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及水稳拌合站建设标准(附CAD图).doc
《沥青及水稳拌合站建设标准(附CAD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沥青及水稳拌合站建设标准(附CAD图).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一、总体要求1二、管理标准1三、施工便道11.一般规定12.施工便道建设标准23.施工便桥建设标准3四、施工用水3五、临时用电3六、消防设施4七、建设标准41.设置原则42.选址要求53.场站规划53.场地建设64.拌和设备74. 料仓建设85.材料储存9八、安全文明管理标准10九、环境保护标准111.生态环境保护112.噪声防护113.大气污染防护124.水污染防治125.文物保护13十、附件:13拌合站临建工程标准一、总体要求根据施工调查资料,结合地质地形地貌条件,遵循“安全、合理、节约、环保、方便”等原则,制定临时设施建设方案,报公司、监理和业主单位审批后实施。根据使用功能的不同分
2、区布置,生产、生活和办工区分离,生产设施靠近施工现场;临时工程和设施不干扰永久工程的施工,方便管理。少占耕地,充分利用坡地、荒地,满足环保要求。二、管理标准(1).拌和站由项目部直接进行建设及管理,不得分包、转包给其他单位或个人。(2).拌和站的计量设备应通过当地政府计量部门标定后方可投人生产,使用过程中应不定期进行复检,确保计量准确。(3).拌和站设备拌和能力必须保证在施工高峰期不间断供应。同时,拌和站应配备足够的运输车,满足高峰作业的需要。(4).拌和站及工点、施工便道的修建要保证运输车等施工车辆在晴天和雨天都能顺畅通行。(5).每次拌和作业完成后,应及时清洗机具,清理现场,保持场地整洁。
3、三、施工便道1.一般规定(1).施工便道尽量利用既有道路,便道应保证畅顺,并与现场的存放场、仓库、施工设备等位置相协调,满足施工车辆的行车速度、密度、载重量等标准。(2).施工便道分为主(干)线和次(引入)线。施工主干线尽可能地靠近管段各主要工点,引入线以直达用料地点为原则;应考虑与相邻合同段便道的衔接。(3).应尽量避免与既有铁路线、公路平面交叉。新建便道尽量建在永久用地范围内、不应占用路基,特殊地段必要时可考虑短期占用路基,但应采取临时过渡性措施,尽量缓解干扰。(4).施工期间应组织专门的便道(便桥)养护队伍负责日常检查和养护, 配备必要的机械、工具和材料,最少要配备1台洒水车用以晴天洒水
4、,做到雨天不泥泞,晴天不扬尘。2.施工便道建设标准(1).施工便道技术质量标准如下:新建便道路基宽度不小于8.5m,路面宽度不小于7.5m,基础设置不小于厚30cm片碎石,路面设置不小于厚30cmC20混凝土,曲线或地形复杂地段应适当加宽。道路两侧设排水沟,排水畅通。(2).改建便道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错车道。视地形条件和视距标准,不大于400m设置一处错车道。错车道路基宽度不小于7.5m,路面宽度不小于6.5m,长度不小于20m。(3).便道路面应保持直顺、干净、坚固耐用,路况完好,无坑洼,无落石,无淤泥,无积水。(4).便道经过水沟地段,要埋置钢筋混凝土圆管或设置过水路面,做到排水畅通。3.施
5、工便桥建设标准(1).便桥结构按照实际情况专门设计,满足排洪标准。汽车便桥桥面宽度不小于4.5m。(2).为了防止水流冲刷,宜于桥台上游回填部分钢筋片石笼。(3).桥头设置超限标牌,桥面设高1.2m的栏杆扶手,栏杆颜色标准统一。四、施工用水拌合站施工用水采用打井取水使用、河流湖泊抽水或自来水,定期对水质进行取样检测,保证混合料出料质量及生活用水安全。水稳站设置容量150m3以上的水池贮存拌和用水。五、临时用电(1).一般情况下,水稳站设置1台630 KVA变压器,沥青站设置1台1250 KVA变器。为确保拌和站有可靠的电源使用,水稳站需配备1台200KW以上备用发电机,沥青站需配备1台1000
6、KW以上备用发电机。(2).场站临时用电布置符合现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规定,工程专用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220/380V低压电力系统,采用TN-S接地、接零保护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和三级配电三级保护方式,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箱一闸一漏”制。(3).配电房、变压器等固定电力设备均设安全防护屏障,高度2.5m,并设置明显的禁止、警告标志。(4).电力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按规定正确穿戴、使用劳动保护用品。(5).夜间施工时,现场安装满足施工安全要求的照明设施。(6).雨季施工增加用电设备巡视次数,做好用电设备的防雨措施,避免发生漏电事故。六、消防设施拌合站内各功能区
7、在明显位置设防火设施。每个功能区将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同时在沥青灌及油罐旁设置至少一个消防砂池。在每处消防设施处悬挂公告牌,明确消防责任人、联系方式等。七、建设标准1.设置原则(1).拌和站的建设应坚持“工厂化、集约化、专业化、环保化”的标准,进场后一个月内明确拌和站设置规模及位置,并编写建设方案,内容包括位置、占地面积、功能区划分、场内道路布置、三级沉淀池、排水设施布置、电力设施设置及拌和设备的型号、数量等。(2).建设方案经业主单位审批同意后才能进行拌和站建设,拌和站建成后,由业主单位验收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3).锅炉房、发电机房等与其他临时房屋的距离不得小于10m,其中锅炉房应用非
8、燃烧材料建造,并远离易燃物品,设在下风口,烟囱上安装防火帽。存放易燃易爆品的临时库房距其他施工设施和人员住房应在有关规定的安全距离之外。(4).场站临时用房、临时设施、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区防火间距应符合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程(GB 50720)的相关要求。2.选址要求(1).拌和站应尽可能靠近主体工程施工部位设立。(2).根据全线混合料供应数量,拌和站尽量选在接近最佳经济合理运距的位置。(3).拌和站选址应便于材料进场,靠近公路或码头。(4).水、电接入方便,通信畅通。(5).土地使用成本相对较低。(6).确保安全.应选在地质良好地段,不受洪水和泥石流威胁,避开坍方、落石、滑坡、危
9、岩等地段;.尽量远离生活区、居民区、学校等敏感地带,减少对周边的干扰,尽量设在生活区、居民区、学校的下风向;.避开高压线路及高大树木,与国防通信线路、光缆、油气管道保持安全距离; .避开集中爆破区(离集中爆破区500m以外);.施工干扰小,利于环保及污染处理。(7).场站选址与布置要经过多方案比选。3.场站规划(1).拌和站建设应综合考虑施工生产情况,合理划分生活区、拌和作业区、料仓、运输车辆停放区及改性沥青加工设备及库房等。拌和站的生活区应同其他区隔离开,场地进行硬化处理。(附件1:沥青及水稳站平面布置示意图)(2).拌和站采用轻型钢结构全封闭式管理。根据整体规划绘制详细的现场布置图,并将各
10、划分区域标识清楚。(3).拌和站大门力求简洁大方,设置10m宽铁艺或自动伸缩大门,并在大门一侧设置场地铭牌,在大门处设置门卫值班室。(4).地磅满足地材运输车辆最大自重和载重的能力要求。(5).场外设置洗车池,所有车辆进入拌合站前应通过洗车池,确保拌合站场内的干净整洁,避免污染料仓。(6).在场站外侧设置钢结构棚顶滴水环形排水沟,并在合适的位置设置沉定池及污水过滤池,不得将站内生产废水直接排放。3.场地建设(1).拌和站场地。拌和站的所有场地必须进行混凝土硬化处理,使用不小于10cm厚的级配碎石(或天然砂砾等)基层,不小于10cm厚的C20混凝土硬化处理。根据场区地质条件,可适当调整基层厚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沥青 水稳拌合站 建设 标准 CAD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12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