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总论-08外科学_第七章_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课件.ppt
《外科总论-08外科学_第七章_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总论-08外科学_第七章_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课件.ppt(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目 录,重症监测治疗 概述、ICU的工作内容、病情的评估心肺脑复苏 概述、基本生命支持(心肺复苏)、高级生命支持、复苏后治疗,第一节 重症监测治疗,概 述重症监测治疗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集中各有关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先进的监测和治疗设备,对重症病例的生理功能进行严密监测和及时有效治疗的专门单位。,重症监测治疗,ICU现已发展为具有对重症病人进行监测、论断、治疗和对生理功能的支持和调控等功能,并有培训专业人员和进行科研的能力。ICU的设立应根据医院的规模、病种、技术力量和设备条件而定。ICU必须分工明确,组织有序。,ICU的工作内容,I
2、CU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应用先进的监测与生命支持技术,对重症病人的生理功能进行连续、动态的定性和(或)定量监测,对重症病人的病理生理状态、病情严重性和治疗迫切性进行评估,提供规范的、高质量的生命支持,改善重症病人的预后。,(一)监测的目的,早期发现高危因素连续评价器官功能状态评估原发疾病严重程度指导诊断和鉴别诊断实施早期目标导向治疗,(二)重症监测治疗的内容,一、循环系统1、循环监测 心电图监测2、血液动力学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评估循环功能和决定治疗原则 连续监测循环功能,对心率、心律、心脏前负荷、后负荷和心肌收缩性的正确评价和维持有利于对循环状态的判断和治疗原则的确定。,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计算方法(常
3、用),常用的循环系统监测设备,3、组织灌注的监测,传统监测指标:对评估休克和体液复苏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无法量化评估组织灌注,存在局限性血乳酸浓度:升高(4mmol/L)持续48小时预后不良。不能反应局部组织的氧代谢异常,受肝功能异常等因素影响。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指肺动脉血氧饱和度,是反映组织氧平衡的重要参数。胃黏膜CO2分压:与胃肠道组织缺血有关。缺血状态的评估对全身组织灌注状态的评估意义重大。,二、呼吸系统,1、呼吸功能监测主要监测肺通气功能、氧合功能和呼吸机械功能,以帮助判断肺功能的损害程度、治疗效果以及组织器官对氧的输送和利用状况。,常用呼吸功能监测参数,、呼吸治疗,()氧
4、疗(oxygen therapy)氧供Oxygen delivery;低氧血症hypoxemia;氧疗是通过不同的供氧装置或技术,使病人吸入氧浓度(FiO2)高于大气的氧浓度以达到纠正低氧血症和提高氧供的目的。,供O2方法有:高流量系统和低流量系统。高流量系统:Venturi面罩 气体流速高,FIO2可以稳定控制并调节。低流量系统: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带贮气囊面罩吸氧 气体流量低,同时吸入空气,FiO2不稳定,也不易控制,适用于不需要精确控制FiO2的病人,氧治疗的方法有高流量系统和低流量系统。高流量吸氧时FiO2的调节,低流量吸氧时FiO2的调节,(2)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目
5、的:保障通气功能以适应机体需要;改善并维持肺的换气功能;减少呼吸肌做功;特殊治疗需要,如连枷胸的治疗等。机械通气可引起或加重肺损伤,称为呼吸机相关肺损伤,包括气压伤、容积伤及生物伤。,机械通气模式,控制通气(controll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CMV)辅助控制通气(assist control,AC)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SIMV)压力支持通气(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PSV)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
6、ressure,PEEP),三、病情评估,可正确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合理选用治疗用药和措施,并评估其疗效;为病人转入或转出ICU提供客观标准;可根据干预措施的效果来评价医、护的质量。,常用的病情评估系统,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治疗干预评价系统(TISS)多脏器功能障碍评分(MOSD)全身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估系统(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由急性生理改变和慢性健康状况及年龄三部分组成,包括12项常规监测的生理指标和Glasgow昏迷评分,加上年龄
7、和既往健康等状况,而每项评分是根据入住ICU第一个24小时测定值进行评定。,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估系统,生理指标正常者为0分,高于或低于正常值都要加分,异常的程度不同,分值也有区别。积分越高病情越重,预后也越差。APACHE 评分大于20者的死亡率在90以上,而小于8者轻度危险,大于15分者为中度危险。,治疗干预评分系统,治疗干预评分系统(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scoring system,TISS)是根据病人所需要采取的监测、治疗、护理和诊断性措施进行评分的方法。病情越重,所采取的监测、治疗及检查的措施越多,TISS评分越高。一般认为,积分为40分以上的都属高危病
8、人。,第二节 心肺脑复苏,提 纲,一、概 述二、基本生命支持(BLS)三、高级生命支持(ALS)四、复苏后治疗(PRT),概 述,“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是指针对呼吸和心搏骤停所采取的紧急医疗措施,以人工呼吸替代病人的自主呼吸,以心脏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的自主搏动。,心肺脑复苏,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不仅是自主呼吸和心跳的恢复,更重要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从心脏停搏到细胞坏死的时间以脑细胞最短,因此,维持脑组织的灌流是心肺复苏的重点,一开始就应积极防治脑细胞的损伤,力争脑功能的完全恢复。故将“心肺复苏”扩展为“心肺脑复苏”
9、(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CPCR)。,心肺脑复苏的三个阶段,心肺脑复苏可分为三个阶段:基本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和复苏后治疗。心肺脑复苏成功的关键是时间。在心脏停搏(cardiac arrest)后4分钟开始初期复苏、8分钟内开始后期复苏者的恢复出院率最高。,基本生命支持,也称初期复苏(basic life support,BLS)是呼吸、循环骤停时的现场急救措施,主要任务是迅速有效地恢复重要器官(特别是心脏和脑)的血液灌流和供氧。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是主要措施。,初期复苏的任务和步骤可归纳为ABCA(airway)指保持呼吸道顺畅B(b
10、reathing)指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C(circulation)指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EMSs系统,尽早识别心搏骤停和启动紧急医疗服务系统(EMSs)非专业人员发现有人突然神志消失或晕厥,可轻拍肩部并大声呼叫,如无反应,没有呼吸或有不正常呼吸(如喘息),应立即判断已发生心搏骤停,启动EMSs。专业救治人员10秒内不能判断是否有脉搏,也应开始CPR。,一、心脏按压,间接或直接按压心脏以形成短暂的人工循环的方法。心脏停搏可表现为三种类型:心室停顿(venticular standstill);心室纤颤(ventricular fibrillation);电-机械分离(electro-mecha
11、nical diss-ociation)。,心室停顿,电-机械分离,心室纤颤(VT):细颤,心室纤颤(VT):粗颤,三种类型 心脏均无泵血功能,心脏按压,心脏按压可分为胸外心脏按压和开胸心脏按压两种方法。心脏按压有效时可以触及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胸外心脏按压较常见的并发症是肋骨骨折。,要点:平卧于硬板床 按压部位:胸骨下12(为了快速确定按压位置,可采取两乳头连线中点的办法)频率 100次分(时间11)重叠双掌短暂性下压(按压有力、迅速,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复位,尽量保持按压的连续性。尽量避免胸外按压的中断)使胸骨下陷至少5cm,大多数婴儿4cm,儿童约为5cm。,2010年指南:单人施救的程
12、序,即先开始胸外按压,然后进行人工呼吸(C-A-B而不是A-B-C)如果有两个以上进行心脏按压时,建议每2分钟(或5个按压呼吸周期)就交换一次。交换时一人在病人一旁按压,另一人对侧做替换准备,当对方手掌一离开胸壁,另一方立即取代进行心脏按压。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为30:2,直到人工气道建立。人工气道建立后,每6-8秒进行一次人工呼吸,而不中断心脏按压。,单人复苏时,按30:2交替进行,即先心脏按压15次,然后人工通气1次。双人复苏时,每5个按压呼吸周期交换一次,防止因疲劳影响按压的频率和深度,30,有效的指征:触及大动脉搏动 CPR心肌血流量达15-20ml/(min.100g),主动脉舒张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外科 总论 08 外科学 第七 重症 监测 治疗 复苏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13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