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教学ppt课件》糖代谢.ppt
《《生物化学教学ppt课件》糖代谢.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教学ppt课件》糖代谢.ppt(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糖 代 谢,Metabolism of Carbohydrates,第 九 章,第 四 节 磷酸戊糖途径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概念,磷酸戊糖途径是指由葡萄糖生成磷酸戊糖及NADPH+H+,前者再进一步转变成3-磷酸甘油醛和6-磷酸果糖的反应过程。,*细胞定位:胞 液,第一阶段:氧化反应 生成磷酸戊糖,NADPH+H+及CO2,一、磷酸戊糖途径的反应过程,*反应过程可分为二个阶段,第二阶段则是非氧化反应 包括一系列基团转移。,6-磷酸葡萄糖酸,5-磷酸核酮糖,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6-磷酸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酸内酯,1.磷酸戊糖生成,5-
2、磷酸核糖,催化第一步脱氢反应的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是此代谢途径的关键酶。两次脱氢脱下的氢均由NADP+接受生成NADPH+H+。反应生成的磷酸核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中间产物。,G-6-P,5-磷酸核糖,NADP+,NADPH+H+,NADP+,NADPH+H+,CO2,每3分子6-磷酸葡萄糖同时参与反应,在一系列反应中,通过3C、4C、6C、7C等演变阶段,最终生成3-磷酸甘油醛和6-磷酸果糖。,3-磷酸甘油醛和6-磷酸果糖,可进入酵解途径。因此,磷酸戊糖途径也称磷酸戊糖旁路(pentose phosphate shunt)。,2.基团转移反应,5-磷酸核酮糖(C5)3,5-磷酸核糖 C5,磷酸
3、戊糖途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5-磷酸核糖,7-磷酸景天糖,3-磷酸甘油醛,转酮醇酶,5-磷酸核酮糖,4-磷酸赤藓糖,F-6-P,转醛醇酶,总反应式,36-磷酸葡萄糖+6 NADP+,26-磷酸果糖+3-磷酸甘油醛+6NADPH+H+3CO2,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1为核酸的生物合成提供核糖。2提供NADPH作为供氢体参加多种代谢反应。,第 五 节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Glycogenesis and Glycogenolysis,是动物体内糖的储存形式之一,是机体能迅速动用的能量储备。,糖 原(glycogen),糖原储存的主要器官及其生理意义,1.葡萄糖单元以-1,4-糖苷 键
4、形成长链。2.约10个葡萄糖单元处形成分枝,分枝处葡萄糖以-1,6-糖苷键连接,分支增加,溶解度增加。3.每条链都终止于一个非还原端.非还原端增多,以利于其被酶分解。,糖原的结构特点及其意义,目 录,一、糖原的合成代谢,(二)合成部位,(一)定义,糖原的合成(glycogenesis)指由葡萄糖合成糖原的过程。,组织定位:主要在肝脏、肌肉细胞定位:胞浆,1.葡萄糖磷酸化生成6-磷酸葡萄糖,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三)糖原合成途径,2.6-磷酸葡萄糖转变成1-磷酸葡萄糖,这步反应中磷酸基团转移的意义在于:由于延长形成-1,4-糖苷键,所以葡萄糖分子C1上的半缩醛羟基必须活化,才利于与原来的糖原
5、分子末端葡萄糖的游离C4羟基缩合。,半缩醛羟基与磷酸基之间形成的O-P键具有较高的能量。,*UDPG可看作“活性葡萄糖”,在体内充作葡萄糖供体。,+,3.1-磷酸葡萄糖转变成尿苷二磷酸葡萄糖,1-磷酸葡萄糖,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ridine diphosphate glucose,UDPG),4.-1,4-糖苷键式结合,*糖原n 为原有的细胞内的较小糖原分子,称为糖原引物(primer),作为UDPG 上葡萄糖基的接受体。,(四)糖原分枝的形成,目 录,近来人们在糖原分子的核心发现了一种名为glycogenin的蛋白质。Glycogenin可对其自身进行共价修饰,将UDP-葡萄糖分子的C1结合
6、到其酶分子的酪氨酸残基上,从而使它糖基化。这个结合上去的葡萄糖分子即成为糖原合成时的引物。,糖原合成过程中作为引物的第一个糖原分子从何而来?,目 录,糖原的合成,葡萄糖激酶,二、糖原的分解代谢,*定义,*亚细胞定位:胞 浆,*肝糖元的分解,1.糖原的磷酸解,糖原分解(glycogenolysis)习惯上指肝糖原分解成为葡萄糖的过程。,3.1-磷酸葡萄糖转变成6-磷酸葡萄糖,4.6-磷酸葡萄糖水解生成葡萄糖,2.脱枝酶的作用,转移葡萄糖残基水解-1,6-糖苷键,转移酶活性,目 录,*肌糖原的分解,肌糖原分解的前三步反应与肝糖原分解过程相同,但是生成6-磷酸葡萄糖之后,由于肌肉组织中不存在葡萄糖-
7、6-磷酸酶,所以生成的6-磷酸葡萄糖不能转变成葡萄糖释放入血,提供血糖,而只能进入酵解途径进一步代谢。肌糖原的分解与合成与乳酸循环有关。,G-6-P的代谢去路,G(补充血糖),G-6-P,F-6-P(进入酵解途径),G-1-P,Gn(合成糖原),UDPG,6-磷酸葡萄糖内酯(进入磷酸戊糖途径),葡萄糖醛酸(进入葡萄糖醛酸途径),小 结,反应部位:胞浆,3.糖原的合成与分解总图,三、糖原合成与分解的调节,这两种关键酶的重要特点:*它们的快速调节有共价修饰和变构调节二种方式。*它们都以活性、无(低)活性二种形式存在,二种形式之间可通过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而相互转变。,调节有级联放大作用,效率高;,两种
8、酶磷酸化或去磷酸化后活性变化相反;,此调节为酶促反应,调节速度快;,受激素调节。,1.共价修饰调节,磷酸化酶b激酶,糖原合酶,糖原合酶-P,磷酸化酶b,磷酸化酶a-P,磷蛋白磷酸酶抑制剂,肌肉内糖原代谢的二个关键酶的调节与肝糖原不同,*在糖原分解代谢时肝主要受胰高血糖素的调节,而肌肉主要受肾上腺素调节。*肌肉内糖原合酶及磷酸化酶的变构效应物主要为AMP、ATP及6-磷酸葡萄糖。,调节小结,双向调控:对合成酶系与分解酶系分别进行调节,如加强合成则减弱分解,或反之。,双重调节:别构调节和共价修饰调节。,肝糖原和肌糖原代谢调节各有特点:如:分解肝糖原的激素主要为胰高血糖素,分解肌糖原的激素主要为肾上
9、腺素。,关键酶调节上存在级联效应。,关键酶都以活性、无(低)活性二种形式存在,二种形式之间可通过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而相互转变。,四、糖原积累症,糖原累积症(glycogen storage diseases)是一类遗传性代谢病,其特点为体内某些器官组织中有大量糖原堆积。引起糖原累积症的原因是患者先天性缺乏与糖原代谢有关的酶类。,糖原积累症分型,第 六 节 糖 异 生Gluconeogenesis,糖异生(gluconeogenesis)是指从非糖化合物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部位,*原料,*概念,主要在肝、肾细胞的胞浆及线粒体,主要有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一、糖异生途径,*定义,*过程,
10、酵解途径中有3个由关键酶催化的不可逆反应。在糖异生时,须由另外的反应和酶代替。,糖异生途径与酵解途径大多数反应是共有的、可逆的;,糖异生途径(gluconeogenic pathway)指从丙酮酸生成葡萄糖的具体反应过程。,乳酸,糖酵解,已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三个不可逆反应,糖异生,果糖双磷酸酶-1,葡萄糖-6-磷酸酶,第1步,第2步,第3步,草酰乙酸,丙酮酸羧化支路,丙酮酸羧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羧激酶,1.丙酮酸转变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丙酮酸,草酰乙酸,PEP,丙酮酸羧化酶(pyruvate carboxylase),辅酶为生物素(反应在线粒体),磷酸烯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化学教学ppt课件 生物化学 教学 ppt 课件 代谢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09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