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流行形势与防治策略 ppt课件.ppt
《艾滋病流行形势与防治策略 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艾滋病流行形势与防治策略 ppt课件.ppt(1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艾滋病流行形势与防治策略,大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李莉,认识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odefiency Sy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以T淋巴细胞(CD4+)受损为其主要特征的细胞免疫功能不全的疾病。由于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最后导致各种机会性感染而死亡。,HIV感染的自然史,Pantaleo et al,NEJM,1993,Weeks,CD4 T Cells/mm3,Plasma Viremia Titer,0,3,6,2,11,1,10,9,12,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
2、1100,1100,Years,3,4,5,6,7,8,9,0,1:2,1:4,1:8,1:16,1:32,1:64,1:128,1:256,1:512,Primary Infection,Possible acute HIV syndrome Wide dissemination of virusSeeding of lymphoid organs,Clinical Latency,Constitutional symptoms,Opportunistic disease,Death,艾滋病病毒,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3、,英文缩写为HIV),或称为艾滋病病毒,在分类学上属逆转录病毒科、慢性病毒属、灵长类免疫缺陷病毒组。HIV侵入人体后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人类艾滋病病毒分为HIV-1和HIV-2两个型。世界及我国,以HIV-1的流行为主。不同地区可流行一个或数个不同的病毒亚型,同一亚型在不同地区也有一定的差别。HIV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 T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破坏CD4 T淋巴细胞,使整个人体免疫系统遭到破坏,降低并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导致人体因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产生机会性感染和肿瘤,最终会因各种复合感染或肿瘤而导致死亡。艾滋病病毒是一种
4、不同于一般病毒的逆转录病毒,具有极强的迅速变异能力。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即很弱。,急性HIV感染期(窗口期),诊断:HIVRNA10,000c/ml+未确定症状或HIV(-)或最近血清转换急性期可能出现临床症状的频率发热:96%恶心或呕吐:27%肝脾肿大:14%体重下降:13%鹅口疮:12%头痛:32%神经系统症状:12%,成人和青少年WHOHIV感染临床分期体系,临床期:无症状期临床期:轻度疾病期临床期:中度疾病期临床期:严重疾病期,无症状期,无症状,可以有持续性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PGL)A.除腹股沟部位外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淋巴结肿大;B.淋巴结直径超过1厘米,无压痛,无粘连;C.持
5、续时间3个月以上;D.除外其它病因。,轻度疾病期,无原因中度体重下降(体重下降10%)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带状疱疹口角炎反复性口腔溃疡脂溢性皮炎瘙痒性丘疹样皮炎真菌性甲炎,中度疾病期,无原因中度体重下降(体重下降10%)无原因超过1个月的慢性腹泻无原因的长期发热持续性的口腔念珠菌病口腔毛状白班严重的细菌性感染肺结核急性坏死性溃疡性口腔炎牙龈炎牙周炎无原因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严重疾病期,HIV消耗综合征肺袍子菌肺炎反复严重的细菌性肺炎慢性单纯疱疹感染(超过一个月口腔,生殖器,肛门直肠感染)食管念珠菌病肺外结核卡波济肉瘤巨细胞病毒感染弓形虫脑病HIV脑病复发性败血症淋巴瘤,艾滋病病程进展
6、示意图,病程(潜伏期):8-10年 输血感染:估计46年,平均5年。性 途 径:79年,平均8年吸 毒:11年 有偿献血:8.5年,艾滋病病程进展示意图,CD4+,HIV,VL,AIDS,1.3年,8-10年,传染源,感染者、病人=传染源,传染源,在艾滋病发展的不同时期,其传染力不同。窗口期虽然不能检测出抗体,但具有很强的传染力;处于无症状期的传染源尽管传染性有所下降,但由于无症状期的感染者在外观上与正常人没有明显区别,因此无症状者相对艾滋病的其他各期具有更加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临床症状期的传染源虽然传染性很大,但是作为传染源的作用有限。,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毒进入人体后,病毒即开始在体内大量
7、复制,但是随着HIV抗体的出现,血液中病毒量明显减少,在此阶段免疫功能没有受到严重破坏,因而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看上去与常人无异。此阶段携带HIV的人被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他们虽然外表看起来很健康,但其身体中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体液中含有艾滋病病毒,具有传染性。,艾滋病病人,人体感染HIV 8-10年后,由于病毒不停地复制,人体的免疫系统受到艾滋病病毒严重破坏,导致免疫机能的逐步丧失,当感染者的免疫系统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从而出现各种继发性感染或肿瘤时,感染者便发展成为艾滋病人。艾滋病病人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相同之处在于都携带艾滋病病毒,都具有传染性。不同之处在
8、于艾滋病病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还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外表看起来跟健康人一样。病人一般在发病后23年内死亡。机会性感染是导致艾滋病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传播途径(来源),经血传播 血制品 82 注射吸毒 89-95-02 单采血浆 94-95 临床用血 93-95经性传播母婴传播,艾滋病病毒的传播必须具备流行过程的三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艾滋病病毒传播主要通过艾滋病病人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体液传播,但并不是所有的体液都能传播艾滋病病毒。,经性途径传播,性行为按照发生者之间的性别划分,可以分为同性性行为、异型性行为和双性性行为三类。性行为按照方式划分,
9、可以分为生殖器一生殖器性交、生殖器一口腔性交和生殖器一肛门性交三类。性传播感染HIV的危险性高低决定于对方HIV感染的临床状态、性别、性伴数、性行为方式、性传播疾病、直肠粘膜的完整性、保护措施等。HIV的性行为传播是全球艾滋病流行的首要传播途径。在我国经性传播艾滋病的危险性在逐渐增加。,经血液途径传播,其方式有多种,其主要包括输入含有HIV的血液、血液成分或血液制品、移植或接受了HIV感染的器官、组织或精液、通过污染的针头经注射途径传播等。经输血或血制品传播:传播效力最高。尽管各国加强了对血液的艾滋病检测,但是由于窗口期和检测存在的问题,输血发生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危险依然存在,即存在一定的残余危
10、险度。器官移植;通过污染的针头经注射途径传播;医源性传播。,经母婴途径传播,感染HIV的产妇可通过胎盘、分娩及哺乳等将HIV传播给新生儿。母婴传播概率在15%50%之间。,影响母婴传播的因素,生产方式;生产时间;胎膜早破;母亲HIV感染的临床状态;母体的免疫功能状态;母亲的相关疾病;母亲的不良行为;喂养方式。,不传播艾滋病病毒的途径,与感染HIV的人共同就餐或共用餐具;与感染HIV的人共用水源;与感染HIV的人共用交通工具;与感染HIV 的人共用房间;与感染HIV的人共用马桶、洗脸池/盆;与感染HIV的人共用电话、电脑以及其他办公设备;与感染HIV的人共同游泳或沐浴;与感染HIV的人握手、拥抱
11、;与感染HIV的人礼节性接吻;与感染HIV的人近距离交谈;感染HIV的人打喷嚏、咳嗽;蚊虫叮咬。,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如果没接收治疗者,在孕晚期和分娩期间服用短程抗病毒药物预防性治疗,可使母婴途径传播率降到2%以下。同时还必须采取安全的助产方式将新生儿被感染的风险降到最低。为了尽可能减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建议对还没有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孕妇在其妊娠3个月以后开始抗病毒治疗。妊娠晚期才接受治疗的孕妇,可以在妊娠38周前的任何时间开始治疗,超过38周或临产的孕妇应暂缓三联抗病毒治疗,并根据国家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技术指导手册实施母婴阻断。,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所有HIV暴露的新生儿,无论母亲
12、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都应该短期服用抗病毒药物来进行母婴阻断。国家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技术指导手册母乳喂养具有传播HIV的风险。尽可能避免母乳喂养。使用婴儿营养配方奶粉喂养。如仍选择母乳喂养,整个哺乳期都应该继续进行抗病毒治疗,并且新生儿在6个月之后停止母乳喂养。,易感人群,是构成艾滋病流行过程三环节其中之一。对于HIV来讲,人不论种族、年龄及性别,对艾滋病病毒普遍易感。虽然人人对艾滋病易感,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同样的概率感染艾滋病病毒。有高危行为的人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与艾滋病病毒感染相关的高危行为有:不安全性行为;共用注射器静脉注射吸毒;被刺破皮肤的器械刺伤;使用未经检测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
13、或血制品;HIV阳性女性怀孕并生育;HIV阳性母亲哺乳。,高危人群,毒品成瘾者、男男性接触者(包括双性恋者)、既往有偿献血员、接受输血及其它血制品者、与以上高危人群有性关系者等,包括暗娼或性工作者。,艾滋病病毒传播的概率,艾滋病发现,世界首例 1981 美国中国首例 1985 北京1985年北京协和医院诊断并报告了中国境内的第一例艾滋病病例,病人是美籍阿根廷旅游者。其实在1983年中国已经出现由于接受过国外进口的因子的注射而发生感染的病例。大庆首例 2001,全国疫情,截至2008年底,累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病人276335万其中艾滋病病人82322例死亡 38150例2008年报告HI
14、V 45572例,AIDS 14509例(其中由HIV发展为AIDS 3844例),死亡9748例。平均每月新报告HIV约3800例。,黑龙江省疫情,黑龙江省自1993年发现第1例HIV感染者以来,截止到2008年底,累计发现HIV/AIDS共计838人,其中感染者571例,占68.14%;病人267例,占31.86%。死亡136例,占16.23%。08年HIV/AIDS病例报告为303人,与去年同期136人相比增长122.79%,其中感染者230例,占75.91%;病人73例,占24.09%;死亡40人,占13.20%。,HIV/AIDS-按传播途径统计表(大庆),我国近年来报告的艾滋病病例
15、数中,性传播比例大幅上升,异性性传播 同性性传播,估计的2007年5万名新感染者感染途径分布,异性性传播:44.7%男性同性性行为(MSM):12.2%静脉注射毒品(IDU):42.0%母婴传播:1.1%,艾滋病流行模式,艾滋病流行模式,同性恋,注射毒品者,卖淫妇女,嫖客,一般妇女,婴儿,HIV/AIDS-按样本来源统计表,HIV/AIDS报告数分职业统计,HIV/AIDS-分年龄性别实时统计表,HIV/AIDS-分性别实时统计表,男80%女20%,艾滋病流行现状:传播模式的转变我国三十年性文化变迁:性的多元化和性产业的形成性相关的健康问题:不仅是艾滋病的性传播我国预防控制性传播感染的策略:高
16、危人群策略实施的成绩、困难什么是可以在中国持续的、预防性相关健康问题的策略:高危人群策略和人群策略,数字的背后:从我国艾滋病毒流行的变化看预防的挑战,截至到2007年底:估计存活艾滋病毒感染者为700,000 估计存活的艾滋病人为85,000 在2007年中:50,000 新发感染者,平均:140人/天20,000 死于AIDS,全国性病疫情,全国报告梅毒278,215例,死亡63例,报告发病率21.06/10万,梅毒报告病例数较2007年增长23.32%。梅毒位居全国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的第4位,仅次于肺结核、乙肝和痢疾.淋病全国报告淋病134,303例,报告发病率10.16/10万,淋病报告
17、病例数较2007年下降9.84%,淋病位居全国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的第6位.近年梅毒增长幅度较大主要原因是:综合医院及妇幼保健等医疗机构对手术前及接受有创检查的病人及孕产妇普遍开展实名制的梅毒筛查,发现了大量无症状阳性检测者,从而使隐性梅毒病例报告大量增加所致。,Estimated HIV Cases Known&Unknown预测艾滋病病例已知晓的与未知晓的,cases,思考,到07年底黑龙江省存活感染者估计数5000人,4700人为存活未发现人数;存活已经检测出来的感染者有700 人;存活发现人数:存活未发现700:4700 1:6.71。3、认识深层次数字背后问题,当年新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
18、中,有多少是新发感染?有多少是既往感染?8%被检出,92%的新发感染当年检测不到;异性性传播 26.04%,同性性传播 42.24%,研究控制策略。,Estimated HIV Cases China中国艾滋病估计病例,中国China,1993-2007年黑龙江省HIV/AIDS病例报告数、发病数、死亡数流行趋势图,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构成,中国艾滋病的流行特点,卫生部通报显示:目前我国的艾滋病疫情处于总体低流行、特定人群和局部地区高流行的态势。我国艾滋病流行特点:第一、艾滋病疫情上升速度有所减缓第二、性传播逐渐成为主要传播途径第三、艾滋病疫情地区分布差异大第四、艾滋病流行因素广泛,中国艾滋
19、病的流行特点,截至2007年底我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0万,全人群感染率为0.05%,其中艾滋病病人8.5万人。2007年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万,因艾滋病死亡2万人。在5万新发感染者中,异性性传播占44.7%,男男性传播占12.2%,注射吸毒传播占42%,母婴传播占1.1%。,08年中国艾滋病疫情,截至2008年底,累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病人276335万,其中艾滋病病人82322例,死亡 38150例;2008年报告HIV 45572例,AIDS 14509例(其中由HIV发展为AIDS 3844例),死亡9748例。平均每月新报告HIV约3800例。,中国的艾滋病流行可以
20、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5 年至1988 年,称为输入散发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病例的地理分布高度分散。除了浙江省4 例因使用被HIV 污染的血液制品而被感染的血友病患者之外,其他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第二阶段为1989 年至1994 年,称为局部流行期。该阶段以云南省德宏州静脉吸毒人员中发现HIV 感染者为标志性事件,这一时期的特点为感染者主要是集中在我国边境地区的吸毒人群中。同时全国个别地区在性病患者、暗娼、归国人员中也陆续发现部分感染者。第三阶段自1995 年开始至今,称为广泛流行期。在该期的早期,除了在广西、新疆、四川等更多的地区静脉吸毒人员中陆续发现HIV 感染病例外,在我国中部
21、和东部的流动有偿献血人员等人群中发现大量HIV 感染者;与此同时,全国其他地区吸毒人群中也陆续发现HIV 感染。此外,经性途径传播的感染者比例有所增加,但多数地区的监测数据显示仍呈散发。不过,在流行出现较早的地区,经性传播上升的幅度和所占比例都明显上升,提示疫情正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个别疫情严重地区,普通孕产妇艾滋病感染率达到1,表明该地区已达到高度流行水平。,艾滋病流行特点,(一)艾滋病疫情上升速度有所减缓疫情估计结果显示,2007年估计总数较2005年增加5万,现存艾滋病病人数由2005年的7.5万增加到2007年的8.5万,2007年估计的新发感染人数约为5万,较2005年估计的7
22、万新发感染人数减少了2万。(二)性传播逐渐成为主要传播途径监测数据显示,吸毒、暗娼、孕产妇哨点的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是增加速度比较缓慢。,艾滋病流行特点,(三)艾滋病疫情地区分布差异大1998年以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疫情报告。截止2007年10月,全国有74%的县(市、区)报告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网络直报数据显示,不同省份的疫情报告数差异较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数报告排在前5位省份的报告数占全国报告总数的70%80%。2007年疫情估计结果显示,疫情估计数超过5万的省有5个,15万的省有9个;只有4个省不到2千;排名前5位的省份估计数占全国估计总
23、数的53.4%;排名在最后5位的省份估计数占全国估计总数的0.9%。(四)艾滋病流行因素广泛存在艾滋病综合监测资料显示,有40%的注射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有60%的暗娼不能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有70%的男男性行为者最近六个月与多个性伴发生性行为,只有30%坚持使用安全套,在与男性进行商业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者的比例约为50%。疫情报告和疫情估计结果分析显示:约50万感染者还没有被发现,不了解自己的感染状况;在已报告的22万感染者和病人中,追踪和随访难度较大,随访率不高,存在进一步传播的危险。近几年,梅毒发病率快速增长,出现了重新流行的迹象。全国梅毒报告发病率由1987年0.08/10万增长到
24、2006年的13.35/10万,年增长率为30.66。性病哨点监测的结果显示,28.9的哨点发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对感染者存在歧视现象,许多有高危行为的人不自愿接受艾滋病检查,感染者不愿意暴露自己的感染状况,增加了艾滋病传播的危险性。,主要流行因素,(一)静脉吸毒据公安部门公布,目前我国注册吸毒人数已达100 万。全国涉毒县为2084 个(总县数72.7)。经静脉吸毒者HIV 感染率约为20%-30,部分地方甚至高达60,共用注射器比例很高。(二)人口流动频繁据统计中国每年流动人口的总量为2.2 亿,以农村流向城市为主多数为青壮年,流入地对流动人口的卫生服务远跟不上流动人口增长的速度。200
25、0 年以来,每年出入境及国内旅游人数大幅增长:因私出境人数从2000 年的563.073 万上升到2006 年的2514 万人;国内旅游人数超过12 亿人次;2006 年入境旅游人数超过12000 万人次。,主要流行因素,(三)不安全性行为1.暗娼人群:在我国通过异性性接触传播HIV 的比例在逐年增加。哨点监测资料表明,暗娼的HIV 感染率由1995 年的0.02上升到2006 年的1.2:性病病人的HIV 感染率由1995 年的0.02%上升到2006 年的1.5%。.男性同性恋人群:根据研究估测我国男性同性恋者约为1500 万19982001 年四次调查发现,该人群HIV 感染率在2.5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艾滋病流行形势与防治策略 ppt课件 艾滋病 流行 形势 防治 策略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05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