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模版ppt课件.ppt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模版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模版ppt课件.ppt(1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性的社会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性的社会,(一)新民主主义的社会的性质和特征,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性的社会,(一)新民主主义的社会的性质和特征,第一,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过渡性质的社会。,第二,政治上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在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而存在,并在国家政权中占有一定地位,但是在国家政权中他们不是领导者,也不在
2、国家政权中占主要地位。,红色资本家荣毅仁,年后,荣毅仁历任申新纺织公司总管理处总经理、恒大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市面粉工业同业会主委、华东行政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年任上海市副市长、市工商联副主委。年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顾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年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年任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年月至年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第三,在经济上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形式,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
3、式,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的经济成分有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国营工业占有发电量的58%,原煤产量的68%生铁产量的92%,钢产量的97%,水泥产量的68%,棉纱产量的53%。,1949年,第四,文化上要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带有过渡性质的社会,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1.建国头三年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三大敌人残余是当时中国社会前进的主要障碍。,白崇禧,胡宗南,1.建国头三年中国
4、社会的主要矛盾,人们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的矛盾是国内的主要矛盾。,要集中力量肃清国民党残余、特务、土匪,推翻地主阶级,解放台湾、西藏,根帝国主义斗争到底。,2.土地改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到了1952年底,除了新疆、西藏、四川等地以外,广大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彻底摧毁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翻身的农民欢天喜地,有人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从地主处收来典当田契和高利贷借据时百感交集,2.土地改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是国内主要矛盾,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即解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
5、的矛盾,必然使中国社会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二、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一)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依据,1.马克思列宁关于过渡时期的基本思想,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马克思,无产阶级政党在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必须利用自己掌管的国家政权建立社会主义经济。通过合作社的形式,把广大农民引上社会主义道路,变农村的个体所有制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剥夺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归苏维埃国家所有,建立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同时,必须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列宁,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就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列宁,2.解放初期我国的基
6、本国情,新中国成立时,现代工业产值只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17%,农业和手工业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80%多。,工业布局极不合理,70%以上集中在东部沿海的少数城市,内地特别是边缘地区很少甚至根本没有现代工业。,没有形成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1949年全国受灾面积达800万公顷,约有4000万灾民亟待救济。城市中大约有400万失业和半失业人员,需要政府加以安置。,建国初期情况使得集中力量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十分艰巨和紧迫,成为当时的一项牵动全局的中心任务。,从1949年到1952年党领导全国人民首先集中力量恢复国民经济。,3年后,社会主义因素不论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已经占据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
7、有很大的比重,尤其在经济领域里国营经济还不能取得完全的主动权。,(二)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过程,1.一举过渡的思想,在1948年9月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全国胜利以后,大约还需要经过10年、15年或20年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1951年前后,党内大体形成了先用三个五年计划搞工业化建设,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共识。,在过渡的时间上,认为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新民主主义建设阶段,估计为15年到20年;在转变的条件上,认为只有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才能实现私营工业国有化和农业集体化;在过渡的方式和步骤上,认为当工业发展了,国营经济壮大了的时候,就可以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8、国有化和个体农业的集体化。,1949-1952年间为过渡作了以下工作:第一,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第二,在完成土地改革以后的农村,及时地开辟了互助合作运动;第三,在调整工商业中,采取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等方式,广泛发展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2.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以后党中央认为:我国正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在农村和城市开始逐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已经成为必要的而且有实现的可能,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机已经到来。,2.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1953年12月,毛泽东形成了关于过度时期总路线的完整的表述,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
9、渡时期,党在这个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2年9月,毛泽东说:我们现在开始用10年到15年时间,基本上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而不是10年以后才开始过渡。,(二)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主体,两翼,(二)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加上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的内容。,总路线提出后,毛泽东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社
10、会主义改造方面,在实际工作中,作为“两翼”的社会主义改造,越来越走在社会主义工业化这个“主体”的前面。,2.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不能离开对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改造而孤立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原因在于:,第一,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2.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历史已经证明:我国已经丧失了通过资本主义工业化进入世界强国行列的历史机遇,如果搞资本主义,只能成为帝国主义的附属物。,经过70、80年的发展,到了1949年整个中国民族资本只有20亿人民币;而且缺乏重工业基础,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民族资本对外国的垄断资本
11、有相当大的依赖性。,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国走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具体历史条件下的必然选择。,第一,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2.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第二,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在充分利用原有的工业潜力和进行新的工业建设的同时,必须对个体经济和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一方面,分散的落后的小农经济,不利于发展多种经营和兴办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限制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不仅工业资本比重小,而且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依靠它本身的力量无法有力推进工业化的发展。,随着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的开展,个体经济和私营资本主义经济愈来愈
12、不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五毒”行为:行贿、偷税漏税、偷工减料、盗骗国家资财、盗窃国家经济情报。,上海市范有不同程度“五毒”行为的工商户占该市的工商户总数的85%,北京占该市工商户总数的90%。,3.实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可能性,第一,我国已经有了一个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经过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期,国家已经掌握了重要的工矿企业、铁路、民航等国民经济命脉。1952年,国营工业产值在全国现代工业产值中的比重增加到56%。,物质基础,第二,土改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在抗战时期,毛泽东比较完整地提出了农业互助合作的思想,
13、并号召各抗日根据地,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广泛组织集体互助的初级生产团体。,单有国营经济,没有合作社经济,我们就不可能领导劳动人民的个体经济,逐步地走向集体化,就不可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到将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就不可能巩固无产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领导权。毛泽东,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党在一些老解放区大力推广农业互助组,并着手组织以土地入股为主要特征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社。,1952年底,全国共有农业互助组800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1092个,组织起来的农户达到4542万户,约占全国总农户的39.9%。,手工业方面:有发展前途的行业中,重点试办合作社;同时,对一般个体手工业者采取他们最困难的销售上给
14、于帮助,支持和帮助他们恢复和发展生产。,到1952年底,全国共组织了1000多个手工业合作社,还有一批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或合作组。,这些情况为我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第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1952年底,建立公私合营企业共997个,资本总额为5.37亿元,占公私合营和私营工业总额的24.5%,其产值约占私营工业总产值的11.5%。,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原本主要是党和国家为了帮助私营工商业克服生产中的困难而采取的措施。,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
15、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1950年2月22日,中苏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条约第一条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朝鲜战争的停战,也使世界形势开始缓和,这为我们实行过渡时期总路线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彭德怀司令员于开城在停战规定上正式签字,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的历史经验,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不能采取剥夺、消灭农民个体劳动者的私有制的方法,只能经过合作化的途径,把他们的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模版ppt课件 第四 社会主义改造 理论 模版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09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