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防洪评价报告(通过省厅评审).doc
《桥梁防洪评价报告(通过省厅评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防洪评价报告(通过省厅评审).doc(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X桥跨XX河防洪评价报告(报批稿)XXXX二0一七年七月XXX防洪评价报告(报批稿)批 准:XXX审 定:XXX审 查:XXX校 核:XXX报告编写:XXX目 录1 概述11.1 项目背景11.2 评价依据31.3 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51.4 其它61.5 评价范围61.6 评价洪水标准的确定72 基本情况82.1 建设项目概况82.2 河道基本情况102.3 现有水利工程及其它设施情况172.4 水利规划及实施安排173 河道演变203.1 河道历史演变概况203.2 河道近期演变分析223.3 河道演变趋势分析264 防洪评价计算284.1 水文分析计算284.2 壅水高度及壅水范围3
2、74.3 桥梁下弦高程的复核394.4 冲刷计算405 防洪综合评价455.1 建设项目与有关水利规划的关系及影响分析455.2 项目建设是否符合防洪防凌标准、有关技术和管理要求455.3 项目建设对河道行洪安全的影响分析455.4 项目建设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475.5 项目建设对护岸及其它水利工程与设施的影响分析475.6 建设项目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475.7 建设项目防御洪涝的设防标准与措施是否适当475.8 项目建设对周边环境及水质的影响485.9 项目建设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486 影响的防治与补救措施496.1 降低对河道岸坡影响的措施496.2 降低对环境、水质影响的
3、措施496.3 桥梁汛期施工应采取的措施507 结论与建议517.1 结论517.2 建议51附图:1 概述1.1 项目背景1.1.1 项目所在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是经济腾飞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防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交通运输发展的快慢、优劣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支撑、保障和引导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实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下,交通运输更承担着新时期赋予的重要责任。本项目XXX,主要分为两期,一期项目起点位于XXX与XXX平面交叉处,全长约5.485公里,二期项目为自一期项目终点XXX东向西南方向前行,跨越XX河后继续向西南方
4、向前行跨越XX后至XX村与县道XXX平面交叉处结束,全长约1.8公里。本项目合计全长7.285公里,XXX属于二期项目中跨越XX桥梁,项目具体路线走向见附图1。XXX在XX村南部跨越XX河,XX桥处于XX水库与XX闸之间,桥梁距上游XX水库56.2km,距下游XX闸17.8km,XX桥是XX至XX道路上跨XX河的一座重要桥梁,也是XX至XX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XXX旅游开发、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XXX有限公司承担了XXXXXXXX至XX道路提升工程的勘察设计工作,XX桥桥梁总长307.24m,桥梁全宽为12m。由于XX桥跨越XX河,根据水利部、国家计委水政19927号文:“关于
5、颁发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的通知”及水利部水建字2001618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的通知精神,评价工程建设对河道行洪与防洪安全的影响提供了依据,为评价工程建设与防洪、河道管理等是否相抵触,保证工程满足河道防洪要求,必须编制有关的防洪评价报告,经有关专家评审和河道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开工建设,力求将桥梁建设对防洪的影响降到最低。1.1.2 编制工作概况XXX有限公司承担了XXXXXXXX至XX道路提升工程的勘察设计工作。于2017年6月,受XXXXXX的委托,XXX有限公司承担了“XX至XX道路提升项目XX桥工程跨XX河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工作。接受委
6、托后,公司组织相关技术力量组成项目组对本项目进行了实地勘察,就其地理位置、场地、地形地貌、周边环境、水利规划以及工程所在河道的基本情况、现有水利工程及其它设施情况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现场考察。项目组在了解有关情况的基础上,收集了本工程所在河道的主要影响河段的地形图,了解了本项目建设的基本思路、建设规模、布局规划等内容,并搜集整理有关基础资料、图纸,查清了现有建筑物位置、类型和数量,并对河道断面、过流能力进行了复核,为进行防洪评价做好了准备。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桥梁结构形式、平面布置等资料,分析计算桥梁建成后各频率洪水的水位壅高、壅水长度、河底与河岸冲刷等,论证其对河势、堤防、防汛、现有水利工程等方面
7、的影响,提出消除或减小影响的补救措施。1.2 评价依据1.2.1 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年8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3)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年6月10日国务院令发布);(4)原国家计委、水利部关于颁发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的通知(1992年4月3日水利部水政19927号);(5)水利部关于印发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的通知(2004年7月水利部办建管2004109号);(6)河南省
8、水利厅关于加强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通知(豫水管字199810号)。1.2.2 规程、规范(1)防洪标准(GB50201-2014);(2)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SL278-2002);(3)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4)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96);(5)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JTJ062-2002)(6)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15);(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8)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GB51038-2015);(9)其它相关的规程、规范等。1.2.3 参考资料(1) XXX(2) XXX(3)
9、XX桥设计资料、地质勘察资料、测量资料等;(4) XXX水利志(5) (5)其它相关资料。1.3 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1.3.1 技术路线根据水利部办公厅颁发的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中的相关内容,综合评价河流的防洪现状和总体要求,在系统收集有关水文泥沙资料、河道地形条件、河道变化,桥位处河道现状及规划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实地查勘、资料分析、数值计算等方法,分析桥位处河道的水沙变化与河势演变,计算桥位处设计洪水流量及设计洪水位,综合分析评价桥梁建设对防洪可能产生的影响。最终提出防洪评价结果、防治措施及相应的建议。1.3.2 工作内容根据导则规定的内容进行
10、防洪评价报告的编制工作,主要包括:项目概况、所在河道的基本情况、河道演变的特点、水文分析计算、壅水计算及冲刷计算。在此基础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技术规范,分析评价桥梁建设对防洪的综合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1)现场查勘,收集工程基本资料与河流流域的基本特征和暴雨等资料;(2)分析桥梁所在河道的基本情况、工程情况及河道演变的特点及趋势;(3)分析计算桥梁所在河段在设计洪水频率下的设计流量、设计洪水位;(4)根据河道水文地质及相关资料,计算桥梁壅水及冲刷深度,进行桥梁下弦高程复核等防洪评价计算;(5)根据河道现有水利设施及近期治理规划,针对桥梁的设计方案,评价建设项目对河势变化、堤防安
11、全、河道行洪、河水水质、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以及施工期对河道防洪、行洪等方面影响,同时就洪水对桥梁的安全影响进行评价;(6)在防洪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减小或消除桥梁建设对防洪、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等方面不利影响的防治补救措施和建议。1.4 其它本设计高程系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桥梁起点桩号K6+142.38,X=3767493.600,Y=463062.187,桥梁中心桩号K6+296.00,X=3767394.770,Y=462944.735,桥梁终点桩号K6+449.62,X=3767295.941,Y=462827.283。1.5 评价范围根据工程布置情况,防洪标准等规定,以及工程建
12、成后可能对XX河上下游水流情势产生的影响,确定本次评价工程河段为XX桥上下游300m范围内。1.6 评价洪水标准的确定XXXXX桥位于XX至XX道路XX河上,根据已批复的XXX中的治理标准:河道除涝标准为5年一遇,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XXX属于乡村防护区,XXX常住人口不超过20万,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2014)中的规定,防洪标准应为1020年。XX桥桥梁长度307.24m,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中桥涵的分类标准以及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15)中公路工程设计洪水频率规定,XX桥为三级公路上大桥,设计洪水频率为1/50,综合分析,X
13、X桥防洪评价洪水标准取50年一遇。表1-1 公路工程设计洪水频率2 基本情况2.1 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名称:XX至XX道路提升项目XX桥工程。建设项目性质:新建项目委托单位:XXXXXX2.1.1 桥梁地理位置XXXXXXXX桥位于XX至XX道路XX河上,处于XX村南部斜向西南跨越XX河,公路桩号为K6+296,XX桥桥址具体位置见附图2。2.1.2 桥梁设计方案本项目新建桥梁长度307.24m,全桥共分为两联(2*29.908+3*30)+(3*30+2*29.908)。桥梁设置11个桥墩(其中3至8#桥墩位于主河槽内,1、9#桥墩位于河滩上,0、10#桥墩位于岸坡上),共10跨;桥梁宽度
14、为12m(11m净跨+2*0.5防护栏)。上部结构采用10m*30m预应力砼(后张)小箱梁,先简支后连续,下部结构采用桩柱式,桥梁横坡为双向2%,桥梁纵坡为-1.0%,桥梁底部高程为97.36(95.79+1.5+0.065橡胶支座)。XX桥主要技术标准:(1)公路等级:三级公路;(2)设计荷载:公路-级;(3)桥面宽度:12.0m(11.0净宽+20.5m防撞护栏);(4)设计洪水频率:1/50;(5)地震烈度: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XX桥桥型布置见附图5至9所示。2.1.3 桥梁施工方案(一) 工期安排根据河道断面、洪水特性及大桥结构布置等情况,桥梁跨河部分安排在非汛期施工,汛
15、期暂停施工,汛前做好河床清理工作,恢复河道原有防洪能力,确保施工度汛安全。(二)施工导流(1)导流标准按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表,根据其保护对象、使用年限和围堰工程规模,导流建筑物标准按V级设计,导流建筑物洪水标准确定为5年一遇。XX桥处于XX闸上游,相距17.8km,非汛期洪水无法直接采用实测资料,本次计算采用水文比拟法。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施工期选择时段为:11月至次年4月,根据XX站闸上最高水位及流量资料,进行频率分析计算,11月至次年4月,XX闸5年一遇最大流量为66.6m3/s。XX闸至XX水库控制流域面积927km2,XX桥至XX水库控制流域面积8
16、40km2。计算公式:成果简述如下:表2-1 XX桥施工期流量成果表名称时段控制流域面积5年一遇流量(m3/s)XX闸11月次年4月92766.6XX桥11月次年4月84061.9根据水文资料,本次防洪评价采用非汛期为11月次年4月,非汛期5年一遇最大流量为61.9m3/s,依据设计洪水成果,推算桥位处非汛期5年一遇设计洪水位。桥位处非汛期设计洪水成果见表2-2。表2-2 桥位处非汛期设计洪水成果表频率20洪峰流量(m3/s)61.9水位(m)85.40(2)导流方式及导流建筑物布置根据工程位置,XX桥横跨XX河两岸,由于桥梁结构复杂,跨度大,需修筑围堰。桥墩基础采用钢板桩围堰法施工,施工完毕
17、拆除围堰。根据桥位处非汛期5年一遇流量61.9m3/s,水深2.66m,水位85.40m,围堰安全超高取0.5m,确定围堰顶高程为85.90m。2.2 河道基本情况2.2.1 河道概况XX河又名小XX河,属于淮河流域沙XX河水系,发源于伏牛山脉东麓登封市申坡村,自西向东流经XXX等市县。XX河全长约263km,流域面积7348km2。河道纵比降:XX水库以上为1/501/250,XX水库以下至XX桥1/2501/1250,XX桥至XXX为1/2050,以下河段比降1/45001/19000,XX桥位于XX水库至XXX段距离XXX9.8km。XX河流域呈西北东南走向,流域平均宽度为20.6km,
18、西北部与黄河流域接壤,西南部与北汝河、沙河流域为界,东北部与贾鲁河、双洎河流域接壤。流域内XX桥以上为山区、丘陵区,以下为广阔平原,山丘区约占全流域面积的26.3%,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程一般为5001500m,最高峰高程为1512m,平原区地面高程13447m。治理段为平原区,两岸地面高程6254m。山区植被较差,丘陵区多为梯田,冲沟发育,土层较厚。流域土壤类别,京广铁路以西为重、中粉质壤土,以东为中、轻粉质壤土。2.2.2 河道边界条件拟建XX桥在XX村南部跨越XX河,交叉断面附近河道河势稳定,河线基本无摆动现象,桥上游河道开阔,呈西北东南走向,为宽浅式滩地,上游100m附近为河底最
19、宽处,河底宽为305m,两岸岸坡较缓,主要为耕地和树木,无堤,河槽多树木及植被。桥位所跨河道处,河道弯曲,河槽无明显冲淤,左岸迎流顶冲,岸坡较陡,右岸有土堆形成的高地,河底宽171.69m,测时水面高程为85.34m,河底高程约为82.4m。桥梁下游河道呈东北西南走向,桥梁下游100m,河道变窄,滩地狭窄或无滩,河道顺直,尺寸较为一致,河底宽79.0m。左右岸主要为树木,无堤,靠两侧岸坡束水。桥位处河道及岸坡情况见图2-1至2-6。图2-1 XX桥上游300m河道现状图2-2 XX桥下游河道现状图2-3 XX桥上游河道现状图2-4 XX桥桥位现状图2-5 XX桥上游右岸附近现状图2-6 XX桥
20、右岸土堆高地2.2.3 自然环境及建设条件a)地形、地貌XXX地质构造处在豫西断块与华北拗陷的邻接部位上。岗峦由西北渐次向东南延伸,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在中部跌落地貌景观呈东西向分带,按地貌成因及形态组成,可分为平原、山地和岗地三大类。XX河、XXX等大小20多条统一走向的河流沟汊在东部南部冲积而成为一大片平原和浅平洼地。b)地质XXX土壤划分为褐土、潮土和砂姜黑土3个土类,包括7个亚类,13个土属,19个土种。XXX地表土壤养分含量是:有机质含量不高,富钾贫磷,氮素不足。PH值6-8,绝大部分6.7-7.2。c)气候XXX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霜期不长。
21、年平均气温在14.314.6,是河南省太阳辐射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年平均降水量671736mm,年降水量在600900mm的年份占59%。年平均无霜期223天,80%的保证率为202天。d)水文XXX的水资源主要有降雨和地下水,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11580万m3,浅层地下水10800万m3,过境水资源32010万m3,区外引水2975万m3,水资源总量年平均57365万m3。全县的水质均属重碳酸盐型矿化淡水,矿化度多在0.5-1克/升,基本符合人畜生活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XXX属淮河流域沙XX河水系。流域面积100km2以上的河道主要有XX河、XXX等7条。2.2.4 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
22、件a)工程地质项目区位于中朝准地台华北断坳区。淮北平原在大地构造上为淮河台向斜,是一个长期下沉的地区,发育了巨厚的第三系、第四系沉积物,厚度5001000m。新生代沉积物具有明显的沉积韵律,每个统、组的下部沉积物的颗粒较粗,向上逐渐变细,各组成不完整的沉积旋回,地壳升降频繁,沉降幅度各异。第四系地层厚度达数十米至数百米,分布广泛,以冲积和洪积地层为主,地层多具二元结构。勘探深度范围内未发现第四系断裂构造痕迹。项目区属豫皖地震构造区,地震活动强度小,频度低。根据国家地震局颁布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400万,2015)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1/400万,2015),XXX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桥梁 防洪 评价 报告 通过 评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10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