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指导书.doc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指导书.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指导书第一节 毕业论文的研究领域一、汉语言文学专业(一)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是学生最乐于选择的一个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作家作品研究。这是对中国现当代文学重要作家作品进行个案研究,探讨这个作家创作的意义、价值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在这方面应注重作品的重读,注重运用叙事学、语言学、心理学、接受美学、结构主义、女权主义、新历史主义、文化人类学等新理论、新方法对现当代文学作品进行多维重新阐释。如雷雨的精神分析与“俄狄浦斯情结”;围城的阅读效果、视点变化与方鸿渐生存境遇的解析;边城的湘西世界与民俗学的解读;小二黑结婚的叙述视角与“赵树理现象”等选题,大
2、大丰富了我们对现当代作家作品的深入认识。 2社团、流派和思潮研究。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社团、流派和思潮的历史意义与地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现了许多社团、流派和思潮。社团方面有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沉钟社、语丝社等;流派方面有新月派、象征派、九叶派、现代派、新感觉派、山药蛋派、荷花淀派等;思潮方面有现实主义思潮、浪漫主义思潮、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人道主义、自由主义、现代主义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等。 3文学史研究。从宏观的视野、纵向的角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进行历史性的研究,以揭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规律。 4文体研究。基本上以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四大文体为核心,探讨各种文体在中国现代的发展
3、演变规律。在诗歌研究方面,近年来,诗歌研究的热点大约有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诗歌,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诗歌,以戴望舒、卞之琳为代表的现代派诗歌,以穆旦为代表的九叶诗歌以及新时期的朦胧诗创作。在散文研究方面,近年来,以随笔、美文为代表的学者散文颇受研究者的重视。现代文学中的周作人、梁遇春等,当代文学中的钱钟书、余秋雨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仅在学术界受到重视,而且在大众读者中都有市场,形成了90年代以来经久不衰的散文热。小说文体研究领域集中了本学科最多的人才,近年来,颇被人看好的是沈从文和张爱玲独特的文体。(二)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是一个非常具有研究潜力与研究空间的方向,对
4、古代文学研究可以尝试从下几个方面入手:1.古代文学作家作品解读、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家、作品浩如烟海,既可以解读一个作家的系列作品,也可以选择一个作家的代表作品加以深入剖析;既可以从作家的创作动因、创作成就、接受美学等角度分析阐述作家的创作,也可以就文学作品的内容展开分析阐述,如艺术形象分析、艺术成就分析、艺术结构分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分析等等;既可以从微观角度阐释文学作品的魅力,也可以从宏观角度阐释文学创作的价值和成就。2.古代文学比较研究。既可以是中国古代文学自身的比较研究,如同一时期的不同文学形式之间的比较研究,或者不同时期的同一题材、同一体裁的演变研究。也可以将古代文学作家作品与国外
5、古代文学比较研究;既可以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家、作品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比较研究,也可以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家作品与外国文学比较研究;既可以是单一形象之间的比较研究,也可以是作家创作背景、文化内涵方面的比较研究;既可以是作家创作倾向、创作背景、创作风格之间的比较研究,也可以是作品之间的比较研究如形象比较、内涵比较、风格比较等等。3.古代文学的文化研究。既可以是与文学作品相关的文学现象或文化现象研究,如相关的文学思潮、文学团体研究,或由文学作品所引发的文化现象研究;也可以探讨文学作品文本与文化之间的渊源研究,将文学作品放回到其所产生的文化背景、文化语境中,在大的文化背景、文化传统中解读、阐释文学作
6、品的魅力与价值;既可以是作家的文化背景研究,探讨作家创作的集体无意识,探讨文化传统对作家创作的潜在影响。也可以是文学作品的文化传统研究,探讨某一体裁在不同文化背景中所呈现的不同他色等等。既可以运用传统的研究方法研究古代文学,也可以运用原型批评、精神分析方法、文化人类学方法等研究文学作品、文学现象、文化现象。(三)外国文学研究领域1不同时期、不同国别的外国文学研究。在这方面可选取古希腊、罗马文学研究,俄罗斯文学研究、美国文学研究、日本文学研究等等。2作家作品研究领域。这是对外国文学重要作家作品进行个案研究,探讨这个作家创作的意义、价值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更要突出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例如,托尔斯泰
7、研究、易卜生研究、惠特曼研究、福楼拜研究、泰戈尔研究、契诃夫研究、果戈里研究、欧亨利研究、巴尔扎克研究等等。3外国文学理论与思潮流派研究领域。在这一方面可以选取20世纪西方文学思潮研究、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研究、后现代主义思潮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20世纪下半叶各国文学研究、20世纪小说艺术研究、20世纪戏剧艺术研究、20世纪诗歌艺术研究、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重新评价、重要文论家专题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与文学、外国文学史评论、外国文学思想史、欧洲中古文学、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叙事视角研究、宗教与文学研究、哲学与文学研究等。 另外也可以从影视文学、中外文学比较等方面选择研究课题。(四)中学语文
8、教学教法研究领域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方向的研究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大致可以分为两类:1在理论方向上,包括语文课程的性质和意义研究、语文教学的模式和手段方法研究,语文课程改革的理论背景介绍和改革模式探讨,语文教学与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研究;纵向的历史研究,包括历代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综述、历代语文教学的发展模式探讨;横向的比较研究,包括各国课程模式的背景和理论探讨、各国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等。2在实践研究上,以研究的内容为分类的标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对语文教学实践的整体观察:包括语文教学改革现状的分析和对策、语文课程改革的现状和成因分析、教师素质的现状和成因分析、学生学习兴趣的现状和成因分析、
9、教学内容的现状和成因分析、教学方式方法的现状和成因分析;二是对语文教学子分类的微观分析:包括语文阅读教学、语文写作教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语文听说教学、语文综合实践性和语文活动性教学的现状、方法和成因分析,以及对策研究;三是对语文智力因素培养的研究分析:包括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四是语文教学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研究:包括语文学习兴趣、动机、情感等因素与语文学习的关系分析;五是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研究:包括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研究、人文科学与语文学科的关系研究。(五)语言文字研究领域1汉语词汇学研究。以语言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汉语词汇进行研究,尤其
10、是汉语词汇学研究方面的一些重要问题,如:词汇的构成、词的形式、词的内容、词汇的发展等。也可以从史的角度研究汉语词汇学与传统训诂学的联系与区别,汉语词汇学发展状况以及对民族共同语词汇的研究与方言词汇的研究。2汉语语法修辞学研究。运用语法学理论分析和研究具体的语言现象,对语法研究现实进行描写和揭示,从而进行相关问题的研究,如:词类划分问题、句法成分、短语、单句、复句等具体问题。还可以从修辞的角度把握语言运用,研究修辞的能力、修辞的表达和接受原则等。3汉语语义学研究。研究语义的性质、语义的系统、语义的单位和语义的分析方法,研讨语义的变化,特别是着重从社会和历史的角度去探讨语义变化的原因和规律,找出语
11、义表达的规律性、内在解释、不同语言在语义表达方面的个性以及共性。4汉语史研究领域。以商周以来主要是周秦以来的语言的发展历史为研究对象,研究汉语的历史发展过程,找出它的发展规律、发展方向,探寻汉语语音体系、语法体系和词汇体系的历史来源。具体内容包括:探求语词来源的语源研究、考证具体词语的意义以及疏通古今字义语义。还可以从文化的角度,考证研究汉语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开展对语言与思维、哲学、政治、神话宗教、文学艺术、民俗等等方面的有关问题的探讨。(六)写作学研究领域现代写作学主要包括主体论、过程论、文体学三大系统,研究写作也应围绕这三个方面来进行:1主体论研究领域。主体论研究对于写作主体的研究,从上个
12、世纪90年代开始受到重视。写作主体的构成与写作主体在写作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是当前写作学最需要、最值得研究的。一篇文章乃至一部作品的成功与否,一切都决定于这个写作主体,写作主体就是写作的人、写作过程的掌控者,在整个写作过程中,他所起到的决定性的作用。不同的写作主体写出来的东西其差距是非常明显的。所以,不同文体对写作主体的素养、思想水平都有不同的要求,这些素养如何形成,是值得研究的;写作主体的写作能力的形成,更值得研究。特别是对文学写作的主体,他的感受力,他的联想力与想象的能力、他的审美能力、他的构思成文的能力、他的语言架御能力都值得好好研究,大而言之,这可能要涉及到心理学与写作学的关系问题。
13、总之,写作主体方面有诸多问题需要研究,有的可能是属于拓荒式的研究2文体学研究领域。文体学研究从古到今研究的比较多,但是现在文体学还有更多的研究余地,相近文章划不清界限的仍然存在,比如散文与新闻中通讯、散文和和杂文、和评论性随笔等,总之散文的范围太大,需要进一部研究。3过程论研究领域。写作的过程很重要,按照写作学科的规律,写作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操作过程,这个过程从选材立意、到全篇的构思,再到表达方式的选择和语言的运用。整个过程规律性也是值得研究的。第二节 毕业论文撰写的要求一、要体现较强的研究能力毕业论文的撰写是衡量现代大学生是否具有综合实践能力最重要的标志和表现,是实践能力的一种测评、一种检验
14、、一种总结。因而,作为一个合格的大学毕业生,不仅是指他能以合优异的成绩完成各门专业课的学习,更主要的是指通过各门专业课的学习,为将来的工作包括继续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同时培养出较强的实践能力、研究能力。而这种实践、研究能力的有无和强弱,既是学习成绩的最高表现,又是决定将来能否有所作为的“基本功”。二、要体现创新精神(一)新见解、新发现新见解、新发现就是对某个问题有“新”的研究论述,提出“新”的思想见解。因而,论文的最基本要求是对某个问题能够提出独特的、自圆其说、自成“一家”的“观点”。当然,这种新观点是对某一问题的“科学”研究、“合理”的发现,而非凌空蹈虚的为“新”而新。譬如在学术界对
15、阿Q性格的研究,“精神胜利法”早成定论,但林兴宅却提出了“阿Q性格系统”问题,指出构成阿Q性格整体的元素是非常复杂繁多的(不只是精神胜利),而这些诸多的性格元素,又表现为双向性:质朴愚昧又狡黠圆滑;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狭隘保守又盲目趋时;排斥异端又向往革命;憎恶权势又趋炎附势;蛮横霸道又懦弱卑怯;敏感禁忌又麻木健忘;不满现状又安于现状。这种双重性格系统的研究使人们对阿Q性格有了新的认识。它无疑是对精神胜利法研究的重大超越和突破,是阿Q和鲁迅研究的重大收获。上面所举的例子,是理论家们的重大研究成果,我们的毕业论文当然不可能要求达到如此程度,但论文追求的新见
16、解,新发现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以近几年的毕业论文来看,有许多篇章正是以提出新见解而获得好成绩的。比如,有的学生发现张承志创作中其它批评家并未发现的一个隐秘现象:对女性的矛盾心理:一方面对一般女性的轻视,另一方面又恋母。另外,中学语文教学是当下语文界、教育界,文学界正在研究的热点问题。(二)新角度、新方法新角度、新方法之所以值得倡导,就在于它可以带来论文的新发现。早在20世纪30年代,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就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所谓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就是把作品放在巫术民俗背景中研究的方法)研究“诗经”。如江南一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北,鱼戏莲叶南
17、”。闻一多给予全新的解释。鱼是男人的符号,莲是女人的符号,鱼与莲戏实为男与女人戏。而男戏女又是远古生殖崇拜仪式的象征。正是由于闻一多先生的学术开拓,才使“诗经”恢复了民间的文化本义,洗去了涂在“诗经”身上厚厚的社会性主题。也正是在闻一多先生的启发下,我们才进一步理解了在陕西一带流行的剪纸(全国各地均流行过此类年画)均由三种符号构成:荷花、鱼和胖娃图。在这类作品中,三种符号每一种都是必不可少的,三种符号组成了一种象征:生殖崇拜仪式。现在的“民间”之所以流行此种剪纸与年画,就是生殖崇拜集体无意识的表现。鱼与荷是代表男女的,而胖娃娃则是代表男女交合后的生殖结果的。人们之所以看不出剪纸和年画的本来意义
18、,那是因为,生殖仪式原型在适应新文化形势的过程中一步步置换变形,使新的形式与原型发生较大变化。闻一多先生的研究,启示我们:欲研究现代艺术(包括民间艺术)必须追溯它的原始文化意义。以新角度,新方法写作论文,近些年来已成为许多同学的自觉追求。例如,当西方文艺理论研究方法的大量被采用以后,很多学生从“痴心女子负心汉”的原型理论、女性主义、心理分析、比较文学等不同的角度来研究雷雨中的蘩漪。三、借鉴与突破学术研究是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才有所建树的,没有借鉴的学术研究是不存在的。学术研究不可能从零开始,“站在巨人的肩上”正是这个道理。但借鉴是为了突破、创造、出新,站在巨人的肩上应该比巨人看得更远更高
19、更深而不是更近更低更浅。毕业论文虽不能以学界的学术研究标准来要求,但道理却是一样的。毕业论文也要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在前人的基础上展开新的思考、探索。这是一种继承、批判、扬弃和发展、创造的过程。关于这一点,著名学者的研究提供了典型的范例。弗洛依德提出的“无意识”(潜意识)概念,在整个人类思想文化中产生极为广泛的影响,但他的学生荣格不是仅仅继承、解释和诠译他的思想,而是突破发展了他的思想,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立了原型心理学说和原型批评方法。加拿大批评家弗莱的批评的剖析被认为是文学批评界的“圣经”。然而,它并非弗莱的凭空杜撰。它是在荣格原型批评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
20、原型批评之大成的辉煌著作。从荣格、弗莱的学术研究方法中,人们会深深地领悟到学术研究的一种具有重要方法论意义的道理:对前人的借鉴和突破。四、切忌因袭和拼凑论文的价值在于有新,没有新意的叙述绝不能称其为论文。一些毕业论文就形式来说,有论点,论证和论据,有的洋洋洒洒长篇大论还颇为壮观,但究其实质,它并未提出任何一点新见,都是在重复别人的观点和理论,仍然是滥竽充数。总的说来,有两点必须引起重视:一种是因袭。所谓因袭主要是指论文立论使用了前人他人的观点,见解。论文立论可以使用前人,他人的观点,但在这样作论文时,必须对前人的观点有所补充完善;对前人、他人的观点有新的论证,新的材料等。离开这两个基本点的对前
21、人他人观点的运用,特别是又把它当成自己的观点,那就是因袭甚至是抄袭。一些同学反映,在作论文的过程中,一写就跑到别人(前人他人的论文)的“道”上去了,一写就和人家重复了,一写就躲不开人家的论述,其原因就在论者写作论文的准备不够充分,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做到全面系统的掌握,没有形成自己的见解,这就有可能由因袭发展为抄袭。因袭与抄袭只有一步之遥。因袭其实是观点的抄袭,而抄袭是论文的主体或整体从论点、论述到行文的全面照搬。沿用他人的观点就很容易沿用他人的论述形式。因为他人论文是一个有生命的整体,是一个科学的研究和发现,而科学的研究和发现,是有“客观”的规律的,你沿用人家的观点,就必然进入人家的论述规律,
22、论文的“灵魂”的窃取常常以“肉体”的窃取为其表现形式的,学术界的许多抄袭丑闻也是这样发生的。另一种是拼凑。拼凑就象餐桌上一道“拼盘”一样,也是毕业论文的一道常见的“风景”。然而,“拼盘”是清新爽口的,而“拼凑”是陈腐“腻歪”的。拼凑的论文同样是伪论文,它是以没有自己的思想见解为前提的。伪论文是论文的僵尸,它不具备论文创新的生命。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形成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论文写作的因袭和拼凑就不可避免。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事实。它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学习(也是教育)的失败。因为学习的结果不只是每门专业考试的合格,良好或优秀,更要体现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上。而论文就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
23、。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缺乏是论文因袭和拼凑的最基本原因。第三节 撰写毕业论文的准备一、毕业论文素材准备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应占有必要的资料。对某个论题的论述,必须以占有这个问题研究相关的重要资料为前提。譬如说,研究红楼梦的主题,以往红学家的主题说的几种有代表性学术观点的资料必须占有;譬如研究“沈从文与地域文化的关系”,“沈从文与地域文化的关系”的研究文章综述及重要文章必须收集到。学术观点应该是在了解前人基础上形成的,不然,论文劳动可能就是重复无效,甚或保守的。前几年,有的同学曾发现现代作家王统照曾在吉林四平任教,就想写王统照在四平的情况,以为是自己的新发现,有填补现代文学空白的意义和作用,欣喜
24、若狂,费了好大的劲调查、走访,当形成论文写作大纲拿给别人看时,别人告诉他本校的一位老师已经在好多年前写过。论文写作者找来一看,吃惊地发现,自己所论问题已被该老师论述完了,自己的观点在学术界不新,也无需再论。因此,占有必要的资料是论文研究的基础。论文写作同文学创作是两码事。文学创作无需那么多前人的研究资料,主要是展开想象。论文不行,论文必须占有该论题所涉及到的相关资料,舍此准备,论文不能成功。二、毕业论文的理论准备论文的理论准备应该是较长远的准备,学生在写作论文时应该注意避免重作品轻理论、避理论、怕理论的毛病。某种意义上说,理论比作品更重要。如果没有较长时间的理论修养,到写论文时才去读,那是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汉语言 文学 专业 毕业论文 指导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11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