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业指导书.doc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业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业指导书.doc(18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疾病预防控制公司作业指导书目 录1. 艾科纯水处理系统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2. WFX-130原子吸收仪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3. LS-C35L型蒸汽灭菌器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4. 1501普通显微镜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5. CS21FS1型普通显微镜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6. DHG9123A型电热鼓风干燥箱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7. HH.W21-600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8. BCD-207AK型普通电冰箱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9. BCD-1992M2型普通电冰箱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10. 7A2003电子天平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11. AU-W120型电子天平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12. KXH202-1
2、A电热恒温干燥箱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13. DZKW-4电子恒温水浴锅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14. BCD-1992M2普通电冰箱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15. DH2500电热恒温培养箱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16. BCD-46E/B型海尔电冰箱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17. HH.W21-CU600型电热恒温水浴锅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18. KJ-202型振荡器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19. WH-76A型微混合器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20. 80-2型台式低速离心机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21. 80-2型台式低速离心机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22. BCD-207AK型美菱电冰箱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23. DYY-8C型电泳仪操
3、作规程作业指导书24. SW-CJ-2FD型洁净工作台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25. fluido型洗板机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26. 722型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27. F-732S数显测汞仪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28. DHP-9162型电热恒温培养箱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29. PTX-YDH-35型电热恒温培养箱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30. PYX-DHS-35型电热恒温培养箱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31. ANTHS2010型酶标仪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32. BHC-1300A2型生物安全柜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33. MS-150I型霉菌培养箱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34. UV26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操作规
4、程作业指导书35. JP-303型极谱分析仪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36. PHSJ-4A型PH/氟离子计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37. RE52-C型旋转蒸发器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38. HH-SH6电热恒温水浴锅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39. FE930型电导率仪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40. BCD-207AK普通电冰箱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41. HH-B11.420型电热恒温培养箱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42. US-200型尿液分析仪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43. S648电热恒温水浴锅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44. 移动灯架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45. 生物显微镜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46. 紫外线杀菌推车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47. 生
5、物显微镜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48 Autobio 2010型酶标仪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49 BCD-1992M2型普通电冰箱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50. DNX-9620A型洗板机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51. DHP-9052型电热恒温培养箱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52. TDZ5-WS离心机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53. Hfsafe-1200型生物安全柜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54. 优普纯水处理系统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55. KTP-250B型电热恒温培养箱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56. 实验室间比对,能力验证结果评价和期间核查结果判定方法57. 标准物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58. AU-W120电子天平期间核查规程作业指导书
6、60. 生活饮用水监测采样操作方法61. 公共场所现场监测操作方法62. DYM3型空盒气压表操作规程63. 8502数字温湿度计操作规程64. HS5618A型积分声级计操作规程65. BFS8310型相关红外线分析仪操作规程66. GXH305型便携式红外线分析器操作规程67. LD3C型微电脑激光粉尘仪68. TES1332A数位式照度计操作规程69. QDF6型数字式风速仪操作规程70. 甲醛、氨测定仪操作规程71. GDYS-101SY余氯、总氯测定仪操作规程72. GDYS-101SE二氧化氯测定仪操作规程73. 余氯比色盒操作规程74. ETC-1瓶式深水采样器操作规程75. 样
7、品处置和准备76. BFS8310型相关红外线分析仪期间核查规程77. CXH-305型红外线分析器期间核查规程78 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操作规程79. 食品样品采样规范80. 食(饮)具采样规范纯水处理系统操作规程1、目的规范纯水处理系统的操作、使用、保养和维护,以延长仪器设备寿命,保证设备和操作人员的安全,使检验结果准确可靠。2、适用范围适用于DXC公司纯水处理系统的使用操作。3、职责操作人员:按本操作规程操作仪器,对仪器进行日常维护,作使用登记。保管人员:负责监督仪器操作是否符合规程,对仪器进行定期维护、保养。科室负责人:负责仪器综合管理。4仪器设备性能技术指标4.1出水水质:RO(
8、纯水)出水:14L/H;UP(超纯水)出水:18.315.0Mcm设定值为30个大气压(atm)。4.2电源:22010%,50Hz,5A。4.3环境温度:530,最大相对湿度为80%。5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及特别提示5.1本仪器必须设专人管理,实行专管共用,使用人员必须经专门培训。5.2仪器正常使用环境:室内空气流通、清洁、干燥、无腐蚀性气体。5.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如仪器出现故障应马上切断电源,立即向管理人员或科室负责人报告,查明原因及时修理,不得擅自“修理”,并作好有关记录。5.5必须装有良好的接地线。6操作程序6.1打开自来水。6.2打开主机电源。6.3按下RO 键,等待出水后。6.4检查
9、出水口与排水的流量比例(3比7)。6.5按下UP 键,等待出水后。6.6按冲洗键,冲洗1-2分钟后。6.7再按RO 键(出纯水),或按下UP 键(出超纯水)。6.8关机顺序:按RO 键或按下UP 键关水龙关关电源。7支持文件艾柯使用说明书(中文版)。8记录表格8.1仪器设备使用记录DXC-648.2仪器设备维修记录DXC-888.2仪器设备维护记录DXC-67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1、目的规范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操作、使用、保养和维护,以延长仪器设备寿命,保证设备和操作人员的安全,使检验结果准确可靠。2、适用范围适用于DXC公司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公司制造)的使用操作。3、职责操作人员
10、:按本操作规程操作仪器,对仪器进行日常维护,作使用登记。保管人员:负责监督仪器操作是否符合规程,对仪器进行定期维护、保养。计量检定员:负责该仪器的周期检定计划及实施。科室负责人:负责仪器综合管理。4、仪器设备性能技术指标4.1波长范围和波长精度:4.1.1波长范围: 4.1.2装置: 型;4.1.3波长准确度; 4.1.4分辩率:优于 4.1.5光带宽度: 档自动切换。4.2仪器稳定性:30分钟内静态基线漂移 。10分钟内动态基线漂移 。5、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及维护5.1本仪器必须设专人管理,实行专管共用,使用人员必须经专门培训。5.2仪器正常使用环境:室内空气流通、清洁、干燥(使用温度为103
11、0)、无腐蚀性气体、避免直射日光的照射。5.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如仪器出现故障应马上切断电源,立即向管理人员或科室负责人报告,查明原因及时修理,不得擅自“修理”,并作好有关记录。5.4每周预热一次机器(30min)。5.5严禁频繁开关机,以免损坏电源。并必须装有良好的接地线。6、操作程序6.1 原子吸收操作程序6.1.1开机顺序上灯、抽风,打开总电源和稳压器 、计算机、主机电源。6.1.2测量操作步骤1.选择元素灯及测量参数+进入 操作软件,选择火焰操作程序选择需要测量的元素,点击“样品表”输入样品测量次数,填写测量样品名称测量液体时“进样量”和“定容体积”为1:1,测量固体时“称样量” 和“
12、定容体积”按照实际情况输入,测量次数为3次,点击“完成”进入“仪器调整”对话框。 调整原子化器,让主光束光斑的公司与燃烧缝垂直同一平面内且相互平行,并保证这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大约为7mm. 单击“仪器调整”页面,输入“增益”为“250-300”然后再单击“波长设置”,点击波长精调“短或长”找个最大值,后点击“自动增益”让主光束能量保持在97%-102%之间为宜。(5) 预热30min2.点火步骤(1)打开空气压缩机(先开风机后开工作开关),调整空压机出口压力为:0.2-0.3Mpa.(2) 打开乙炔钢瓶开关阀,调整出口压力为:0.05-0.1 Mpa,用发泡剂检查各个连接处是否漏气(3) 检查
13、废液管内是否有水封,保证有水封后按“点火开关”操作。(4) 单击点火按键,观察火焰是否点燃;如果第一次没有点燃,请等5-10秒再重新点火(5) 火焰点燃后,把进样吸管放入蒸馏水中3.测量步骤 标准样品测量 把进样吸管放入空白溶液,单击 “校零”,调整吸光度为零 单击 “测量” 键,依次吸入标准样品(从低到高测量) 在测量中一定要注意观察测量信号谱图,直到曲线平稳后再按 “开始” 键 自动读数3次完成后再把进样吸管放入蒸馏水中,冲洗几秒钟后再测下一个标准样品 做完标准样品后,把进样吸管放入蒸馏水中,单击 “终止” 按键 把鼠标指向标准曲线图框内,单击右键,选择详细信息,查看相关系数r 样品测量
14、把进样吸管放入样品空白溶液,单击 “校零” 键,调整吸光度为零 单击 测量 键,进入测量画面(屏幕右上角),吸入样品 单击 开始 键测量,自动读数3次完成一个样品测量 每次测后把进样吸管放入蒸馏水中,冲洗几秒钟 测量完成 如果需要打印,单击 打印,根据提示选择需要打印的结果 应用 实验记录 如果需要保存结果,单击 保存,输入文件名称,单击 保存 按钮 以后可以单击 打开 调出此文件4.结束测量 如果需要测量其它元素,单击 元素灯,操作同上(二、测量操作步骤) 如果完成测量,一定要先关闭乙炔,等到乙炔管内剩余气体燃烧完后,按“熄火开关”。 再关闭空压机(先关工作开关后关风机开关)。 注:空气压缩
15、机压力不为零时,禁止重起压缩机。6.1.3关机顺序(1)退出 程序:单击右上角“关闭”按钮,根据需要选择保存。(2)关闭主机电源,罩上原子吸收仪器罩(3) 关计算机、稳压器电源,15分钟后再关闭抽风设备,关闭实验室总电源完成测量工作。7支持文件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操作手册,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计算机软件8记录表格8.1仪器设备使用记录( DXC-64 )8.1仪器设备维护记录(TYJL-08 )8.2仪器设备维修记录( DXC-67 )LSC35L型电加热立式蒸汽灭菌器操作规程1 目的规范LSC35L型电加热立式蒸汽灭菌器的操作、使用、保养和维护,以延长仪器设备寿命,保证设备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16、使检验结果准确可靠。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LSC35L型电加热立式蒸汽灭菌器的使用操作。3 职责3.1操作人员:按本操作规程操作仪器,对仪器进行日常维护,作使用登记。3.2保管人员:负责监督仪器操作是否符合规程,对仪器进行定期维护、保养。3.3计量检定员:负责该仪器的周期检定计划及实施。3.4科室负责人:负责仪器综合管理。4 仪器设备性能技术指标4.1 灭菌有效容积:35L4.2 最高工作压力:0.14MPa4.3 最高工作温度:1264.4 热均匀度:1 4.5 计时控制范围:099min4.6灭菌温度控制范围:01264.7功率/电源电压:2500W/AC220V.50HZ4.8安全性能
17、:缺水保护、电流过载自动切断、超压自动释放4.9外形尺寸488887(cm)4.10 重量:毛重65kg/净重55kg5 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及特别提示5.1本仪器必须设专人管理,实行专管共用,使用人员必须经专门培训。5.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如仪器出现故障应马上切断电源,立即向管理人员或科室负责人报告,查明原因及时修理,不得擅自“修理”,并作好有关记录。5.3不同灭菌温度的物品和灭菌过程中有互相影响的物品不能放到一起进行灭菌,要保证灭菌效果的可靠性,必须与被灭菌物品一起放入化学灭菌指示纸或者压力蒸汽灭菌生物指示剂。5.4 每日灭菌结束后,打开放水按钮将灭菌器中水排除干净,使其干燥并擦洗水垢,以提高
18、灭菌质量及延长使用寿命。5.5 安全阀必须每一年检查一次,如果失灵应更换。使用中若安全阀失灵,压力继续升高,应及时切断电源,保证使用安全。5.6 电源接地线必须可靠接地。6 操作程序 6.1准备; 打开灭菌器,取出灭菌桶,向其中放入被灭菌物质,(包与包之间必须留有空隙,包内应放有适当的灭菌指示物质)。然后将灭菌桶放入主体后,将灭菌器盖盖好,使盖与口密合。打开水源手动阀门。打开电源。设定灭菌工作参数。 6.2 升温 按启动按钮,灭菌器进入升温行程。 6.3 灭菌 当灭菌温度到达设定温度时间时,开始灭菌,计时以秒为单位递减,灭菌过程中,对灭菌温度调节,是温度控制在霉菌温度设定值的01范围内。 6.
19、4 结束 当灭菌时间递减为0是,转入结束。 6.5 断开电源 7 支持文件7.1 LSC35L型电加热立式蒸汽灭菌器使用说明书8记录表格8.1 仪器设备使用记录(DXC-64)8.2 仪器设备维修记录(DXC-67) 8.3 仪器设备维护记录(DXC-88)生物显微镜的操作规程1 目的规范生物显微镜的操作使用、保养和维护,以延长仪器设备寿命,使检验结果准确可靠。2 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本公司的生物显微镜。3 职责3.1使用人员:应按使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并作好记录。3.2保管人员:进行日常管理与维护,监督仪器操作是否符合规程。3.3计量检定员:负责生物显微镜的周期检定计划并实施。3
20、.4科室负责人:负责该仪器综合管理.4 仪器设备性能技术指标电源:220V/50HZ。配有410100物镜,1016目镜。5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及特别提示5.1应保护好物镜,油镜用后要用二甲苯擦拭镜头,以保证清洁。5.2本仪器必须设专人管理,实行专管共用,使用人员必须经专门培训。5.2使用粗调时应注意镜头与载玻片的距离,以免压坏载玻片和镜头,使用微调时应轻而缓慢。5.3如发生故障应立即报告,送专业单位检修,不得自行修理。 6 操作规程6.1设备运行步骤。 6.1.1将电源插头插入外接电源插座(插入前应检查外接电源电压是否相符)。6.1.2先将亮度调节柄调节至最小位置,开启电源开关,滑动亮度调节柄至
21、适合位置。6.1.3转动物镜转化器,将10X物镜置入光路。 6.1.4转动聚光镜升降手轮,使聚光镜上升至定位位置6.1.5将标本置于载物台上,用片夹固定,并借助载物台纵横手轮,将观察物进入聚光镜的照明区域6.1.6拔动光栏拔杆,将孔径光栏开至中间位置。6.1.7用眼观察,调焦使物像清晰6.1.8瞳距及视度调节左眼观察,并转动双目镜筒上的视度调节圈,使之成像清晰使用物镜时,应在物镜与标本、载玻片与聚光镜前片之间充满显微镜用油。6.2使用后的处理6.2.1关闭电源,擦拭镜头,降低载物台,盖上防尘罩6.2.2做好室内清洁,填写记录表格7支持文件:普通生物显微镜的使用说明书。8记录表格8.1 仪器设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疾病 预防 控制中心 作业 指导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20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