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诊 1 望诊-38_课件.ppt
《中诊 1 望诊-38_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诊 1 望诊-38_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医诊断学,苏州大学药学院 李笑然,第一章 诊 法,诊法,是医生通过望、闻、问、切,对疾病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分析,为辨证提供客观依据的诊察方法。中医诊法,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极具特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黄帝内经为中医诊法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一、中医诊法的内容与特点,望诊是对病人神色形态、五官、舌象以及分泌物、排泄物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了解病情,测知脏腑病变的一种诊法。闻诊是从病人的语言、呼吸等声音以及由病体排出的气味,来辨别病变的诊法。问诊是通过对病人或陪诊者的询问,了解病人平时状态、发病原因、病情经过的诊法。切诊是通过切摸病人的脉候和
2、身体其他部位情况,测知其体内外变化的诊法。,古代文献论述,难经 六十一难曰:“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何谓也?然,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医宗金鉴 四诊心法要诀曰:“望以目察,闻以耳占,问以言审,切以指参。明斯诊道,识病根源,能合色脉,可以万全。”,第一节 望 诊,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对病人全身和局部的情况以及排泄物、分泌物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了解病情的一种诊法。望诊可分三部分:1.全身望诊 包括望
3、病人的神、色、形、态;2.局部望诊 包括望头项五官九窍、望皮肤、望指纹、望排泄物与分泌物;3.望舌 又称舌诊,是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观察舌质和舌苔两个方面。,一、全身望诊,望 神 望 色 望形体 望姿态,2失 神(无神),失神是指神出现了严重的病理变化,是精损气亏神衰的表现,属病情严重阶段。临床表现:面色晦暗,大肉已脱,目暗睛迷,瞳仁呆滞,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动作失灵,强迫体位,神志昏迷,语无伦次,或循衣摸床,撮空理线,呼吸异常。临床意义:说明脏腑功能衰败,预后不良。,3假 神,假神是指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是临终前的预兆。临床表现:面色晦暗突然颧红如妆;两目呆滞突然目光转亮;
4、神志不清突然意识清楚;语声低微,时断时续,突然语声高亢,滔滔不绝;不思饮食而突然饥不择食。临床意义:属阴阳离绝之证,亦称“回光返照”,病人生命危在旦夕。,4神气不足,神气不足是轻度失神。临床表现:精神不振,健忘嗜睡,声低懒言,倦怠乏力,动作迟缓。临床意义:正气不足。心脾两虚则健忘,倦怠乏力,肾阳不足则精神不振、嗜睡;正气不足,气不充身则声低懒言。,5神 乱,神乱是指神志异常的一类病证,常见以下几种。(1)癫病:临床表现为精神抑郁,沉默寡言,表情呆滞,闷闷不乐,喃喃自语,哭笑无常,不思饮食。多由痰蒙心窍所致,属阴证。(2)狂病:临床表现为躁扰不安,疯狂怒骂,打人毁物,弃衣而走,登高而歌,少卧不饥
5、,喜动恶静。多由痰火扰心所致,属阳证。(3)痫病:临床表现为突然昏倒,四肢抽搐,口吐白沫,醒后如常。多由肝风挟痰,上蒙心窍所致,(二)望 色,望色,是观察病人皮肤的颜色和光泽借以诊察疾病的方法。内经有关于望色的详细记载。古人把颜色分为青、赤、白、黄、黑,称为五色诊。灵枢曰:“夫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五色的变化,以面部表现最为明显,所以望色主要指诊察面部色泽。,1常 色,常色是指正常生理状态时面部的色泽。中国人健康的面色为红黄隐隐,明润含蓄。由于时间、环境的变迁,及体质的差异,常色又可分如下几种。(1)主色:主色亦称正色,是指其面色、肤色终生不变的颜色(2)客色:根
6、据自然气候,生活条件等变动,人的面色、肤色出现相应变化的颜色。,2病 色,病色是指疾病反映于面色的色泽。由于病情轻重,色泽的不同,病色又可分以下两种。(1)善色:凡五色光泽明润者为善色。(2)恶色:凡五色晦暗枯槁者为恶色。,3五色主病,(1)白色:主虚证(气虚、血虚、阳虚),主寒证,失血,夺气。(2)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惊风。(3)赤色:主热证(实热证与虚热证),亦主戴阳证。(4)黄色:主虚证(黄胖、萎黄),主湿证(阳黄、阴黄)。(5)黑色:主肾虚、水饮、瘀血、寒证、痛证。,(三)望形体,1形盛气虚:临床表现为形体肥胖,肤白无华,精神不振,乏力气短。此即所谓“肥人多痰”。2形气俱虚:临床
7、表现为形体消瘦,胸廓狭窄,少气懒言。多为精气虚衰所致。3形瘦多食:临床表现为形体消瘦,能食易饥,大便干结,多由中焦有火所致。4肉消著骨:临床表现为骨瘦如柴,眼窝深陷,卧床不起,动转艰难。多见脏腑精气衰竭之危证。5畸形(鸡胸、龟背、“O”型、“X”型或“K”型腿):(1)先天禀赋不足,肾之精气亏损;(2)后天失养,脾胃虚弱。,(四)望姿态 1,1坐 位(1)坐而俯首,少气懒言,多为肺气虚弱。(2)坐而仰首,喘促痰多,多为肺实气逆。2卧位(1)卧时面里,头身屈团,重衣复被,身重不能转侧,多为阴寒虚证。(2)卧时面外,仰面伸足,揭衣去被,躁扰不宁,多为阳热实证。,(四)望姿态 2,3但坐不得卧:但坐
8、不得卧,卧则气逆,多为咳喘肺胀,或水气凌心。4但卧不得坐:但卧不得坐,坐则昏眩,多为气血俱虚,或夺气脱血,气血俱虚,不能上荣清窍,则昏眩。5抽搐颤动:抽搐颤动在临床上可见于全身与局部(口、眼、面、鼻、手、足)二种。(1)热极动风:可见四肢抽搐,角弓反张,即如素问 至真要大论所说:“诸暴强直,皆属于风。”(2)血虚生风:眼睑、唇、指、趾不时颤动,多见久病筋损,肝血不足,筋失所养。,(四)望姿态 3,6手足拘急,屈伸不利:在临床上见肝血亏损,筋脉失养;风寒湿痹,寒凝经脉;肾精虚竭,阴寒为患。7肢体不用:(1)手足肩膝,软弱无力,多见痿证。痿证多由热病肺热叶焦不能敷布津液,或胃气虚弱,阴血亏虚,筋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诊 望诊-38_课件 望诊 38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06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