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PPT分析课件.ppt
《论语十二章PPT分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十二章PPT分析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语十二章,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孔子(前551前479),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论语,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学习目标:,4.学习古人端正的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2.理解课文词语句子的含义。,3.掌握“而”字的用法。,1.了解并记忆古代文化常识。,1给下面加线的字注音 论语()愠()罔()殆()默而识之()哉()不亦说乎()诲(),l
2、n,yn,wng,di,zh,zi,yu,hu,(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而:,2.乎:,3.朋:,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然后”。,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志同道合的人。,4.知:,了解(自己)。,5.愠:,恼怒。怨恨。,6.君子:,品德高尚的人。,孔子说:“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这不也是很愉快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不也是一种乐趣吗?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的风格吗?”,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1、日
3、:每天。2、省:反省。3、信:真诚,诚实。,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讨论思想品德修养。朱熹认为,重在为学。“传”指受之于师,“习”则熟之于己,而“忠”“信”为“传习”之本。由此可见古代治学之人非常重视思德修养。,(),(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而:表顺承,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讲的是不
4、同年龄阶段修身做人的一些做法。从本章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学习领会 五十、六十岁:安心立命,不受外界左右 七十:主观意识和做人规则融合为一,(四)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可以(之)为师矣。,2.矣:,表示陈述语气,可译为“了”。,可以凭借(这)成为,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凭借(这)成为老师了。”,这是讲学习方法问题。,1.学:,3.而:,2.思:,第一个指思考,动脑筋;第二个指空想。,两个“而”都是转折连词,相当于“却”、“可是”。,(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第一个“学”是死读书,死记硬
5、背的意思;第二个“学”指认真学习。,4.罔:,迷惑 而无所得。,5.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孔子说:“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精神倦怠而无所得。”,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六)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孔子说:“多么有贤德啊,颜回!一竹篮饭,一瓜瓢水,住在 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 其乐。多么有贤德啊,颜回!”讨论思想道德修养,颜回清平乐道的高尚品质。,(七)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孔子说:“对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 十二 PPT 分析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17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