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课程循证医学 课件.ppt
《公共课程循证医学 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课程循证医学 课件.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循 证 医 学,宁波市第二医院 罗群 周芳芳,Framingham研究受访者们,未完成的罗斯福肖像By 伊丽莎白邵曼托夫1945年4月12日,上世纪40年代前,认为高血压不是疾病,更不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是人的一种重要代偿,不应该干预它。从而导致心脏病在美国30年代开始飙升,1948年,启动Framingham研究,历经数十年,迎来了美国70年代心脏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拐点,过去的临床药理实验表明,恩卡尼(Encainide)和氟卡尼(Flecainide)能降低AMI患者室性心率失常的发生率。1987年,心律失常抑制试验(CAST):2315名患者的双盲试验中治疗组病死率(4.5%)显著高于安
2、慰剂组(1.2%)。尤其是心梗后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的室性期前收缩,反而增加了死亡率。结果:禁止恩卡尼的生产,限制氟卡尼的使用。治疗心律失常应着重考虑基础心脏病,对无器质性心脏病或无症状患者,即使短阵室速也不需要积极抗心律失常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是否应常规应用I类抗心律失常药,药理实验证明,受体阻滞剂可抑制心肌收缩,不利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改善。多中心临床试验肯定了受体阻滞剂的疗效,使临床决策由不用受体阻滞剂转为合理使用受体阻滞剂。,受体阻滞剂与充血性心力衰竭,阿司匹林:1899年,解热镇痛药,抗血小板聚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是否有影响?是否可用于治疗?结果:广大医生开始用阿司匹林预防急性
3、心肌梗死至今,提高了急性心梗的临床治疗水平。,1988年英国等13个国家417个医疗中心合作完成“国际心肌梗死生存研究-II”(ISIS-2):17000例随机双盲的临床试验:口服阿司匹林(162.5mg/d 4周)可以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后35天内的病死率,减少非致命再梗死。,阿司匹林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也同时是出血的危险因素。血栓与出血同样可能致残致命。阿司匹林显著增加严重胃肠道出血和颅外出血,使阿司匹林的净效益明显缩小。目前阿司匹林用于一级预防应个体化评估,平衡血栓与出血的风险,尤其在老年人,胃肠道出血不可忽视。,Antithrombotic Trialists(ATT
4、)Collaboration.Lancet 2009;373:1849-60,阿司匹林用于血管疾病一、二级预防的临床试验荟萃分析,启示:医学是一个不断被证明和证伪的过程,医疗行为可以被讨论、被检验和传承,目前的共识未必是终极答案。不论是证明或者证伪,需要的是更多循证的证据。,实践经验和理性推理是不完全可靠的,个体患者的临床决策应基于以下方面的结合:(1)当前可得的最好临床证据(2)结合医生自己的临床技能和经验(3)尊重病人的选择和意愿 使医生和患者形成诊治联盟,患者获得当前最好的治疗效果。,一、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定义:循证医学是遵循证
5、据的医学,是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出患者的治疗措施。,循证医学:怎样实践和讲授循证医学 Sacker教授 2000,临床研究 vs RCT vs EBM?,临床研究包括多种类型,只要以病人为研究对象,解决临床诊断、治疗、预后、预防等问题的研究都属于临床研究。RCT也不是“循证医学”的代名词,推广某项RCT的结果并不等于在实施循证医学。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同样不是“循证医学”的同义词,它们只是汇总证据的方法。“循证医学”是一种理念,是一个将最佳证据与临床经验以及病人的需求结合起
6、来对病人进行最有利的临床决策的过程,而不是指某一特定的内容。,(Citrome L 63(3)353-359),循证医学,中国难有”话语权”,(Jiyao Wang,EBM in China,Lancet,2010,375:532-533),1999-2008年,在NEJM,Lancet和JAMA上发表临床论著1880篇,只有 0.21%来自中国大陆。1994-2005年在国内杂志发表的RCT中只有 7%符合方法学标准。,二、如何实践循证医学,Douglas J.Bower,et al.Evidence-based Practice.2005,Ask clinical questions,Ac
7、quire the best evidence,Appraise the evidence,Applyevidence to Your patient,5As!,Assess effectiveness,efficiency of EBM process,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证据是循证医学的核心,1.证据分类2.证据查找(第二步)3.证据评价(第三步),二、如何实践循证医学,1.证据分类,专家意见和经验个案病例报告和系列病例报告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系统综述(Meta分析)临床实践指南卫生技术评估,试验性研究,观察性研究,原始证据,二次证据,(给受试对象施加一定的干预措施),(未向受
8、试对象施加干预措施),研究方法本身并无严格的高下之分,应根据临床问题选择最合适的设计类型。医学科研问题的探讨和解决,不可能一步到位,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证据水平不但与研究类型本身有关,也与研究的各个环节是否实施良好有关。,不同研究方法在寻找医学证据体系中的价值辨析,中华内科杂志2010年12月第49卷第12期,1.1 专家意见和经验,专家的经验,特别是专家将证据与经验相结合后提出的观点是很有价值的。,判断专家意见是否可靠,主要根据其观点是否有充分的证据基础,如没有证据,则多个专家达成的共识比个人的观点相对可靠。对没有研究证据的少见或复杂病例,专家意见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1.2 个案病
9、例报告和系列病例报告(Case Reports and Case Series),病例报告是详细报告单个病人发生的事件系列病例报告是将多个病人类似事件集合在一起报告的过程。,这类方法常用在罕见病例的记录和警告。由于没有对照组,科研论证力较弱,研究结论有较大偏倚,往往不容易重复验证,无法做有效的统计学处理,只能提供“轶闻式”证据。,1.3 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ies),优点:样本需要少,费用低,时间短疾病诊断明确适用于罕见病例和潜伏期较长的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病因学研究。,缺点:难以确定暴露因素与疾病时间先后容易发生病例或对照选择性偏倚和回忆性偏倚,无法统计发病
10、率和相对危险度,只能计算近似的比值比。,回顾性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暴露于药物或其它危险因素的百分比,验证暴露因素与所患疾病的病因关系。,Odds Ratio(OR)=,1.4 队列研究(cohort study),研究队列,基线调查,前瞻随访,暴露,未暴露,未发病,发病,未发病,发病,结局测量,优点:资料收集较全面,不存在回忆偏倚可计算发病率、死亡率或估计相对危险度和绝对危险度,因果时序合理,检验病因、危因假说能力较强常用于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监察及疗效的分析。,相对危险度RR=暴露组发病率未暴露组发病率,缺点:不适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的病因研究易失访,费时、费力、花费高随着时间推移,未知的
11、变量引入人群可能导致结局受影响研究的设计要求高,实施难度大,将特定的样本分成暴露和不暴露两个组,通过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判断暴露因素(如药物治疗或其它危险因素)的作用情况。,时间顺序,过去,现在,将来,历史性队列,双向性队列,前瞻性队列,回顾性收集已有的历史资料,继续前瞻性收集资料,前瞻性收集资料,队列研究类型,历史性队列研究回顾1993-2001年在同一专科门诊就诊的 1108名未采用胰岛素治疗的T2DM连续病例基线、治疗等资料来自病历,死亡资料来自第一次访视后3年的死因登记,Int J Cardiology,2008;126:247-251,联合治疗,单独降糖治疗,队列研究近几十年发展的特
12、点,注重注册登记暴露因素的概念扩展:呈现了两级化的特点充分利用常规登记进行随访,内容增多,随访期长、连续多次控制、调整混杂偏倚的分析方法不断涌现,如倾向评分、工具变量等生物标本库的建立和交叉式研究设计伦理问题,1.5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此类实验性研究广泛用于新药和上市药物疗效的评价和比较、药物的某些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研究等方面。,这类研究的特点是将研究对象随机分组,设有各种对照组,必要时采用单盲、双盲,甚至三盲方法,消除各种偏倚(bias)。由于试验方案设计合理,严密,受到偏倚因素(系统误差)干扰较少,结果都经统计学处理
13、,故结果说服力强,真实度高,是国际上公认的最有效、最安全、最可靠的原始研究结果。,1.6二次证据:对原始文献的系统阅读、综合分析、加工提炼和概括论述。如:系统综述、Meta-分析、临床实践指南、综述、评论、述评、决策分析和经济学分析等。,2.证据查找,Cochrane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CL)Ovid循证医学数据库 以Cochrane图书馆的数据和ACP Journal Club的数据为主 http:/of Medical Applications of Research,OMAR)制作,是一个关于卫生技术评估的数据库。,二次证据数据库,COCHRANE 协作网,结构-做
14、为国际组织成立于1993年,在英国注册为 慈善团体。目标-帮助人们做卫生保健知情决定。方法 通过制定、支持、推广以了解卫生保健预防 疗效的系统评价。出版 Cochrane图书馆,28,皮质类固醇短程疗法治疗先兆早产1972年,第一篇有关该疗法的RCT发表此后10余年,先后有7篇有关该疗法的RCT发表,但结果不一致1989年以前,由于没有针对上述RCT的系统评价发表,多数产科医生并未认识到这一疗法的显著疗效,导致成千上万早产儿死亡和高额医疗费用,29,1987年 Iain Charlmers 根据这7篇RCT结果进行系统评价研究结果如图:,图中7条短横线代表7个RCT结果,5条与竖线接触或相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共课程循证医学 课件 公共 课程 医学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09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