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建设方案.doc
《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建设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建设方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黔东南州高级技工学校QIANDONGNANZHOUGAOJIJIGONGXUEXIAO黔东南州高级技工学校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建设方案 二一八年五月内 容 提 要 (一)专业建设背景.(二)专业现状. (三)专业建设目标.1.总体目标.2.具体目标.(四)建设内容.1.师资队伍建设.2.一体化教学设备建设.(五)建设进度与绩效考核指标.(六)经费预算及筹措.(七)保障措施.黔东南州高级技工学校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建设方案一、 专业建设背景当今,世界高科技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在我国振兴之路上,现代装备制造业和
2、现代服务业人才供不应求,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毕业生可从事自动化设备的维护维修。据相关部门分析,预计电气自动化设备行业两年内全国将新增8 0万从业人员,大部分从业人员需要接受职业技能教育。由于电路系统日趋复杂,对电气维修人员的要求较高,这为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从近期职场行情看,现代装备制造业是人才需求大户,其需求还将进一步增长,重点发展领域人才的需求特点是:高层次研发人才需求呈现旺势;高级技能型工人需求量大,生产岗位需求数量排在第二位,仅次于科技活动岗位,具有一线操作和管理经验的高技能工人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复合型、实用型、经验型人才是需求重点。调查显示,高新技术产
3、业和现代制造业两个领域都呈现出需求人才趋于年轻化,对复合型、应用型、经验型、高技能操作型和维修型人才需求旺盛,尤其是对预备技师(技师)等技能人才需求集中的具体特征。“十三五”期间,在贵州省“工业强省”的大战略下,黔东南州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机,随着西部大开发的逐步推进、贵广、沪昆、厦蓉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以及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国内部分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梯次转移。目前黔东南州共有17个工业园区,入驻企业384户,产值超500亿元。加之我州人力资源的优势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将会有更多企业登陆我州,工业化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懂技术、会经营的高技能人才。“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
4、程,大力发展以精密机械制造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以凯里经济开发区、炉碧经济开发区、金钟经济开发区为重点,拓展装备制造业领域,突出整机制造和系统集成,打造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积极推进技术创新,推动装备制造企业合作配套,做强精密机械产业。黔东南州高级技工学校是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学校将在贵州电气自动化行业发展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并在“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重点发展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目标。二、专业现状电气自动化专业在我校开办近30年,人才培养和教学经验丰富,专业教学资源积淀深厚。学校建设有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国家级示范性实训基地,本专业先后与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5、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有教师共21人,现有全日制在近三年在校生305人,现专任教师21名,专业教师21人、本科以上学历21人,其中高级职称11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3人,双师型教师20人,占教师比例100%。技师11人,高级技师9人。本专业根据课程需要聘请了电气企业的技术专家及工人技师等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目前学校已投入2040000余万,进行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实训室建设。本专业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发实习实训资源,建立实习实训管理措施,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五家。附表:现有合作实训基地一览表序号校企合作单位1TCL王牌电器(惠州)有限公司2创维液晶器件(深圳)有限公司仲
6、恺分公司3江阴华联铸造有限公司4贵州全世通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5中山金港源金属制造有限公司三、专业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 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把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建设成为黔东南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高水平技师专业,能够引领本地区乃至全省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 (二) 具体目标1.根据电气自动化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规律出发实际确定人才培养目标2.剖析岗位技能,构建与职业标准对接的课程体系(1)校内电气实训中心建设。根据校企合作、共享资源、共赢发展的专业建设模式的需要,重点改善实践性教学条件,在校内实训中心,模拟真实岗位训练、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在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
7、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实习实训安全保障等方面与企业密切合作,提高教学效果。校内实习实训建设项目及功能表序号建设项目实训室功能经费预算(万元)预计年开机时数1电力拖动实训室电气控制线路安装、维修与调试等502002PLC基础实训室电气控制线路的编程与操作等702004技能比赛实训室技能大赛强化训练等502005 光机电一体化实训室机电一体化运行、检修安装与调试等70200(2)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重点与黔东南以及沿海地区的电气企业合作,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校外顶岗实习基地,使之成为学生实习的场所、就业的单位、教师开展产学研的平台。建立校内电气实训中心、校外实习基地运行机制和各项管理制度
8、,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良性发展奠定基础、创造条件,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4.应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5.教学评价模式的改革核心是建立工学结合过程的监控机制及评价制度,使建立的机制和制度体系,达到对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教学方案设计及教学质量的全面监控;对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有效控制;对岗位(群)及岗位能力选择监控;对课程标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计划制定及调整监控;对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进行监控,达到教学效果、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6.完善制度建设,构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立和完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培养和评聘制度,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德技双馨、专兼结合
9、的专业教学团队。力争两年,专兼职教学团队教师总数发展到25人;“双师”素质教师保持达到专任教师的100%以上;校外兼职教师与校内专任教师比例适宜,使队伍建设与专业发展规模相适应。四、建设内容(一)、师资队伍建设1、专业带头人培养 现有专业带头人1人,需再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如下:培养目标培养措施新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把握专业教学发展方向;在专业建设、一体化课程开发、专业团队建设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1)参加理论和一体化课程开发方法、课程开发技术培训,提高课程设计能力; (2)到企业挂职锻炼;(3)到国内技师学院学习交流;(4)到对口支援学校指导专业建设;(5)主持人才培养模式
10、改革、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6)主持教科研项目,参与企业项目研发。2、骨干教师培养和引进培养2名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并具备技师以上职业资格的专业教师作为骨干教师。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如下:培养目标培养措施校内培养2名,骨干教师具有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具备先进的课程开发、课程设计及教学组织能力;能主持校内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具备主持或参与项目开发和技术服务能力;在课程建设、教学设计与技术服务等方面成为中坚力量并发挥以老带新作用。(1)参加职业教育理论和课程开发技术; (2)企业锻炼;(3)到国内技师学院学习交流;(4)参加行业、企业组织的新技术培训(5)主持实训室建设(6)参加校企合作课题
11、(7)主持或参与项目开发和技术服务3、其他专任教师培养通过互聘、互派落实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和企业人员到校任教,实现资源互补,使教师具备企业工作经历,具备了“一体化教师素质。“一体化”素质教师培养计划如下:培养目标培养措施实现60的教师具备企业工作经历,使教师具备较高的理论素质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建设期内,使一体化素质教师比例达到70。形成的“一体化结构”教学团队,共同完成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技术服务。(1)参加职业教育理论培训; (2)企业锻炼1年;(3)主持或参与网络课程建设;(4)参与1-2项社会服务项目;(5)参加本专业相关的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的考试,并取得相应证书;(6)参与课程建
12、设,校级课题建设及技术服务项目(二)、一体化教学设备建设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场地设备应满足培养要求中规定的各典型工作任务实施的环境要求,在满足教学实施安全前提下,应保证教学场地整洁、通风、光照充足。其中校内教学场地和设备应具备资料查阅、小组研讨、任务实施、成果展示等功能;企业实训基地应具备工作任务实践与技术培训等功能。校内教学场地和设备应按培养要求中规定的各典型工作任务实施要求进行配置,包括实施维修电工技能训练、电子工艺装配等典型工作任务的电工电子实训车间;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电机与变压器等典型工作任务的维修电工实训车间;PLC控制、电气自动化生产线、单片机控制技术等典型工作任务的电气自动化实训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气 自动化 设备 安装 维修 专业 建设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20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