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课件.ppt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卫生部赴新疆工作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2011年10月,目 录,脊灰与AFP病例监测报告病例调查采样、保存和运送病例随访资料管理、分析与利用,Source from TREMOLO,最古老的脊髓灰质炎患者雕像,现保存于丹麦 哥本哈根市 博物馆患者右下肢麻痹 明显的肌肉萎缩 足下垂3000-4000年 前古埃及,脊灰简介,脊灰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因其多发于婴幼儿,俗称“小儿麻痹症”,是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脊灰病毒有型、型、型3个血清型脊灰病毒各血清型间无交叉免疫脊灰病毒在污水和粪便中可生存数月,低温环境中能长期生存并保持活力;各种氧化剂、甲醛、2%
2、碘酊、升汞等,加热56(30分钟)以上,均能使其灭活,脊灰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潜伏期335天,一般714天90以上的感染者表现为无症状只有约1的病例可出现类似感冒症状发热、咽痛、乏力或恶心、腹泻等仅有极少数感染者出现麻痹症状(肢体急性弛缓性瘫痪)病毒侵犯脊髓前角灰白质区运动神经元后,导致肌肉特别是肢体肌肉发生不对称弛缓性麻痹,并留下瘫痪后遗症,脊灰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传染源麻痹型患者隐性感染者、无麻痹患者不易被发现,在疫情传播中起重要作用传播途径粪口途径是主要传播途径发病的早期咽部排毒可经飞沫传播,脊灰易感人群、传染期,易感人群人对脊灰病毒普遍易感4月龄婴儿有来自母体的抗体感染后能产生对同型病毒的
3、持久免疫力 传染期感染者大便排出病毒可达数周至数月潜伏期末至发病后34周均有传染性发病后12周排毒率最高,消灭脊灰定义,消灭国际消灭疾病特别委员会(ITFDE)关于消灭的定义,是指从地球上根绝人类病例,达到任何地方均无该病病例的状态,不再需要采取控制措施,具有持久的效益,是不可逆的过程,如全球消灭天花消灭脊灰指消灭本土脊灰野病毒,多个流行国家与新疆接壤,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新疆采取防控策略(一),保持高水平的OPV常规免疫接种率 儿童在2月龄、3月龄、4月龄、4岁口服四剂次OPV疫苗 继续在重点地区开展强化免疫活动每年3月、4月对全区当年4岁以下儿童间隔一个月,口服2轮OPV疫苗 保持AF
4、P监测系统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每年3月、4月对全区所有县级以上医院开展AFP病例漏报调查对全区县级以上医院的临床医生开展鉴别诊断培训班,新疆采取防控策略(二),保证脊灰实验室网络的正常运转每年接受WHO网络实验室的认证和考核 完成脊灰病毒实验室封存工作2008年完成全区所有卫生系统内和卫生系统外的相关实验室的调查 提高对输入性野病毒和VDPV的快速反应能力 与边境检疫部门合作,开展入境儿童的服苗和采集便标本的监测工作,问 题,脊灰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消灭脊灰的主要策略有哪些?,Acute 急性Flaccid 弛缓性Paralysis 麻痹、瘫痪,AFP病例的定义,急性弛缓性麻痹(急性软瘫、周围
5、性瘫痪)病例慢性的痉挛性瘫 硬瘫症状监测,及时发现报告疑似脊灰病例,AFP病例的定义,病例定义所有15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灰的病例AFP病例的诊断要点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目前南疆报告要求任何年龄的AFP病例,AFP监测流程,随访,发现,主动监测,就诊报告,常见的AFP病例(ICD10编码),脊髓灰质炎(A80)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GBS)(G61.0)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G37.3,G04.2-G04.9)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原因不明性多神经病)(G
6、62.0-G62.9)神经根炎(M54.1)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S24.2,S24.3,S34.2,S34.6,S34.8)单神经炎(G56,G57)神经丛炎(G54.0-G54.9)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性麻痹、高钾性麻痹、正常钾性麻痹)(G72.3)肌病(包括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G72.1,G72.2,G72.9)急性多发性肌炎(M33.2)肉毒中毒(A05.1)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G82.0,G82.2,G82.3,G82.5)短暂性肢体麻痹(R29.8),30/93,AFP病例监测流程,医院报什么?疾控中心登记什么?,医院报
7、告内容:发病地点、家长姓名、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麻痹日期、临床初步诊断等县级疾控中心应建立AFP病例专报记录本登记接到报告的时间、报告人、报告单位、报告内容、记录人等内容,首先,我们先抛弃任何病理性及并发症因素,我们从物理学角度来看高血压,根据流体力学的原理及压缩动力学原理,我把心脏和血管及毛细血管比喻成密封的压力循环系统,就是说人体是一台机器,心脏和血管就是润滑系统。中医认为高血压形成原理是:血管内皮组织代谢不稳定、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混乱造成血压的升高。1、从最常见的肥胖者高血压说起,太胖脂肪过多,对血管造成一定的挤压,当管道被挤压以后,动力源需要加大动力才可能使原来的循环达到流通,
8、动力源动力加大,管道压力也会随之加大,就形成了高压。2、内部血液及其他疾病引起的血栓造成的,血液的新陈代谢,排出不够彻底,在管道内部形成污垢,对管道造成一定的堵塞,会使压力升高。3、老年性管道硬化及疾病性硬化,管道打折硬化的话,会造成高压。4、疾病性毛细血管堵塞和外伤性毛细血管堵塞,也是其中的因素之一。5、机体病变性引起的,一部分高血糖患者,是因为消化系统太过亢奋,在肠胃方面有病变,在肠胃机体方面就会形成一定的血液循环堵塞,也会造成高压,这里只举一个例子。6、心脏方面的先天及后天的缺失。7、脑血管疾病引起的。8、血液干涸造成的高压。以上因素受季节变化影响,容易发病!血压调控机制多种因素都可以引
9、起血压升高。心脏泵血能力加强(如心脏收缩力增加等),使每秒钟泵出血液增加。另一种因素是大动脉失去了正常弹性,变得僵硬,当心脏泵出血液时,不能有效扩张,因此,每次心搏泵出的血流通过比正常狭小的空间,导致压力升高。这就是高血压多发生在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壁增厚和变得僵硬的老年人的原因。由于神经和血液中激素的刺激,全身小动脉可暂时性收缩同样也引起血压的增高。可能导致血压升高的第三个因素是循环中液体容量增加。这常见于肾脏疾病时,肾脏不能充分从体内排出钠盐和水分,体内血容量增加,导致血压增高。相反,如果心脏泵血能力受限、血管扩张或过多的体液丢失,都可导致血压下降。这些因素主要是通过肾脏功能和自主神经系统
10、(神经系统中自动地调节身体许多功能的部分)的变化来调控。编辑本段临床表现1、头疼:部位多在后脑,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若经常感到头痛,而且很剧烈,同时又恶心作呕,就可能是向恶性高血压转化的信号。2、眩晕:女性患者出现较多,可能会在突然蹲下或起立时有所感觉。3、耳鸣:双耳耳鸣,持续时间较长。4、心悸气短:高血压会导致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这些都是导致心悸气短的症状。5、失眠:多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踏实、易做噩梦、易惊醒。这与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6、肢体麻木:常见手指、脚趾麻木或皮肤如蚁行感,手指不灵活。身体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现麻木,还可能感觉异常,甚至
11、半身不遂。物(特别是阿司匹林和非甾体类消炎药,参见消化性溃疡的治疗部分),克罗恩病或病毒感染所引起。幽门螺杆菌可能在此不发挥重要作用。症状多为非特异性的,可包括恶心,呕吐和上腹部不适。内镜下显示在增厚的皱襞隆起边缘有点状糜烂,中央有白斑或凹陷。组织学变化多样。尚无某种方法具有广泛疗效或可治愈。治疗多为对症治疗,药物包括制酸剂,H2拮抗剂和质子泵。2慢性胃炎的癌变 对于胃溃疡发生癌变,人们比较容易理解,但对于有些类型的慢性胃炎也会发生癌变,许多人会感到不可思议然而,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癌变却是事实编辑本段现代中医史(df4肺炎88gdg青霉素d25f肝炎df6)轴心时代中、西医学的峰巅之作。雅斯贝
12、而斯曾说:“如果历史有一个轴心,那么我们就必须将这轴心作为一系列对全部人类都有意义的事件,发生于公元前800至200年间的这种精神历程似乎构成了这样一个轴心。,医学健康系列精品课件,本文档下载后可以修改编辑,欢迎下载收藏。,AFP病例网络直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进行网络直报登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以下简称大疫情系统):http:/1.202.129.170登录“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在疾病名称的“其他传染病”中选择“9825,AFP”,并在“病例分类”中选择“1.临床诊断病例”,填报AFP病例报告卡,AFP病例报告附卡信息,在“疾病名称”中选择“AFP”后,会自动跳出需填报的附卡
13、信息附卡信息内容病例归属:本地、异地(必填项。按照监测方案要求,异地AFP病例指非本地户籍的AFP病例,如麻痹前在本地居住35天以上,属于本地病例)麻痹日期(必填项)麻痹症状(简单描述麻痹部位、肌张力、肌力等,100字以内)来现就诊地日期(必填项。异地病例填写)现就诊地住址(必填项。异地病例填写,本次就诊时所住临时住所地址,麻痹前居住时间小于等于35日),异地病例填写内容较本地病例多:来现就诊地日期、现就诊地住址,40/93,注意事项,发病日期指AFP疾病发生过程中最早出现症状的日期病例分类初报的AFP病例,均以【1.临床诊断病例】录入疾病名称AFP病例归类为【其他传染病】,下拉菜单中选择【9
14、825,AFP】,问题,什么叫AFP病例?常见的AFP病例哪几种?AFP病例的谁报、何时报、向谁报?怎么AFP病例主动监测?,AFP监测流程,重点内容,接到AFP病例报告后,县级CDC应立即派专业人员对病例开展个案调查。AFP调查内容和关键点是什么?调查内容:依据“AFP病例个案调查表”调查表中关键点:病例编号(T1A)、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麻痹日期、调查日期、报告日期、麻痹症状、免疫史、外出史、发病地点、初步调查结果等,如何进行AFP病例个案调查,在临床医生的配合下,结合病历会同临床医生详细填写“AFP病例个案调查表”调查步骤了解发病过程:应了解麻痹发生时间、是否有发热/腹泻、麻痹部位
15、是否对称、是否疼痛、有无外伤或臀部肌肉注射史、就诊过程、OPV服苗史等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并记入结果:重点是四肢肌力、肌张力、腱反射、肌萎缩和肢体活动情况填写个案调查表:要求完整、准确填写,避免缺项和漏项。如有调查表中未包括的症状或体征可用文字说明;调查时力求明确临床诊断,填写要求,姓名、出生日期:真实,与病历一致,报告日期、调查日期:必须搞清,先报告、后调查麻痹日期:必须在就诊日期之前四肢肌力:必须调查清楚初步临床诊断:必须有OPV服苗史:要调查清楚,50/93,高危AFP病例,定义年龄小于5岁接种OPV次数少于3次或服苗史不详未采或未采集到合格大便标本的AFP病例或临床怀疑为脊灰的病例发现高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急性 弛缓 麻痹 AFP 病例 监测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05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