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课件ppt.ppt
《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课件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课件ppt.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 Thrombosis and Hemastasis,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输血科 李龙,正常的止血机制,主要依赖于血管壁的结构和功能,血小板的质量和数量,凝血因子活性及神经体液的调节等。,一、血管壁的作用 1.血管受损时,血管反射性收缩,血流减慢,有利于血小板在局部黏附,聚集。,2.血管受损时,血管内皮细胞释放vWF因子,血小板黏附于暴露的血管内皮细胞下胶原,血小板释放TXA2,5-HT,内皮细胞产生内皮素及血管紧张素等活性物质使血管收缩。,因子、的激活分别启动了内源和外源性凝血途径起到止血的作用。,二、血小板的作用血管受损时,血小板经vWF的介导,发生黏附、聚集和释放
2、反应,促进止血。,(二)外源性凝血途径血管壁或组织受损时,释放F与F,激活F,激活凝血酶原。,(三)共同凝血途径 凝血酶原在凝血酶原酶的作用下,激活为凝血酶,凝血酶将纤维蛋白原激活为纤维蛋白,完成凝血过程。,血管壁的检测一、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原理 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capillary resistance test,CRT)又称毛细血管脆性试验或束臂试验,给手臂局部加压,给毛细血管以一定的负荷,检查一定范围内新出现的出血点数来估计血管壁的完整性和脆性。,参考值 直径5cm圈内新出血点的数目:M5个,F 10个。,临床意义 新出血点数目超过正常为阳性。见于: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过敏性紫
3、癜;维生素C缺乏;原发性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血管性血友病(VWD)等。,二、出血时间原理 出血时间(BT)指在一定条件下,将皮肤毛细血管刺破后,血液自然流出到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参考值 Duke法:13min,不同方法不同数值。,临床意义 1.BT延长 血小板明显减少,如原发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功能异常严重缺乏血浆某些凝血因子,如VWD、DIC;血管异常药物干扰,口服潘生丁等。,2.BT缩短 见于血栓前状态或血栓性疾病。,三、血块收缩试验原理 血块收缩试验(clot retraction test,CRT)在富含血小板的血浆(PRP)中加入钙离子或凝血酶后,血小板受到凝血酶的作
4、用被活化,发生聚集,血浆凝固。血块收缩时血清被析出,测定析出血清的体积或血浆凝块的重量,反映血小板的血块收缩能力。,参考值 48%64%。临床意义 1.血块收缩不良或不收缩 见于血小板无力症,血小板减少(50109);严重凝血因子缺乏和凝血障碍、纤维蛋白原或凝血酶原严重减少,红细胞增多症。,2.血块收缩过度 先天性F缺乏,严重贫血。,凝血因子测定一、凝血时间测定原理 凝血时间(clotting time,CT)指静脉血离体发生凝固所需的时间。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功能状态,是内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之一。,参考值 普通试管法612min,硅管法1532min。,临床意义1.CT延长 见于、明显减
5、少,如hemophilia A,hemophilia B和因子缺乏症,因子、缺乏症,重症肝病,新生儿出血症,口服抗凝剂,用肝素,纤溶亢进,循环抗凝物质等。,2.CT缩短 见于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原理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测定,在受检血浆中加入部分凝血活酶磷脂悬液,在Ca2+的作用下观察血浆凝固所需要的时间,是内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参考值3243S,较正常对照延长10S以上为异常。临床意义 内源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监测肝素治疗的首选指标。,三、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原理 血
6、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测定,在受检血浆中加入组织凝血活酶和Ca2+,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后者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观察血浆凝固所需要的时间。PT是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参考值 1.PT正常为1113S,超过对照3S以上为异常。,2.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测定的PT值/对照的PT值)ISI,参考值为1.00.1,其中ISI(international sensitivity index)为国际敏感指数,ISI越小(2.0)组织凝血活酶的敏感性越高。,3.报告方式:以PT的秒数报
7、告;以PTR报告;口服抗凝药物治疗监测时以INR报告,临床意义1.PT延长 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后天性凝血因子缺乏主要见于VK缺乏、严重的肝病,纤溶亢进,DIC,口服抗凝剂,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肝素等。,2.PT缩短 见于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3.口服抗凝剂的监测 PT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首选指标,定期监测以防出血或起不到作用。目前推荐以INR维持在2.03.0之间为宜。,三、血浆凝血酶时间测定原理血浆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测定,受检血浆中加入标准化的凝血酶溶液后,在凝血酶的作用下,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使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为凝血酶时间。,参考值 正常对照为
8、1618S,较对照延长3S以上为异常。临床意义 TT延长见于DIC纤溶亢进期,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及异常纤维蛋白血症时,血中有肝素或类肝素物质存在,如肝素治疗中,肝脏疾病,SLE等。,纤溶活性检测 纤维蛋白溶解酶可将已形成的血凝块加以溶解,产生纤维蛋白(原)的降解产物,从而反映纤溶活性。纤溶活性增强可导致出血,纤溶活性降低可导致血栓。,(一)D-二聚体检测【原理】D-二聚体(D-dimer,D-D)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之一,为继发性纤溶特有的代谢产物。【临床意义】D-D阴性是排除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的重要试验,阳性是诊断DIC和观察溶血栓治疗的有用试验。凡有血块形成的出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出血 血栓 止血 检测 课件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10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