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砌体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
《第三篇--砌体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篇--砌体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篇 砌体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第一章 砖墙砌筑施工工艺一、概述砖墙为民用与工业建筑最为常用的墙体形式。具有材料易得,施工简便,经久耐用,费用低廉等优点;但墙体重量较大,砌筑劳动强度高。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民用建筑墙体及框架结构、工业厂房围护墙的墙体工程。二、施工准备材料要求(1)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复验合格。(2)砂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大于5%,不得含有草根等杂物。(3)砖按设计选用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蒸压粉煤灰砖、蒸压灰砂砖等,其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厂家应随货提供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进场后须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批量进行复验。砌筑砖砌体时,砖应提前12天浇水湿润。
2、(4)石灰膏或粉煤灰生石灰及磨细石灰粉的品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生石灰(JC/T479)及建筑生石灰粉(JC/T480)的规定。石灰膏的熟化时间不得少于7天,不应含有未熟化颗粒和杂质,严禁使用冻结或硬化的石灰膏。粉煤灰的品质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粉煤灰在混凝土及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JGJ28的有关规定。(5)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6)外加剂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相关国家及行业标准的要求,凡在砂浆中掺入有机塑化剂、早强剂、缓凝剂、防冻剂等,应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并经试配符合要求后,生产厂家提供有机塑化剂的砌体强度型式检验报告,方可使用。三、操作工艺1、工艺流程弹线 找平 立皮数杆 排砖 盘
3、角 挂线 砌筑及放预埋件 勾缝 。2、基础砌砖砖的排列砌体大放脚的排列尺寸及收退方法,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规定。如是一皮一收,里外均应砌丁砖;如是两皮一收,第一皮砌顺砖,第二皮砌丁砖。砌体大放脚的转角处,应按常规放3/4砖,其数量为一砖厚墙放两块,一砖半厚墙放三块,按此类推。砌筑a 基础墙砌筑前,基层表面应清扫干净,提前12天洒水湿润。砌筑时如遇基础底面标高不一致,应从低处砌起,高度差不准超过。b 基础墙砌筑应依皮数杆先砌转角及内外墙交接处的部份砖,每次砌筑高度不应超过五皮砖,然后才在其间拉线砌中间部分。c 砌基础墙转角及内外墙交接处砖时应随砌随靠平吊直,并应拉通线;240mm墙采用单面挂线,37
4、0mm厚以上墙则双面挂线,以确保墙身横平竖直。d 基础大放脚砌至墙身时,要拉线检查轴线及边线,确保基础墙身位置正确;同时要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及标高,如出现高低差时,应以水平灰缝逐层调整,使墙体的层数与皮数杆应一致。e 基础墙上承托各种穿墙管沟盖板的挑砖及其上一层压砖,均应用丁砖砌筑;立缝砂浆要严密饱满、挑檐砖层面标高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f 基础墙上的各种预留洞及埋件以及接槎的拉结筋,应按设计标高、位置或会审变更要求留置或预埋,避免事后凿墙打洞,影响墙体结构性能。g 变形缝两边的墙角应按直角要求砌筑,先砌一边,溢出墙面的砂浆要随砌随刮除;后砌的另一边采用铺缩口灰的方法进行操作,掉入缝内的砂浆及杂
5、物,应及时清除干净。h 管沟和预留洞口的过梁,其标高、尺寸必须安装准确、底灰饱满;如坐浆超20mm厚时,要用细石混凝土铺垫,过梁两端的搁置长度应一致。i 抹防潮层:抹前就将基础墙顶面清扫干净,浇水湿润随即批防水砂浆,砖墙内外两侧应固定压板,并移好顶部水平,厚度一般20mm。防水砂浆掺入防水剂份量按砌筑配合比规定和设计要求确定,防潮层应进行养护,不得开裂,经12小时保养后方可继续施工。3、砖墙砌筑(1)砖墙砌筑前应先在防潮层或其它基层上根据弹好的位置线进行排砖。山墙第一层应排丁砖,前后纵墙排顺砖。山墙两大角排砖应对称。窗间墙、附壁柱的位置尺寸应符合排砖模数,若不符合模数时,可用七分头或丁砖排在窗
6、间墙中间或附壁柱的不明显部位进行调整。门窗洞口两边顺砖层的第一块砖应为七分头,各楼层排砖和门窗洞口位置应对应一致。(2)砌筑时先盘角,每次不得超过五皮,随盘随吊线,使砖的层数、灰缝厚度与皮数杆相符。(3)砌筑砂浆应采用机械拌合,拌合时间自投料完算起,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不得少于2分钟;水泥粉煤灰砂浆和掺用外加剂的砂浆,不得少于3分钟。对掺用有机塑化剂的砂浆,应为35分钟。(4)砌一砖半厚及其以上的墙必须两面挂线,一砖半厚以下的墙可单面挂线。线长时,中间应设支线点,拉紧线后,每一层砖都要穿线看平,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砌一砖混水墙时宜采用外手挂线,可以照顾砖墙两面平整。(5)普通砖墙体砌
7、筑方法宜采用一顺一丁、三顺一丁、全顺(仅用于半砖墙)和全丁(仅用于圆弧面墙砌筑),多孔砖宜采用一顺一丁或梅花丁等砌筑形式,墙体顶皮砖采用丁砖。(6)砌砖宜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三一”满铺满挤砌砖法。砖要砌得横平竖直,灰浆饱满,做到“上跟线、下跟棱、左右相邻要对平”。采用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750mm,施工气温超过30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0mm。每砌五皮左右要用靠尺检查墙面垂直度和平整度,随时纠正偏差,严禁事后砸墙校正。(7)砌筑砂浆应随搅拌随使用,水泥砂浆在3小时内用完;水泥混合砂浆应在4小时内用完,当施工气温超过30时,必须分别在拌成后2小时和3小时内使用完;超过上述时间的砂浆
8、不得使用。对掺用缓凝剂的砂浆,可根据具体情况延长,不应再次拌合后使用。混水墙随砌随将舌头灰刮尽。水平和竖向灰缝厚度不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一般宜为10mm。(8)墙体每日砌高度不宜超过1.8m。雨天不宜超过1.2m。雨天砌筑时,砂浆稠度应适当减少,收工时应将砌体顶部覆盖好。(9)砖砌体的转角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见图3.2。(10)在墙上留置临时施工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墙面不应小于500mm,洞口净宽度不应超过1m,图3.1。图3.1 临时施工洞口留置临时间断处
9、的高度差不得超过一步脚手架(1.2m)的高度。后砌隔墙、横墙(除转角处外)和临时间断处留斜槎有困难时,可留直槎,直槎必须做成凸槎,留直槎处应加设拉结钢筋,并沿墙高每隔500mm,每120mm墙厚预埋16拉结钢筋(240厚墙放置26拉结钢筋),其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均500mm,对抗震设防强烈度六度、七度的工程,每边应1000mm,末端应有90弯钩。见图3.3。图3.2 砖砌体斜槎砌筑 图3.3 砖砌体直槎和拉结筋(11)预留孔洞和穿墙等均应按设计要求砌筑,不得事后凿墙。墙体抗震拉结筋的位置、钢筋规格、数量、间距,均应按设计要求留置,不应错放、漏放。(12)砌筑门窗口时,若先立门窗框,则砌
10、砖应离开门窗框边3mm左右。若后塞门窗框,则应按弹好的位置砌筑(一般线宽比门窗实际尺寸大1020mm)。(13)窗台出檐砌筑时,窗台标高以下的一层砖,应砌过分口线60mm,挑出墙60mm,出檐砖的立缝要打碰头灰。砌筑虎头砖时,斗砖应砌过分口线120mm,并向外倾斜20mm。(14,灰缝厚度与砖墙同。(15)附壁砖柱砌筑方法与独立柱相同,要点是壁柱与墙身同时砌筑,逐皮搭接。(16)在砖墙中设有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时,在砌筑前应先将构造柱的位置弹出,并把构造柱插筋处理顺直。砌砖墙时与构造柱联结处,砌成马牙槎,每一马牙槎沿墙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宜超过300mm,砖墙与构造柱之间应沿墙高每500mm设置2根6
11、水平拉结钢筋,两端作直角弯钩,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少于1000mm,入柱不少于200mm,马牙槎的砌筑,应先退后进,马牙长60mm。见图3.4。图3.4 (a)马牙槎的高度; (b)墙内拉结筋留设构造柱与砖墙连续构造1基础;2马牙槎的高度;3拉结筋(16)冬期砌筑砖墙,砖应清除冰霜;水泥宜用普通水泥;砂中不得含有大于10mm的冻块;不得使用冻结的石灰膏;砂浆使用温度不应低于5,掺盐量应符合规定。4、砖柱和砖垛(附墙砖柱)(1)砖柱、砖垛组砌方法砖柱一般砌成矩形断面,个别也有砌成圆形、多角形断面。依其断面大小不同的砌法中,应使柱面上下皮砖的竖缝相互错开1/2砖或1/4砖长,柱心无通缝,少砍砖并尽量利
12、用1/4砖,严禁采用先砌四周后填心的包心砌法。砖垛的砌筑,应使垛与墙身逐皮搭接。不得分离砌筑,搭接长度至少为1/2砖长。根据错缝需要可加砌3/4砖或1/2砖。(2)砖的排列砖柱和砖垛在砌筑之前都要进行排砖。根据施工平面放线定排砖的方法及砍砖的规格,对整个砌筑过程的安排起到一个预选规划的作用。(3)砌筑单独的砖柱砌筑,可立固定的皮数杆,或用流动的皮数杆进行操作及检查高低的情况。当几个或多个砖柱均在一条直线上时,可先砌两头的砖柱,然后拉通线,依线砌中间部分的砖柱。砌筑时可采用三一砌砖法或满口灰法进行操作。最下面几皮砖一定要吊直(垂直),防止砖柱发生扭曲或砖缝不水平等现象。每天的砌筑高度应控制不大于
13、1.8m,每砌完一步架高(1.2m)要刮缝、清扫柱面。有网状配筋的砖柱,砌入的钢筋在柱的一侧要露出12mm,以便检查,砖垛砌筑时,墙和垛要同时进行,不能先砌墙后砌垛,也不能先砌垛后砌墙,其操作要求与墙体相同。四、质量标准1、主控项目(1)砖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2)砂浆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3)斜槎留置:砖砌体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临时间断处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高度的2/3。(4)直槎留置:直槎应做成凸槎(转角处不得留直槎)。直槎处应设置拉结钢筋。每120墙厚放置16、240墙厚放置26钢筋,沿墙高间距500mm设置。拉结钢筋入墙要求:a 钢
14、筋末端应有90弯钩。b 非抗震设防地区,拉结钢筋长度500mm。c 6、7度抗震设防地区,拉结钢筋长度1000mm。合格标准:留槎正确,拉结钢筋留置数量、直径正确,竖向间距偏差不超过100mm,留置长度基本符合规定。(5)砌体砂浆必须饱满密实,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小于80%。检查方法:用百格网检查砖底面与砂浆的粘结痕迹面积,每处检测3块砖,取其平均值。(6)砖砌体的位置及垂直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 1规定。 砖砌体的位置及垂直度允许偏差 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数量检查方法1轴线偏移10m全部承重墙柱用经纬仪和尺检查或用其他测量仪器检查2垂直度每层5m每20m查一处,内墙按有代表性的自然
15、间抽10%,不少于3间,每间不应少于2处,柱不少于5根。用2m托线板检查全高10m10不少于4处用经纬仪和吊线检查10m20不少于4处用经纬仪和吊线检查2、一般项目(1)砖砌体组砌方法:砖砌体要求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砖柱不得采用包心砌法。合格标准:除符合要求外,清水墙、窗间墙无通缝;混水墙中长度300mm的通缝每间不超过3处,并不得位于同一面墙上。检查数量:外墙每20m抽查1处,每处35m,并不少于3处,内墙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10%,并不少于3间。(2)砖砌体水平灰缝应横平竖直、厚薄均匀,水平灰缝厚度宜为10mm,但不应少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3)砖砌体的竖向灰缝不得出现透明缝、
16、瞎缝和假缝;(4)砖砌体的一般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2的规定。 砖砌体一般尺寸允许偏差 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抽检数量1基础顶面和楼面标高15用水平仪和尺检查不应少于5处2表面平整度清水墙、柱5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有代表性自然间10%,但不应少于3间,每间不应少于2处。混水墙、柱83门窗洞(后塞口)高5用尺检查检验批洞口的10%,并不少于5处。宽4水平灰缝平直度清水墙7拉10m线和尺检查在代表性自然间10%,但不应少于3间,每间不少于2处。混水墙105外墙上下窗口左右偏移20以底层窗口为准,用经纬仪和吊线检查检验批的10%,但不应少于5处。6清水墙游丁走缝20吊线和尺检查,以每
17、层第一皮砖为准。有代表性自然间10%,但不应少于3间,每间不少于2处。五、施工注意事项1、注意事项(1)在砌筑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校核墙体的轴线和边线,以防轴线产生位移。(2)清水墙砌筑排砖时,必须将立缝排匀,砌完一步高架子,每隔2m间距,应在丁墙砖立棱处用托线板吊直划线,二步架往上继续吊直弹粉线,由底往上所用2/3砖的长度应使一致;上层分窗口位置时必须同下层窗口保持垂直,以免墙面出现游丁走缝。(3)立皮数杆要保持标高一致,盘角时要均匀掌握灰缝,砌筑时准线要拉紧,以防水平灰缝出现大小不匀。(4)构造柱、外墙内大模板混凝土墙体以及圈梁混凝土浇筑,混凝土要分层进行,振动棒不能直接碰冲墙体,以免造成砖
18、墙鼓胀。如在振捣时发现砖墙已经鼓胀变形,应随时拆除重砌。构造柱、圈梁模板安装,应待墙体砂浆干硬达一定强度后,方可进行施工,以防碰冲墙体,造成墙体变形。(5)砌筑混水墙应注意将墙面的舌头灰随时刮尽,刮平顺;半头砖应分散使用;首层或楼层的第一皮砖砌筑要查对皮数杆的层数及标高;一砖厚墙砌筑外面要拉线,以防出现墙面沾污、通缝、不平、灰缝不直以及砖墙错层造成螺旋墙等弊病。(6)构造柱砌筑应注意使构造柱砖墙砌成马牙槎,设置好拉结筋,应从柱脚开始先退后进;马牙槎进退尺寸准确、上下吊直。构造柱内的落地灰、砖渣杂物应清理干净,防止夹渣,以免影响构造柱的整体性。2、避免工程质量通病(1)基础砌砖砌筑砂浆不符合要求
19、。造成原因:a 砂浆配合比不准确,水泥、砂和掺合料没有过秤,计量不准确。b 砂浆搅拌不均匀,搅拌时间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基础墙身位移过大。造成原因:大放脚两边收退不均匀,砌至基础墙身时没拉准线校正墙的轴线和边线,或砌筑时没有保持墙身的垂直度。墙面不平。造成原因:砌筑墙体时,没按有关规定拉通准线,或拉通准线挂线不准确。溢出墙面的灰浆没有随砌随刮平。水平灰缝高低不一致。造成原因:盘角(执角)时灰缝厚度不一致、每皮砖没有与皮数杆对平。拉通准线时张拉不紧不平直。通准线过长中间无支点,砌筑时没有左右理顺,留槎处衔接高低不平。皮数杆不平。造成原因:抄平放线时没认真细致,承托皮数杆的木桩不牢固或被碰撞松动;
20、皮数杆竖立完成后,应进行水平标高的复检。埋入砌体中的拉结钢筋不符合要求。造成原因:埋入位置不正确,不平直;其外露部分在施工过程中受过碰撞或弯折而没有检查修直。留槎不符合要求。造成原因:砌体转角和交接处不能同时砌筑,而留槎时没按有关规定砌成梯级斜槎。高低台基础砖搭接不合理。造成原因:砌筑高低台基础时,没有从低处向高处砌筑,高低台相接处没有砌成踏步式相接,操作时应从低处砌起,由高台向低台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基础扩大部分的高度。砌体临时间断处的高度差过大。造成原因:砌体临时间断处的高度差,砌筑时没按照有关规定控制在一步脚手架(1.2m)的高度范围之内。(2)砖墙砌筑墙身轴线位移。造成原因:在砌筑操
21、作过程中,没有检查校核砌体的轴线与边线的关系,以及挂准线过长而未能达到平直通光一致的要求。水平灰缝厚薄不均。造成原因:在立皮数杆(或框架柱子画水平线)标高不一致,砌砖盘角的时候每道灰缝控制不均匀,砌砖准线没拉紧。同一砖层的标高差一皮砖的厚度。造成原因:砌筑前由于基础顶面或楼板面标高偏差过大而没有找平理顺,皮数杆不能与砖层吻合;在砌筑时,没有按皮数杆控制砖的皮数。混水墙面粗糙。造成原因:砌筑时半头砖集中使用造成通缝,一砖厚墙背面平直度偏差较大;溢出墙面的灰渍(舌头灰)未刮平顺。清水墙面勾缝污染。造成原因:勾缝砂浆不平,深浅不一致,开裂脱落;堵脚手架眼用砖与原墙面砖色泽不一致,补缝砂浆不饱满;采用
22、砂浆勾缝时,被水泥砂浆弄脏墙面或墙面过湿,扫缝时墙面被砂浆粘污。构造柱未按规范砌筑。造成原因:构造柱两侧砖墙没砌成马牙槎,没设置好拉结筋及从柱脚开始先退后进;马牙槎尺寸没有控制好;落入构造柱内的地灰、砖渣杂物没清理干净。拱式过梁立砖不对称。造成原因:砌筑平拱前没有在底板侧面划出砖的块数及灰缝的宽度,砌筑操作时没有从拱两边同时往中间砌筑。墙体顶部与梁、板底连接处出现裂缝。造成原因:砌筑时墙体顶部与梁板底连接处没有用侧砖或立砖斜砌60顶贴挤紧。第二章 小型空心砌块砌体工程施工工艺一、概述小型空心砌体系采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与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合砂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工程施工 工艺 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14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