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广播发射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某市广播发射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市广播发射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 市广播电视发射塔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山东 XX 设计有限公司二 O 一一年一月目录第一章 总论 11.1项目提要 11.2项目提出的背景 11.3 报告编制依据和范围 41.4项目概况 51.5技术经济指标 61.6结论和建议 7第二章 项目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8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82.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10第三章 场址选择及建设条件 123.1场址选择 123.2建设条件 13第四章 需求分析和建设规模 214.1需求现状及建设规模的确定 214.2功能分析及建设内容 224.3项目占地及土地使用情况 22第五章 建设方案 245.1 项目设计理念及设计构思 错误!未定
2、义书签。5.2 项目规划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5.3设计依据 245.4项目建筑设计 255.5结构设计 255.6 供电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5.7 给排水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5.8 暖通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5.9管线综合设计 345.10 绿化、环境设计 34第六章 节能方案 366.1节能设计依据 366.2能耗状况 376.3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38第七章 环境保护 417.1设计依据及标准 417.2项目周围环境质量现状 417.3污染物分析 427.4 环境保护措施 427.5绿化 447.5环境管理及环境监测 44第八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478.1劳动安全卫
3、生执行的标准、规范 478.2劳动安全卫生设计中采用的主要技术措施 478.3消防 48第九章 组织结构与劳动定员 539.1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 539.2人员培训 53第十章 项目管理、进度与招投标 5410.1项目管理 5410.2项目进度 55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经济评价 5911.1 投资估算依据 5911.2 投资估算 6111.3 资金筹措 6111.4财务生存能力 61第十二章 社会影响分析 6512.1社会影响效果分析 6512.2 社会适应性分析 6612.3社会风险及对策分析 66第十三章 结论和建议 6713.1结论 6713.2建议 68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提要1.
4、1.1项目名称XX 市广播电视发射塔建设项目1.1.2项目性质新建1.1.3 项目承办单位XX 市广播电视局1.2 项目提出的背景1.2.1项目单位介绍XX 市广播电视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下设广播中心、电视 中心、网络传输中心三个正科级单位和广告中心一个股级单位, 台机关内设办公室、 政工科、 社会科、技术科、 财务科、总编室、 招商工会办、 有线电视广告部和基建办公室九个科部室, 共有干 部职工 222人,其中,高级 11人,中级 56人,初级 48 人。XX 市广播电视台,利用 SD-23 转播中央台第七套节目,利 用 SD-34 转播山东台公共频道节目,利用 SD-3 自办电视节目一 套
5、,利用 105.2MHz 转播和自办广播节目,设有 5 座电视差转台 和 2 座调频差转台,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均为 100% 。现在,按 照上级要求,正准备上移动手机电视发射机,将来,也要上现场发射设备搞现场直播。有线电视光缆传输线路 2000 多公里,通 达全市所有的行政村和辖区内所有驻肥企业, 实现了辖区内 “一 张网”的要求,入村率达到了 100%,有线网内用户 20 万多户, 其中数字电视用户 5.8 万多户,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了 80%以上, 有线广播电视覆盖率得到大幅度提高。1.2.2 国家对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支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当今时代,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 力和创造力
6、的重要源泉、 越 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 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深化文 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 化创新的政策,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坚 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 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 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文 化产业, 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 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 区域性特色 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 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 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
7、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 捷、覆盖广泛 的文化传播体系。 设立国家荣誉制度, 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 作者。文化与经济、科学技术相互影响,互相交融,良性互动。文 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 的趋势日趋明显。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新 的经济增长点, 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杠 杆。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2007-2015)指出:广播 电视业做大做强广播电视总台, 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广播影视 市场经营主体。一是加快发展广播影视内容产业,打造名牌栏目、频道。推 动生活、娱乐、体育类节目制播分离改革,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广 播电视节目制作, 提高市场化开发和公司化运作水平。 着力提高 广播电视
8、节目制作的科技含量, 推进广播影视制作、 播映、存储、 交易及影视衍生产品开发等领域的数字化, 建设区域性节目制作 中心和流通中心, 确立山东广播电视在全国节目市场上的领先地 位。二是大力发展广播电视数字新媒体产业, 搭建有线数字广播 电视平台, 开发无线广播电视数字多媒体业务, 积极开展数字广 播、数字付费电视、手机电视、移动电视、互动电视、高清电视 及其他业务。三是以资产为纽带, 以行政推动与市场调节为手段, 加快全 省广播电视传输网络整合。 加快全省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换代和数 字化改造,努力实现全省县以上城区由模拟向数字化的整体转 移。四是以齐鲁影视文化广场、 青岛影视基地、 临沂国际影视
9、城 等开发建设为突破口, 建设以济南、 青岛为中心的山东广播影视 文化娱乐基地。五是加强广播电视广告经营与管理, 全省广播电视广告增长 比例和增加额度继续保持或跻身全国同级同类广电机构前列。 尽 快组建山东广电产业集团公司, 作为山东广电核心企业。 形成节 目、网络、广告三大主业并举,相关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广播电视 产业发展格局, 全省广播电视业综合经济实力继续保持全国同行 业领先位置。本项目的建设是对国家以及山东省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规划 的支持,项目的建设对于推动 XX 市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具有重 要的推动作用。1.3 报告编制依据和范围1.3.1 报告编制依据1、国家文化事业发展规划;2、山东
10、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07-2015);3、广播电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Y-5067-2003 );4、广播电视发射塔安全管理规定( 2002 );4、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5、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6、项目单位提供其他相关资料。1.3.2 报告编制的范围 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作范围和深度的规 定,本可研报告对该项目建设的背景与必要性、可行性、建设场 地与条件、内容与规模、工程技术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等 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重点研究工程技术方案与投资估算 等,为有关部门和项目单位提供可靠的论证和评价依据。1.4 项目概况1、项目建设地点本项目建设
11、地点位于 XX 康汇大街南端白云山。2、项目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本项目主要建设 XX 广播电视发射塔,项目占地面积 5.5 亩, 建筑面积 2500 平方米,塔高 128 米,主要包括发射塔基础工程、 发射塔基座工程、桅杆天线工程。项目建设完成后,广播电视信 号覆盖整个 XX 市,项目建筑成为 XX 市标志性建筑。3、项目实施进度该项目建设期计划为 6个月。项目计划于 2011年 4月开工 建设,期间完成土建安装工程、装饰工程、设备安装调试,预计 2011年 9月工程全部竣工。4、投资估算该项目估算建设投资为14432.25万元。其中:工程费用11682.54 万元,占80.95%其它费用206
12、2.46 万元,占14.29%预备费用687.25 万元,占4.76%5、资金筹措成都市财政拨款1400万元;其余建设资金13032.25万元由项目单位自筹解决。1.5技术经济指标具体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技术经济指标表表1-1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亩5.52建筑面积平方米25003高度米1284绿地率%705总投资万元14432.256资金筹措万元14432.256.1财政拨款万元14001.6 结论和建议1.6.1 结论1、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和无线寻呼系统的广泛应用,对 发射塔的需求越来越多, 同时为增强 XX 市的宣传力度、 扩大其 社会影响、 加快广电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
13、 XX 市广播电视事业的 发展,积极发挥其现代化大众传播媒介作用, 不断提高广播电视 节目制作能力,更好满足公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XX 市广 播电视发射塔的建设十分有必要。2、项目周边地理条件优越,公用设施配套较齐全完善。3、本项目已作了大量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项目建设无 论从选址、功能、配套设施、建设标准上,还是客观需要上,都 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综上所述,该项目符合国家和山东省文化事业发展的要求, 建设条件良好,建设规模合理,建筑标准适当,社会效益显著。1.6.2建议1、项目属于社会事业项目,项目建设资金紧张,建议部门 建设款项使用财政拨款建设。2、做好项目的防雷设计施工以及抗风设
14、计施工。第二章 项目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2.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本项目的建设是解决当地电视信号问题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和无线寻呼系统的广泛应用, 对发射塔 的需求越来越多,虽然全市的广播电视事业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但离上级领导的要求和 XX 市城市发展需要。XX 市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问题没有得到解 决,直接制约着 XX 广播电视事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这是目前 亟待解决的问题。本项目的建设使 XX 市电视信号覆盖了整个 XX 地区,有利 于解决了 XX 市电视广播信号问题, 促进了 XX 市广播电视事业 的发展。2、项目的建设符合 XX 市总体规划XX 市总体规划( 2
15、005 2020年)规划到 2010 年,城 市人口达到 30万人,城建用地为 33 平方公里;到 2020年,城 市人口达到 40万人,用地为 44平方公里。市高新区 2005年 12 月份首批通过了国家发改委的审核(国家发改委 200574 号 公告)。全市小城镇总体规划覆盖率和实施率均达到了100;坚持 “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 ”,初步规划将607个行政村、871个自然村整合为137个社区,其 中城市社区52个、新型农村社区85个。编制了桃乡新农居建设 方案,推荐13个庭院住宅方案和50个多层住宅方案供农民选择, 突出乡村特色,避免千村一面,确保农村住宅建设既兼
16、顾特色又 合理适用。图2-1XX市总体规划图肥城市城市息萍規酬(抱旧隼一2岡 率 M甲序斗出見旭曲FH|飯2003年以来,城市开发建设总投资 34.6亿元,其中城市基 础设施建设总投资13.6亿元;新修城市道路166公里,改造大 街小巷4万平方米;城市绿化面积达到 1379万平方米(其中新 增绿化面积860万平方米),绿地率达到36%,绿化覆盖率达到 39.6%,人均公共绿地15.69平方米;城区面积由14.9平方公里 扩大到 38.3 平方公里,城区人口发展到 16.6 万人。被命名为“山 东省园林城市”和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本项目的建设符合 XX 市城市总体规划以及 XX 市用地 规划
17、。3、加快 XX 市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XX 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指出:市、乡两级成立了以政 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明确了各级政 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 任务,调整充实了乡镇文广站人员配 备,基本建立起了以市直文化单位为龙头, 以乡镇文化站为枢纽, 以村级文化大院为基础, 以文化专业户为补充的社会文化建设网 络。市、乡两级都加大了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市财政投资 300 多 万元对市影剧院进行了高标准装修改造 。XX 广播电视发射塔建设项目是 XX 市文化产业发展事业基 础设施建设重要组成部分, 项目的建设对于推动 XX 市文化事业 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租用。2.2 项目建设
18、的可行性分析2.2.1项目建设的技术可行性项目为广播电视信号发射塔, 项目建筑高度为 128 米,主要 为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 国内的比较著名的电视发射塔都在 500 米左右,因此本项目建设工程为一般建筑,不存在新材料、 新技术的运用项目所使用的技术已经成熟, 因此该项目建设在技术上是可 行的。2.2.2项目建设的方案可行性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工程建设规范钢结构建筑设计规范、 广播电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Y-5067-2003 )、广播电视 发射塔安全管理规定 ( 2002)等规范、标准的要求,能够完全 满足消防、安全、防雷、防风等标准,满足规划局的规划要求, 在方案上是可行的。2.2.3
19、项目建设的经济可行性项目建设的投资不大, 建设资金主要通过申请 XX 市财政拨 款,项目建设的经济性有保证。2.2.4交通条件项目拟建地虽然在山区, 但是可利用现有公路, 材料运输可 以直达工地。材料运输均采用汽车运输。2.2.5施工力量及材料供应项目建设所需的各种建筑材料能在城区购买, 且项目为钢结 构,土建和安装工程可通过招标由地方施工单位承建, 保证了项 目施工的质量和提高了项目建设的水平。第三章 场址选择及建设条件3.1 场址选择3.1.1选址原则1、项目址选择纳入并符合城市规划的总体要求。2、项目选址应远离易燃、易爆场所,不应设在有污染腐蚀 性气体源的下风向。3、项目选址应建在交通方
20、便,便于利用,且城市公用设施 比较完备的地区。3.1.2项目选址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 XX 康汇大街南端白云山, 项目占地面 积 500 平方米。怎王问大桶古岳村用近桥白云村西尚里村茹赢庄村后砖虑王词大播尚圧村东忖村陈小庄马產村5329他尿小庄时心恕工佢乐即b|:鹽翩沙區村和冢小庄图3-1区域位置图3.2建设条件XX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山西麓,地理座标为北纬35 5汆 36 19东经116 2&116 59东与泰安市岱岳区接壤, 西与东 平县、济南市平阴县为邻,南与宁阳县、济宁市汶上县隔河相望, 北与济南市长清区以山为界。全境南北最长48公里,东西最宽37.5公里,总面积1277.3平方公里。2
21、008年全市人口为 97.11 万人。城区位于市内北部偏东,地处济(南)微(山)、薛(家岛) 馆(陶)两公路交汇点,北有泰(安)肥(城)铁路、南有泰(安) 肥(城)一级公路经过。3.2.1自然条件1、地理特征XX 隶属于泰安市, 地处山东中部、 泰山西麓 ,是资源丰富的 鲁中宝地,闻名中外的肥桃之乡。地理坐标为北纬35 53 -36 19东经116 2&116 59东与泰安市岱岳区接壤, 西与东 平县、济南市平阴县为邻, 南与宁阳县、 济宁市汶上县隔河相望, 北与济南市长清区以山为界。全境南北最长48 公里,东西最宽37.5 公里,总面积 1277.3 平方公里。2、气候条件XX 市属于温带大
22、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寒暑 适宜,光温同步,雨热同季。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 季晴和气爽,冬季寒冷少雪。全市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为 121.58 千卡/平方厘米,年际 变化在 112-131 千卡/平方厘米之间。年内以 5月份最多, 12月 份最少。按 80%保证率计算,全年辐射总量为 117.9%千卡 /平方厘米。 在 3-11 月份作物生长发育期间, 可有 102 亿千卡 / 公顷 的能量供利用。全年平均日照数 2627.1 小时,年际变化在 2342.3-3413.5 小 时之间。 日照百分率 58%左右。 年内以小麦灌浆的 5、6 月份最 多,月均 268 小时左右,
23、对小麦生长很有利。全市平均气温为129C。年内7月份最高,平均264C, 1 月份最低,平均为-2.6C。极端最高气温41 C,极端最低气温-275C。在地域分布上,南部、西部较高,东部、北部偏低。全 年平均AOC的积温4731 C, 1C的积温4213C,无霜期平均195 天,最长可达 241 天,最短为 161 天。气温适宜,满足了农 作物一年两熟或通过间作套种一年三熟的需要。3、水资源状况XX市多年平均降雨量为667mm,年平均降水资源总量为81703万m3,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总量为 15308万m3,地下 水资源总量为21018万m3,扣除重复水量,全市多年平均水资 源总量为 262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某市 广播 发射塔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04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