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工程学--地质灾害课件.ppt
《防灾减灾工程学--地质灾害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灾减灾工程学--地质灾害课件.ppt(10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质灾害与防灾减灾对策,4.1 地质灾害及灾害类型4.2 滑坡及防治4.3 崩塌及防治4.4 泥石流及防治4.5 地面沉降及防治4.6 地面塌陷及防治,4.1 地质灾害及灾害类型,4.1.1 地质灾害:自然的变异和人为的作用都可能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其产生的后果便给人类和社会造成危害,称为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层自燃、黄土湿陷、岩土膨胀、砂土液化、土地冻融、水上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4.1.2 地质灾害类型:(1)就其成因而论,主要由自然变异导致的地
2、质灾害称自然地质灾害(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主要由人为作用诱发的地质灾害则称人为地质灾害。(2)就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变化的速度而言,可分突发性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 等,即习惯上的狭义地质灾害)与缓变性地质灾害(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又称环境地质灾害)两大类。(3)根据地质灾害发生区的地理或地貌特征,可分山地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平原地质灾害,如地面沉降等等。(4)按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大小,地质灾害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横亘于意大利维昂特河上的混凝土拱坝,位于两座陡峭的山坡之间,高858英尺,顶长625英尺。1963年10月9日,贝卢诺
3、附近的一股水流自维昂特大坝上100米高处直泻而下,在仅仅几秒钟内就淹没了山谷内的5个村庄,4000人丧生。令人奇怪的是,翌日清晨,大坝与水库如常,安然无恙。,4.2 滑坡及防治,中国滑坡分类示意图,甘肃省永靖县黑方台滑坡,湖北新滩滑坡遗址,湖北省秭归县千将坪滑坡体远眺,2005年 福建建瓯滑坡,2006年5月18日的半岭村山体滑坡现场,4.2.1 滑坡形态要素 斜坡上的岩土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滑坡的主要要素有:滑坡体一指滑坡的整个滑动部分,简称滑体;滑坡壁一指滑坡体后缘与不动体脱离开后暴露
4、在外面的形似壁状的分界面;滑动面一指滑坡体沿下伏不动体下滑的分界面,简称滑面;滑动带一指平行滑动面受揉皱及剪切的破碎地带,简称滑带、滑坡床一指滑体滑动时所依附的下伏不动体,简称滑、床;滑坡舌一指滑坡体前缘形如舌状的凸出部分;滑坡台阶一指滑体滑动时由于各段土体滑动速度的差异,在滑坡体表面形成台阶状的错台;,滑坡形体与构造示意图,1-滑坡体;2-滑动面;3-滑动带;4-滑坡床;5-滑坡后壁;6-滑坡台地;7-滑坡台地陡坎;8-滑坡舌;9-拉张裂缝;10-坡坡鼓丘;11-扇形张裂缝;12-剪切裂缝,滑坡周界一指滑坡体和周围不动体在平面上的分界线;滑坡洼地一指滑动时滑坡体与滑坡壁间拉开成的沟槽,域中间
5、低四周高的封闭洼地;滑坡鼓丘一指滑坡体前缘因受阻力而隆起的小丘;滑坡裂缝一指滑坡活动时在滑体及其边缘所产生的:系列裂缝。位于滑体上(后)部多呈弧形展布者称拉张裂缝;位于滑体中部两侧滑动体与不动体分界处者称剪切裂缝;剪切裂缝两侧又常伴有羽毛状排列的裂缝称羽毛状裂缝;滑坡体前部因滑动受阻而隆起形成的张性裂缝称鼓张裂缝;位于滑坡体中前部、尤其滑舌部呈放射状展布者称卧状裂缝。以上滑坡诸要素只有发育完全的新生滑坡才同时具备,并非任一滑坡都齐全具有。,损坏的房屋,2007年9月1日,在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一台推土机试图挪动滚落到路边的石块。9月1日,热带风暴导致这一地区发生山体滑坡,滚落的石块砸毁多处民宅
6、,造成6人死亡,其中包括5名儿童。,墨西哥阿卡普尔科的一处民宅被滚落的大石块砸毁。,滑坡后缘,4.2.2 滑坡分类1.按照滑动力学性质分:(1)推移式滑坡(又称推落式滑坡)(2)牵引式滑坡(3)平移式滑坡(4)混合式滑坡,2.按照组成滑坡的主要物质成分分类(1)堆积层滑坡(2)黄土滑坡(3)粘土滑坡(4)岩层滑坡,湖北新滩滑坡遗址,新滩滑坡于1978年设站监测,以大地测量监测及宏观地质调查为主要手段。该滑坡是一个崩塌堆积加载型推移式堆积层滑坡。该滑坡于1985年6月12日凌晨滑动,总体积3000万立方米。基于宏观变形前兆和大地形变监测,提前预报成功。,3.按照滑动面通过各岩土层的情况分类(1)
7、均匀土滑坡(2)顺层滑坡(3)切层滑坡,a-均质滑坡;b-沿岩层面层面滑坡;c-沿坡积层与基岩交界面滑坡;d-切层滑坡,4.按照滑坡体的体积分类(1)小型(2)中型(3)大型(4)特大型5.按照滑坡体的厚度分类(1)浅层(2)中层(3)厚层(4)巨厚层6.按照滑坡形成时代分类(1)新滑坡(2)老滑坡(3)古滑坡(4)始滑坡7.按照滑坡体的滑动形式分类(1)转动式(2)平移式8.按滑动历史分类(1)首次(2)再次,4.2.3 滑坡的特征1.堆积层滑坡的主要特征2.顺层滑坡的主要特征,4.2.4 滑坡的形成条件1.滑坡发育的内部条件(1)边坡的岩土的性质组成滑坡体的岩、上的力学强度越高,越完 整,
8、则滑坡往往越少。构成滑坡滑面的岩上的性质,直接影 响着滑速的高低,一般而言,滑坡力学强度越低,滑坡体的 滑速也就越高。(2)岩土的结构构造与产状切割、分离坡体的地质构造面越发育。形成的滑坡规模往往也就越大越多。(3)边坡外形坡度、高差越大、滑坡位能越大,所形成滑 坡的滑速越高。斜坡前方地形的开阔程度,对滑移距离的大 小有很大影响。地形越开阔,则滑移距离越大。,2.滑坡发育的外部条件(1)水的作用(2)外部扰动(3)人为因素,4.2.5 滑坡勘查1、滑坡勘查的三种手段 遥感资料(观测)地面调查 勘探方法2、勘察内容(1)查明滑坡成因、分类范围、类型和形态效应(2)查明建筑区的地层结构和岩土的物理
9、力学性质(3)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水位(4)斜坡地区应评价边坡的稳定性(气象、植被、岩石风化、地震烈度等),4.2.6 滑坡防治 1.避开滑坡 2.消除或减轻水的危害(1)排除地表水(2)排除地下水(3)防止河水、库水对滑坡体坡脚的冲刷3.改变滑坡体外形、设置抗滑建筑物(1)削坡减重(2)斜坡护坡(3)修筑支挡工程4.改善滑动带土石性质(焙烧、电渗排水、爆破灌浆),4.3 崩塌及防治 崩塌(崩落、垮塌或塌方)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产生在土体中者称土崩,产生在岩体中者称岩崩。发生在河流、湖泊和海岸上时,成为岸崩。规模巨大、涉及到
10、山体者称山崩。大小不等、零乱无序的岩块(土块)呈锥状堆积在坡脚的堆积物,称崩积物,也可称为岩堆或倒石堆。,河南义马一煤矿渣山崩塌 5月31日下午,发生爆炸的河南义煤集团跃进煤矿的渣山坍塌。已造成10人死亡,20人重伤。,陕西爆破发电厂冷却塔 70米高塔顷刻崩塌,张家界金鞭岩它是经风化、崩塌而成,4.3.1 崩塌的形成条件1地形地貌 江、河、湖(水库)、沟的岸坡及各种山坡、铁路、公路边坡、工程建筑物边坡及其各类人工边坡都 是有利崩塌产生的地貌部位,坡度大于45度的高陡斜坡、孤立山嘴或凹形陡坡均为崩塌形成的有利地形。2岩土类型 岩、土是产生崩塌的物质条件。一般而言,各类岩、土都可以形成崩塌,但不同
11、类型,所形成崩塌 的规模大小不同。通常,岩性坚硬的各类岩浆岩、变质岩及 沉积岩类的碳酸盐岩、石英砂岩、砂砾岩、初具成岩性的石 质黄土、结构蜜实的黄土等形成规模较大的崩塌,页岩、泥 灰岩等互层岩石及松散上层等往往以小型坠落和剥落为主。,3地质构造 各种构造面,如节理、裂隙面、岩层界 面、断层等,对坡体的切割、分离,为崩塌的形成提供脱离 母体(山体)的边界条件。坡体中裂隙越发育,越易产生崩 塌。与坡体延伸方向近于平行的陡倾构造面,最有利于崩塌 的形成。4.其他条件 岩土类型、地质构造、地形地貌三个条件,又统称地质条件,它是形成崩塌的基本条件。,4.3.2 崩塌的危害1.对乡村的危害,2.对城镇的危
12、害,3.对工矿区的危害,4.对水利工程、公路和铁路的危害,4.3.3 崩塌预防1.崩塌预防崩塌预防的主要手段是监测()检测点的选定大地形变位移检测裂缝相对位移检测宏观地质调查法,4.3.3 崩塌预防1.崩塌预防()确定测量工具和测期()记录分析检测成果()建立险情警报系统()对于人为诱发的崩塌,应做好教育与预防措施,2.我国防治崩塌的工程措施主要有:1遮挡:即遮挡斜坡上部的崩塌落石。2拦截:对于仅在雨季才有坠石、剥落和小型崩塌的地段,可在坡脚或半坡上设置拦截构筑物。3.支挡:在岩石突出或不稳定的大孤石下面,修建支柱,支挡墙或用废钢轨支撑。4护墙、护坡:在易风化剥落的边坡地段,修建护墙,对缓坡进
13、行水泥护坡等。一般边坡均可采用。,5镶补沟缝:对坡体中的裂隙、缝、空洞,可用片石填补空洞,水泥沙浆沟缝等以防止裂隙)缝、洞的进一步发展。6刷坡(削坡):在危石、孤石突出的山嘴以及坡体风化破碎的地段,采用刷坡来放缓边坡。7排水:在有水活动的地段,布置排水构筑物,以进行拦截疏导。,4.4 泥石流及其防治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地质现象,它是由于降水而形成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它爆发突然,历时短暂、来势凶猛,具有强大的破坏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大量泥沙石块冲出沟外,在宽阔的堆积区横冲直撞、漫流堆积、常常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很大危害。,近几十年发生的严重泥石流灾难:1970年,秘
14、鲁的瓦斯卡兰山爆发泥石流,500多万立方米的雪水夹带泥石,以1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冲向秘鲁的容加依城,造成2.3万人死亡,灾难景象惨不忍睹。1985年,哥伦比亚的鲁伊斯火山泥石流,以5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冲击了近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其中包括城镇、农村、田地,哥伦比亚的阿美罗城成为废墟,造成2.5万人死亡,15万家畜死亡,13万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高达50亿美元。1998年5月6日,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等地突遭遇建国以来非常罕见泥石流灾难,造成100多人死亡,2000多人无家可归。2005年,雅加达西南部一个村庄遭遇泥石流袭击,造成至少140人死亡。,泥石流,泥石流,泥石流,泥石流,四川九龙县群发性
15、特大泥石流灾害造成12人死亡,2007年云南腾冲县“719”泥石流29人遇难,2007年5月28日哥伦比亚北部地区遭遇泥石流至少有7人死亡,其中有5名是儿童。,2007年9月3日浙江临安泥石流造成当地11名农民遇难,1人失踪,4.4.1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条件:(1)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条件;(2)有丰富的松散土石碎屑固体物质来源;(3)短时间内可提供充足的水源和适当的激发因素,1.地形地貌条件:在地形上具备山高沟深、地势陡峻、沟床纵坡降大、流域形状便于水流汇集。在地貌上,泥石流的地貌一般可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三部分。上游形成区的地形多为三面环
16、山、一面出口的瓢状或漏斗状,地形比较开阔、周围山高坡陡、山体破碎、植被生长不良,这样的地形有利于水和碎屑物质的集中;中游流通区的地形多为狭窄陡深的峡谷,谷床纵坡降大,使泥石流能够迅猛直泻;下游堆积区的地形为开阔平坦的山前平原或河谷阶地,使碎屑物有堆积场所。,地形地貌条件:泥石流的形成区(上游)泥石流的流通区(中游)泥石流的堆积区(下游),2.松散物质来源条件:泥石流常发生于地质构造复杂、断裂榴皱发育、新构造活动强烈、地震烈度较高的地区。地表岩层破碎,滑坡、崩塌、错落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另外,岩 层结构疏松软弱、易于风化、节理发育,或软硬相间成层地区,因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防灾 减灾 工程学 地质灾害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05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