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乡镇污水处理厂综合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某乡镇污水处理厂综合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乡镇污水处理厂综合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某乡镇污水处理厂综合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1 概 述11.1项目背景1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3项目概况31.4项目前期工作概况41.5评价依据51.6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62基本情况92.1建设项目概况92.2河道基本情况112.3 现有水利工程及设施192.4水利规划情况203 河道演变233.1泾河干流河道的历史演变概况233.2河道近期演变分析243.3河道的演变趋势274可行性研究计算284.1设计洪水分析计算284.2 设计洪水水面线计算404.3壅水分析计算504.4 冲刷与淤积分析534.5 项目设计高程复核545 防洪综合评价565.1 项目建设与有关规划的关系及影响
2、分析565.2 建设项目是否符合防洪标准及有关技术管理的要求575.3 对河道行洪的影响575.4 对河势的影响585.5 项目自身安全影响分析585.6 对现有防洪工程、水利设施及其它设施的影响595.7 对防汛抢险的影响605.8 对第三方合法水事权利的影响606 工程影响防治措施616.1 工程安全影响补救措施616.2 对防洪影响的补救措施616.3 对环境、水质影响的补救措施617 结论与建议637.1 结论637.2 建议641 概 述1.1项目背景某乡镇污水处理厂综合建设工程位于*镇区的黑河下游,紧邻黑河右岸老岸砍,距黑河入泾口1km。项目的建设是*县*镇政府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使
3、水资源再生即污水资源化,从而实现*镇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工程的实施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仅可以进一步减少*镇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减轻对黑河、泾河的污染,恢复水体功能,提标后污水还可作为再生资源,用于工业用水、景观环境用水、补充水源水或城镇杂用水,作为城镇的第二水源;还可以提高*镇基础设施水平,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居民的生活成本,增强招商引资的竞争力,提高*镇泾河、渭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为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树立*县*镇新形象,对*镇持续健康的发展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环境保护是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保
4、护的地位和作用也将日趋重要,水环境保护是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管深入,*镇经济高速发展,城乡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用水量和排水量逐年增加。天然水循环愈来愈明显地受到社会水循环的影响,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和地表水受污染等随之出现,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问题愈发突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既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充分考虑水环境的承受能力,同时对水资源进行切实可行的保护,使水资源得以持续利用,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城镇所排放的污水进行适当处理,使其能满足一定的使用目的,作为一种新的资源被开发利用,实现水资源再生,这就是污水资源化。实现污
5、水资源化可谓治理与开发并举,是一种立足本地水资源,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镇区现状排水体制为雨污合流制,加之排水系统不完善,缺少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就近排入泾河和黑河,使城镇的水环境质量严重下降,造成严重污染。*镇的地面水域处在黄河流域渭水水系一级支流泾河,泾河水质目标为类,而目前为类。*县*镇政府始终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制订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规划建设的某乡镇污水处理厂综合建设工程,就是其中的一项。该工程的实施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仅可以进一步减少*镇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减轻对泾河污染,恢复水体功能;另外,提标后污水可作为再生水源,用于工业用水、景观环境用水、
6、补充水源水或城镇杂用水,作为城镇的第二水源,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镇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还可以提高*镇基础设施水平,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居民的生活成本,增强招商引资的竞争力,提高*镇泾河、渭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为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树立*县*镇新形象,对*健康持续的发展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完善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是控制水污染、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也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一环,实现与否反映了城镇的经济实力、人口素质和社会文明水准,也是衡量城镇现代化程度的标准之一。因此,建设某乡镇污水处理厂综合建设工程势在必行。1.3项目概况*镇污水处理厂位于*市*县*镇, 紧邻黑河右岸河堤,即G31
7、2国道进入福银高速G70引桥南桥头,设计规划新建护岸为202m厂区防洪堤工程,项目规划用地5亩,建成后近期规模为日处理规模3000m3/d,远期规模为日处理规模6000m3/d。依据*县*镇总体规划(2011-2020),本区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充分利用地形,就近排入黑河和泾河,工业污水经过预处理达相关标准后方可排入镇区污水管道,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污水管道,最后统一进入镇区污水处理厂。污水分区域进行收集,最终统一汇入镇区规划的污水处理厂。*镇污水处理厂建成后,接纳的污水主要为部分经过预处理后的工业废水和未经处理、但水质较好的企业排放的工业废水以及居民生活区排放的生活污水,不接纳工业企业
8、排放的尚未经过预处理的有毒有害废水。所有工业企业产生的废水必须处理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中规定的允许值或当地环保局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进入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厂区给水由城区市政给水管网提供,来自于周边供水干管,主要用于生活、生产及消防等。厂区排水为雨、污分流制,厂区雨水由道路雨水口收集后汇入厂区雨水管道,并自流排出厂外;厂区生活污水、生产污水、清洗水池污水、构筑物放空水、上清液等经污水管道收集后与进厂污水一并处理。1.4项目前期工作概况该项目2013年通过政府审批,2013年3月业主单位委托中国轻工业西安设计工程有限公司院编制完成*县*镇污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
9、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初勘)。为了分析研究本项目工程自身防洪安全性及对黑河防洪的影响等情况,受*镇政府委托,河南黄河勘测设计研究院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镇污水处理厂前期设计文件、图纸、工程审查意见、批复等,承担了该项目工程防洪影响评价。接受委托后,我院立即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该项目工程堤岸处及其上下游河道进行了现场查勘,测绘了项目区河段地形图及上下游多处河道大断面图,收集了该河段的水文泥沙、历史洪水、河道冲淤、河势变化、河道整治工程现状及规划资料,采用分析、理论(经验)公式计算,分析、总结项目区域所在该河段河道行洪、河道冲刷淤积、河势变化的一般规律,核定项目所在河段的设计洪水流量及设计
10、洪水位,然后根据河道管理的有关规定及防洪要求,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等,分析该项目方案建设可能给河道防洪、河岸防护、安全渡汛等方面造成的影响,并对不利影响提出防治、补救措施,最后作出综合评价,提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1.5评价依据1.5.1 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8年1月1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98年6月);(4)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办法(1999年9月);(5)陕西省水工程管理条例(1996年3月陕西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6)陕西省河道管理条
11、例(2000年12月);(7)陕西省水文管理条例(2005年7月);(8)陕西省水利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陕水发20108号);(9)陕西省占用损毁河道工程及防洪影响补偿办法(陕水发201033号)。1.5.2 技术标准(1)防洪标准(GB50201-94);(2)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3)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SL228-2002);(4)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5)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7)水文调查规范(SL196
12、-97);(8)防洪风险评价导则(SL602-2013);(9)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C30-2002);(10)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导则(试行)水利部办建管2004109号。1.5.3 技术资料(1)陕西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图集;(2)*市实用水文手册;(3)陕西省洪水调查资料(黄河流域);(4)陕西省短历时暴雨图集(九五攻关项目成果2000年);(5)陕西省泾河流域综合规划报告(2014年);(6)*县*镇污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7)*县*镇污水处理工程初步设计;(8)*县*镇总体规划(2011-2020);(9)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10)陕西省防洪规划;
13、(11)陕西省泾河干流河道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2)陕西省*县黑河*镇区段防洪规划报告;(13)业主提供的其他资料。1.6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根据水利部颁布的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导则,结合该项目所在区域的河流特性及工程特点确定以下技术路线和工作内容。(1)收集黑河张河站、泾河景村建站以来的实测水文资料(截至2010年)及历史调查洪水资料。(2)按规范的要求布设和实测项目区河道断面,在走访调查的基础上,测量洪水痕迹。调查现有水利工程设施情况及其它工程设施状况。(3)收集工程设计的有关资料等。(4)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合理确定防洪标准,计算该项工程的设计洪水及设计洪水位。(5
14、)对工程段河道历史演变概况、近期演变及演变的趋势进行分析。(6)结合该工程设计的文件,进行可行性研究计算。(7)复核工程安全指标及在施工期和工程运行期的合理性和可靠性。(8)防洪综合评价:与现有水利规划的关系与影响分析;与现有防洪标准、有关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的适应性分析;项目自身安全及对行洪安全的影响分析;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对现有防洪工程、河道整治工程及其它水利工程与设施影响分析;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建设项目防御洪涝的设防标准与措施是否适当;对第三人合法权益和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9)若有影响提出防治和补救措施。(10)作出结论和建议:总结归纳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
15、出有关建议。2基本情况2.1建设项目概况2.1.1项目位置*镇污水处理厂项目,位于*县*镇(福银高速引桥南桥头下),G312国道以北位置,位置紧临黑河右岸河堤,位于黑河汇入泾河口处,此处泾河与黑河滩面相互交替,见图21。项目位于*市西北方向约110km,*县东南方向25km。图21 项目位置示意图2.1.2项目概况*镇是进入*县的东大门,曾是汉以来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镇人口逐年增多,镇区供水和污水排放量逐年加大,水体污染呈上升趋势。*镇排水体制为合流制,加之排水系统不够完善,缺少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就近排入泾河、黑河,使城镇的水环境质量严
16、重下降,主要河流的CODCr、BOD5、SS等几项主要污染物严重超标,其中尤以主要纳污河泾河的污染最为严重。泾河是渭河的一级支流,而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因此*镇成为渭河乃至黄河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完善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是控制水污染、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也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一环,实现与否反映了城镇的经济实力、人口素质和社会文明水准,也是衡量城镇现代化程度的标准之一,因此建设某乡镇污水处理厂综合建设工程势在必行。某乡镇污水处理厂综合建设工程作为*镇政府建设的一座集中式污水处理厂,是保护泾河水质进而保护渭河、黄河水质,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政府所制定政策的实际行动。*镇污水处理厂是*镇政府为
17、民办实事的重大举措,项目占地约5亩,属于城镇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污水处理厂的兴建将明显地改善城区面貌,改善*镇的投资环境,增加投资吸引力,将有效地促进*市的经济建设与发展。2.1.3防洪标准*镇污水处理厂为涉河建筑物,依据防洪标准(GB50201-94)的相关规定,镇区人口1.8万人,耕地约3.72万亩,项目区紧邻主镇区,且作为镇区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及项目上游规划在建有大(二)型水利工程等区域情况,并参照陕西省*县黑河*镇区段防洪规划报告,确定本项目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相应的建筑物等级为4级。本项目设计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评价标准20年一遇,设计与评价标准一致。2.2河道基本情况2.
18、2.1区域概况1、地理区位*镇地处*县东南20km,总面积107.8 km2。南与甘肃灵台县邵寨镇,西临本县巨家镇、冉店镇相连,东与彬县城关镇相接,北与彬县的小庄、芦寨、后洼三村隔泾河相望。*县位于陕西省*市西北部,距离*市165km,地处渭北旱塬沟壑区。地理坐标东经10738491075802,北纬345909351837。东与彬县为邻,南与甘肃省灵台接壤,西与甘肃省泾川接壤,北与甘肃省宁县、正宁县接壤。南北最长处30.06km,东西最宽处27.23km。土地总面积567 km2,占*市总面积的5.5%,占陕西省总面积的0.28%。2、地形地貌*县位于西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为渭北与陇东高原
19、结合部的过渡地带。海拔在8471274m,自然地理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全县地势西南稍高,东北略低,由西南向东北呈倾斜状。县内最高点位于*镇冢丰村,海拔高程1274m,最低点在*镇安华村,海拔高程847m,最大相对高差427m。境内的泾河、黑河、南河3条河流和883条干支毛沟,将全县切割成北塬、巨家塬、枣元塬三大块,形成了塬高、沟深、坡陡的地貌特征。黑河流域内除源头关山为草地梢林外,从山口陈家河至河口其地形均为黄土高原沟壑区,原高、沟深。坡陡、植被差,水土流失严重,属陕北高原的一部分;黑河入陕后斜贯*县中部,北部塬面比较完整、平坦,黄土层厚度达200余米,南塬比较破碎,多发育成向河谷倾斜的梁状丘陵
20、;原地、坡地土壤为黑紫土。河谷地位红土、黄缮土和淤土。泾河流域呈羽形分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部为黄土高原沟壑区,沟壑发育,植被较差,水土流失严重,水利条件差,沟壑间有大小不等的塬面存在,塬面高程一般在8001000m之间,是农业较集中的地区;南部山地林区植被较好,产汇流条件较好。由于人口相对较少,污染相对较轻,但近年来污染偶有加重。项目拟建场地位于*镇亭南,位于黑河右岸河堤与G312国道之间,植被覆盖率高,黑河河道呈“U”型状,河流下切严重,河床宽浅,两岸多为沙土,规划场地在黑河右岸河堤上而建,地势平坦,黑河自西向东流经项目区北侧。地貌及位置详见图22图25。图22 泾河、黑河水系示意图图2
21、3 项目位置河流水系图图24 黑河地形地貌及项目断面CK5位置图图25 泾河地形地貌及断面CK5影像图3、气候气象*镇属西北内陆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主要特点是:气候干燥,光、热量丰富,降雨量少而集中,水面蒸发强烈,温差变化大,四季冷暖分明。年平均日照2226.5小时,降水量587.8mm,蒸发量1016.6mm;降水量多集中于夏秋季节,其中七、八、九三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54.9%,雨热同季。气温9.1,年最高气温36.9,年最低气温-24.9.平均无霜期171天,最短131天,霜冻对农作物危害较大。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次为西北风,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最大风速为15m/s。
22、4、水文*镇区主要有两条河流,分别为泾河、黑河,黑河流入泾河,泾河为渭河的最大支流。*段泾河河道平均比降为1.2,据历史资料显示,泾河汛期最大洪峰流量为15300m3/s,发生在1911年;黑河历史最大洪水为4080 m3/s,发生在1841年。黑河、泾河洪水灾害频繁,洪量集中,且暴涨暴落,部分河段沿岸土地坍塌、滑坡现象严重,威胁两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2.2河道概况泾河是渭河最大支流,发源于宁夏六盘山东麓,有南北两个源头,南源出于泾源县老龙潭;北源出于固原大湾镇,两源流至甘肃省平凉市八里桥汇合。向东流经平凉、泾川、杨家坪,从*县马寨乡汤渠进入陕西,流经*、彬县、永寿、淳化、礼泉、泾阳、
23、高陵,于高陵县上马渡村南汇入渭河,全长455km,集水面积45421 km2,其中省境内河长272km,集水面积为9391km2。流域包括宁夏东南部,甘肃陇东,陕西关中西北部33个县(市),流域内地貌有山区、丘陵、高原、平原四种类型。山区占4.31%,以六盘山、关山为代表;高原沟壑区占41.72%,以甘肃董志塬、陕西*塬和彬县北极塬为代表;黄土丘陵区占48.81%,以北部洪德和南部天堂为代表;冲积平原区占5.16%,以泾阳、三原、高陵三县为代表。高原和丘陵区沟壑纵横,沟壑面积占50%以上。干流平均比降2.5,省境内平均比降1.7,河流深切黄土高原和丘陵100150m,甘肃平凉至陕西彬县早饭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乡镇 污水处理 综合 建设 工程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04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