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有色金属产业发展规划.doc
《湖南有色金属产业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有色金属产业发展规划.doc(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湖南省有色金属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湖南省有色金属管理局二一六年九月 目 录前言1 一、发展现状3(一)“十二五”取得的主要成就31、经济指标平稳增长32、结构调整成效显著43、发展水平全面提升54、节能减排进展顺利55、循环经济快速发展6(二)“十二五”主要经验及启示61、政策扶持是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62、协同发展是快速做大的重要路径63、对外合作是提质升级的强大动力7(三)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81、产业结构仍需优化82、创新能力亟待加强83、节能减排任重道远84、资源环境制约凸显85、市场秩序有待规范9(四)发展态势91、国际经济复苏乏力,但新的动力正在生成92、国内经济压力犹存,但平稳发展
2、具备基础93、有色产业低位运行,但未来发展空间很大10二、指导思想及发展目标与战略10(一)指导思想10(二)基本原则111、坚持市场导向112、坚持创新驱动113、坚持两型引领124、坚持高质高端125、坚持开放合作12(三)发展目标131、主要指标132、产业结构133、创新能力134、节能减排145、资源保障14(四)发展战略151、强化五大产业支撑152、拓展三类服务平台163、新建八个特色园区164、推进五十个重大项目16三、主要任务16(一)继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161、优化产业布局172、调整产品结构173、加强资源保障184、实施清洁生产19(二)大力发展有色产品精深加工20
3、1、精深加工202、高端制造21(三)加速推进新材料开发和应用221、金属功能材料222、稀有稀散金属材料223、稀土材料224、新能源装备及节能环保产品关键材料23(四)强力促进循环经济产业发展241、抓紧完善循环经济体系242、规划优化循环经济布局253、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产业25(五)加快培育壮大生产性服务业261、优先发展科技服务业262、完善发展电商服务业273、有序拓展金融服务业274、着力发展现代物流业27(六)充分发挥科技创新驱动作用281、增强企业创新能力282、突破关键共性技术293、加大技术改造力度304、促进两化融合发展315、推动科技成果转化31(七)着力抓好平台建设夯
4、实产业发展基础321、协同创新平台322、公共信息平台333、交易定价平台33(八)加强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约集聚发展331、优化提升六个现有园区332、加快建设四个在建园区343、谋划新建八个特色园区35(九)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强产业发展动能351、夯实招商引资基础362、突出招商引资重点363、提升招商引资服务36(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确保发展目标实现371、常德高端工业铝材项目372、株冶集团转移转型项目373、五矿铜业金铜项目384、株硬精密工具项目385、新型铅酸电池储能电站项目386、总部经济项目397、稀土精深加工项目398、锑产品精深加工项目399、铝循环综合利用项目3910、高
5、端电池制造(循环再生)项目4011、航天航空材料研发生产项目40四、保障措施40(一)深化关键领域改革40(二)加大财税支持力度41(三)严格执行产业政策41(四)营造公平竞争环境42(五)加强生产要素保障42(六)推动企业上市融资42(七)深入推进兼并重组43(八)强化行业人才培养43(九)科学组织规划实施44(十)完善考评激励机制44附件:1、湖南省有色金属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布局452、湖南省有色金属工业主要金属精深加工产业链483、湖南省有色金属产业“十三五”重点建设项目604、专家组评价意见715、关于对湖南省有色金属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合法性审查意见74湖南省有色金属产业“十
6、三五”发展规划前 言有色金属产业是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是制造业迈向中高端的重要支撑,是我省着力培育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十二五”期间,我省有色金属行业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把握并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部署,以市场为导向,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为引领,努力调结构、转方式、稳增长、促发展,全面推进湖南省有色金属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快速健康发展,并为“十三五”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打造现代、高端、绿色、高效的万亿有色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根据湖南省“十三五”规划编制协调领导小组关于编制湖南省“十三五”重点专项
7、规划的通知(湘规划20141号)和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做好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湘经信投资201574号)等文件要求,省有色金属管理局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制定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指导,紧密结合我省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实际,充分运用湖南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研究和规划前期重大研究课题成果,注重衔接国家和省级以及相关行业的规划,广泛听取主要产区、重点园区、重点企业以及行业专家和有关部门的意见建议,组织制定了本规划。规划期为20162020年。本规划文本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总结我省有色金属
8、产业“十二五”所取得的主要成就、经验启示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当前国内外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态势。第二部分提出我省有色金属产业“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第三部分明确“十三五”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第四部分强调确保“十三五”发展规划目标顺利实现的保障措施。第五部分为附录部分,主要包括产业布局、主要金属产业链和重点项目表。本规划的核心内容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五条原则,实施“5385”战略,明确十大任务,落实十项措施,实现“三个转变”,打造万亿产业。一、发展现状(一)“十二五”取得的主要成就“十二五”期间,
9、我省有色金属产业在品种质量、技术装备、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回收和循环利用、结构调整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1、经济指标平稳增长。2015年全省十种有色金属产量267.46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5.2%,“十二五”年均增长1.42%。铜、铝加工材产量分别为41.08万吨和208.01万吨,年均分别增长8.56%和 29.69%。 专栏1:主要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品种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年均增长率%十种有色金属249.32268.36273.56301.37299.37267.461.42其中精炼铜2.891.512.168.512.272.29电解铝29.4
10、132.8633.5933.0033.0033.002.33铅82.6696.33106.47115.73121.1399.763.83锌117.17119.69110.27116.69119.98114.38锑13.9613.8018.0123.6118.0213.94锡3.224.173.063.834.974.094.90有色加工产品其中铜材27.2521.7030.7145.1435.4741.088.56铝材56.6948.2787.35138.09173.82208.0129.69数据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信息统计中心2015年全省有色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62.04亿元
11、、主营业务收入 3827.02亿元,实现利税总额193.85亿元,“十二五”年均分别增长10.90%、14.75%和7.33%。“十二五”全省有色金属行业(不含独立黄金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47.63亿元,年均增长 15.81%。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国、快于全省规模工业平均水平,在全省工业中的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显现。 专栏2:主要经济指标 (单位:亿元)分 项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年均增长率%工业增加值573.50698.19811.301036.001063.31962.0410.90主营业务收入1922.803152.593529.01424
12、3.004249.903827.0214.75利税总额136.10204.93238.40250.00280.51193.857.33数据来源:湖南省有色金属管理局技术经济信息中心2、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循环再生利用产业加快发展,产品品种质量、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明显提升。全省有色深加工产业和制造业增加值增幅明显快于采选业和冶炼业,深加工产品比重由2010年的36%提高到2015年的42%。铝箔及大型工业铝型材、优质钛材等高精尖产品实物质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技术改造力度加强,一大批先进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得到推广应用。企业兼并重组积极推进,产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各
13、类企业协调发展、活力增强。产业集约化发展加快,产业集中度提高到45%,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2015年增长12.4%,高于全省规模工业增幅3.8个百分点,增加值总量比重达61.5%。3、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加快了相关技术装备的研发、推广和产业化,带动了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自主开发的地下立体分区大规模采矿、复杂铜铅锌多金属矿选矿、黑白钨混合浮选等技术得到推广使用,直接还原一步炼铅、海绵钛大型还蒸炉等技术实现了产业化,新型阴极结构铝电解优化节能、有色冶炼含砷固废治理与清洁利用等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目前技术装备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锑、铋冶炼产能占90%,大型预焙槽电解铝产能占100
14、%,先进水平的铅、锌冶炼产能分别占80%和87%。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铜、铝加工生产线相继投入使用。“十二五”期间,我省有色行业科技获奖等次(级)和比例在全国名列前茅,共获各类奖项518项,其中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科研平台和创新能力建设有新的进步,新增院士工作站1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4、节能减排进展顺利。“十二五”期间,化解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取得进展,全省累计淘汰落后冶炼产能 40万吨。有色金属工业综合能源消耗为2080.65万吨标煤,同比下降16.85%。其中铜、铅、锌冶炼综合能耗分别下降256.10千克标煤/吨、400.07千
15、克标煤/吨和 884.71千克标煤/吨,比2010年分别下降28.9%、11.8%和6.6%,原铝综合交流电耗为13050千瓦时/吨,比2010年下降250千瓦时/吨。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较2010年均消减10%以上,砷、镉排放量均消减25%以上。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65%。5、循环经济快速发展。2015年我省再生有色金属产业主要品种(铜、铝、铅、锌)产量为126万吨,实现产值1326亿元。其中再生铜46万吨、再生铝48万吨、再生铅锌32万吨,“十二五”年均分别增长21.5%、43.3%和94.8%。尾矿综合回收有价资源进入产业化,再生铜铝、冶炼渣料等综合利用技术开发
16、取得重要成果。冶炼废渣综合利用率、有色金属废弃物回收率分别达到80%和90%左右。常宁水口山经济开发区、桂阳工业园获批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汩罗、永兴工业园获批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获中央资金6亿元。形成了湖南(郴州)稀贵金属深加工产业基地、汨罗再生铜再生铝回收加工基地、永兴稀贵金属再生资源利用产业集中区等产业基地。(二)“十二五”主要经验及启示1、政策扶持是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十二五”期间,陆续发布实施了关于促进有色金属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支持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湖南有色金属循环再生利用促进条例即将出台。
17、作为行业主管部门的省有色金属管理局发布了湖南省有色金属工业技术改造投资指南(2013-2015年)和湖南省有色金属工业推广新技术及淘汰落后指南等多个行业指导意见。这些政策的出台,对促进我省有色金属产业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协同发展是快速做大的重要途径。“十二五”期间,我省有色金属行业国有经济成分继续稳步发展,民营及其它多种经济成分活力进一步释放,形成了协同发展的可喜局面。五矿有色控股边抓国内外业务整合管理融合促内涵增效,边抓转型升级投资并购推外延发展,投料试车金铜项目填补了我省铜冶炼短板,如期推进株洲硬质合金工业园,成功投产秘鲁LB铜矿项目,在湘投资过百亿,成为湖南省首家千亿企业。湖南
18、黄金集团资产增长了101.6%,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达到了90,利税总额增长率达到了25%。民营企业遍及有色金属采矿、选矿、冶炼、加工和再生金属回收利用等领域,生产规模越来越大,产品档次越来越高,经济效益越来越好,主营业务收入和利税达到全行业总量的75%左右。2015年度我省有色金属行业50强企业中,非国有企业达41家,其中晟通科技集团、金龙国际集团位居二、三位。湖南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还位列2014年我省民营企业200强第3位、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第119位。3、对外合作是提质升级的强大动力。我省有色金属行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强招商引资力度,进行以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业
19、、循环再生利用业、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领域的多种形式的对外合作,通过引进增量与优化存量相结合、引进项目与优化结构相结合、引进资金与引进技术相结合等,提升产业层次,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中德有色(望城)工业园、常德高端工业铝材产业园等项目进展顺利。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取得了明显成果,金贵银业等多家有色企业成功上市。(三)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1、产业结构仍需优化。全行业企业整体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布局不尽合理,产业集中度不高,部分企业综合实力弱。一些地区、企业同质化发展较严重,资源配置效率较低,没有形成规模化、规范化、特色化发展。部分产品产能过剩,粗加工产品比重大,精深加工产品比
20、重低。2、创新能力亟待加强。全行业研发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不足1%,产业总体还处于国际产业链分工的中低端,产业技术升级慢,核心竞争力和市场抗风险能力不强。我省高校、科研院所的部分科研能力闲置,创新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科研成果的产业化程度不高。相当一部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投入不足,产品技术含量、创新度和附加值低。3、节能减排任重道远。2015年,有色金属行业能耗占全省工业能源消耗的13.8%,但工业增加值只占全省的7.2%。万元产值能耗比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高了5个百分点。铅冶炼平均吨铅综合能耗距国内先进水平376千克标煤仍有24千克标煤的差距。铅锌、锑尚有部分产能有待化解,重金属排放总量仍
21、较大。4、资源环境制约凸显。当前,一些重要矿山面临资源接替危机,一些新兴战略性矿产有待探明,加之资源的过度开采以及较低水平利用等原因,我省有色金属保有资源储量已严重不足,主要矿产品原料对外依存度高。2015年我省主要有色金属矿产原料自给率为32.75%。长期的矿山采选、冶炼生产所累积的重金属污染和历史遗留的矿山地质环境等问题逐渐显露,已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5、市场秩序有待规范。一些地区和企业没有严格落实国家的产业政策,不能很好地执行安全环保、能耗及清洁生产等行业标准。浪费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仍然突出。市场秩序不够规范,无序竞争仍比较严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良性机制有待建立。(四)发展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 有色金属 产业 发展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13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