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斯维尔三维算量70工程实例教程讲解.doc
《清华斯维尔三维算量70工程实例教程讲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华斯维尔三维算量70工程实例教程讲解.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维算量标准工作流程备注:必须执行 选择执行工程设置结构说明楼层设置工程属性装饰说明说明钢筋属性构件识别或布置结构部分基础柱梁墙门窗洞口板过梁其它构件.装饰部分建筑面积脚手架房间:侧壁和地面天棚屋面轮廓其它部分参数法录入:基础、楼梯等零星工程量录入梁筋柱筋墙筋板筋构造柱筋基础筋其它钢筋部分挂接定额做法 工程量分析 统计与报表输出Excel做法维护 楼层拷贝图形检查工程量计算规则设置轴网前 言这套教学实例是某学院教学楼工程,建筑面积为1193m2。大家现在看见的模型就是利用三维算量7.0建立的算量模型。该教学楼共计四层,地下一层,层高为4.2m。地上三层,一层层高为4.2m,二、三层层高均为3.
2、3m。图1-1 工程模型这套工程实例教学光盘共计6小时,制作这套教学光盘的目的,是想通过对整个操作过程的讲解,系统的介绍三维算量7.0软件的主要功能和操作流程。使用这套光盘时,大家可以在浏览的同时,进入三维算量7.0进行实例操作的学习。如果在使用和学习的过程中,您有任何疑问请及时与当地的清华斯维尔分公司、代表处或代理商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在此强调一点,三维算量7.0是一个功能强大而灵活的工具。用活它,将会为大家的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最后预祝大家能成为三维算量7.0的使用高手!第一章 工程量计算的设置1.1三维算量7.0工程量计算概述使用三维算量7.0完成工程量计算的工作流程:第一步:新建
3、工程项目第二步:工程设置。主要包括工程属性、楼层设置、结构说明、装饰说明、钢筋属性等设置。第三步:建立算量模型。可通过两种方式建立工程模型:第一种方式是通过识别CAD电子文档快速创建工程模型;第二种方式是在没有电子文档的情况下通过手动布置来完成算量模型的建立。在三维算量7.0中进行工程模型的建立,主要是通过分层、分构件的形式来完成的。它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首先进行轴网的建立,依次是结构部分、装饰部分、钢筋部分和其它部分构件的建立。结构部分在三维算量7.0中是通过虚拟施工、以搭积木的方式来完成模型的建立。通过完成结构部分模型的建立,自动生成结构部分的工程量。在生成结构模型时,我们根据工程的习惯
4、,抽象出基础、柱、梁、墙、板、门窗洞口、过梁和其他构件,通过搭建构件来完成模型的建立,模型完成以后我们就可以通过结构模型来完成装饰和钢筋部分的工程量。装饰部分的工程量是通过建筑轮廓、房间的生成快速获得工程量。例如:可通过柱、墙、梁围成的区域来生成房间,通过这个房间来获得侧壁、地面和天棚部分的工程量。装饰部分的工程量主要包括建筑面积、轮廓、脚手架、屋面、房间的侧壁和地面天棚等。钢筋部分的计算是从结构部分抽取构件的几何尺寸来完成钢筋部分的计算。钢筋部分包括柱筋、梁筋、墙筋、板筋、构造柱筋、基础钢筋及其它零星构件钢筋。其它部分是一些零星构件。主要是通过参数法录入来完成工程量的计算,如楼梯、基础。通过
5、楼层拷贝和构件编辑从而快速完成其它楼层类似构件模型的建立。第四步:报表输出与打印建立算量模型以后,工程量信息就基本录入到模型中,剩下的工作就是如何输出数据与打印报表。在输出报表之前要进行一些设置。首先进行工程量统计条件设置,系统中有三种方式。方式一:按传统定额的方式,也就是按定额的方式来统计相关的工程量。方式二:按用户自定义的方式来设置工程量清单。方式三:按国标清单的方式关联定额。统计条件的设置主要是通过关联定额、关联构件做法命令来完成的。其次进行工程量的分析。在进行工程量分析之前最好进行工程量计算规则的设置和图形检查。工程量计算规则的设置主要是设置自动分析与自动扣减的关系,例如柱和梁头是否要
6、自动扣减,门窗侧壁是否增加。图形检查主要是检查一些绘图时的人为误差。从而尽量减少工程量计算的误差。最后进行工程量的统计与报表的输出。用户可按构件分类输出工程量。1.2新建工程项目双击桌面三维算量7.0图标,启动三维算量软件。在打开对话框(如图1-2)中输入工程名称“培训实例工程”,单击“打开”,进入三维算量7.0主界面。系统出现欢迎提示框,单击“确定”,完成工程项目的建立,同时在主界面下方的命令行中会显示所选用的定额的名称。图1-2 “打开”对话框1.3系统主界面简介首先简单介绍系统的操作界面。坐标系工具栏菜单栏命令窗口状态栏十字光标图形窗口图1-3 系统主界面顶部是标题栏:标题栏中包含使用软
7、件的版本号及工程名称。菜单栏:包含了系统各个菜单工具栏:包含的图标代表可用以启动命令的工具。当鼠标移动到某个工具上方时,工具栏提示该工具的名称。在工具栏中有部分带小黑三角的按钮,表示有子工具。单击右下角带小黑三角的工具图标,将弹出一系列包含相关命令的工具。中间是图形窗口:是显示和绘制图形的地方.移动的光标是十字光标,是定点鼠标,用来在图形中确定点的位置和选择对象。绘图坐标系,横向为X坐标,纵向为Y坐标,中间W表示世界坐标系。命令窗口:是用于输入命令的可固定窗口,AutoCAD 在该窗口中显示提示行和有关信息。状态栏:显示当前楼层、光标坐标(光标移动时光标坐标在改变)、模式状态(如正交和对象捕捉
8、)。1.4工程属性的设置在“工程”下拉菜单中选择“工程属性”或单击“可视化工程楼层”工具栏中的“工程属性” 按钮,打开“工程属性表”对话框如图1-4。在目录树中选择“工程属性”节点,并在编辑框中输入该工程相关的工程属性信息。其中“采用定额名称”的内容是必须注意的。单击“采用定额名称”后的功能按钮,在弹出的列表中选择您需要套用的定额,例如“深圳建筑95定额”或“深圳建筑2000定额”。图1-4 工程属性表我们还可以对钢筋的相关属性进行设置,如保护层厚度、搭接长度、钢筋连接类型、钢筋的单根长度、抗震加密设置、弯钩调整、最小锚固长度等设置。单击确定,退出对话框。在命令窗口中就会显示所选择定额的名称。
9、以上就完成了工程属性的设置。1.5楼层的设置可以通过调用“工程楼层设置”命令或在工具栏中单击“楼层设置” 按钮,激活“楼层设置”对话框,如图1-5。在可视化系统中楼层设置主要是设置有关构件立面的数据信息。系统默认为一层,层高为3.9M。在这个例子工程中,地上为3层,地下为1层地下室。在可视化系统中,为了计算方便,还要为基础梁另外设置一层。图1-5 楼层设置下面进行楼层的设置。基础梁为-2层,层底的标高是-1.500。其中,“层底标高”栏的标高数据,只需要设置第一层的层底标高即可,其它各层的层底标高系统将自动计算出来。完成一层的设置后,用户只需要通过键盘中“”方向键移动光标,即可添加新的楼层。-
10、1层为地下室,输入层高4.2M。也可在“楼层设置”对话框中单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追加”。我们还可进行楼层的插入和删除的操作。当有标准层时,只需在相应楼层的“该标准层数目”处输入标准层的数量。1.6结构总说明设置完成楼层设置以后进行结构总说明的设置。在“工程”下拉菜单中选择“结构总说明”或单击“可视化工程楼层”工具栏中的“结构总说明” 按钮,打开“结构属性设置”对话框如图1-6。在这个对话框中可以对构件的编号、材料等进行设置。在本例子中柱、梁、板、墙都是C30混凝土,按要求进行设置。板有平板、地下室楼板,楼层选择中选中“全选”,混凝土为C30混凝土,用户可根据实际选择施工方法,例如选择
11、泵送预拌商品混凝土。梁有屋面梁、框架梁、基础梁等,或者配合全清或全选来快速选择。同样完成墙、柱、砖石墙的设置。结构总说明设置是对工程进行最初的设置,为自动套定额和布置构件做准备。单击“确定”退出对话框,完成结构总说明的设置。图1-6 结构属性设置第二章 首层结构工程量计算2.1 轴网识别完成工程设置后进行三维算量模型的搭建工作。在三维可视化工程量智能计算系统中,可以通过下面两种方式来完成三维模型的搭建。第一种是构件识别的方式:通过对设计院电子文档构件的识别来完成算量模型的建立。设计院的电子文档是二维的平面图形,通过三维算量软件的识别,将设计院的电子文档导入到三维算量软件中,自动搭建三维算量模型
12、。在无法利用电子文档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第二种方式:即布置构件的方式。直接按照现有的图纸,通过手工布置构件来完成算量模型的搭建。下面我们先按第一种方式:即构件识别的方式来完成第一层模型的搭建工作和相关工程量的计算。插入电子文档的顺序应按柱、梁、板、墙的顺序来完成。回到三维算量7.0主界面,通过调用“识别插入电子图档”命令或单击可视化电子文档工具栏中“插入电子图档” 按钮,打开“插入电子图档”对话框如图2-1,“培训例图”电子文档放在三维算量软件默认的安装目录下,选择“结构”,选择“G-12一层柱平面结构图”,单击“打开”,完成一层柱电子图档的插入。图2-1 打开对话框选择“识别轴网识别”命令或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清华 斯维尔 三维 70 工程 实例教程 讲解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18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