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运动系统 课件.ppt
《第二章 运动系统 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运动系统 课件.ppt(1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体解剖生理学,铜仁学院生化系樊均德 讲 师,第二章 运动系统,第一节 骨和骨连接总论第二节 骨和骨连接各论第三节 骨 骼 肌 总 论第三节 骨 骼 肌 各 论,第一节 骨和骨连接总论,一、骨(一)骨的形态 骨是一个活的器官,具有可塑性,占体重20%。全身共有206块骨,可分为四类: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1.长骨:中空长管状,分一体两端,体称为骨干,内有骨髓腔,内容骨髓。端称为骨骺,骺的游离面有光滑的关节面。长骨主要分布于四肢。2.短骨:立方形,成群分布,位于运动灵活和承受重量比较大的部位。如跗部和腕部。3.扁骨:呈板状,围成骨性的腔,保护腔内器官,如颅骨和胸骨。4.不规则骨:形态不一,
2、功能多样。5.籽骨:位于肌腱内,如髌骨。,(二)骨的构造,1.骨质:由骨组织构成,分骨密质和骨松质。骨密质由多层骨板组成,抗压抗扭曲力强。骨松质由骨小梁组成,呈海绵状。不同形态的骨其密质和松质的分布不同。2.骨髓:富有血液的软组织,分红骨髓和黄骨髓,4岁前全为红骨髓,57岁以后骨髓腔内骨髓被脂肪组织代替,变为黄骨髓,具有造血潜能,但骨松质网眼内骨髓终身都是红骨髓,维持血液代谢。,骨松质,骨密质,3.骨膜:DCT,淡红色,富有血管N淋巴管、神经未梢和成骨C、破骨C,对骨有营养、生长和修复作用。4.骨的血管和神经,(三)骨的显微结构,骨组织属于结缔组织,由大量钙化的细胞间质和细胞构成。钙化的细胞间
3、质称骨基质,含有骨纤维。包括骨原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和破骨细胞4种。骨细胞最多,位于骨基质内,其它三种均位于骨组织的边缘。,骨松质:针状或片状骨小梁构成 多孔网架结构,网眼充满了红骨髓,骨密质,环骨板,内环骨板,外环骨板,*穿通管,骨单位:1020层骨板呈同心圆排列,*中央管,间骨板:老一代骨单位残余的不规则骨板,骨 组 织,Osteon,circumferential lamella,interstitial lamella,Haversian system,Volkman canal,又称哈弗斯系统,是长骨的主要结构单位。,骨单位,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数量较多。,呈筒状,多层同心圆排列
4、的哈弗斯骨板和中央管构成,中央内含骨膜组织、毛细血管和神经等。,(四)骨的化学成份和物理特性,1.物理特性:骨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硬度。2.化学成份:有机质:胶原纤维和粘多糖。无机质:骨盐-羟基磷灰石Ca10(PO4)6(OH)63.年龄变化:幼儿的有机质和无机质各占一半,易变形;成人为3:7,老年人比例更大,骨质疏松,脆性比较大,易骨折。,(五)骨的发生和生长,1.骨组织来自胚胎时期的间充质,其成骨方式有膜化骨和软骨化骨。2.膜化骨:间充质DCT膜骨,扁骨的发生大多按此方式进行。,3.软骨化骨:间充质软骨骨,其过程大致如下:软骨雏形的形成骨领的形成初级骨化点的形成血管侵入原始骨髓腔的形成次级骨化
5、点的形成。在两骨化点之间的软骨为骺板,内软骨C不断增殖,向上或向下形成骨组织,使人不断长高,约1725岁骺板的软骨全部骨化形成骺线,它是骨停止生长的标志。,软骨性骨发生的过程,关节软骨,关节软骨,骺板,血管,骨干,软骨雏形,次级骨化中心,初级骨化中心,骨领,钙化 的 软骨,二、骨连接,骨与骨之间借结缔组织、软骨或骨连结起来,称骨连结。按连结形式上可分为无腔隙的直接连结和有腔隙的间接连结两大类。直接连结:间隙小,活动性小。间接连结:间隙大,活动性大。,纤维连结软骨连结,(一)直接连结,(二)间接连接间接连结又称关节,是全身骨的主要连接方式。,关节面:一凸一凹,表面有关节软骨,属透明软 骨,减少磨
6、擦,缓冲冲击。关节囊:包在关节周围的结缔组织囊,内有滑膜 层,分泌滑液,保持运动的灵活性和动 态平衡。包括纤维囊和滑膜囊。关节腔:囊与面之间的密闭间隙,正常情况呈负 压。,1.关节的基本结构,屈、伸收、展旋转,2.关节的运动,屈、伸:两骨的角度变小为屈(前 屈)。两骨的角度变大为伸(后伸)。收、展:收(内收)向中线靠拢。展(外展)远离中线。内旋外旋:内旋(前转向内)外旋(前转向外)环转:以上动作的复合动作。,第二节 骨和骨连接各论,一、颅骨及其连接 二、躯干骨及其连结三、四肢骨及其连结 四、直立姿势对骨骼形成的影响,一、颅骨及其连接,(一)颅骨的组成 颅骨是头部的支架,颅骨由23块骨组成。脑颅
7、(位于后上方):8块;面颅(位于前下部):15块,1.脑颅骨 额骨、顶骨(2)、枕骨、颞骨(2)、筛骨、蝶骨。顺口溜:前额后枕中央蝶;上盖顶骨两侧颞;筛骨额中切。,2.面颅骨成对:6块,上颌骨、颧骨、鼻骨、泪骨、下鼻甲骨、腭骨不成对:3块,下颌骨、犁骨、舌骨,(二)颅骨的连结,1.大多数颅骨借缝相连,在颅底借软骨相连,并且成人后形成缝或骨性融合,舌骨借韧带、肌连于茎突。,2.颞下颌关节:唯一的关节 组成:髁突+下颌窝、关节结节 结构特点:关节囊松施,周围有韧带加强(如外侧韧带)关节腔有关节盘,将关节腔分为上下两部。运动(联合运动):张口、闭口、左右侧方。若张口过度会造成下颌关节脱位;复位时,先
8、拉下颌骨向前下方,使髁突低于下颌结节,再往后上方送入下颌窝。,二、躯干骨及其连接,躯干骨包括26块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1块胸骨和12对肋参与脊柱、骨性胸廓和骨盆的构成。,(一)脊柱,椎骨:幼年3234块;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5块,尾椎35块。成年后5块骶椎融合为一块骶骨,35块尾椎融合为一块尾骨。,1.椎骨的构造 椎体:呈短圆柱形,为负重部分。椎弓:分椎弓根,有上下切迹,相邻的围成椎间孔,内有脊N通过;椎弓板有七个突起:棘突(1)、横突(2)、上关节突(2)和下关节突(2)。椎孔:椎体和椎弓围成,所有的椎孔形成椎管,内容脊髓。脊柱的功能:保护内脏、脊髓。作前屈、后伸、侧
9、屈、环转的运动。颈腰部活动范围较大,易损伤。,各椎骨的形态,(1)颈椎:椎体小,横突有孔横突孔(内有椎AV),棘突短并且分叉,椎孔呈三角形。第一颈椎:又称寰椎,无椎体,有前弓、后弓和左右侧块。第二颈椎:又称枢椎,椎体向上发出一齿突。第七颈椎:又称大椎、隆椎,棘突长,在颈部形成一明显的隆起。,(2)胸椎:椎体和横突上有肋凹,棘突长,斜向后下方。(3)腰椎:椎体大,椎孔呈三角形,棘突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间隙大,可行腰椎穿刺。,(4)骶骨:呈三角形,1723岁融合为一块,有底-骶岬;侧面-耳状面;前面-光滑,有4对骶前孔;后面-粗糙,有4对骶后孔,骶正中嵴;骶管贯穿骶骨全长,向下有骶管裂孔,两侧有
10、骶角。(5)尾骨:35块尾椎融合而成,趋退化,尖向下的三角形,尖为尾骨尖。,2.椎骨的连结 椎骨由椎间盘、韧带和许多小关节构成脊柱。,3.脊柱的整体观(1)前面:椎体从上到下由小大小,与重力的传递有关。(2)后面:所有的棘突尖形成纵棘,它们与横突之间为背侧沟。颈部棘突水平位、胸部呈叠瓦状、腰部水平位。,(3)侧面:有四个生理性弯曲,成“S”形,颈曲、腰曲凸向前方,与抬头、走路有关;胸曲、骶曲凸向后方,胚胎时期保留下来。生理弯曲的意义:维持重心,缓冲振荡。,(二)胸廓:1、组成:胸椎12块,肋12对,胸骨1块。,1.肋骨 肋=肋骨+肋软骨 肋骨:呈弓形,分:1)后端:有肋头、肋颈、肋结节。2)体
11、:内面靠近下缘有肋沟,内有血管N通过。3)前端:扁平,借肋软骨与胸骨相连;上7对直接与胸骨相连;810肋依次与上位肋相连形成肋弓;11肋、12肋游离。,2.胸骨 位于胸前壁正中,呈剑形分:1)胸骨柄:有颈V切迹、锁切迹。2)胸骨体:有肋切迹,在胸骨柄与体交界处有胸骨角,平对第二肋软骨,为计数肋骨序数重要标志。3)剑突:个体差异大。,3.胸廓的整体观:呈前后略扁的锥体 形,额状径大于矢状径。特点:前后扁。年龄差异:幼儿圆、成人扁、老人 更扁。性差异:女圆短,男扁。胸廓的功能:保护胸腹腔脏器,协 助呼吸。,三、四肢骨及其连结,(一)上肢骨及其连结:1.上肢骨:分为上肢带骨和自由上肢骨。上肢带骨: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章 运动系统 课件 第二 运动 系统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16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