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色谱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doc
《离子色谱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子色谱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等仪器分析在工业分析中的应用-离子色谱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分析领域的不断需求和知识理论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分析仪器被研制出来,帮助人们分析、处理、解决一些实际生产中所遇到的问题。目前,仪器分析技术在工业分析、药品分析、食品分析等各个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色谱技术在现代工业分析中的应用极为广泛。离子色谱法是液相色谱法的一种,是利用离子交换原理和液相色谱技术测定溶液中阴离子和阳离子的一种分析方法。离子色谱分析方法具有快速简便、高灵敏度、选择性好的特点,自问世以来发展迅速,己经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农业、生物医药、工业、食品等领域。目前已成为分析化学领域中发
2、展最快的分析方法之一。离子色谱法以多组分同时测定的突出优点成为食品中阴离子、离子型化合物分析的理想方法,对具有营养学、卫生学意义的食品成分及食品添加剂安全的研究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近年来,离子色谱法作为官方标准方法的数目越来越多,食品分析已成为目前离子色谱法的主要应用研究方向之一。本文将对离子色谱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的介绍。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stantly demand in the field of analysis and the theory
3、 of knowledge constantly updated. More and more analytical instrument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help people analyze, handle and solve som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actual production. At present, the instrument analysis technique in industrial analysis,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food analysis and oth
4、er field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The chromatograph technology has extensive application in modern industry analysis. Ion chromatography is a kind of liquid chromatography, which is a kind of analysis method of using the principle of ion exchange and liquid chromatography determination of anions and
5、 cations in the solution. Ion chromatographic analysis method is simple and easy, high sensitivity, good selectivity, fast, since the advent of rapid developmen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griculture, biological medicine, industry, food industry, etc. It has become one of th
6、e fastest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analysis method. Ion chromatography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multicomponent outstanding advantages become ideal methods of anions, ionic compounds in food analysis, for nutrition, hygiene significance of food ingredients and
7、food additives safety research has an immeasurable role. In recent years, ion chromatography as an official standard method is introduced more frequently and food analysis by ion chromatography has been one of the main application. The application of ion chromatography in food industry will be intro
8、duced briefly in this article.关键词:离子色谱,食品分析,离子交换,应用Keywords: Ion Chromatography, Food analysis, Ion-exchange, application一、引言离子色谱法(简称IC)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不仅灵敏度高,快速简便,能实现多种离子的同时分离,而且还能将一些非离子性物质转变成离子性物质后测定。目前,离子色谱法已被用于无机阴、阳离子和有机酸、碱的测定,覆盖面包括了周期表中绝大多数元素1,已在能源、环境、地质、医药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2-3。由于IC的基本理论已大体成熟,因
9、此近年来国际上IC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应用方面,首先是扩大IC的应用范围,其次是使分析方法向标准化和简便化方向发展4。有关离子色谱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也有报导5,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够。随着IC分离和检测手段的不断丰富,样品前处理手段的相应改进,IC在食品分析领域中必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二、离子色谱法概述1.离子色谱法的定义和发展离子色谱(IC)是高效液相色谱的一种,是利用被测物质的离子性进行分离和检测的一种新的液相色谱技术。离子色谱是基于离子性化合物与固定相表面离子性功能基团之间的电荷相互作用来实现离子性物质分离和分析的色谱方法。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将颗粒粗大且不均匀的离子交换树脂用于离
10、子性物质的分离,但分离效果差、耗时长,无法对柱流出物进行连续检测。60年代末,使用高压泵输送强电解质作为流动相,但背景电导很高,无法用电导检测器区别流动相中的淋洗离子和待测离子。1975年,Small等人6成功地解决了用电导检测器连续检测柱流出物的难题,建立了一种新型的使用自动电导计检测的离子交换色谱法。这篇报导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因为它第一次使普通的无机阴离子和有机阴离子的迅速分离和测定成为可能。“离子色谱”的概念由此诞生。Small等人将第二支柱子(后来成为抑制柱)连接在离子交换分离柱后,通过在抑制柱中的化学反应,于测定所分离的离子前,将淋洗液转变成弱电导成分,流动相背景电导降低,从而获得
11、高的检测灵敏度。1979年,Gjerde等人7提出了用弱电解质作流动相,将电导检测池直接连接于分离柱之后,不用抑制柱就可以用电导检测器直接检测。这种不使用抑制柱的离子色谱法叫做非抑制型离子色谱法或单柱离子色谱法。使用抑制柱的离子色谱法叫作抑制型离子色谱法或双柱离子色谱法。从离子色谱问世到现在,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最初的常见无机阴离子的分析,发展到已经成为在无机和有机阴、阳离子分析中起重要作用的分析技术。1990年,配合物离子色谱法被应用于复杂基体中痕量金属离子的测定。90年代脉冲安培检测技术被应用于氨基酸及糖类等生物化合物的分析。1999年,黄源等8提出了一种新颖离子色谱法不完全抑制电导检
12、测离子色谱法,与抑制型色谱法相比,检测信号有较大提高,尤其适用于弱酸根的检测。近年来,离子色谱发展的一项重大突破是淋洗液在线发生器的研制成功和商品化,使得不用化学试剂只用水的离子色谱成为可能9,将离子色谱分析技术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离子交换色谱法的分离原理10离子交换色谱的主要分离机理是离子交换,是基于离子交换树脂上可离解的离子与流动相中具有相同电荷的溶质离子之间进行的可逆交换,依据这些离子对交换剂有不同的亲和力而被分离11。离子交换色谱的固定相是离子交换剂,其功能基团具有固定的电荷。流动相中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会接近功能基,使功能基保持电中性。交换剂可分为阳离子交换剂和阴离子交换剂。在阴
13、离子交换色谱中,常用带季按盐离子交换功能基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在阳离子交换色谱中,常用带磺酸离子交换功能基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当离子交换位置上的可离解离子被溶质离子置换,溶质离子会倾向与被功能基的电荷所保留。不同的样品离子因与固定相的作用力不同而在色谱柱上的保留时间不相等,因此不同的离子在通过色谱柱后可得到分离。交换剂由固定的离子基团和可交换的平衡离子组成。当流动相带着组分离子通过离子交换柱时,组分离子与交换剂上可交换的平衡离子进行可逆交换,最后达到交换平衡,阴阳离子的交换平衡可表示为:阳离子交换:R+Y- + X- = R+X- + Y-阴离子交换:R-Y+ + X+ = R-X+ Y+R+、R
14、-为交换剂上的固定离子基团,如RSO3-或RNH3+;Y+、Y-为可交换的平衡离子,可以是H+、Na+或OH-、Cl-等;X+、X-为组分离子。组分离子对固定离子基团的亲和力强,分配系数大,其保留时间长反之,分配系数小,其保留时间短因此离子交换色谱是根据不同组分离子对固定离子基团的亲和力的差别而达到分离的目的。3.离子色谱仪10离子色谱仪主要由流动相输送系统、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及数据处理系统等部分构成。下图是瑞士万通公司生产的一款离子色谱仪的基本构成图。流动相输送系统一个完整的流动相输送系统应该由流动相容器、脱气装置、梯度洗脱装置和输液泵四部分组成。为了使仪器耐酸碱和有机溶剂,必须使用不锈
15、钢、聚四氟乙烯或玻璃等材料制造。色谱柱中的填料颗粒细小,而且是在高压下填充的,流动相流经色谱柱时会产生很大的阻力,仪器系统一般需要维持数兆帕的柱进口压力来提供合适的流速。尽管多数分析柱最初使用时通常只有数兆帕的压力,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柱压会逐渐增大,且考虑到个别体系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压力增加,设计时的仪器耐压上限必须更高。进样器进样器是将样品溶液准确送入色谱柱的装置。分为手动和自动两种方式。进样器要求密封性好,死体积小,重复性好,进样时引起色谱系统的压力和流量沙动要很小。现在的液相色谱仪所采用的手动进样器几乎都是耐高压、重复性好和操作方便的阀进样器。六通阀进样器是最常用的,进样体积由定量管确
16、定,常规离子色谱法中通常使用的是10L,20L和50L体积的定量管。操作时先将阀柄置于采样位置,这时进样口只与定量管接通,处于常压状态,用微量注射器(体积应大于定量管体积)注入样品溶液,样品停留在定量管中。将进样器阀柄顺时针转动至进样位置时,流动相与定量管接通,样品被流动相带到色谱柱中。色谱柱色谱柱是实现分离的核心部件,要求柱效高、柱容量大和性能稳定。柱性能与柱结构、填料特性、填充质量和使用条件有关。在离子色谱柱中,不同的离子性物质与填料表面的离子功能基团的相互作用力不同,因此,被淋洗离子顶替下来的难易程度不同,于是被流动相洗脱出色谱柱的时间不一样,即不同性质离子的保留时间不同,依次流出色谱柱
17、进入检测器。不同的分离方式所使用的柱填料的性质不同。检测器检测器是用来连续监测经色谱柱分离后的流出物的组成和含量变化的装置。它利用被测物的某一物理或化学性质与流动相有差异的原理,当溶质从色谱柱流出时,会导致流动相背景值发生变化,从而在色谱图上以色谱峰的形式记录下来。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又称化学工作站,所有分析过程都可以在线显示,数据可以自动采集、处理和储存。如果设置好有关分析条件和参数,可以自动给出最终分析结果。工作过程离子色谱仪的工作过程是:流动相输送系统(高压输液泵)将流动相以稳定的流速(或压力)输送至分析体系,在色谱柱之前通过进样器将样品导入,流动相将样品带入色谱柱,在色谱柱中各组分
18、被分离,并依次随流动相流入检测器,抑制型离子色谱则在电导检测器之前增加一个抑制系统,即用另一个高压输液泵将再生液输送到抑制器,在抑制器中,流动相的背景电导被降低,然后将流出物导入电导检测池,检测到的信号送至数据系统记录、处理或保存。非抑制型离子色谱仪不用抑制器和输送再生液的高压泵,仪器的结构相对简单和便宜。4.离子色谱的优点11离子型化合物的测定是经典分析化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对无机阳离子的分析来说,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X射线荧光分析法等都是快速灵敏的分析方法。而对阴离子的分析来说,在离子色谱法出现前一直沿用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如容量分析法、重
19、量分析法、光度分析法等。这些方法操作步骤冗长费时,灵敏度低而且有干扰,且不能实现多组分的同时分析测定。离子色谱法的诞生对阴离子的分析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一般而言,离子色谱法具有以下的特点:分析快速、方便现代科学研究、产品质量控制要求的分析样品数量不断增加,分析速度越来越重要。一般而言,离子色谱分析一个样品平均需要约10min。样品只需作简单的溶解、稀释和过滤,减化了制样过程。近年来,不断开发出高柱效的离子色谱柱,6个常见的无机阴离子(F-、Cl-、Br-、NO2-、NO3-和SO42-)在5min内可以完全分离,并实现同时定量分析。离子色谱法使用方便。如基于电解原理的在线淋洗液发生器12-13
20、,避免了淋洗液与空气的接触,只使用工作站的鼠标就可得到所需准确浓度的无污染KOH的淋洗液。选择性好 离子色谱选择性主要由分离和检测系统来决定。离子色谱中固定相对选择性的影响较大。对固定相的研究一直是IC的热点问题,每年都会有新的分离柱推出14。通过选择合适的分离模式和检测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选择性。首先,一定的分离模式只对某些离子有保留,如在分离含有机物的食品或生物样品时,IC可以较好地避免有机物的干扰。在使用抑制型电导检测时,可以通过抑制器将被测离子的反离子(如测NaCl中Cl-时,Na+是反离子,测NH4NO3中NH4+时,NO3-是反离子)分别与H+或OH-交换进入废液,只有与被测离子带
21、相同电荷的离子有响应。采用溶质特性检测器也可大大提高选择性,如采用紫外检测,Cl-没有紫外吸收,而NO3-和NO2-有响应。在柱后衍生化法中,可以通过衍生化试剂与待分析的某类离子的选择性反应来实现选择性分析。检测灵敏度高离子色谱分析浓度范围为g/Lmg/L。进样量在50L时,无机阴离子和阳离子的检出限在10g/L左右,采用预浓缩技术,检测下限可以达到ng/L级。检测灵敏度的提高常与选择性的改善有关,如用IC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一质谱(ICP-MS)联用15:对砷,铅,锡,汞,铬,斓系元素,磷,硫,钒和镍的检测限分别为20,0.2,2,7,20,1,400,7000,110,和30ng。对阴离子I
22、O3-,BrO3-,Cl-,ClO3-,Br-,I-的检测限16分别为25ng碘,0.8ng溴和36ng氯。与ICP-MS法相比,柱后衍生反应也是提高检测灵敏度的方法。例如基于I-对次氯酸盐与双二甲胺二苯甲烷之间反应的催化效应,对I-的检测限达0.02ng17。多离子同时分析IC的主要优点是同时检测样品中的多种成分。在20min左右,易实现10个以上离子的同时分离。现在同时实现无机离子和有机离子,离子和非离子极性化合物,阴离子和阳离子等不同类型离子的分离已不再困难。另外,离子色谱法的峰面积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一般有23个数量级,所以含量相差数百倍甚至上千倍的不同离子也可以实现一次进样同时准确定量
23、。离子色谱柱的稳定性好、容量高色谱柱的稳定性取决于柱填料的类型。离子色谱法中使用最多的是有机聚合物作基质的填料。这种新型柱填料具有高pH稳定性,在有机溶剂中稳定。可用有机溶剂清洗色谱柱的有机污染物以延长柱子的使用寿命。高的pH稳定性和有机溶剂可匹配性以及高的柱容量,简化了样品前处理过程。三、离子色谱法在食品工业分析中的应用10-11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量的科学研究和实验事实证明,食品中含有的某些微量元素对人体是有害的。如茶叶中的福、铅等金属元素对人体有毒。饮料中的防腐剂和其他添加剂与人体的健康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18。鉴于此,离子色谱在食品成分测定和食品安全监测
24、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相对于在农业、环境、医药、生物等领域的应用,IC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还不够广泛。主要原因有:IC对食品样品的预处理研究的还不够完善对无机阴阳离子、有机酸、氨基酸等各种离子型化合物在营养学、卫生学等方面的意义缺乏深刻的认识;没有充分利用IC同时分析、形态分析等方面的特点。近年来这种状况正在逐步改变。1.无机离子和金属化合物无极阴离子:食品中无机阴离子的测定对于营养指标的满足、生产工艺的实现以及产品质量的控制都是十分重要的。IC是目前检测阴离子的首选方法,可以分析卤素离子和卤素含氧酸,氰化物,碳酸盐,硒、锗和砷的化合物以及N、P和S的形态分析,上述痕量离子的检测是食品分析中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离子 色谱 技术 食品工业 中的 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23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