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肉羊种羊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最新肉羊种羊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肉羊种羊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项目摘要2第一节 项目概况2第二节 项目编制依据4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第一节 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4第二节 项目由来5第三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10第一节 项目区基本情况10第二节 有利条件10第三节 主要制约因素和解决方案12第四章 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13第一节 羊肉市场分析13第二节 竞争力分析13第三节 种羊市场发展形势14第五章 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15第一节 项目申报单位15第二节 项目承担单位16第六章 项目地点选择分析17第一节 选址原则17第二节 项目选址分析19第七章 主要生产工艺技术方案20第一节 技术来源及技术水平20
2、第二节 种畜生产方案20第三节 人工授精技术21第四节 疫病防治要求24第七章 项目建设目标25第一节 总体目标25第二节 主要技术经济目标25第八章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25第一节 建设规划和布局25第二节 建设内容及规模26第三节 土建及附属工程建设方案27第四节 设备及种畜购置29第五节 建设期和进度安排29第九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30第一节 投资估算30第二节 资金筹措方案30第三节 资金使用计划30第十章 财务评价31第一节 评价依据及基础数据31第二节 销售价格与销售收入31第三节 总成本费用估算32第四节 赢利能力分析33第五节 利润及利润分配33第六节 盈亏平衡分析34第七节
3、敏感性分析34第八节 财务评价结论34第十一章 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35第一节 环境现状分析35第二节 主要污染物及处理方案35第十二章 社会生态效益37第十三章 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37第一节 项目建设期组织管理37第二节 项目建成后组织管理38第十四章 招标方案39第十五章 结论与评价40第一章 项目摘要第一节 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xx省xx地区肉羊种羊场建设项目二、项目主管单位xx省农业厅三、项目申报单位xx省xx县畜牧局四、项目承担单位项目法人:xx县xx有限公司法人代表:xx建设性质:改扩建五、项目建设地点xx县xx镇xx村六、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1年,即200x年200x年七、主要建设内
4、容及规模将目前存栏的250只肉用基础母羊扩建成780只肉用基础母羊,年提供良种肉羊种公羊和母羊各371只。项目建设内容主要为生产设施的补充完善,分为土建工程、附属工程、设备及种畜购置三部分。其中土建工程总面积7250平方米,包括改扩建羊舍2250平方米、羊舍运动场4500平方米,配套配种室、诊断室、消毒室、饲料房等辅助生产用房500平方米;附属工程主要包括新增场内道路改造150米、给排水管网900米、粪污处理设施1套和电网线路改造200米;设备及种畜购置包括购置育种设备25台套、诊疗设备42台套、辅助生产设备17台套、种公羊20只、母羊150只。八、投资及资金筹措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344万
5、元,其中:土建工程投资206.5万元,配套附属工程投资15万元,仪器设备购置及种羊引进投资94.5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2万元,不可预见费16万元。总投资中,申请中央国债投资200万元,企业自筹144万元。九、效益分析项目建成后,种羊场每年可向社会推广种公羊371只,年改良当地羊7万只以上,按只均增加收入50元计算,年增加收入350万元以上。同时,对迅速建立区域肉羊繁育体系,促进绵羊品种良种化、实现养羊业品种结构调整、推进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项目生态效益也十分显著,发展养殖业使作物秸秆通过过腹还田,成为有机肥用于农业生产当中,对于减少化肥使用量、防止化肥污染和土地板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十、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羔羊繁活率由目前的88%提高到95%;2、项目定型年,年提供良种肉羊种公羊和母羊各371只;3、实现销售收入296.8万元;4、年利润总额144.22万元;5、项目税后财务净现值为134.96万元、内部收益率为13.19%、静态投资回收期为7.41年;6、投资利润率为25.80%,投资利税率为33.28%;7、盈亏平衡点35.05%。第二节 项目编制依据一、农业部200x年部分农业项目前期工作安排意见;二、xx省农业厅xx省种养业良种体系建设规划;三、xx地区和业主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第一节 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一、根据国家农业产业发展政策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农业部肉牛肉羊优势区域发展规划,结合xx省省委“始终把基础建设放在农业发展的首位,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进程,把发展农区畜牧业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的要求,要进一步发展畜牧业,就必须从夯实畜牧业基础设施,扩大良种数量,进一步提高良种覆盖率,增加优质畜产品产量入手,大力发展畜禽良种体系建设。二、按照xx省农业厅农区畜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和“十一五”期间重大项目布局,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决定文件精神和xx省农牧业产业化“十一五”发展规划,贯彻以畜禽良种体系建设为主线,实施肉羊
8、场建设,大力发展肉羊良种工程,从政策上、融资渠道开拓上都适逢其时。在此背景下,xx省xx地区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确定以xx省xx县xx有限公司作为xx地区肉羊良种繁育基地的龙头企业,公司肉羊场作为区域肉羊种羊场,通过良种引进、扩繁和选育,扩大良种数量,进一步提高东部农业区肉羊良种覆盖率。第二节 项目由来改革开放以来,xx省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是,近年来由于农业结构调整滞后,乡镇企业发展缓慢,劳动力转移难度增大等诸多原因,农民的收入渠道减少,农村经济增速减缓,农民收入增幅逐年下降,已经成为当前全省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9、做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必须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要进一步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疫病防疫体系和饲料安全体系建设,为畜牧水产业发展成大产业,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战略性调整,使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各地要按照市场需求,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发挥优势的原则调整结构。当前着重抓好的一个环节就是发展畜牧业。通过推广优良品种,开发优质饲料,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养殖业收入在农民纯收入中的比重。优良畜禽品种是优质、高产、高效畜牧业的种质基础,也是规模化养殖的先决条件,有了良种,才能在同种投入的条件下,有更大的产出。目前,xx省东部农区绵羊品种杂、品种遗传稳定性差、良种化程度进展缓慢,在市场竟争中
10、面临严峻的挑战,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这些问题将更加突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肉羊品种结构也应进行适当调整。科学实践证明,影响饲料转化利用率的主要因素是品种,因此在生产中良种发挥作用的潜力很大。xx省农区畜牧业生产不仅在产品规模上只相当于内地一个县的水平,而且在个体生产性能上与外省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造成这一落后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区域内肉羊良种化程度低,科技进步对养羊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低。xx地区良种肉羊场建设,利用优良的肉羊品种改良当地土种羊,提高个体生产性能,将从根本上改变区域畜种退化的现象。东部农业区是xx省主要农业区,长期以来,单一的种植业无法改变当地的贫困面
11、貌,而县、乡、村办企业受资金、技术、经营管理及劳动者素质等方面综合因素的制约,大起大落,致富有限而不稳,千家万户得到实惠的不多;林果生产周期长,且受自然环境及区域的限制,一时难以收效;养羊业生产由于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家家户户都能干,且群众有悠久的养殖传统和习惯,具有发展的潜力和条件,是增加农户收入的一条有效途径。目前,该区畜牧业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是仅次于种植业的第二大产业,而养羊业是畜牧业中最大的产业。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决定文件精神、xx省农牧业 “十一五”发展规划(送审稿)和xx省种养业良种体系建设规划,特编制xx省xx地
12、区肉羊种羊场建设项目,通过项目实施加大种羊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良种数量,进一步提高良种覆盖率,大力发展肉羊良种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从而有效提高当地农区畜牧业发展和生产水平,达到农民增收、富民强省的目的。第三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是推动羊种结构调整,促进养羊产业化发展的需要xx地区是xx省的主要产粮地区,为xx省的粮油生产作出了较大贡献。近年来,随着国家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粮食生产出现了丰年有余的变化,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膳食结构的变化,加上我省粮食质量普遍较低劣,进一步加剧了农民种田既不增产又不增收的局面。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寻找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持续不断
13、地提高区域农民的收入,成为当地政府急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优良的绵羊品种可比土种羊品种生产更多的优质羊肉产品,发展优良品种,进行绵羊结构调整,是在饲料资源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产品产量、增加农牧民收入最有效也是最可行的途径,也是养羊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的基础。我省东部农业区羊种结构虽有一定优化,但种群结构调整缓慢。绵羊品种良种化程度低已成为制约当地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和养羊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进行绵羊种群结构调整,增加良种羊数量,加快绵羊良种化进程,是区域养羊产业化发展的当务之急。二、是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捷径xx地区水热资源充沛,气候条件较好,秸秆资源丰富,有着发展舍饲半舍饲养殖业的良
14、好条件,自200x年以来,xx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关于加快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决定,在xx地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指导和支持下,养殖业取得了长足进展,先后实施了“西繁东育”、“自繁自育”等工程,涌现出了一大批养殖户、种草养畜和牛羊贩运、育肥户,成为xx地区发展畜牧业生产和农民经济收入的增长点,极大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本项目的建设地点选择在区域农业基础较强、交通条件便利的xx县xx镇xx村,周围农民素质相对较高,饲草、秸秆资源和人力资源相对丰富,区域养羊户相对集中,推广绵羊改良具有一定的优势,便于使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因此,区域实施种羊场建设项目,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能迅速把资源优
15、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成为农民增收的捷径。三、是健全区域良种肉羊繁育体系,促进绵羊改良,增加经济收入的需要实践证明,要发展良种羊,就需要建立健全羊的良种繁育体系,解决良种羊繁育和供种的问题,通过引进、培育、扩繁、推广优良种羊,扩大良种覆盖面,走培育、推广、改良相结合的道路,才最经济、最合理。由于区域暂无承担良种肉羊供应的规模化种羊场,优质种羊供种量小,每年需要从省外引进大量种羊,造成资金的大量外流,使区域养羊业发展受到制约。同时,因长途调运种羊,加大生产成本,且易引起疾病流行而给区域畜牧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为此,以现有xx省xx县xx有限公司的种羊场为依托,进行良种肉羊场建设,通过引进肉羊和扩繁等
16、,增加良种肉羊的供应数量和品种,对于提高区域畜牧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产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四、是满足社会需求、实现区域农业发展规划的需要面对我国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着手新的畜牧业产品的开发,已成为必然。随着城填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羊产品质量和数量的需求逐步增加,高蛋白、低脂肪、无污染的绿色羊产品,如羊肉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在此情况下,发展优良肉羊,增加优质羊肉产品,对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完成xx省“十一五”末肉类总产量达到30万吨、农业增加值年均增加3.5%以上、人均纯收入每年递增7%的目标,具有推动作用。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第一节 项目区基
17、本情况xx省xx地区位于xx省东部,地处xx高原向xx高原过渡镶嵌地带。xx地区毗邻xx,为xx省的东大门,xx国道和xx铁路横贯全区,全区辖x县、xx个乡镇,土地总面积1.32万平方公里。农业人口133.45万人。区内居住着回、藏、土、撒拉等18个少数民族、56.7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42.4%。该区属高原大陆性气候,海拔1650米-4636米,日照强烈,干旱多风,冬寒夏凉,降水集中。年平均气温3.2-8.6,年平均降雨量319.2毫米-531.6毫米。全区耕地面积xx万亩,草山面积1150.38万亩。200x年粮食总产33.34万吨,油料总产6.95万吨,农业总产值为xx亿元,其中牧业产值
18、xx亿元,占农业产值的xx%。草食畜和生猪饲养量分别达到xx万头只和xx万头,出栏率分别为55.76%和98.80%,商品率分别为49.70%和72.53%。肉、奶、蛋和羊毛产量分别为xx万吨、xx万吨、xx万吨和xx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xx元,其中牧业收入xx元。第二节 有利条件一、当地领导重视、群众积极性高当地各级政府领导重视程度高,区内已有建设肉羊养殖基地的成功实践和经验。农民发展养殖业的积极性高,文化水平较高,掌握新技术、新成果及实用技术快,生产技能强。项目区农民群众历史上就有养羊的习惯,养畜的经验较为丰富,为项目的实施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二、资源条件分析xx地区具有丰富的饲草饲料资
19、源。全区耕地面积325.73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3以上;项目区共有草地面积1150.38万亩,其中连续三年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项目区累计新增林草地108.90万亩,为项目区大力发展养殖业奠定了物质基础。xx地区气候条件好,粮食品种丰富,盛产青稞、小麦、玉米等作物,200x年油料总产6.95万吨,粮食总产达33.34万吨,是我省主要粮食生产基地,其副产品是发展畜牧业生产的重要保障条件。据200x年行业统计,项目区年末饲草贮备量、打贮草量、秸秆生产量和饲料生产量分别达到34.13万吨、12.96万吨、21.16万吨和1.16万吨。另外,与我省其它地区相比,xx地区饲料加工生产企业、加工
20、销售点和饲料种类相对较多,加工生产技术相对成熟,完全可满足项目区养羊业的饲料来源和供应。加之东部农区人口密集,建设地点又靠近省会西宁市,具有明显的地理优势。三、技术条件分析技术依托主要以xx县和xx地区畜牧兽医技术服务网络为主,指导种羊场进行疫病防治、育种和科学养羊的具体工作,目前,xx县共有畜牧兽医技术人员195名,其中高级职称3名,中级职称的37名,初级职称的155人,从事畜牧业发展、畜禽疫病防治、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重大畜禽疫病监测、草原建设与管理、退耕还林 (草)等工作。杂交改良将依托全区现有的专业技术人员,区域内现有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xx人,中级职称xx人。具有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
21、能够满足本项目推广的需要。第三节 主要制约因素和解决方案一、制约因素1、产业化程度低、养殖规模小、供种能力弱仍是制约当地养殖业良种化进程的关键;2、缺乏良种生产龙头企业,目前区域的良种生产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弱,无法承担“企业+中介+基地农户”形式的龙头带动作用;3、牧业基础设施薄弱,畜牧业投入严重不足;饲草料利用率低,生产成本高。二、解决方案1、适度加强种畜场良种扩繁规模,缓解市场供种不足;2、改善种畜场基础设施条件,提高牲畜生产性能和品种质量;3、积极探索“公司+中介+基地农户”运行机制的良种繁育推广体系,以利益连接为纽带,吸引科技推广技术人员参与到良种推广中,大力提高良种推广力度和覆盖面,
22、为规模化养殖、专业化生产奠定基础,达到增产增效的双赢目的。第四章 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第一节 羊肉市场分析据粮农组织(FAO)资料,全世界羊肉产量逐年递增,而中国的羊肉生产增长更快,1989年为81.8万吨,至1997年就增加255.4万吨,增长212.22%,在国内肉类产品中增长幅度最大。200x年,xx省养羊业产值4.46亿元,占牧业总产值的25.9%。绵羊存栏1437.24万只,主要是xx藏羊。年出栏羊475.4万头,出栏率仅为33.08%,年产羊肉8万吨,存栏羊每只产肉5.57kg,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27kg。xx藏羊数量虽然占较大比例,但生产性能低,没有专门的肉羊品种,没有形成羊肉生
23、产体系,羊肉主要来源于屠宰的成年羯羊和淘汰羊,产肉量少且质量差,不能满足省内消费者的需求,市场潜力很大。第二节 竞争力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膳食结构的不断改变,肉类的需要量越来越大,肉羊生产逐年上升,我省羊肉纯净、自然、无污染,其肉质具有“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肉质鲜嫩、口感好”等特征,使得绿色食品产业有着良好的市场开发前景。所以利用优良肉用品种与当地羊进行经济杂交,利用杂种优势进行周期短、投资少、效益高的肉羊生产,特别是肥羔生产利国利民,前景广阔。 据1997年统计,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肉类总量为18.5千克,其中羊肉仅为1.91千克,占总消费量的10.32%,而澳大利亚为3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种羊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03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