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工艺学3锻造的热规范课件.pptx
《锻造工艺学3锻造的热规范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锻造工艺学3锻造的热规范课件.pptx(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三章 锻造的热规范,2,3-1 锻前加热,一、加热的目的 提高金属的塑性,降低其变形抗力。趁热打铁才能成功?加热很重要,但并非必需;加热缺陷、热胀冷缩(降低锻件尺寸精度);冷成形工艺(冷锻、冷镦、冷挤),回复与再结晶,塑性指金属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塑性高,金属具有的塑性成形适应能力强,可产生的塑性变形大。对金属施加的外力称为变形力;金属抵抗变形的力称为变形抗力,它反映金属变形的难易程度。,影响塑性的因素,应力状态对材料塑性的影响变形温度的影响应变速率的影响,5,二、加热方法,1、火焰加热(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炉子结构:煤炉(偏拱反射炉,水封出渣)、油炉、煤
2、气炉(室状炉)优点:燃料来源方便,加热炉结构简单,修造容易,成本低,加热适应性强(钢、铝、铜)缺点:加热质量差,热效率低,劳动条件差,6,火焰加热,7,火焰加热,8,2、电加热,优点:劳动条件好,便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升温快,加热质量容易控制缺点:适应性差,设备复杂,费用高,9,电加热分类、各自的应用范围,高频:100K-1000K Hz 工频:50 Hz 中频:500-10K Hz,10,3-2 加热时产生的缺陷及防止措施,表层缺陷:氧化、脱碳、裂纹内部缺陷:过热、过烧、裂纹,11,一、氧化,钢在加热时,表面上的合金元素与炉气中的氧化性气体(O2,CO2,H2O和SO2)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氧
3、化皮。氧化实质上是一种扩散过程:铁以离子状态从内部向表面扩散,氧以原子状态吸附到钢坯表面,并向内部扩散。,12,13,1、氧化的危害,造成金属烧损,每加热一次烧损1.5-3%增加清理工序及清理设备影响锻件质量及尺寸精度降低模具寿命、降低切削刀具寿命,14,2、影响氧化的因素,加热温度:温度越高氧化越重;加热时间:加热时间越长,氧化越严重;炉气成份:氧化性、中性、还原性气氛;钢本身的几何形状:表面积大则氧化重;钢的化学成份,15,钢的化学成份:含碳量大于0.3%氧化皮减少(C 与O 反 应生成还原性气体CO);合金元素:Cr、Ni、Al、Mo能减缓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透气性小),Ni、Cr含
4、量为13-20%则几乎无氧化。,16,3、防止氧化的措施,氧化需要时间和氧化性气氛快速加热保护介质加热,17,二、脱碳,加热时钢料表面的 C和炉气中的氧化性气体(O2,H2O,CO2等)及某些还原性气体(如H2)发生反应,造成钢料表面含碳量的降低,其实质是高温下钢中的C与H或O反应,生成CH4或CO。H2O+Fe3C3Fe+CO+H2 CO2+Fe3C3Fe+2CO,18,1、脱碳的危害,使锻件表面变软,强度和耐磨性降低,19,2、影响脱碳的因素,加热温度:随温度升高,脱碳速度增加;加热时间:时间越长,脱碳层越厚;炉气成分:炉气中脱碳能力最强的是H2O,其次CO2和O2,最后H2,而CO的含量
5、增加可减少脱碳。钢的化学成份,20,钢的化学成份 C、W、Al 加剧脱碳;Cr、Mn 阻止脱碳;Si、Ni、V无影响。,21,3、防止脱碳的措施,脱碳需要时间和氧化性气氛 快速加热 保护介质加热,22,三、过热,当加热温度超过始锻温度或在高温下停留时间过长,便产生奥氏体晶粒急剧长大,这种晶粒粗大的现象叫做过热。,23,1、过热的危害,力学性能降低(尤其是冲击韧性ak),24,2、挽救措施,二次锻造 热处理 一般来说,过热组织可以通过足够大的塑性变形来消除,或通过热处理(正火、淬火、反复正火、反复淬火)来消除。,25,3、防止过热的措施,严格控制加热温度 尽量缩短高温保温时间 锻造时要有足够的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锻造 工艺学 规范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17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