短效。特点是: 量效关系难以预测。这是因为生物利用度低、波动大,造成个体内和个体间的药物血浆浓度波动大。由于快
7、速的血管扩张和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引起反射性心动过速、心悸和头痛,尤其以硝苯地平最为明显,这是因为此药的达峰时间较短(1 h) 。作用持续时间短。半衰期短、清除率高,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心绞痛患者的心肌缺血的控制很难实现24 h 的有效覆盖,在清晨的血压和缺血高峰期患者不能得到保护。血管选择性差,如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具有明显心脏作用,包括负性变时、负性传导和负性变力作用。第一代钙拮抗剂对充血性心力衰竭都有不利影响,使预后恶化。第二代钙拮抗剂的药代动力学特性有所改善或血管选择性有所提高。a 类与第一代钙拮抗剂相比,血管扩张所致的副作用减少减轻,因为它们的血浓度达峰时间延长,起效较慢。它们的半衰期延长,
8、作用持续的时间延长。b 类的血管选择性提高,对心脏的负性变力性、负性变时性和负性传导作用减弱,药代动力学也有所改善,但生物利用度仍很低,峰谷血浆浓度波动较大。作为第三代钙拮抗剂的主导药物是氨氯地平,其药物的口服后生物利用度高(64 %) ,稳态后谷峰血浆浓度波动小,血浆半衰期长达3550 h ,无需缓释剂型。它在钙通道复合结构上,在结合部位有高度特异性的亲和力。这种受体结合的特性使氨氯地平的作用起始缓慢,消失也慢。因此目前我们临床上使用的钙离子拮抗剂一般是指长效的制剂。3 从国际高血压治疗指南看钙离子拮抗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1995 年及1998 年美国两次掀起钙离子拮抗剂风波,提出,高剂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比较 JNC7 2003 欧洲 高血压 指南 降压 药物 联合 使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24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