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护理学-(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与运送)课件.ppt
《医院感染护理学-(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与运送)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护理学-(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与运送)课件.ppt(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感染管理科王书会,第一节:临床微生物标本第二节:环境微生物标本,第一节 临床微生物标本,一、基本原则(一)采集指征1.发现感染应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查。2.同一天同一检测目的的标本(血培养标本除外)一般只需检测一次。涂片检查最好和细菌培养同时进行。,第一节 临床微生物标本,(二)采集时机1.尽量在抗菌药物使用之前,或停药一周后采集标本。2.如不能信用抗菌药物,应于下次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3.应在感染的急性期或伤口局部治疗前采集标本。(三)采集容器1.采用专用的无菌容器收集标本,容器须灭菌处理,防止渗漏。2.容器中不得使用消毒剂和防腐剂。,第一节 临床微生物标本,(四)
2、采集方法1.选择正确的解剖部位,并以适当的技术、方法与容器收集足量的标本。2.无菌部位的标本采集应严格无菌操作,将污染的可能性降至最低。3.收集真正感染的病灶处的标本,且避免邻近区域居菌群的污染。4.尽量不要以棉拭子收集标本。以棉拭子采集的标本如咽拭子、伤口拭子等宜插入恰当的运送培养基送检。5.每份标本者应贴上标签并标明必要信息,在检验申请单上填写足够的有关临床资料。,第一节 临床微生物标本,(五)标本运送与保存1.各种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以在2小时内为宜。2.如不能及时送检,应将标本置于适当的储存环境暂存,但存放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3.混有正常菌群的标本如痰等,不可置肉汤培养基内送检。
3、4.标本采集与运送时应注意避免自身与他人暴露于感染因子。,第一节 临床微生物标本,(二)采集时机和频次1.采集时机:只要怀疑菌血症,应立即采集标本进行血培养。采血应尽可能在使用抗菌药物前进行。2.采集频次:采血尽量在抗菌药物使用前,在24小时内采集2-3份血标本。可疑为急性原发性菌血症、真菌血症、脑膜炎、骨髓炎、关节炎或肺炎的患者,应在不同部位采集2-3份血标本。不明原因的发热,先采集2-3份血标本,24-36小时候后估计体温升温前再采集2份以上。可疑细菌性心内膜炎时,在1-2小时内采集3份血标本采集;如果24小时后阴性,再采集3份以上的血标本。,第一节 临床微生物标本,二、血液标本(一)采集
4、指标 只有在临床怀疑菌血症时才需要做血培养,不应于常规筛检和局部感染。出现以下情况需做血培养:体温在正常范围之外;心动过速、高或低血压、呼吸急促;白细胞计数升高或明显降低的地位;畏寒或寒战;新发或恶化的临床难以解释的症状和体征。,第一节 临床微生物标本,(二)采集时机和频次1.采集时机:内要怀疑菌血症,应立即采集标本进行血培养。采血应尽可能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进行。入院前2周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如果体温380C、寒战、出现新发或恶化的临床难以解释的症状和体征,可以考虑选用有中和或吸附抗菌药物的培养基进行血培养。2.采集频次:采血前尽量在抗菌药物使用前,在24小时内采集2-3份血标本。可疑为
5、急性原发性菌血症、真菌血症、脑膜炎、么、关节炎或肺炎的患者,应在不同部位采集2-3份血标本。,第一节 临床微生物标本,不明原因的发热,如隐性脓肿、伤寒热和波浪热,先采集2-3份血标本,24-36小时后估计体温升高之前,再采集2份以上。可疑细菌性心内膜时,在1-2小时内采集3份血标本;如果说4小时后阴性,再采集3份以上的血标本。,第一节 临床微生物标本,(三)培养基的选择推荐使用商品化的血培养瓶。说明:使用添加抗菌药物吸附剂的血培养瓶有助于提高已接受抗菌药物治疗患者血培养的检出率。,第一节 临床微生物标本,(四)采集方法1.穿刺部位皮肤消毒(1)如果选定的静脉穿刺位置明显较脏,先用肥皂和水清洗,
6、然后用一次性纸巾或灭菌毛巾擦干。(2)一步法:推荐采用此法。使用含2%葡萄糖酸氯已定的70%乙醇覆盖需要消毒的区域,并确保消毒液停留30秒。让皮肤消毒区域彻底晾干,或至少等待30秒。(3)两步法:用70%乙醇覆盖需要消毒的区域,并确保消毒液接触皮肤时间至少30秒,再等30秒后晾干。用碘酊或者氯已定。覆盖整个待消毒区域并确保在皮肤上停留至少30秒,待消毒皮肤区域彻底晾干(约30秒)。,第一节 临床微生物标本,2.培养瓶消毒:用70%乙醇消毒血培养瓶橡皮塞子;乙醇作用60秒;在血液注入前,用无菌纱布或棉签清除橡皮塞子表面剩余的乙醇,然后注入血液。3.培养瓶接种:抽取血液后,不要换针头,直接注入血培
7、养瓶中,轻轻颠倒混匀,以防血液凝固。如果同时做需氧和厌氧培养,应先将标本接种到厌氧瓶中,然后再注入需氧瓶中,严格防止将空气注入厌氧瓶中。,第一节 临床微生物标本,4.采血量(1)成人:推荐每个血培养瓶应加血量8-10ml,血液和肉汤比为1:5-10(体积比)。一般每个静脉穿刺点采血15-20ml。(2)儿童:对于婴儿和儿童,每毫升血液中的带菌量比成人要高,因此采血量较少。一般每个静脉穿刺点采血1-5ml。(3)血液量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细菌的检出,血液的培养量每增加1ml,阳性的率增加3-5%。,第一节 临床微生物标本,(五)标本运送与保存接种标本后立即送检,如不能立即送检,置室温或35-370
8、C孵箱保存,但不能超过12小时。且勿冷藏,因为某些苛氧菌在低温环境下不易存活。在运送途中如果天气寒冷,应采取一定的保温措施。未使用的血培养瓶应室温保存。,第一节 临床微生物标本,三、下呼吸道标本(一)采集指征: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肺部啰音或胸部影像学提示下呼吸道感染时,应进行痰培养。另外,肺部感染的患者有25-50可能发生菌血症,帮应同时作血培养。(二)采集时机1.采集标本的最佳时机应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2.对于普通细菌性肺炎,痰标本送检每天1次,连续2-3天。不建议24小时内多次采样送检,除非痰液外观性状出现改变。3.怀疑分枝杆菌感染者,应连续收集3天清晨痰液送检。,第一节 临床微生物
9、标本,(三)采集容器推荐选择带有螺旋帽的清洁、无菌、干燥、不渗透、不吸水的广口容器。,第一节 临床微生物标本,(四)采集方法1.自然咳痰法:以晨痰为佳,咳痰前先用清水、冷开水反复漱口除去过量的口腔细菌,有假牙的应取下。然后用力深咳,从气管咳出呼吸道深部的痰,痰液直接吐入痰盒中。标本量应1ml。2.雾化导痰法:痰量少或无痰者可采用雾化吸入加温至450C的3-5%NaCl水溶液,使痰液易于排出。对难于自然咳痰的患者可用无菌吸痰管抽取气管深部分泌物。,第一节 临床微生物标本,3.经人工气道吸引物:是目前临床较常用的微生物检验标本。吸痰前给予100%纯氧至少30秒;可以在吸痰前进行气道盥洗,给予少量生
10、理盐水有助于稀释黏稠的痰液和促进咳嗽反射以利于深部分泌物引流;不带负压放置吸痰管进入气道,直到开始准备撤出时才给予负压吸引;每次吸引时间控制在10-15秒,除非痰量很大。4.支气管镜采集法:在肺内病灶附近用导管吸引或用支气管刷直接取得标本。该方法对患者有一定痛苦,不易接受。,第一节 临床微生物标本,5.防污染毛刷采集法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法:均由临床医生按相应操作规程采集,须注意尽可能避免咽部正常菌群的污染。6.胃内采痰法:无自觉症状的肺结核患者尤其婴幼儿不会咳痰,有时将痰液误咽入胃中,可采集胃内容物做结核分枝杆菌培养。该方法应用于清晨空腹时将胃管插入胃内,用注射器抽取胃液。7.小儿取痰法:用弯压
11、舌板向后压舌,将棉拭子伸入咽部,小儿经压舌刺激咳嗽时,可喷出肺部或气管分泌物粘在拭子上。对幼儿还可用手指轻叩胸骨柄上方,以诱发咳痰。,第一节 临床微生物标本,(五)标本运送与保存标本应尽快送检,不能及时送检的标本,室温保存不超过2小时。,第一节 临床微生物标本,四、上呼吸道标本(一)采集指征1.病毒性普通感冒伴有明显咽痛时,怀疑为咽部链球菌感染,应做细菌培养。2.细菌性咽-扁桃体炎: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0C以上。3.上呼吸道感染易并发鼻窦炎、中耳炎、气管-支气管炎,需采集相应部位分泌物或痰液进行细菌培养。(二)采集时机1.应于抗生素应用前。2.时间上可无严格限制,但咽部是呼吸和食
12、物的通路,以晨起后采集为佳。,第一节 临床微生物标本,(三)采集容器采用专用的采样拭子及运送培养基。(四)采集方法1.鼻咽、咽拭子标本:嘱患者先用清水漱口,由检查者将其舌外拉使悬雍垂尽可能向外牵引,用压舌板将舌向下向外压,用无菌棉拭子越过舌根到咽后壁或悬雍垂的后侧,反复擦拭数次然后送检,拭子应避免触及舌、口腔黏膜和唾液。2.鼻拭子标本:最好用扩鼻器,先用拭子拭去表面的分泌物并丢弃,用第2个拭子蘸取无菌生理盐水插入鼻孔采集病灶标本。3.喉拭子:使患者对光而坐,头部上仰口张大,用压舌板轻轻压舌根,直接用棉拭子擦拭患者喉部的病灶分泌物做直接涂片和细菌培养。,第一节 临床微生物标本,(五)标本运送与保
13、存1.应立即送检。2.检测脑膜炎奈瑟菌或淋病奈瑟菌时,标本采用运送培养基运送,或直接接种在平板培养上运送。(六)其他1.最好采集2管拭子,以方便直接涂片分离培养。2.因鼻、咽部有口腔正常菌群,所以不建议用鼻咽喉拭子标本做常规细菌培养,只用于特定微生物检测(如淋球菌、酵母菌咽拭子培养)。3.耳、鼻、喉拭子标本一般不能做厌氧培养。,第一节 临床微生物标本,五、尿液标本(一)采集指征1.症状指征:患者出现以下症状和体重之一怀疑有尿路感染时,应考虑做尿培养:有典型的尿路感染症状;肉眼脓尿或血尿;尿常规检查表现为白细胞或硝酸盐阳;不明原因的发热,无其他局部症状;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出现发热;膀胱排空功能受损
14、;尿道口有脓性分泌物;泌尿系统疾病手术前,第一节 临床微生物标本,2.疾病指征:尿路感染;肾结核;泌尿系统结石、前列腺增生;无症状性菌尿。,第一节 临床微生物标本,(二)采集时机与频次1.采集时机:以抗菌药物使用之前的清晨第一次中段尿为宜。注意避免采集消毒剂污染的标本。2.采集频次:具有尿痛、尿频、尿急等明显症状的患者,只需采集一份标本采;治疗48-72小时后可采集第二份标本。怀疑肾结核时,应连续性3天采集晨尿。多次收集或24小时尿不应用于尿液培养。且尿液中不应加入防腐剂或消毒剂。除非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不应对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常规进行尿液培养。,第一节 临床微生物标本,(三)采集容器合格的采
15、集容器是保证尿培养成功的必要条件,要求:由不与尿液成份发生反应的惰性材料制成;广口,具有较宽的底部,容积应50ml,盒盖易于开启;洁净、无菌、加盖、封闭和防渗漏;不含防腐剂和抑菌剂。,第一节 临床微生物标本,四)采集方法1.清洁中段尿:女性:采样前用肥皂水或0.05-0.1%聚维酮碘溶液冲洗外阴,用手指分开阴唇,弃其前段尿,留取中段尿10-20ml于无菌容器内。男性:采样前用肥皂水或0.05-0.1%聚维酮碘溶液等消毒剂清洗尿道口,擦干后上翻包皮,弃其前段尿,不终止排尿,留取中段尿10-20ml于无菌容器内。2.耻骨上膀胱穿刺:先用0.25-0.5%聚维酮碘溶液等消毒剂消毒穿刺部位皮肤,然后使
16、用无菌注射器直接从耻骨联合与脐连线上高于耻骨联合2cm处刺入膀胱吸取尿液10-20ml于无菌容器内。,第一节 临床微生物标本,3.小儿收集包:对于无自控能力的小儿可应用收集包采集尿液,这种装置由于很难避免会阴部菌群污染产生假阳性,所以只有在检验结果为阴性时才有意义。如果检验结果为阳性,应结合临床进行分析,必要时可使用耻骨上膀胱穿刺或导尿法留取尿液进行复检。,第一节 临床微生物标本,4.导尿管尿(1)直接导尿法:使用0.05-0.1%聚维酮碘溶液等消毒剂消毒会阴,用导尿管直接经尿道插入膀胱,先弃前段尿液约15ml,再留取中段尿液10-20ml于无菌容器内。(2)留置导尿管法:采集前先夹住导尿管,
17、采集时则松管弃前段尿液,使用0.25-0.5%聚维酮溶液等消毒剂消毒导尿管的采样部位,使用无菌注射器斜刺入导尿管的采样部位抽取10-20ml尿液于无菌容器内。应注意不能从集尿袋中采集尿液送检。(3)回肠造口导尿管法:摘除导管,弃去里面的尿液,先用0.05-0.1%聚维酮溶液等消毒剂消毒吻合口,再将导尿管插入清洁的吻合口,至筋膜的深部eswy1020ml尿液于无菌容器内。,第一节 临床微生物标本,(五)标本运送与保存1.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并接种。2.室温下保存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如果不能及时运送或接种,应于40C下冷藏,但保存时间也不应超过8小时。3.冷藏保存不得用于淋病奈瑟菌培养。,第一节
18、临床微生物标本,六、粪便采集(一)采集指征1.当腹泻患者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时建议采集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粪便涂片镜检白细胞5个/HP;未经抗菌药物治疗的持续性腹泻患者;重症腹泻;体温38.50C;血便或便中有脓液;来自疫区的患者;抗生素治疗后腹泻;高热惊厥;,第一节 临床微生物标本,(二)采集时机1.在急性期留取腹泻粪便标本。2.在不同时间采集 2-3份标本可提高致病菌的分离率。3.沙门菌感染、肠热症应在2周内采集。4.寄生虫检测需间隔1-2天采集1次标本,连续采集3次且3次培养均阴性才能排除寄生虫携带状态。5.服用硫酸钡、镁或结晶物后至少5天以后采集标本。,第一节 临床微生物标本,(三
19、)采集容器要求使用清洁、带防护盖的防渗广口容器,送检的标本中不能加入防腐剂。如进行寄生虫检测时,应采用寄生虫转运包。(四)采集方法1.自然排便法:常规方法。自然排便后,挑取有脓血、黏液的粪便2-3g盛于灭菌广口容器中送检。2.直肠拭子法:适用于排便困难患者或婴幼儿,不推荐使用拭子做常规性病原菌培养。可用肥皂水将肛门周围洗净,用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插入肛门,成人深4-5cm,儿童2-3cm,与直肠黏膜表面接触,轻轻旋转拭子,可在拭子 上明显见到粪便,插入运送培养基内,立即送检。,第一节 临床微生物标本,(五)标本运送与保存1.标本应尽快送检,不能及时送检的标本,室温下保存2小时。如采便不能及
20、时送检,可加入ph7.0的磷酸盐甘油或转运培养基,但不宜超过24小时。使用改良转运培养基Cary-Blair时,不能转送培养志贺菌的标本。2.直肠拭子采集的标本必须转入运送培养基或革兰阴性菌肉汤中送检,转运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3.高度怀疑霍乱弧菌感染标本的运送必须符合特殊标本的安全规定。4.直肠活检标本用粪便容器送检,内盛少量无菌蒸馏水以防止沉淀。,第一节 临床微生物标本,(六)其他1.当怀疑沙门菌、志贺菌、弯曲菌以外的细菌引起的腹泻时,临床医生必须通知细菌室,因为分离弧菌、耶尔森菌、气单胞菌、邻单胞菌、大肠埃希菌O157:H7需要特殊的实验程序和培养基。2.粪便标本一般不做厌氧培养。,第一节
21、 临床微生物标本,七、伤口脓液标本(一)采集指征1.症状指征(1)局部特征: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是化脓性感染的五个典型特征。但随病程迟早、病变范围、位置深浅而异,五个症状不一定全部表现。病变范围小或位置较深时局部症状可不明显。(2)全身症状:轻重不一。感染较重者常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等,一般均有白细胞计数增加和核左移。病程较长时,可有水和电解质紊乱,血浆蛋白减少,肝糖原大量消耗,可出现营养不良、贫血、水肿等症状。全身性感染严重的患者可发生感染性休克。,第一节 临床微生物标本,2.疾病指征:软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如疖、痈、急性蜂窝组织炎和丹毒等。化脓性疾病:如甲沟炎、化脓
22、性关节炎、细菌性结膜炎、扁桃体炎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等。脓肿:扁桃体脓肿、咽部脓肿、肝脓肿、腹腔脓肿和肾周脓肿等。创伤感染:术后切口感染、导管感染和脐带残端感染等。,第一节 临床微生物标本,(二)采集时机在抗菌药物使用前,且仅在有临床感染症状或伤口恶化或长期不能愈合时采集标本。(三)采集容器1.较大的标本:置于含有少量生理盐水的带螺纹的无菌塑料容器内。2.较小的标本或拭子标本:置于运送培养基内。,第一节 临床微生物标本,(四)采集方法1.封闭性脓肿:皮肤消毒后,采用注射器穿刺抽取脓液。若无法抽到脓液,应先皮下注射少量无菌生理盐水,再次穿刺抽吸脓液;若脓液过多,应先切开引流,在基底部或脓肿壁采集标
23、本。脓液量应以1ml为宜。排出注射器内部及针头的气体,用无菌橡皮塞封闭针头送检,或直接打入血培养瓶中;疑为厌氧菌时,应迅速将脓液打入厌氧培养瓶中。2.开放性伤口: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浅表部位,去除表面的渗出物和碎屑。用拭子深入伤口的基底部或伤口与正常组织边缘部采集两个标本,分别用于革兰染色和培养。,第一节 临床微生物标本,3.烧伤伤口:清创,出现渗出物后用拭子用力采集病灶基底部或边缘的标本,仅做需氧培养,也可送组织标本。4.组织和活检标本:采集足够大的组织,体积以1mm3为宜,避免在坏死区域内采集。将小块的组织放在运输培养基内,较大的放在无菌容器中,并加入少量无菌生理盐水。,第一节 临床微生物标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院 感染 护理 微生物 标本 采集 运送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06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