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标准).doc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标准).doc(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调查时间:二0一四年三月十日目 录一、矿井概况1二、成立矿井隐蔽致灾普查领导小组1三、采空区普查情况2四、废弃老窑(井筒)和封闭不良钻孔普查情况7五、断层、裂隙和褶曲普查情况11六、陷落柱普查情况25七、瓦斯富集区普查情况25八、导水裂缝带普查情况27九、地下含水体普查情况28十、井下火区普查情况33十一、古河床冲刷带、天窗等不良地质体普查情况33十二、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总结34*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1399号文件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144号)的文件要求,为从源头遏制事故,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提升煤
2、矿安全管理水平,我公司成立了以董事长为组长,以总工程师、生产经理、安监处长为副组长,以地质、测量、通防等专业技术人员为成员的矿井隐蔽致灾普查领导小组,于2014年3月6日,在公司井田范围内及周边区域开展了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现将普查情况总结如下:第一章、矿井概况*井田位于新汶煤田的中部。生产矿井在*境内,井田地面范围分别属*、*、*所管辖。地理座标为东经 至 ,北纬 至 。井田走向长约 km,倾斜宽 km,面积 km2,由 个拐点坐标圈闭而成,开采深度 m m。设计生产能力 万吨/年,2009年核定生产能力 万吨。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多水平阶段石门分组联合开拓,遵循由近及远,先浅后深逐步向井
3、田边界和深部扩展的原则。主要井筒数目*个,分别是*。第二章、成立矿井隐蔽致灾普查领导小组1、小组组成组 长:董事长 副组长:总工程师 生产经理 安监处长 各专业副总工程师成 员:地质测量部负责人、通风防尘部负责人 2、职责组 长:全面负责组织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的开展,保证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开展过程中所需资金、设备、仪器仪表落实到位。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负责组织制定整改方案、安全技术措施,重点负责隐蔽性调查工作的跟踪、督促检查。消除一切安全隐患。成 员:主要根据整改工作的分工,进行检查,同时负责督促落实整改方案及措施,保证整改质量达到规定要求,保证整改工作安全顺利进行。第三章、2014年生
4、产接续情况第一节、原煤产量、掘进进尺计划:2014年计划原煤产量*万吨,其中回采煤*万吨,掘进煤*万吨;掘进进尺*米。第二节、采掘工作面接续计划回采工作面接续计划单位生产地点起止时间表3.1 *公司2014年掘进计划区队施工地点设计长度(米)起止时间岩性支护方式掘进方式断面第四章、采空区普查情况*矿井 年建成投产,经过近 年的开采,矿井*水平和*水平于*年开采结束,两水平均无老空积水区。采空区及积水情况如下:(1)二采区位于井田*断层以南,煤层露头至*断层,东以*断层与*矿为界,西以*断层、*-1断层与*矿为界。该采区内煤层分为东西两翼开采,二、四、六层、十一、十三、十五层煤均已开采完毕。根据
5、分析区内存有老空积水四处:四层东翼(*断层以东-350下山区)最下部工作面2412老空存有积水,积水面积37500m2,积水量22500m3,周边无采掘活动,对生产没有影响。采区疏水口为东2412平巷,建有挡水墙一座,反水沟正常反水,水量为12m3/h;西翼最下部工作面2412运输巷与四、六石门连通,老空水沿412泵房流出,采空区内无积水。六层东翼最下部工作面2613工作面(标高-350以下),因煤层变薄未采,巷道内存有积水,积水面积3400m2,积水量2380m3。采区疏水口为-350水平六层东大巷挡水墙,反水沟正常反水,水量为4.8m3/h; 西翼最下部工作面2612运输巷,老空水沿261
6、2平巷流入-350水平水仓,采空区无积水。后组十一、十三、十五层下山区开采结束后,整个下山区存有老空积水,积水量42万m3,老空水分别沿二采十三层轨道上山、运煤上山和二采十一层石门流出,进入-350水平水仓。周边无采掘活动,对生产没有影响。11313、11314工作面为一采区最下部两个工作面,存有老空积水,积水面积109260m2,积水量49650m3。周边无采掘活动,对生产没有影响。(2)四采区位于*断层以北至-350水平,西部与翟镇矿相邻,该采区内已全面结束二、四层煤的开采,六层煤局部变薄未采,四采十一层煤局部回采完毕。根据分析,区内预计存在积水区一处,为41106、41107老空积水,积
7、水面积40083m2,积水量19240m3,下伏十三层煤开采前,需实施探放水工程。四层煤由于是断层之间的条带式布置,各工作面之间不连通,均为独立块段,工作面外高里低,所以局部存有老空积水,周边无采掘活动,对生产没有影响。(3)五采区位于*断层以北至*技术边界,西至*3断层,为-350下山区,上限标高-350,下限标高-580,现已结束二、四、六、十一层的开采。区内二、四、六层采空区均有积水,积水量330000m3,四邻均为采空区,对生产没有影响。51101W面老空突水点以里存有积水,积水面积31250m2,积水量15000m3。周边无采掘活动,对生产没有影响。13层煤采区内有一条集中疏水巷,工
8、作面涌水通过自流进入疏水巷和五采十三层东大巷后,流入-580水平水仓,无老空积水。(4)三采区位于井田的西北部,南、西至*边界,北至-580水平,开采上限为-350m。该采区二、四层煤已部分开采,现正在开采3214工作面,上邻3213老空区已实施探放水工程,无老空积水区,六、十五层煤未开采。十一、十三层煤-580水平以上已开采完毕,具备自然疏水条件,无老空积水。(5)八采区位于*井田的深部,南、东至孙良边界,北至西周矿技术边界。上组煤二、四层(开采上限-580m,下限为-950m)局部开采。因采区东翼二层煤煤层变薄停止开采,仅开采8201工作面,老空水沿四层导水裂隙进入四层煤老空,无老空积水,
9、8405工作面为4层煤最下部的一个工作面,存有老空积水,届时老空水积满8405老空后,沿8404中轨道巷流出进入-750水仓。 西翼二层最下部工作面为8203工作面,老空积水已于2007年5月疏放完毕;四层最下部工作面为8404工作面,工作面外高里低,局部低洼地点存有老空积水。周边无采掘活动,对矿井生产无影响。(6)九采区位于井田西北部,与*煤矿相邻。采区内二、四、十一层煤已开采结束,十三、十五层煤未开拓。二层煤老空水沿四层导水裂隙进入四层煤老空,无老空积水,四层局部低洼地点存在老空积水,十一层煤工作面外高里低,在91102和91103老空区里段存有老空积水,积水量为31640m3 ,周边无采
10、掘活动,对生产没有影响。表1 老空积水区排查统计表编号位置标高积水量存在问题或隐患积-1采区已结束,周围无采掘活动,对矿井生产无威胁。积-2积-3积-4第五章、废弃老窑(井筒)和封闭不良钻孔普查情况第一节 废弃老窑一、根据原*地质勘探大队勘查的井田区详查地质资料记载:本井田内有 个古井,开采煤层为后组煤。1955年1965年间,对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部分古空和影响东、*民房的古空进行了充填。2001年又对煤15古空进行了打钻验证,无古空积水;其余古空对应地表位置为工业广场及民房,地面已硬化处理,对矿井无威胁。二、*年投产的*煤矿,开采*井田西部*F5断层之间的-175m以上11煤层(-120-1
11、75m之间)、13煤层(露头-175m之间),15煤层(0-175m之间)于1982年结束闭坑。现地表已建为居民区,其老空积水已于1993年全部被疏干,目前水害已解除,对矿井无威胁。第二节 废弃井筒由于矿井浅部开采采用水沙充填法,浅部存在10处废弃风井、沙井,各废弃井口下部均采用三合土回填捣实,上部采用钢筋混凝土进行了浇筑处理。现各废弃井口均在矸石山下或工业广场内,地面已建筑房屋或硬化,北距小汶河较远,地面比较平坦,泄水通道畅通,无破坏废弃井口现象,地表水对其没有影响,对矿井的安全无威胁。具体情况见附件1:废弃井口档案第三节 封闭不良钻孔根据矿井地面勘察钻孔台帐记录,本井田内共有封闭不良钻孔1
12、5个,孔号为:*#、*#、*#、*#、*#、*#、*#、*#、*#、。封闭不良钻孔统计孔号坐标终孔含水层涌漏水情况封孔情况及影响开采煤层所在采区处理意见备注深度m层位第六章、断层、裂隙和褶曲普查情况第一节、区域构造*煤田呈一近东西向的单斜构造,南与蒙山基底凸起相邻,北与莲花山大断层相接,蒙山大断层将煤田分为东西两段。东段的地层走向,北西倾向北东,倾角一般为930。西段构造形态略为复杂,西部*井田地层,走向自西而东由350转为300再转为30,呈一向北东开口的簸箕状,地层倾角1530,*井田为一地堑。 图3.2 区域构造纲要图煤田内断裂较发育,绝大多数为高角度正断层,偶见逆断层。以莲花山大断层和
13、蒙山大断层规模最大,前者沿煤田北侧呈弧形展布,构成煤田的北边界,后者将煤田斜切为东西两段。羊流大断层位于煤田中部,走向北西至近南北,东盘下降。煤田内广泛发育的中型断裂主要是一组斜交断裂,其方向自东而西随地层走向的逐渐折转而变化,东部为北东东向,中部和西部以北东,北北东向为主,多为南东盘下降。在平面上向西南推移,在地层走向剖面上呈自西而东依次下降的阶梯式,该组断裂将煤田沿走向切成一系列井田区段。*断层在深部横贯东段煤田东西。第二节、井田地质构造一、井田构造形态*井田位于新汶煤田中部,构造形态为一单斜构造,在第三勘探线以西,*断层以北,地层呈现平缓而有轻微起伏。地层走向290310,倾向2040,
14、倾角1224。井田内构造属中等类型,按延展方向主要有大致两组断层发育,北东向(*、F2、*、*3、*5),北西向(*1、*2、*3、 F82、F9、F6、F61、 F8、F81)。*井田构造纲要示意图二、主要断裂构造井田内断层较发育,大、中型断层28条,其中查明20条,基本查明8条。延展总长度为33155m,平均2299m/km2。目前井田内落差10m以上的断层有44条(其中有编号的27条,无编号的17条),其中查明井田面积14.42Km2,井田落差10m以上的断层密度为:3.05条/ Km2。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揭露落差10m以上隐伏断层的增多,井田内断层密度呈缓慢增长的趋势,这些断层对采区
15、的划分和工作面的布置影响较大。*断层以南面积5.4km2,发育断层6条,平均1.1条/km2。*断层以北、*3断层以东面积3.7km2,发育断层16条,平均4.32条/km2。*断层以北、*3断层以西5.3km2,发育断层22条,平均4.15条/km2。现将已控制的主要断层分别叙述如下:1、*:该断层部分段为井田的东边界。在0m水平有11、15煤层东大巷揭露,在195m水平13煤层东大巷穿过, 4煤层、2411平巷、2412平巷穿过, 6煤层350m东大巷穿过,11煤层21103平巷穿过,13煤层21314平巷穿过,控制可靠,产状清楚。走向42,倾向SE,倾角60,落差2520m,由浅而深减小
16、。性质、产状、落差已查明。2、F2:该断层浅部段为井田的东边界。下组煤和第11煤层采空区沿断层已布于两侧附近,控制可靠。走向44,倾向SE,倾角70,落差170250m,由浅而深减小。性质、产状、落差已查明。3、*:该断层为井田浅部的西边界。在第3勘探线上有7#孔穿过,矿井107m标高11煤层西大巷揭露, 4煤层1405平巷揭露,控制可靠。走向由浅而深4290,倾向SE、S,倾角6065(由浅而深增大),落差50130m(由浅而深减小)。区内延展长度2400m,性质、产状、落差已查明。4、*-1:*断层的分支。在第3勘探线上有708#孔穿过,矿井在2煤层1209平巷揭露, 4煤层1411平巷穿
17、过, 6煤层1611平巷穿过,控制可靠。走向由浅而深5568,倾向SE,倾角60,落差030m,向深部消失,区内延展长度260m。性质、产状、落差已查明。5、*3-1:该断层位于第4勘探线上深部及勘探线以西。在第4勘探线上有712#、308#孔穿过,有线间孔932#孔穿过,第4勘探线上91-3#孔穿过,控制可靠。走向由浅而深4314,倾向SE,倾角7080,落差0600m,向南东消失,向北与DF5断层相互切割后歼灭。性质、产状、落差已基本查明。6、*3:该断层位于第4勘探线以东,自5208平巷向深部延展。矿井在5208平巷穿过,5210回风巷揭露,深部八采13煤层轨道下山、运煤下山控制,因断层
18、倾角变化,导致深部与浅部走向有所变化。有第4勘探线上307#孔与线间孔93-1#对孔控制,孔距365m,有第4勘探线上3#孔与303#孔对孔控制,孔距450m,有93-6#孔穿过,控制基本可靠。走向2050,倾向SE,倾角 70,落差 0750m,自东而西消失。区内延展长度2600m,性质、产状、落差、已查明。7、*3-2:位于测区中部,*3断层与*5断层之间,由12条测线(10个A级,2个B级)及3号孔控制,走向NW,倾向SW,倾角5675,区内延展长度900m,至西部被DF5断层截断,落差1530m,八采西区2煤层通道、八采4煤层轨道下山、运煤下山、八采西区11煤层轨道上山实际揭露。基本查
19、明。8、*3-3:位于测区东部,为*3断层分支,由11条测线(8个A级,3个B级)控制,走向NWW倾向SSW,倾角6371,区内延展长度394m,落差063m。基本查明。9、*3-7:位DF5断层西部,为*3断层的分支。4413小轨道实际揭露,由3216外运煤巷与3216外轨道巷控制,走向NE,倾向SE,倾角60,延展长度360m,落差036m,为基本查明断层。10、*5:在第4勘探线上有306#、 305#孔对孔控制,孔距495m,在第5勘探线上有93-5#孔穿过,控制可靠。走向85,倾向SE,倾角70,落差080m,自东而西消失。区内延展长度2500m,性质、产状、落差已查明。11、*6:
20、位于羊5勘探线以西,断层部分段作为井田边界。在羊6勘探线上有315#孔穿过,控制可靠。走向80,倾向NW,倾角70,落差065m,向浅部落差减小,向深部消失。区内延展长度600m,性质、产状、落差已查明。12、*-1:位于井田中部,沿走向横贯井田东西。有第1勘探线上614#、线间孔615#孔对孔控制,孔距185m,在第2勘探线上有701#、702#孔对孔控制,孔距168m,在第3勘探线上有2煤层巷道、623#孔对控,距离268m,第3勘探线上有623#与第4勘探线上624#孔对孔控制,孔距215m,在第羊5勘探线上有协庄煤矿2煤层巷道与52#孔控制,距离233m,有线间孔608# 、621#孔
21、单孔穿过,控制可靠。走向305,倾向SW,倾角6570,落差6010065m,自东而西增大、减小。区内延展长度2000m,性质、产状、落差已基本查明。13、*-2:位于*-1断层以深大致平行*1断层延展。有第1勘探线上614#线间孔615#孔孔控制,孔距185m,在第2勘探线上有702#、703#对孔控制,孔距240m,在第4勘探线上有624#孔穿进,有第羊5勘探线上52#孔与线间孔91-1#对孔控制,孔距305m,有线间孔608#、609#对孔控制,孔距218m,有线间孔512#、618#孔穿过,矿井有350m水平运煤石门、配风石门、回风反上山穿过,控制可靠。走向305,倾向SW,倾角457
22、0,落差508555m,第4勘探线附近落差最大。区内延展长度1900m,性质、产状、落差已查明。14、*-3:位于*-2断层以深,自东而西在第2勘探线以东交于*-2断层。有线间孔609#孔穿过,有线间孔615#孔与第2、4煤层巷道控制,距离123m至165m,矿井有5207东平巷、5208东平巷、东六采6煤层集中轨道巷、东六采6煤层运煤上山揭露,控制可靠。走向290,倾向SW,倾角70,落差1830m,自东而西减少。区内延展长度1500m,性质、产状、落差已查明。15、F9:位于第5勘探线以西、*-2断层以深,由本井田向翟镇井田延展不远即消失。矿井在2煤层4201运输巷、4煤层4401皮带运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矿 隐蔽 因素 普查 报告 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18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