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概论第2版复习知识点总结课后答案.docx
《环境科学概论第2版复习知识点总结课后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科学概论第2版复习知识点总结课后答案.docx(3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篇环境与环境问题第1章绪论1.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环境及类型1环境的概念(1) 概念 环境是指与体系有关的周围客观事物的总和,体系是指被研究的对象,即中心事物。 生态学中的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环境科学中所研究的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2) 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关系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人工环境是人类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之间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见图1-1。图1
2、-1 人与环境关系图2. 环境的类型(见图1-2)3. 环境的特性(见表1-1)图1-2 环境类型图表1-1 环境的特性特性具体内容整体性环境中各部分联系紧密、相互制约,各个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区域性不同时空尺度下区生态环境特征变化很大,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经济和社会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相对稳定性环境系统具有一定抗干扰的自我调节能力,只要干扰强度不超过环境所能承受的界限,环境系统表现出动态的平衡性和相对的稳定性环境变化滞后性引发的影响不能很快反映出来,问题本质具有不确定和难预测特性环境的脆弱性太阳耀斑和外来星球撞击的影响,地球承载力和人口之间产生的矛盾二、环境科学及其发展1. 环境科学的形成与
3、发展阶段(见表1-2)表1-2 环境科学的形成与发展阶段阶段内容 “环境问题”的提出。20世纪50年代,环境质量恶化,环境功能退化,公害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生活, 环境问题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这个阶段,近代环境科学思想产生,其标志是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环境科学分化发展阶段 “环境科学”的诞生。在卡逊思想的指引下,研究环境问题,在各个原有学科基础上创立了分支学科,如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地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工程学等。 多学科发展。环境科学的诞生时期由于各学科还是处于分散研究的阶段,所以环境科学也只是一个多学科的集合概 念,还没有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统一体系环境科学交叉与整合
4、阶段环境科学的研究在与自然科学交叉和分化之后,开始扩展到了社会科学、经济科学和人文科学等领域,并确立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从环境问题全以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为标志。21世纪,环境科学大学科的特征日渐明显,各分支学科形成独特的学科特点和思维模式,并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进入定量环境模型构建阶段球化与定量环境模型构建阶段2. 环境科学研究对象(见表1-3)表1-3 环境科学研究对象要点具体内容对象环境科学以“人类环境”这一矛盾体为其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人类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目的探讨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从而通过调整人类自身的行为来保护和改善环境,为社
5、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3. 环境科学的任务 探讨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了解全球环境变化的历史、演化机理、环境结构及基本特性等,从而为改善环境和创造新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揭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探索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和地球环境安全的影响。 探索和发现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作用机理及对人体的影响,探索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机理及环境规律,从而为人类健康的生活提供服务和指导。 帮助人类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研究和探讨环境污染控制技术和管理手段,寻求解决区域环境问题的最佳方案,为制定区域环境管理体制与政策提供理论指导,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
6、的实施。4. 分支学科按环境科学性质及作用分为基础环境学、应用环境学和社会环境学,每一学科分支又包括许多更细的分支学科(见图1-3)。图1-3 环境科学及其分支学科三、环境科学思想与方法论(见表1-4)表1-4 环境科学思想与方法论要点内容整体性环境科学的特点是强调研究对象的整体性,把人类与环境系统看作是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性环境科学所研究的环境是一个复杂的、有时、空、量、序变化的动态系统和开放系统综合性环境科学的研究范围涉及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行为的各个领域, 包括管理、经济、科技、军事等部门及文化教育等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生态系统的破坏是在多种环境问题综合作用下产生的,环境问题都
7、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环境的各组成成分除了本身的特征外,各成分之间都有相互作复杂性用,系统越复杂,彼此的调节能力越强。另外,环境问题的人为性、隐蔽性、不确定性与加速性、动态发展性与可变性加大了环境问题及环境科学理论与实践的复杂性四、学习目标与要求1. 学习目标 环境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分支学科,现代环境科学的特点和任务。 现代环境科学发展趋势、学科前沿和环境热点问题、基本理论和方法。 通过学习培养与环境友好的价值观和伦理观,环境科学思维与研究技巧, 建立全球和局部环境的时空概念,树立从我做起和从现在做起的环境行为准则。 为下一步专业课程的选择和专业方向的确定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和导引。2.
8、学习要求 环境信息收集、分析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科学思维的培养; 科学研究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1.2 课后习题详解1环境的定义及类型是什么?答:(1)环境的定义 环境是指与体系有关的周围客观事物的总和,体系是指被研究的对象,即中心事物。环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以某项中心事物作为参照系,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随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中心事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相互关系。 环境科学中所研究的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2)环境的类型(见图1-1)图1-1 环境类型图2你认为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任务是什么? 答:(1)环
9、境科学的研究对象环境科学以“人类环境”这一矛盾体为其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人类环 境”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其目的在于探讨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从而通过调整人类自身的行为来保护和改善环境,为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2)环境科学的任务 探讨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了解全球环境变化的历史、演化机理、环境结构及基本特性等,从而为改善环境和创造新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揭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探索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和地球环境安全的影响。 探索和发现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作用机理及对人体的影响,探索污染物对人体健康
10、危害的机理及环境规律,从而为人类健康的生活提供服务和指导。 帮助人类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研究和探讨环境污染控制技术和管理手段,对不同时空尺度下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进行系统优化,从区域环境的整体上调节控制“人类一环境”系统,寻求解决区域环境问题的最佳方案,为制定区域环境管理体制与政策提供理论指导,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3. 说明环境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阶段,并分析其发展前景。答:(1)环境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阶段 环境科学分化发展阶段a. “环境问题”的提出。20世纪50年代,环境质量恶化,环境功能退化,公害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生活,环境问题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迫切解决这些问题,
11、历史上第一次把人为活动所引起的“环境问题”同自然因素所造成的“灾害”区分开来,并作为专门的科学研究领域。在这个阶段,近代环境科学思想产生,其标志是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b. “环境科学”的诞生。在卡逊思想的指引下,各学科专家从自身学科的角度,运用其理论和方法, 研究环境问题,在各个原有学科基础上创立了分支学科。从“环境问题”的提出 到“环境科学”的诞生,完成了环境科学发展史上一次质的飞跃。由于各学科还是处于分散研究的阶段,所以环境科学也只是一个多学科的集合概念,还没有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统一体系。因此,这一阶段又称多学科发展阶段。 环境科学交叉与整合阶段环境科学的研究在与自然科学交叉和分化之后,
12、开始扩展到了社会科学、经济科学和人文科学等领域。自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发表以来,特别是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以后,确立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即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同时合理利用资源、防治环境污染,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 从环境问题全球化与定量环境模型构建阶段进入21世纪,全球环境变化成为引人关注的焦点,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大尺度下环境问题的不确定性成为科学难题,环境科学大学科的特征日渐明显,各分支学科进入了逐渐脱离其母学科,形成独特的学科特点和思维模式,并与系统科学、数学、物理和计算机等跨学科交叉渗透,进入定量环境模型构建阶段。(2)环境科学发展前景随着人类在控制环
13、境污染方面所取得的进展,环境科学这一新兴学科也日趋成熟,并形成自己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 将从分门别类研究环境和环境问题,逐步发展到从整体上进行综合研究。关于生态平衡的问题,如果单从生态系统的自然演变过程来研究,是不能充分阐明它的演变规律的。只有把生态系统和人类经济社会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研 究,才能彻底揭示生态平衡问题的本质,阐明它从平衡到不平衡,又从不平衡到新的平衡的发展规律。人类要掌握并运用这一发展规律,有目的地控制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使生态系统的发展越来越适宜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通过这种研 究,逐渐形成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相互关系的理论。 环境科学的方法论的发展例如在环境质量评价中,
14、逐步建立起一个将环境的历史研究同现状研究结合起来,将微观研究同宏观研究结合起来,将静态研究同动态研究结合起来的研究方法;并且运用数学统计理论、数学模式和规范的评价程序,形成一套基本上能够全面、准确地评定环境质量的评价方法。4. 如何理解环境科学的学科交叉和跨学科的交叉渗透?答:(1)环境科学的学科交叉分析环境科学按其性质及作用可以分为基础环境学、应用环境学和社会环境学。 基础环境学是从各基础学科的角度应用学科原理和理论对环境问题进行研究,是环境科学体系的基础; 应用环境学是基础理论的实际应用,主要是把一些应用科学如工程技术等运用于环境科学研究中; 社会环境学是环境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形成的交
15、叉学科,它以人类一社会环境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研究社会、经济、环境三大规律的联合作用,并对人的行为和观念进行调控。(2)跨学科的交叉渗透分析环境科学各个分支学科具有自身特点,但实际上它们又互相渗透、互相依存,既具有个性,又具有共性。例如,环境毒理学研究的是环境污染物,它不仅要研究对生物个体的损害作用,而且要研究对整个生态系统的损害作用及其防治对策,它具有特有的研究对象,但是由于环境污染物种类繁多,因此,环境毒理学包含环境化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医学、环境监测等学科的内容,它们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弄清环境污染对生物机体的影响,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5. 通过阅读环境科学经典著作
16、,总结环境科学的发展趋势与热点问题。答:(1)环境科学的发展趋势 研究人地(自然)系统协调发展的机制研究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变化的一般规律和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是十分关键的。尤其需要在过去研究“国情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近几年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作一个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它们之间内在的定量关系,并由此明确中国持续发展分阶段的目标和相应的发展模式,以建立环境与发展的动态调控模型,预测中国生态、环境变化趋势,为决策者提供可选择的方案和途径。 加强研究对污染控制成龙配套的适用技术其中包括清洁生产的高新技术,并应进一步加强我国区域环境污染控制的研究。我国环境污染有明显的地方性和区域性特点,不
17、同污染类型和环境破坏的区域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并具有很强的紧迫性、现实性和挑战性。 在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上需因地制宜实行污染物最少化的排放和清洁生产工艺,走污水、废弃物资源化的途径。在统一的环保政策下,按区域制定环境政策,分区控制、治理,分区保护、建 设,分区管理,对症下药,以最少的环保投资,获得最大的“三效益”。(2) 环境科学的热点问题 C、N、P、S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农业、能源、水资源持续发展的研究能源(主要是煤)的合理开发利用,碳、硫等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大气污染的控制;氮、磷等生物地球化学与水环境污染的防治和农业持续发展;环境演变的地质记录和规律。 人地(自然)系统的调控和区域可持续发
18、展的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论;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承载力;环境管理。 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区域水循环变化规律,污水资源化及水污染控制的配套适用技术的研究。 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土被的变化规律,土地退化的综合防治和土地复垦的配套适用技术研究。 环境污染的区域控制理论与方法城市地区,乡镇工业和矿业地区,流域(河、湖),海陆交错带和近海区域。 稀土等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生物(健康)效应和控制对策的研究Hg、Cd、Pb、Cr等重金属;有机污染物(优先有机污染物、三致有机污染物等)。 固体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放射性废料的安全和无害化的研究。 环境污染防治技术和监测技术的新理论和
19、新方法(包括污染源治理的新工艺)的研究。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研究。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一、填空题根据不同的原则,环境划分也不同。按环境主体,环境可分为 和 。【答案】人类环境;生物环境【解析】环境类型的划分涉及的范围广而复杂。根据不同的原则,环境划分也不同。按环境主体,环境可分为人类环境和生物环境。按照环境空间,环境可分为星际环境、全球环境、区域环境、聚落环境、特定空间环境等。二、名词解释1. 环境问题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研答:从广义理解,环境问题是指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从狭义上理解,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
20、动,使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一般情况下,人们多从狭义上理解环境问题,它可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2. 环境承载力答: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有害变化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的限值,是环境的基本属性环境具有有限性的自我调节能力的量度。环境承载力可作为判断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是否协调的依据。三、简答题1. 简述环境的特性。答:环境的特性如下:(1) 环境的整体性环境中的各部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关系。环境中大气、水、土壤、生物及声、光、电等各个环境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环境中的各种
21、变化也不是孤立的,而是多种因素的综合反映。局部地区的环境污染或环境破坏,总会对其他地区造成影响和危害。一般化学农药的残留时间较长,它们通过大气环流、海洋环流以及食物链进入南北极,危害动植物的生存。(2) 环境的区域性由于纬度和经度的差异,导致了地球热量和水分在各个自然环境的分布不 同,形成了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的垂直地带性分布和水平地带性分布的特点,这是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不同时空尺度下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变化很大,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经济和社会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使得对于自然社会和环境复合巨系统规律的探索和运用面临困难。(3) 环境的相对稳定性在一定的时空尺度下,环境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
22、所谓相对稳定是指环境通过物流、能流和信息流而处于不断变化中,但环境系统具有一定抗干扰的自我调节能力。只要干扰强度不超过环境所能承受的界限,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就能得以逐渐恢复,表现出动态的平衡性和相对的稳定性。(4) 环境变化的滞后性自然环境受到外界影响后,其产生的变化往往是潜在的和滞后的,这主要表现为: 引发的许多影响不能很快反映出来; 环境受到影响后,发生变化的范围和影响程度在当时很难了解问题的本质,具有不确定和难预测的特性; 一旦环境被破坏,所需的恢复时间较长,尤其是当超过阈值之后,自然恢复的成本、时间和难度成倍的增加。(5) 环境的脆弱性地球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从以上特点可以看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 科学 概论 复习 知识点 总结 课后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13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