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化学ppt课件绪论.ppt
《高分子化学ppt课件绪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分子化学ppt课件绪论.ppt(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macromolecle chemistry高分子化学,教材:高分子化学潘祖仁主编,主讲教师:王鲁燕,2,1.讲授内容及课时分配,共32学时 第一章 绪论*6h 第二章 缩聚与逐步聚合*.10h 第三章 自由基聚合*.8h 第四章 自由基共聚合4h 第五章 聚合方法.4h,教学要求与安排,3,教学要求与安排,2.成绩评定:期末考试占70%;期中考试占10%;平时成绩占20%;3.学习方法:(1)课前预习;(2)课上认真听讲(3)课后复习总结;(4)做作业;4.参考书推荐:高分子化学导读与解题贾红兵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5.作业内容:(1)预习;(2)各章课后习题;(3)章节总结
2、;,4,Chapter 1 绪论,5,1.1 高分子发展简史及应用,高分子发展简史19世纪中叶天然高分子的早期化学加工天然橡胶硫化、硝化纤维和粘胶纤维生产但高分子名称、结构及分子量测定方法仍属未知。19-20世纪之交开始建立高分子理论(结构和概念)Emil Fischer:从蛋白质入手研究高分子结构 Stauding:确立高分子假说,提出高分子以共价键结合并获诺贝尔奖20世纪30年代高分子化学及高分子工业开始兴起建立缩聚与自由基聚合理论,指导工业化生产 1935年:尼龙66研制成功,1938年工业化产生;同期,烯类聚合物开始工业化生产:PVC、PVAC、PMMA、PS、HPPE,6,1.高分子
3、发展简史,20世纪40年代高分子工业快速发展丁苯橡胶、丁腈橡胶、氟树酯、ABS树酯、丁基橡胶开始工业化生产;不饱和聚酯、有机硅、聚氨酯、环氧树酯等开始工业化生产涤纶树酯开发成功建立乳液聚合与共聚合理论、高分子溶液理论和分子量的测定,Flory 因在缩聚理论,高分子溶液统计理论等贡献于1974年获诺贝尔奖;研究方法:将物理和物理化学中的许多表征技术应用于高分子结构测定 表征方法有:核磁共振、红外光谱、X-射线等剖析高分子结构20世纪50年代高分子工业发展更快、规模更大 Ziegler,Natta发明有机金属引发剂合成高密度聚乙烯和等规聚丙烯获诺贝尔奖 Szwarc研究阴离子聚合和活性高分子理论
4、聚甲醛、聚碳酸酯开始出现,7,1.高分子发展简史,20世纪60年代合成高分子全面繁荣时期聚烯烃、合成橡胶、工程塑料、离子聚合、配位聚合及溶液聚合全面发展:聚烯烃、顺丁橡胶、异戊橡胶、乙丙橡胶、SBS嵌段共聚物大规模发展聚砜、聚苯醚、聚酰亚胺等工程塑料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发展许多高温、高强度材料开始出现20世纪70-90年代更加重视新合成技术的应用,高性能高功能及特种聚合物研发阶段 新合成技术:茂金属催化聚合、活性自由基聚合、超临界聚合等高性能涉及:耐高温、耐烧蚀、耐油、耐低温等高功能涉及:反应功能、分离功能、光电功能及生物功能 光电功能:应用于半导体器件、光电池、传感器 生物功能:除医用高分子外,
5、还涉及药物释放和酶的固载De Gennes因将凝聚态物理学应用高分子于1974年获诺贝尔奖Heeger,Macdiarmid,Shirakawal因在导电高分子的贡献于2000年获诺贝尔奖目前:高分子正在与其它学科交叉发展,许多机械、材料、轻纺等行业工程师开始从事聚合物研究。,8,目前高分子材料是当今世界发展最迅速的产业之一,世界上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年产量已经超过1.4亿吨。塑料、橡胶、纤维、涂料、粘合剂几大类高分子材料己广泛应用到我们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功能高分子材料:具有特殊功能的导电高分子、半导体高分子、光导电高分子、压电及热电高分子、磁性高分子、光功能高分子、液晶高分子和信息高
6、分子材料、医用高分子、生物高分子等近年发展迅速,也广泛到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天航空、汽车工业、包装、建筑等领域。,2.高分子材料的应用,9,如:通过乙二醇桥梁作用把阿斯匹林连接在安全无毒的高聚物上,制成缓释长效阿斯匹林,用于关节炎和冠心病的辅助治疗,其结构简式如下:缓释长效阿斯匹林可分为三部分:高分子载体(聚甲基丙烯酸);低分子药物(阿斯匹林);作为桥梁作用的乙二醇。肠胃中水解变为阿斯匹林。,【高分子药物】现代医药发展方向之一:合成药物长效化和低毒化,途径是低分子药物高分子化。,2.高分子材料的应用,10,缓释长效阿斯匹林在体内的分解过程,2.高分子材料的应用,11,【人造器官组织】某些合成
7、高分子材料(如:有机硅聚合物、有机氟聚合物、聚氨酯、聚乙烯、聚丙烯、聚乙烯醇、醋酸纤维素等)与生物体中天然高分子有极其相似的化学结构,生物相容性较好,较少受到排斥,安全无毒,可用于制作医用组织和人造器官。如人造血管、人造心脏、人造肾脏、人造皮肤、人造骨髓等,最早应用的是手术缝合线聚乳酸医用高分子材料。因聚乳酸极易水解,因此缝合伤口愈合后,不需拆线。缝合线经体液水解为乳酸,由代谢循环排出体外水解反应式如下:,2.高分子材料的应用,12,【光致变色高分子】螺苯并吡喃类衍生物是一类典型的光致变色化合物,将其引入纤维素类聚合物分子链上,用这种聚合物仿制的纤维就具有光致变色功能。变色反应式如下:,共轭链
8、变化引起颜色变化,通过上述反应实现了人们的服装可以随光线强弱变化而变化。,2.高分子材料的应用,13,我被高分子包围了呀!,酚醛塑料,涤纶,聚氯乙烯,有机玻璃,聚苯乙烯,聚四氟乙烯,塑料,聚丙烯,14,聚乙烯丙纶高分子 防水胶 复合防水卷材,人类正进入合成材料时代,新时代,新生活,新工艺,新产品,15,高分子科学是当代发展最迅速的学科之一;它既是一门应用科学,又是一门基础科学.它是建立在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学和力学等学科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成的一门新兴学科。目前,已发展成四个主要分支:,1.2 高分子化学研究对象及研究目的,高分子科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工艺
9、,16,2 高分子化学 研究对象及目的,高分子科学研究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改性、结构、性能、成型加工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科学。高分子化学主要研究聚合反应机理和聚合方法,是高分子科学的基础.学习高分子化学的目的是了解聚合反应的机理和聚合方法,以便合成具有指定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定性能、能满足实际需要的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化学,17,提高产量、增加品种、改进性能、处理三废、拓宽应用领域;研制新型引发剂,降低能源和材料消耗,使得合成方便易行;采用新聚合方法获得新性能、新品种、新用途的高聚物;开发功能高分子材料和生物工程高分子材料。开发具有降解功能高分子材料。,发展方向,18,1.3 高
10、分子的基本概念,什么是高分子?,起源:高分子是由千万个小分子化合物通过化学聚合反应,联结而成的大分子化合物。,小分子或单体,聚合物,聚合反应,表示重复连接,19,高分子化学,1.3 高分子的基本概念,高分子又称高分子化合物、大分子化合物、大分子、高聚物、聚合物。(注:这些术语一般可以通用)Macromolecules,High Polymer,Polymer,结构上:高分子是指由许多简单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连接而成.通常高分子的分子量为104107的化合物。,20,Polymerization,1.3 高分子的基本概念,高 分 子,小 分 子,聚合反应,单 体,能进行聚合反应,并构成高分子基
11、本结构单元的小分子,是合成聚合物的起始原料。,单 体(Monomer),高分子化学,重复单元(Repeating unit),聚合物中重复连接的单元,称为重复单元又称链节,重复单元数:上例中n又称为重复单元数,表示重复连接,21,对于重复单元由两种结构单元组成:聚合度用 表示Xn=2n,1.3 高分子的基本概念,单体单元(Monomer unit),若重复单元与单体化学组成相同而电子结构不同,则称为单体单元,和,大分子链中出现的以单体结构为基础的原子团。是构成大分子链的基本结构单元。,结构单元Structure unit),结构单元数又称为聚合度用DP表示,聚合度为平均值,DP=n,22,高分
12、子化学,23,1.由一种结构单元组成的高分子,例如:聚苯乙烯,高分子结构可以缩写成,重复单元单体单元结构单元,此时,对于上例:聚合度DP=结构单元数=重复单元数=n,1.3 高分子的基本概念,高分子的三种组成情况,24,一种特殊情况:,结构单元重复单元 单体单元,因聚合时有小分子生成,结构单元比其单体少了些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所以此时的结构单元不等于单体单元。,式中:M 是高分子的分子量 M0 是结构单元的分子量,由聚合度可计算出高分子的分子量:,1.3 高分子的基本概念,1.由一种结构单元组成的高分子,25,2.由两种结构单元组成的高分子,重复单元由两种结构单元组成;结构单元与单体组成不
13、相同,不能称为单体单元。,高分子的三种组成情况,1.3 高分子的基本概念,例:合成尼龙-66的特征:,重复单元 结构单元 单体单元,26,聚合物所含单体单元的数目为2时,例:,结构单元 重复单元 单体单元;,注意:Mo为两种结构单元的平均分子量,1.3 高分子的基本概念,M为重复单元分子量,27,例1:以氯乙烯单体为原料,聚合得到的聚氯乙烯的分子量,根据其用途不同可在5万至15万之间,其结构单元的分子量为62.5,计算其聚合度。,解:=50000-150000/62.5=800-2400 通过计算可知,聚氯乙烯的平均聚合度应在800-2400聚氯乙烯分子约由800-2400个氯乙烯单元组成。,
14、1.3 高分子的基本概念,28,例2:以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为原料,经缩聚制得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其分子量一般在2万左右,计算 及。,解:已知-O(CH2)2O-结构单元分子量为60,-OC-C6H5-CO-结构单元分子量为132。由=(M+M)/2得:2000=(60+132)/2 则=208=/2=104,1.3 高分子的基本概念,29,说明:x,y为任意值,故在分子链上结构单元的排列是任意的:M1M2M1M1M2M1M2M2M2 因而无法确定它的重复单元,仅,例如:丁苯橡胶(由单体1,3-丁二烯和苯乙烯聚合而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真实的、隐含的或假设的)聚合而成的聚合物。生成共聚物
15、的聚合反应称为共聚反应。,共 聚 物 Copolymer,结构单元单体单元,齐聚物 由几个或十几个单元相互键连而成低聚物,3.由无规排列的结构单元组成的高分子,30,均聚物 Homopolymer:由一种单体(真实的、隐含的或假设的)聚合而成的聚合物。,均聚反应(Homopolymerization)生成均聚物的聚合反应称,31,1.4 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1)按来源可分为:天然高分子:棉、麻、毛、丝、角、革、胶及动植物有机体细胞(生物细胞);合成高分子:通用高分子: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涂料、粘合剂等特殊高分子:具有耐高温、高强度、高模量等特性高分子;功能高分子:具有光、电、磁等
16、特性的高分子,三大合成材料指: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1.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32,1.4 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2)按热行为分:热塑性高分子 热固性高分子(3)按聚集态分可分为:橡胶态 玻璃态(部分)结晶态;,33,(4)高分子按化学组成分类碳链高分子:分子主链全部由C原子以共价键连接 PE、PP、PVC、PS、PMMA、PVA、PAN等杂链高分子:主链除C原子外,还有氧、氮、硫等存在;POM、PPO、PET、PC、PA-6、PA-66元素有机高分子:主链不含碳原子,由Si,B,P,Al,Ti,O等组成;聚硅氧烷、聚钛氧烷等无机高分子:主链与侧基均无碳原子;聚二氧化硅、聚二氟磷氮等,
17、1.4 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34,35,国际标准命名少用优点:很规范,每个名称明确一个聚合物,缺点:很麻烦,很难立刻明白是什么聚合物,称呼不方便习惯命名常用a、一种单体聚合的高聚物“聚”+“单体名”,如:聚乙烯,聚氯乙烯b、两种单体合成的聚合物:两单体简称+树脂,如:苯酚与甲醛的缩聚物称为酚醛树脂,2.高分子化合物的命名,36,d、依聚合物特征功能结构来命名,如聚酰胺、聚酯、聚碳酸酯,另外,还有聚氨酯-HN-CO-O-和聚醚-O-等。,c、对于做橡胶的聚合物:单体各取一字,再加橡胶:如:丁(二烯)苯(乙烯)橡胶;顺丁(二烯)橡胶;注:第二例只有一种单体,为适应大多数都是两种单体的,前面再
18、加一个表示结构的字“顺”,以对应其他橡胶叫法。,37,e、商业名:如尼龙聚酰胺商品名,尼龙66:前面数字为胺碳 原子数,后面的数字是酸的碳原子数。有机玻璃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商品名 电木 酚醛树脂商品名f、可做合成纤维的聚合物后加纶:如:维纶(聚乙烯醇)、涤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酯)丙纶(聚丙烯)腈纶(聚丙烯腈)g、用含有的基团的名称命名 如环氧树脂,38,III.英文缩写名,部分常见高分子化合物的英文缩写名称,39,IV.IUPAC系统命名法,(1)确定重复结构单元;(2)按规定排出重复结构单元中的次级单元(subunit,即取代基)顺序:对乙烯基聚合物,先写有取代基的部分;连接原子最少
19、的次级单元写在前面;(3)给重复结构单元命名:按小分子有机化合物的IUPAC命名规则给重复结构单元命名;(4)给重复结构单元的命名加括弧,并冠以前缀“聚”。,括弧必不可少!,IUPAC:国际纯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40,41,例2,聚乙烯聚亚甲基Poly(ethylene),聚丙烯聚亚丙基Poly(propylene),例3,聚丙烯酸甲酯聚1-(甲氧基羰基)亚乙基Poly1-(methoxycarbonyl)ethylene,例4,42,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1-(甲氧基羰基)-1-甲基乙烯 Poly1-(methoxycarbonyl)-1-methyl ethylene,43,单体,聚合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分子 化学 ppt 课件 绪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09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