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
《陕西省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陕西省“十二五”食品工业发展规划(陕工信发2011553号)食品工业是我省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为进一步加快全省食品工业在今后五年健康发展,积极推进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我省食品工业跨越式发展,特制定本规划。一、发展现状(一)主要发展成就“十一五”期间,陕西食品工业得到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已初步形成以城市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城乡结合,具有一定规模的食品工业体系。1实力不断增强。截止2010年底,全省拥有规模以上食品企业682家,比“十五”末增加了318家;资产总额620.55亿元,比“十五”末增加
2、371.92亿元,增长 149.59 % ;实现工业总产值935.51亿,增长245.26%。2增速进一步加快。“十一五”以来,全省食品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目标。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5%,达到了全国平均增长水平,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23.92 %。3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10年,全省食品工业实现利税158.49亿元(其中:利润63.27亿元,税金95.22亿元),同比增长27.02%,比“十五”末的54.56亿元,增长近2.9倍。利税总额居全省八大支主产业第三位。4骨干企业不断壮大。2010年底,形成100亿元以上企业集团1户、30亿元企业集团3户、20亿元以上
3、企业 1户、10亿元以上企业7户。5培育了一批名牌产品。“十一五” 末,全省食品工业获得中国名牌称号的产品共7个,中国名牌占全省工业中国名牌总数的25.9%。共有111个产品获得陕西省名牌,约占全省工业名牌总数的25.5%。6优势产业发展迅猛。陕西苹果产业首次实现了苹果种植面积、产量、果汁产量和出口量四项全国第一。“十一五”末,年果汁加工能力达到83万吨。在全国浓缩果汁加工和出口创汇前五位的企业中,我省占了三位。乳制品行业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30%以上。陕西奶山羊存栏数和羊奶产量双居全国第一,羊奶产业已经成为全国最具优势的特色产业。奶牛存栏居全国同业第六位,奶类产量居全国同业第五位。酿酒和烟草制
4、造业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西凤、太白等重点技改项目建设进度加快并相继投产,产品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好猫”烟、“红西凤”酒产品比例逐年提高,带动全行业快速发展。粮油和肉制品加工业通过招商引资,雨润、金龙鱼等一批重点项目在陕相继落户和建成投产,陕富、老牛、八鱼、本香等一批本土企业快速成长,带动相对滞后的粮油和肉制品加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7农业产业带已基本形成,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依托区域和自然资源,全省已基本形成以奶畜、秦川牛、强筋小麦、特色蔬菜、猕猴桃为主的关中农业产业带;以苹果、奶山羊、设施蔬菜为主的渭北农业产业带;以名优杂粮、白绒山羊、红枣为主的陕北农业产业带;以瘦肉型猪、农蚕、茶叶、魔芋
5、、食用菌、“双低”油菜为主的陕南特色农业产业带。随着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基地化、规模化进程的加快,带动优势资源向工业园区和龙头企业集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我省食品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总量偏小。2009年我省食品工业总产值仅占全国食品工业总产值的1.44%,与发达省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二是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少。企业规模小、知名品牌少、产业集中度较低、带动作用不强。三是技术装备落后,产品科技含量及附加值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较低。四是政府产业引导资金投入不足,带动作用不强。五是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不完善,质量安全问题仍然突出。二、发展环境(一)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及国际化
6、发展进程的加快,未来5年,食品工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并呈现以下发展特征:1食品质量安全与控制成为最受关注的热点。在农产品种养殖、食品生产、销售以及进出口等环节采取更加严格的控制和管理措施,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标准。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已成为食品工业未来发展的主流和趋势。2食品消费由对量的需求转向对质的追求。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将逐渐成为食品消费主流。方便食品的发展和产品的多样化是今后食品工业发展的重要特征。3食品产业科技化、标准化对食品工业支撑作用愈发显著。表现在:一是要多层面、深层次研究解决食品工业发展过程中的基础理论,增强食品产业的原始创新能力。二是随着食品工业向营养、健康方
7、向的转型,食品与生命科学、营养学的学科交叉日益活跃,食品专业将充分借鉴医学、系统工程学等学科的学术成果,用更多自主创新的专用设备,构成食品产业的自主竞争优势,并成为扩大内需的主要板块。三是食品生产标准化已成为衡量食品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4提高资源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走循环经济道路,成为实现食品工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效途径。 (二)发展机遇1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及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带来的机遇。西部大开发未来十年发展目标和重点是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指出:“优化农副产品加工布局,促进农副产品加工聚集区建设。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重点发展粮油、果蔬、畜禽、奶
8、制品等深加工业。以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带动农产品基地建设,积极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和竞争力强的企业”。西部大开发和关-天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给陕西食品工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2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我省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借助西部大开发有利条件,充分利用东部地区的技术、市场、人才等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改造和提升我省食品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既是机遇,也是挑战。3居民生活方式变化拓宽了市场发展的空间。根据国际统计规律,人均国民收入超过1000美元后,市场对食品需求逐步由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的方面转变。目前,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已达到3000美元,食品消费已进入
9、追求高质量、多元化发展阶段,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为食品工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三)发展优势1资源优势。陕西为传统农业省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决定了我省有着丰富的食品原料资源。四大农业产业带的初步形成,成为食品工业快速发展的资源优势。 2科技优势。陕西是科教大省,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前列。改革开放30年来,我省从事食品研究及教育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由无发展到20多所,装备水平及研发能力大幅提升,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有力提升了食品工业的技术水平。杨凌作为国家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全国特别是我省的农业和食品工业做出了重大贡献。3产业发展优势。浓缩苹果汁产能、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
10、乳制品产量居全国前列,这两个行业聚集了一批国内外著名的加工企业;奶山羊资源全国第一,已成为未来我省乳制品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酿酒和烟草制造业通过机制体制创新,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带动了烟酒行业的快速发展;粮油及肉制品行业,随着一批重点项目在陕落户和建成投产,为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软环境优势。食品工业是联系农业和消费的重要民生产业。近年来,各级政府非常重视食品工业的发展。国家发改委等部委联合制定和发布了农产品加工推进行动方案、全国主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十一五计划及2015年远景目标计划。陕西省政府将食品工业作为八大支柱产业予以重点发展。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1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制定与实施,对于促进和规范食品工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5区域优势。我省位于全国内陆中心,是亚欧大陆桥的重要支点,处于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战略要地;是全国交通、信息大通道的重要枢纽和西部地区连通东中部地区的重要门户;是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较好、自然条件优越、人文历史深厚、发展潜力较大的省份之一,区域优势突出。 三、发展思路、原则和目标(一)发展思路食品工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一体两翼”规划思路,即关中及渭北地区重点发展果业、乳业、粮油及肉制品加工业、烟酒制品、方便和焙烤食品;陕南、陕北地区重点发展富硒食品、绿色特色食品。以市场为导向,采用“龙
12、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形式,建立共同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一、二、三产有机融合,着力延伸和完善果业、乳业、烟酒制造、粮油加工及肉制品、焙烤和方便食品六大产业链,逐步构建食品原料、食品加工、食品市场流通服务三位一体的现代食品工业体系。(二)发展原则坚持食品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相结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升级,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坚持食品产业发展与企业组织结构优化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对食品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加大企业重组并购和股份制改革力度,围绕产业链开展招商引资、促进关联企业集聚和县域产业链形成。坚持食品产业发展与循环经济相结合。以现有食品工业
13、园区为基础,进一步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引导和促进食品产业走循环经济发展的道路,注重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培育一批循环型食品产业集群。坚持食品产业发展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相结合。食品产业发展基础是农业,重点在县区。通过创建科学规范的“专业合作社”种养殖组织形式,提高标准化、规模化种养殖水平,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坚持食品产业发展以保障食品安全为核心。着力探索以企业诚信制度、企业诚信信息系统、企业诚信自律活动为主要内容的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完善食品质量安全制度,严格行业准入,确保食品安全。(三)发展目标 1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到2015年,全省食品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600亿元
14、,年均增长24%,实现增加值750亿元,年均增长20%。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达到1400家。 2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到2015年,全省食品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均实现利税3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3%左右。3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十二五”期间,全省食品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4龙头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形成年销售收入200亿元以上大型企业集团一个,100亿元以上企业集团3个,50亿元以上企业5个,20亿元以上企业 10个,10亿元以上企业15个,5亿元以上企业 20个,1亿元以上企业 50个。1亿元以上企业实现的工业产值占行业
15、总产值的 45 %以上。5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到2015年,国家级食品企业技术研发中心达到2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研发中心超过30个。新产品产值率力争超过30%,争创中国名牌产品5个。食品加工关键装备达到国内同期先进水平。6规模以上企业新增直接劳动就业岗位5万人。 7食品工业原料与加工基地建设达到新水平。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建设1个具有国际影响的果业种植和加工基地;9个国家级绿色、特色食品工业基地。即:奶山羊养殖与羊奶加工基地;秦川牛养殖与加工基地;富硒茶种植与加工基地;马铃薯种植与加工基地;红枣种植与加工基地;魔芋种植与加工基地;绞股蓝种植与加工基地;猕猴桃种植与加工基地;核桃、板栗种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省 食品工业 十二 发展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23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