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ppt课件.ppt
《《自然辩证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ppt课件.ppt(1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自然辩证法,总论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技与社会,自然辩证法,哲学、科学与生活,一、总 论,哲学:理性情感需要对智慧的爱好和追求,哲学:philosophy=philis+sophia sophia:“智慧”Philis:爱(eros、Philis、Agape)“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本我、自我和超我,一个民族要想站在世界经济的最前沿,就必须站在世界科学的最高峰;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而发展和锻炼理论思维这种能力,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迄今为止,我还没有发现别的更好的手段。恩格斯,哲学:思维训练的工具,If everything we do is causally d
2、etermined then no one ever acts freelyIf no one ever acts freely,then no one is responsible for what he or she doesIf no one is responsible for what he or she does,then no one shoud be praised,blemed,rewarded or punishedThereforce no one shoud be praised,blemed,rewarded or punished,哲学:人生的借鉴,叔本华:“人生就
3、是一场噩梦。”,尼 采:“上帝死了。”“重新估价一切价值”,叔本华,Authur.Schopenhauer(17881860)德国哲学家,意志主义创始人,著有: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人生就是一场噩梦。”,尼 采,Friedrich Wilhenlm Nietzsche 18441900德国著名哲学家意志主义的主要代表主要著作有:悲剧的产生查拉图士特拉如是说等。,“上帝死了。”“重新估价一切价值”,思考题:,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谈一谈学习自然辩证法的重要意义。,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与社
4、会的相互作用等。学习自然辩证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科技工作者探索自然界奥秘的需要。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需要。是完善现代科学教育,树立科学的自然观、科学观和技术观的需要。,二、自然观,唯物主义自然观,唯心主义自然观,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自然观,毕达哥拉斯的数,柏拉图的理念,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老子的“道”,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代表,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团火中国的五行说,特点,直观性猜测性非科学性,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自然观,代表,拉美特里:人是机器牛顿、霍布斯、洛克,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星云假说、能
5、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电磁场理论等。,打击,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自然界的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运动有多种形式;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空间;世界万物总是处在由低级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永恒发展之中。,主要思想,发展,理论来源,系统自然观生态自然观,德国古典哲学的自然观,思考题:,2、试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形成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哲学思想渊源及它的基本特征。P35413、系统自然观产生的现代自然科学基础、系统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产生的重大意义。P44514、试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辨证关系的思想,结合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现实,
6、谈一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第一,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存在于自然之中,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自然界。第二,人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的:人对自然有能动的改造作用;自然对人有影响和制约作用,自然条件的优劣会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第三,生态系统的平衡是社会得以正常发展的前提。,第四,人与自然要和谐一致,未来的共产主义既是真正的自然主义,也是真正的人道主义。“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
7、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与本质、对象化与自我确认、自由与必然、个性与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2)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自然观上存在着两条对立的路线:自然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古代的自然中心主义:以自然神话宗教和图腾崇拜为主要表现形式。由于生产力和人类认识水平的低下,人只能盲目的、动物式的适应自然,屈服于自然,受自然的主宰;只能通过求助于超自然的存在物,祈求自己的幸福。,近现代以来的人类中心主义: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近代科技革命、工业革命的发生,人类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能力的提高,以及人类取得的成就的增大,自然不断祛魅,人类的自信心日趋膨胀,人类的主体性被充分地发扬光大。自然在人
8、类面前不再神秘,人类在自然面前更不必毕恭毕敬。,西方的人类中心主义,弘扬人,高举人这面旗帜,强调人的主体性是西方近现代文化的主旋律。这种弘扬人的主体性的精神传统浸润了几代西方人的心灵。它像是一把钥匙,开启了科技进步和工业文明的大门,西方现有的一切可视可感的物质奇迹,都直接或间接的与之有关。,在“一切为了人”的口号下,在不断地对自然改造、向自然索取的实践中,出现了费尔巴哈曾担心,或者说所预见的结果。人与自然的疏离,人与自然的不睦,自然成了人自私自利活动的忠实的奴仆。,“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了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中实践
9、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马克思,摘自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费尔巴哈看来,不能从实践、从主体出发去考察事物,因为实践必然是利己主义活动。费尔巴哈认为,在这种卑污的、被私利所玷污的实践中,人不能把对象看作是与自己平等的,人完全用一种自私的态度来对待对象。相反,理论的直观却是充满喜悦的、在自身中得到满足的直观,它热爱和赞美对象,在自由知性之光中,对象就象金刚石一样,发出耀眼的光辉,象水晶一样清澈透明。所以他推崇理论而贬低实践。,他认为,“如果人仅仅立足于实践的立场,并由此出发来观察世界,那就会与自然不睦,使自然成为人的自私自立、人的实践利己主义之最顺从的仆人。”费尔巴哈的这种观点还真有预见
10、性,在那个年代他似乎已经敏锐地洞察到文明社会即将要付出的灾难性代价。,人类不能违背自然的规则,(3)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由于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对自然环境的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遭到损害,生态系统的平衡被破坏,从而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一现象被称为“生态危机”,自20世纪中叶以来,它引起了全球的普遍关注。具体表现在:人口的激增;自然资源的急剧消耗、短缺;环境的污染等。,反思:是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错误认识导致的后果;是传统工业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是把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的错误发展观的必然结果。,中国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共性,儒、道、释都有这一思想。庄子
11、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同一。”王阳明说:“充天塞地之间,只有这个神灵。”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一种崇尚和谐的文化。它不擅长以科学家的眼光去看世界,习惯于以艺术家的心态去爱自然。,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既物我交融,神人不分,方能获致“外生死,别功利”的自由。庄子:“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洹而不能寒,疾雷破山而不能伤,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生死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中国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一种原始的和谐状态,是一种“主客不分”、“物我不分”的状态。这种和谐要以牺牲现代文明、牺牲现代科技成果为代价的。没有现代文明、现代
12、科技,那种田园牧歌般的诗意生活,现代人能忍受吗?,中国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真的能解决现代环境问题吗?,当代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动物解放论、动物权利论、生物中心主义,等等。主张动物理应与人类一样享有道德上的平等,人类必须平等地考虑动物的利益。激进的后现代主义:消解、否定人的主体性。福柯:“人死了。”否定人的主体性、取消人在对象性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必然会走向消极主义的预成论和宿命论,回到古人主客不分的蒙昧状态。解决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之间矛盾的出路还在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4)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不同于西方传统的“主体性”:首先,马克思强调人的实践活动必须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为前提。人是能
13、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是人的内在尺度和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统一。而人类中心主义绝大多数都是唯心主义,都片面的强调人的主体性。,其次,由于马克思眼中的人不是仅有物欲,更有精神追求,因而社会的发展不是仅仅经济的增长,而是全面、协调发展。所以他反对对自然的一味索取,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马克思指出,只有共产主义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而人类中心主义眼中的人往往是一个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人。,再次,马克思眼中的人是社会的人、整体的人,着眼于人类长远的利益、长远发展。而传统人道主义是以个人为本位的人道主义,最多也只是立足于某个国家的利益,其结果常常是以牺牲人类的长远发展、牺牲子孙后代的幸福为代价。,它以
14、生态科学为基础,对当代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进行反思而形成的一种自然观。它把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看作是一个统一的有着自组织的、开放的生命系统,它处在动态平衡之中,人只是这个共同体的平等的一员,人与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5)作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在当代发展的生态自然观,生态自然观简介:自然观: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价值观:自然界的多样性具有自身价值,理应得到保护;人天生具有合作性;社会等级是反自然的;生活中的精神质量和爱的关系比物质财富更重要。情感和直觉与其它知识同等重要和有效。经济观:减少污染优先于经济增长;从长远看,生产应当是最小的物质消耗和循环利用;经济计划
15、的跨度应该是几百年;国家和地区间的贸易应当减少;用小规模和局部控制的手工业制造产品是更好更有效的方式。,科技观:科技解决环境问题是有限的;我们可以按照我们的要求改变社会和经济,从而改变技术,使之对我们无害;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技术是进步的技术。社会观:生活质量不应大幅下降,但可以忍受发达国家高生活标准的大幅下降;适度消费和再生利用;发达国家较少人口消耗了太多的资源。政治观:区域共同体是重要的,但它是全球共同体的一部分;解决环境问题的唯一方式是社会的全盘变革。,(6)可持续发展战略,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从人类的长远利益出发,追求发展的可持续性,即人类社会要世世代代的绵延不绝的发展,今天的发展决不能以
16、牺牲明天的发展为代价。可持续发展体现的基本原则:发展原则、可持续原则、共同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做到:,在经济上,推进国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初步形成资源耗费低,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的国民经济体系。在社会发展上,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建立完善的协调发展机制。在资源的利用、环境的保护方面,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能源利用率。,(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自然的改造必须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否则则会遭到自然规律的惩罚。(2)人与自然要和谐一致,我们不能一味的向自然界索取,而是要考虑自然与人的和谐发展,因为自然的毁灭也就
17、意味着人的毁灭。(3)环境创造人,人也在创造环境。我们必须把改造自然、建设自然和美化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5、结合中国在社会发展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谈一谈你对中国坚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看法。(1)中国在社会发展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片面的经济增长,忽视了全面的、协调的发展。(物质的繁荣、精神的危机;财富的积聚、失衡的加剧)短期发展,只顾眼前发展。(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无节制开发,自然资源的消耗、浪费巨大。经济的增长、环境的代价),(2)综合国际背景和中国国情,中国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国际背景。全球生态危机的出现,使人们意识到必须沿着可持续发展道路前进。国情。现实的环境资源背景也迫
18、使我们只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3)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环境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坚持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就是指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它包括“发展动力、发展质量、发展公平”的有机协调;“发展数量、发展效益、发展速度”的有机协调;“
19、点状发展、轴状发展、面状发展”的有机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有机协调;“个体利益、团体利益、整体利益”的有机协调。,坚持协调发展,做好“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使各方面的发展相适应,各个发展环节相协调。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对“发展是硬道理”的丰富和补充,它表明“发展是硬道理”并不意味着“增长是硬道理”,也不意味着“增长率是硬道理”、“GDP增长是硬道
20、理”,而是意味着只有社会的整体协调发展才是硬道理。,因此应该把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从根本上改变政府官员的政绩观,推动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向低消耗、低排放、高利用的集约型模式转变,真正地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社会经济建设的各个层面,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6、下列是有关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关系的材料:材料1 热带民族的怯懦常常使他们成为奴隶。而寒冷气候民族的勇敢使他们能够维护自己的自由。这是自然原因所产生的后果。居住在山地的人坚决主张平民政治,平原上的人则要求上层领导的政体,近海的人则希望二者混合的政体。摘自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材料2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
21、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摘自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材料3在一次大型科普展中,有一个别具匠心的设计:三扇门上各有一个问题:“污染环境的是谁?”“饱受环境恶化之苦的是谁?”“保护环境的是谁?”拉开门,里面各是一面镜子,照出的是参观者自己。,请回答:(1)对材料1中的观点加以评析。(2)比较材料1和2,指出恩格斯与孟德斯鸠的不同之处,并说明为什么“我们不能过分陶醉于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胜利”。(3)材料3中的这一精巧设计反映了人类实践活动中一种什么重要关系?它要告诉人们什么?,(1)孟德斯鸠看到了地理环境中的气候、地理位置等因素对一个民族的性格、社会制度的形成有影响作用,但他把这种作用夸大成决定
22、作用,是不科学的,是地理环境决定论。我们应该从一个社会的内部而不是从外部的自然条件去说明社会制度的形成和社会的发展。(2)恩格斯辩证地看待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在肯定人类改造自然胜利的同时,着重强调要尊重自然规律,盲目地征服自然,破坏生态系统,必然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3)这一精巧的设计反映的是人类实践活动中人与自然界、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地与自然发生着关系,我们只有认识和遵循自然本身的规律,合理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才能达到人类自身的目的。反之,不顾自然规律,为所欲为,无节制向自然索取,到头来必然会遭到自然规律的惩罚,最后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己。所以我们
23、每个人都要从自己出发,保护环境,尊重客观规律,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三、科学观,(一)西方科学哲学在现代的发展历程(二)“李约瑟问题”(三)后现代主义(四)思维方法,实证主义(第一代)、马赫主义和实用主义(第二代)、逻辑实证主义(第三代)、证伪主义、科学历史主义和结构主义(第四代),(一)科学哲学在现代的发展历程:,Herbert Spencer 18201903英国实证主义的集大成者主要著作有综合哲学社会学原理,斯 宾 塞,“一切皆源自于力。”,Ernst Mach 18381916奥地利著名的物理学家、哲学家马赫主义创始人主要著作有:力学及其发展的
24、历史批判概论感觉的分析等,马 赫,“凡是被感觉的事物,才是真实的存在。”,(William James18421910),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实用主义的奠基人之一主要著作有:心理学原理实用主义等,詹 姆 士,“有用的就是真理。”,杜 威,John Dewey 18591952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主要著作有:哲学的改造经验与自然等。曾于1919年至1921年来中国讲学,接触过中国的佛道思想,受中国的天人和一思想影响很大。是胡适的老师。,“思维具有工具性质。”,罗 素,Bertrand Russell 18721970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主要著作有哲学原理、哲学问题。作为思想家,“
25、罗素悖论”无人不知;作为哲学家,罗素的分析哲学一直影响到现在;作为文学家,罗素获得了诺贝尔奖;作为社会活动家,罗素被誉为“人类的良知”;作为养生大家,他活到98岁;作为情感大家,罗素结婚4次,并有情人若干,他说这是他对“爱情的渴望”使然。,维 特 根 斯 坦,Ludwig Wittgenstein18891951奥地利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主要著作逻辑哲学论、哲学研究,“我们的语言就是我们的世界。”,波 普 尔,Karl Popper,19021994英国著名的哲学家证伪主义创始人著有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猜测与反驳,“科学在于被证伪。”,库 恩,Thomas Kuhn1922199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然辩证法 自然 辩证法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09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