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涂片的制备与染色课件.ppt
《血涂片的制备与染色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涂片的制备与染色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血涂片的制备与染色,血涂片的制备,制备合格的血涂片,是血液学检查的最基本的技术和方法,血片的质量及染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细胞形态的观察、和诊断。,(一)载玻片的清洁,1.新玻片:常带有游离碱质,用1mol/L HCl 浸泡24h,清水冲净,干燥备用。2.用过的玻片:肥皂(洗涤剂)水煮沸20 min,再用 热水将肥皂和血膜洗净,清水反复冲洗,干燥备用。3.急用玻片:置0.95L/L乙醇中浸泡1h,蒸馏水洗净后,擦干或烘干备用。,(二)制作血涂片的标本,最好用非抗凝的静脉血和毛细血管血,也可用EDTA抗凝血制备。EDTA抗凝血中,因Ca2+被螯和,阻止PLT的聚集,推片时PLT均匀平铺,显微镜下易
2、于观察其形态,但有时会看到EDTA引起的RBC皱缩及WBC丛集现象,应注意。随着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普及,多用EDTA抗凝血。有些血细胞检查流水线,还可自动推片、染色。,(三)血涂片的制备,方法:手工推片法 自动推片法 厚膜涂片法等,取血约50ul,将推玻片向1的方向稍抽回,当血液充满推玻片的宽度后,以一定均匀的速度向2的方向滑动。,注意:血滴大,速度快、角度大-血膜厚,*一张良好的血片要求:,厚薄适宜,头、体、尾分明,边缘整齐,细胞分布均匀;血膜与载玻片的两边和两端分别留有一定的空隙(0.3cm和1.5cm),血膜长度占载玻片的2/3左右。玻片的一端应留有贴标签的地方。,1.5cm,0.3c
3、m,临沂市人民医院,白细胞显微镜分类,制血膜 瑞氏染色 显微镜分类,白细胞分类镜检部位及计数方法,血涂片注意事项,注意血滴大小、推片角度(2530角)速度、用力均匀;注意HCT及血液粘稠度每次使用清洁的推片,以免异常细胞的相互污染。涂片制成后,在空气中挥动,使其迅速干燥,天气寒冷或潮湿时,置37温箱干燥。干燥后编号,2.厚血膜涂片法,末梢血1滴(约20l)于玻片中央,用推片一角将血由内向外旋转涂布,制成厚薄均匀、直径约1.5cm的圆形血膜,自然干燥后,滴加数滴蒸馏水,使RBC溶解,脱去血红蛋白,将水倒掉,血膜呈灰白色,干后染色镜检。特点:血量多,待检成分集中。适用于:疟原虫、微丝蚴等检查,3.
4、自动推片机法,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第四部分血细胞常用的染色方法,细胞染色技术,细胞涂片,在光学显微镜观察之前需要固定、染色。固定:将细胞蛋白质和多糖等成分迅速交联和凝固,以保持细胞原有的形态结构不发生变化。染色目的:使细胞的主要结构(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等)染上不同的颜色,便于显微镜下观察。常用的染色方法:有瑞氏、姬姆萨、巴氏、HE染 色等。,细胞染色法类型,1 普通染色法:如Wright、Giemsa、Papanicolaou、HE染 色法等。2 荧光染色法:如吖啶橙荧光染色,使细胞内DNA呈现黄 绿色荧光,使RNA显桔红色荧光。用于精子 和阴道分泌物的的细胞检查。3 细胞活体染色法:
5、活体染料有灿烂甲酚蓝、新亚甲蓝、中 性红等,如RET染色。4 细胞化学染色法:利用化学反应显示细胞内某些成分的存 在和数量。被显示的物质有核酸、蛋白质、脂类、糖类、酶类及其他物质等。近年来,把单克隆抗体技术、酶标记技术等应用于细胞化学染色中,发展成为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法。能特异、灵敏地显示细胞内的一些抗原和半抗原物质,应用越来越广泛。,碱性染料:为阳离子染料,能接受质子,染细胞核 的染料。如亚甲蓝、天青。,酸性染料:为阴离子染料,能释放质子。主要有荧 烷-氧杂蒽染料和偶氮染料两类,能结合 细胞的碱性成分并染色,如血红蛋白、嗜酸性颗粒成分等。,3.复合染料:同时具有阴、阳离子型的染料如瑞氏染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涂片 制备 染色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05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