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胸腔积液的控制英国胸科协会胸膜疾病指南解读 pdf.doc
《恶性胸腔积液的控制英国胸科协会胸膜疾病指南解读 pdf.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恶性胸腔积液的控制英国胸科协会胸膜疾病指南解读 pdf.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述评恶性胸腔积液的控制:英国胸科协会胸膜疾病指南2010解读宋宁1张卫国21.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内科河北石家庄0500002.河北医科大学临床荟萃编辑部河北石家庄050017关键词:胸腔积液恶性治疗英国指南中图分类号:R5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83X201107055707胸腔积液中和或壁层胸膜发现肿瘤细胞是肿瘤播散的征象表明疾病进展和预后险恶。一旦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平均生存期约为312个月。患者的生存期与基础疾病有关肺癌合并胸腔积液生存期相对较短卵巢癌合并胸腔积液生存期相对较长来源不明的恶性胸腔积液生存期居中。既往有研究认为乳腺癌合并胸腔积液生存期为56个月而
2、最近的研究提示其生存期最长达15个月1994年发表的一项研究认为乳腺癌合并胸腔积液的中位生存期为11个月。迄今肺癌仍然是男性恶性胸腔积液最常见的原因乳腺癌仍然是女性恶性胸腔积液最常见的原因。肺癌和乳腺癌占所有恶性胸腔积液原发基础病因的5065。淋巴瘤、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和消化系统肿瘤占25原发病因不明的恶性胸腔积液占715。鲜有研究统计胸膜间皮瘤相关性恶性胸腔积液所占比例:1975年、1985年、1987年有报道分别为0.371/271、0.643/472、3.7222/592缺乏近期的研究数据。有人尝试根据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特征预测患者的生存期但迄今尚未发现某些临床特征与生存期之间存在相关性。
3、最近的一项系统性综述n433评价了胸腔积液pH值在预测生存期方面的价值结论为:胸腔积液pH值减低用于预测患者生存期缩短lt3个月不可靠。对恶性胸膜间皮瘤一项研究表明pH值增加和生存期延长有关。Burrows等的研究表明仅行为状态performancestatus评分与病死率明显相关Karnofsky评分lt30平均生存期约为1.1个月Karnofsky评分gt70平均生存期约为13.2个月。1临床表现绝大多数恶性胸腔积液是有症状的。C大量胸腔积液往往因恶性肿瘤所致。C绝大多数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有症状25的患者不具有任何症状通过体检偶然发现或X线胸片检查时发现而确诊。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症状与胸壁顺
4、应性下降、同侧膈肌运动受抑、纵隔移位以及肺容积下降有关。胸痛相对少见通常与恶性肿瘤细胞壁层胸膜种植转移、肋骨和其他肋间结构转移有关。全身症状包括体质量减轻、乏力、食欲不振。在本指南中大量胸腔积液是指在X线胸片上表现为累及半个胸腔的半透明或不透明密度增高影大量胸腔积液常常无症状且通常为恶性胸腔积液。指南中提到的对恶性胸腔积液的研究通常基于对单侧胸腔积液的研究。2治疗手段恶性胸腔积液治疗手段的选择由多个因素决定:包括症状、行为状态、原发肿瘤的类型及其对全身治疗的敏感性、排空胸水后肺复张的程度等。虽然小细胞肺癌、淋巴瘤、乳腺癌通常对化疗敏感这些肿瘤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局部治疗也很重要。恶性胸腔积液的局
5、部引流及引流后的胸膜固定术通常可预防积液复发。局部治疗包括临床观察、治疗性胸腔穿刺引流术、置入肋间引流管引流术和胸腔内灌注硬化剂、胸腔镜和胸膜固定术、胸腔内置入留置导管。2.1临床观察推荐用于无症状且肿瘤类型已知的患者。C对有症状的恶性胸腔积液需呼吸内科团队或呼吸专业多学科团队讨论决策是否进行临床观察。绝大多数无症状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着病情进展将出现症状并需要进一步治疗。没有证据表明反复胸腔穿刺引流会影响胸膜固定术的疗效但反复胸腔穿刺可引起壁层胸膜和脏层胸膜的粘连而对557临床荟萃?2011年4月5日第26卷第7期ClinicalFocusApril52011Vol26No.7胸腔镜治疗造成
6、影响。2.2胸腔穿刺术单纯进行胸腔穿刺引流1个月内积液复发率较高因此单纯胸腔穿刺引流术不推荐用于预期生存期gt1个月的患者。A每次引流积液量gt1.5L应予以密切观察。C反复胸腔穿刺引流能够短暂缓解症状使预期生存期短、行为状态差的患者避免住院治疗适用于体质衰弱及终末期患者。由于胸腔内置入小口径引流管引流具有有效性、不适感小较单纯胸腔穿刺引流术更具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胸腔穿刺引流的总量应根据患者的症状包括咳嗽胸部不适等决定单次引流量不宜超过1.5L。单纯胸腔穿刺引流术和置入肋间引流管引流术适用于生存期较短用于缓解症状的姑息治疗医源性气胸和脓胸风险小但积液易复发。胸腔穿刺术应在超声引导下实施。
7、2.3置入肋间引流管引流术和胸腔内灌注硬化剂如患者预期生存期较长推荐置入肋间小口径引流管引流同时胸腔内灌注硬化剂行胸膜固定术。肋间引流管引流同时应给予胸腔内灌注硬化剂以预防胸水复发除非肺组织已经明显萎陷。A胸膜固定术的机制在于硬化剂诱发胸膜炎症反应并使局部纤维素沉积激活局部凝血反应促进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粘连。肿瘤广泛胸膜播散可使胸膜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增加与胸膜固定术失败相关。置入肋间引流管引流胸腔积液易复发不推荐。滑石粉胸膜固定术的具体实施步骤详见表1。动物实验证实激素和解热镇痛剂可能影响胸膜固定术的效果。在兔实验模型给予激素可降低胸膜炎症反应但在有些病例进行胸膜固定术同时给予激素。亚组分析比较
8、给予口服激素和不给予口服激素对胸膜固定术的影响结果发现口服激素对胸膜固定术具有负性作用。胸膜固定术同时使用解热镇痛剂NSAIDs也具有争议动物实验证实NSAIDs能够损伤胸膜固定术的疗效但尚无人体研究证实。2.4肋间引流管的口径置入肋间引流管引流术和胸膜固定术应首选小口径肋间引流管1014F。A既往多数胸膜固定术中使用的为大口径肋间引流管2432F主观认为使用大口径引流管可防止纤维素阻塞但尚无研究证实这一猜测。考虑到大口径肋间引流管容易使患者产生疼痛和不适因此促使人们研究小口径引流管能否替代大口径引流管用于胸腔积液引流和胸膜固定术最近的3项随机对照研究表明小口径引流管能够产生和大口径引流管同样
9、的疗效而患者的不适较少。置入小口径肋间引流管可在床旁或X线引导下进行。小口径引流管被用于门诊或非卧床患者的胸膜固定术表1。Patz等采用透视下放置引流管10F连接到一个封闭的自引流排水袋。博来霉素是首选的硬化剂胸膜固定成功率为80。门诊排水引流将在2.14长期门诊留置胸腔引流管部分详细介绍。表1如何实施滑石粉浆胸膜固定术肋间置入小口径引流管1014F。有控制性的排出胸腔积液。在X线下确定肺组织完全复张并确定肋间插管的位置。对肺组织不完全复张的病例详见2.5萎陷肺的处理。给予胸膜固定术前的药物治疗准备。胸腔内注入利多卡因溶液3mg/kg最大剂量250mg继之45g无菌滑石粉溶于50ml0.9生理
10、盐水胸腔内注入。夹闭引流管12小时。观察2448小时拔除引流管。2.5胸腔积液引流、胸膜固定术和萎陷肺引流大量胸腔积液应该有所控制以避免复张性肺水肿。C对仅有部分胸膜并置pleuralapposition的患者应进行胸膜固定术以缓解症状。B对于有症状的胸膜并置不成功的患者萎陷肺留置胸腔引流管引流缓解症状优于胸腔穿刺引流术。一旦胸腔积液引流成功和肺复张为X线所证实应及时行胸膜固定术。B在胸膜固定术前和术后的负压吸引以促进胸水引流通常是不必要的如必需进行负压吸引推荐高容量低压力系统。C大量胸腔积液应梯度式增量引流首次引流不超过1.5L以后每隔2小时引流每次引流量不超过1.5L如患者出现胸部不适、持
11、续咳嗽或血管迷走神经表现应停止引流。复张性肺水肿较严重但相对少见其产生机制为缺氧肺的再灌注损伤、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以及局部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如白细胞介素8IL8产生增多等。558临床荟萃?2011年4月5日第26卷第7期ClinicalFocusApril52011Vol26No.7胸膜固定术成功的关键在于X线证实的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并置。不完全肺复张通常归因于脏层胸膜增厚、胸腔内形成分隔、大气道阻塞和持续空气泄漏。多数研究表明胸膜固定术效果不佳与不完全肺复张有关患者不能获得完全肺复张或胸膜并置可能仍然需要再次尝试胸膜固定术或留置胸腔引流管引流。Robinson等报道10例部分肺复张患者中9
12、例对强力霉素胸膜固定术具有较好的反应。萎陷肺患者胸膜固定术的总成功率尚未可知。完全不能形成胸膜并置将阻碍胸膜固定这种情况下可考虑留置胸腔内引流管引流。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并置超过一半推荐尝试胸膜固定术但这一建议尚缺乏相关研究支持。进行胸膜固定术前每日胸水的引流量对胸膜固定术的成败影响不大。有研究证实短期内24小时大量引流胸水使肺复张较每日小量引流胸水lt150ml/d后给予胸膜固定术二者有效率均为80左右而前者的肋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小于后者。有研究证实胸膜固定术后肋间引流管的留置时间对胸膜固定术的成败影响不大但关于这个问题唯一一项随机研究存在不足。在不完全肺复张和持续空气泄漏的患者很
13、少需要负压吸引如应用负压吸引推荐应用高容积低压力系统并将压力逐渐梯度增加至-20cmH2O1cmH2O0.098kPa。2.6镇痛和术前用药胸腔内灌注硬化剂前应即时给予利多卡因3mg/kg最大剂量250mg胸腔内注入麻醉。B术前用药应包括胸膜固定术相关的镇痛和抗焦虑药物。C胸腔内灌注硬化剂会引发胸痛可见于7灌注滑石粉的患者60灌注强力霉素的患者胸腔内注入局麻药可减轻疼痛利多卡因是最常见的用于胸腔内局麻的药物其具有起效快的特点因此可在灌注硬化剂前即时给药。利多卡因的推荐用量为3mg/kg最大剂量为250mg。关于胸腔内注入利多卡因的安全性的研究有两个。Wooten等的研究表明胸腔内注射150mg
14、利多卡因后平均峰值血药浓度为1.3g/ml低于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药物浓度3g/ml。在一项样本量为20例的研究中大剂量利多卡因是获得良好麻醉效果所需要的250mg止痛效果优于200mg且血清浓度仍在治疗浓度范围内仅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表现为短暂麻痹。较小的利多卡因浓度差异即造成两组镇痛效果之间的差异其中的原因尚未可知。没有实验研究帮助我们提出关于非胸腔镜下胸膜固定术的术前用药和镇静剂的使用建议。胸膜固定术可使患者产生不适和焦虑应用镇静剂可能有益于缓解焦虑不适并诱导记忆缺失。镇静的水平应该适于解除焦虑并足够维持患者交互作用心理学名词。镇静在胸膜固定术之前进行同时持续监测脉搏并预备复苏设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恶性胸腔积液的控制英国胸科协会胸膜疾病指南解读 pdf 恶性 胸腔 积液 控制 英国 胸科 协会 胸膜 疾病 指南 解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24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