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阴阳五行学说课件.ppt
《中医学阴阳五行学说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阴阳五行学说课件.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阴阳五行学说,第一节 阴阳学说,一、阴阳的基本概念,最初涵义:日光的向背吕氏春秋“室大则多阴,台高则多阳”。朝向日光:阳光明,温暖背向日光:阴黑暗,寒冷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类经“阴阳者,一分为二也。”,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者,有名而无形”1 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天与地、昼与夜、水与火、寒与热2 同一事物内部对立着的两个方面气与血、脏与腑、寒热与温凉,事物的阴阳属性,阳: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无形的、明亮的、兴奋的阴: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有形的、晦暗的、抑制的医学领域阳:具有推动、温煦、兴奋作用的物质和功能阴:具有凝聚、滋润、
2、抑制作用的物质和功能,阴阳属性归类表,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1)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2)阴阳的任何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事物的无限可分性/阴阳之中又有阴阳)昼阳:上午阳中之阳;下午阳中之阴夜阴:前夜阴中之阴;后夜阴中之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一)阴阳交感(二)阴阳对立制约(三)阴阳互根互用(四)阴阳消长平衡(五)阴阳相互转化,(一)阴阳交感,阴阳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机体各个组成部分和功能活动之间应始终发生相互作用。,(二)阴阳对立制约,对
3、立即相反:昼与夜、水与火、寒与热相反导致阴阳相互制约动态平衡人体:生理机能兴奋/抑制动态平衡玻尔 族徽:太极图“contraviasuntcomplementa”(对立即互补),(三)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根:阴和阳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期和条件。“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阴阳互用:阴阳双方不断地资生、促进和助长对方。,阳中之阴,阳,阴,阴中之阳,(四)阴阳消长平衡,1、此长彼消阳长阴消、阴长阳消制约较强所致一方增长制约对方的力量增强对方消减,2、此消彼长制约不及所致一方不足无力制约对方对方增长从中午到子夜,阳气渐衰,则人体的生理功能由兴奋
4、逐渐变为抑制阳消阴长从子夜到中午,阳气渐盛,人体的生理功能逐渐由抑制转向兴奋阴消阳长,3、此长彼长,互根互用得当一方旺盛另一方随之增长补气以生血,补血以养气,阴中求阳,阳中求阴,4、此消彼消,互根互用不及一方虚弱无力资生助长对方另一方随之消减气虚引起血虚,血虚引起气虚,阴损及阳,阳损及阴,1)阴阳消长的根本原理:阴阳对立制约和互根互用对立制约:如寒与热互根互用:如气与血2)阴阳平衡:消长稳定在一定范围内,不超越一定的限度“阴阳贵和”消长变化是绝对的动态平衡是相对的,(五)阴阳相互转化,转化是消长的结果。“物极必反”量变质变形 式渐变寒暑交替,昼夜转换突变急性发热性疾病,高烧持续不退,突然出现体
5、温下降,四肢厥冷、脉微欲绝。阳证转化为阴证,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阳:上,体表,背,外侧,六腑,心肺阴:下,体内,腹,内侧,五脏,肝脾肾,(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阴阳协调平衡生理功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神乃绝”气机:升降出入,(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阴阳失调”疾病1、阴阳偏胜2、阴阳偏衰,1、阴阳偏胜,(1)“阳胜则热”(实)热证:高热、大汗、烦躁、面赤、脉数(2)“阴胜则寒”(实)寒证:面白、脘腹冷痛、泻下清稀、舌淡、脉沉迟或沉紧,2、阴阳偏衰(1)“阳虚则寒”阴相对偏亢虚寒证:面白、畏寒、肢冷、神疲蜷卧、自汗、脉微(2)“阴虚则热”阳相对
6、偏亢虚热证:潮热、盗汗、口干舌燥、脉细数(3)阴阳互损 原因:阴阳互根互用,(四)用于疾病的诊断,1.色泽2.声音气息3.症状4.脉象5.辨证,(五)用于疾病的治疗,1、确定治疗原则“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调整阴阳损其有余、补其不足阳胜实热证热者寒之:用寒凉药清热阴胜实寒证寒者热之:用温热药祛寒阴虚虚热证滋阴阳虚虚寒证扶阳,2、归纳药物性能,阴寒凉,酸苦咸,沉降阳温热,辛甘淡,升浮,阴阳学说的研究,多学科研究:高能物理、模糊数学、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混沌理论人体第二信使系统cAMP/cGMP阴虚时cAMP升高,阳虚时cAMP/cGMP降低癌基因与原癌基因促凋亡基因与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学 阴阳五行 学说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10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