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的诊治课件.ppt
《黄疸的诊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疸的诊治课件.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黄疸的中医诊治,定义,黄疸是指因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或血败不华于色,导致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历史渊源,始见于内经素间平人气象论言“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灵枢论疾诊尺“身痛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形成于汉张仲景伤寒论,提出了黄疸的病因 湿热、寒湿、瘀血、火邪,尤为强调湿热与寒湿在发病中的重要地位。“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黄家所得,从湿得之。”,首次提出了黄疸的分类 黄疸 谷疸 酒疸 女劳疸 黑疸,黑疸,提出了黄疸的治疗方法“于寒湿中求之”“但利其小便”“当以汗解之”“当下之”,后世发展与完善,引入“阴黄”这
2、一概念诺病源候论黄疸诸候九疸候圣济总录黄疸门 创“急黄”之证候诺病源候论黄疸诸候九疸候圣济总录黄疸门立“胆黄”之说:景岳全书杂证摸黄疸:“盖胆伤则胆气败,而胆液泄,故为此证”明“瘟黄”之候沈氏尊生书黄疽“又有天行疫疡,以致发黄者,俗称为瘟黄,杀人最急。”,黄疸的研究范围,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慢性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肝硬化肝癌,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胆汁瘀积性肝硬化,自发性溶血异型输血溶血,病因病机,1.时邪疫毒,熏蒸肝胆,疫毒之邪,肝胆,胆汁外溢,胆汁外溢肌肤胆汁上注肝窍胆汁下流膀胱,肝胆失于疏泄,2.酒食伤脾,化生湿热,膏梁厚味,酗酒过度,脾,胃,湿,热,湿热熏蒸
3、,胆汁外溢,肝胆失于疏泄,胆汁外溢肌肤胆汁上注肝窍胆汁下流膀胱,3.积聚内阻,胆汁失泄,积聚日久,砂石阻滞胆道,胆汁外溢,4.化源不足,血不荣色,素体脾胃虚弱或肾精不充,以致气血化源不亢,肾精难以化生阴血,血败而不能华色,从而引发黄疸。犹景岳全书杂证谟黄疸“阴黄证则全非湿热,总由气血之败,盖气不能生血,所以血败,血不华色,所以色败。”,诊断,1目黄、身黄、小便黄乃黄疸三大主症,且三症之中尤以目黄为要。2血液生化学检测TBIL、DBIL、IBIL增高。,17.1mol/L 无黄疸 17.1-34.2mol/L 隐性黄疸34.2mol/L 显性黄疸,黄疸病,鉴别诊断,黄疸萎黄 黄胖病,共同点:肌肤
4、发黄,黄疸与萎黄鉴别,共同点:肌肤发黄,黄疸与黄胖鉴别,辨证论治,辨证要点,确定是否为黄疸辨黄疸之阳黄与阴黄辨阳黄之湿热轻重 辨阴黄之寒湿与血瘀,确定是否为黄疸,1目黄、身黄、小便黄乃黄疸三大主症,且三症之中尤以目黄为要。2血液生化学检测TBIL、DBIL、IBIL增高。,辨黄疸之阳黄与阴黄,阴黄,阳黄,治疗原则,利胆通大便,退黄治疗,化湿利小便为主要治则,“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黄家所得,从湿得之。”利小便为去湿最快之法兼顾它法,利小便有利于胆红素排出配合利胆配合活血,分型论治,阳黄急黄阴黄虚黄,1.阳黄,热重于湿之舌象,湿重于热之舌象,茵陈蒿汤在退黄中的作用与用法,茵陈蒿汤伤寒论236
5、条原方:茵陈蒿六两,栀子十四枚,擘大黄二两,去皮。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渣,分三服。(据推算:一两14g,茵陈要84g,大黄28g,一升200ml,用水2400ml,最终煎得600ml,分三次口服),现代研究,茵陈蒿汤具有利胆、降血脂、抑制肝细胞调亡及改善实验性胆汁郁积等作用。茵陈蒿血中移行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可以初步确立6、7DME(6、7二羟基香豆素)为该复方的有效成分,该成分有明显的利胆和抗肝损伤作用,该研究还证实了茵陈蒿为茵陈蒿汤的主药(君药)。,只用茵陈却影响口服后的6、7DME的药动学参数。配服大黄后,6、7DME的吸收速率加快(提前约10分钟),而消
6、除速率减慢;而服用栀子后,使6、7DME的血中浓度出现两次峰值,表现出栀子可使6、7DME产生是肝肠循环所致。,大黄,茵陈,栀子,从肝肠循环实验研究(将口服茵陈蒿汤的大鼠胆汁引流到另一只未服药的大鼠胆管中,使其流入该大鼠的十二指肠中,然后取该大鼠血清成分定性和药效研究。结果,该未服药大鼠血清中验出了6、7DME,以该大鼠血清为药物,给予第3只大鼠时,产生了明显的利胆作用。),茵陈蒿汤,胆汁,未服药鼠,十二指肠,口服,血清,6.7-DME,胆囊,肝,茵陈的用法,量要大:60克以上。要先煎:速溶成分使人腹胀,后出成分有利胆作用,一般先煎40分钟。须与栀子、大黄配伍。,茵陈与栀子、大黄配伍的依据,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黄疸 诊治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05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