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湘教版初二数学八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doc
《最新湘教版初二数学八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湘教版初二数学八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doc(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习目标:1.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2.会用定理解决相关问题知识链接 1.三角形内角和是_,2.若A=36,则它的余角B=_3.画出AB边上的中线自主探究阅读课本第2至3页内容,并自主探究下列几个问题:1.在ABC中,如果A+B=90,则C=_。于是ABC是_.由上可得:有两个角_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如图,Rt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l)量一量斜边AB的长度=_(2)量一量斜边上的中线CD的长度=_ (3)于是有CD=_AB由此可得: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_合作交流 根据以上探究过程,请你与小组成员一起交流,解决下列问题:1.在ABC中,ACB=90CDA
2、B,那么与B互余的角有_,_, 与B相等的角有_。2. 如图,Rt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AB=8cm,则 AD=_cm, BD=_cm, CD=_cm3.如图,CD是ABC的中线,ACB=90,CDB=110,则A=_实践应用 已知,如图,CD是ABC的AB边上的中线,CD= 1/2 AB,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自主检测1.在ABC中,若A=25,B=65,此三角形为_三角形2.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的平分线相交所成的角的度数是_。3.若A:B:C=2:3:5,则ABC是_三角形4.已知,ABC中,AB=AC,AD平分BAC,点E为AC的中点,请你写一个准确的结论._5.如图,AC
3、BD, A和B的平分线的平分线相交于E,则AEB等于多少度?为什么?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你还有什么疑惑吗?导学内容:1 进一步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中,30度的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2 能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导学重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导学难点:直角三角形性质的应用导 学 程 序一、 导入新课1.直角三角形有哪些性质?2 按要求画图:(1)画MON,使MON=30,(2)在OM上任意取点P,过P作ON的垂线PK,垂足为K,量一量PO,PK的长度,PO,PK有什么关系?(3) 在OM上再取点Q,R,分别过Q,R作ON的垂线QD,RE,垂足分别为D,E,量一量Q
4、D,OQ,它们有什么关系?量一量RE,OR,它们有什么关系?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等于 ,那么它所对的 等于 .二、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 探究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为什么等于斜边的一半。如图,RtABC中,A=30,BC为什么会等于AB?(提示:取AB的中点D,连结CD)证明:取AB的中点D,连结CD则AD=BD 因为 CD为RtABC斜边的中线 所以 又因为 A=30所以B= 所以 CDB为 三角形 所以 BC= 所以 BC= 得出结论: 2 上面定理的逆定理:上面问题中,把条件“A=30”与结论“BC=1/2AB”交换,结论还
5、成立吗?(证明过程讨论完成)得出结论: 三、巩固练习1 几何中的使用(1)在ABC中,C=90,B=15,DE垂直平分AB,垂足为点E,交BC边于点D,BD=16cm,则AC的长为_(2)如图在ABC中,若BAC=120,AB=AC,ADAC于点A,BD=3,则BC=_.(3)在A岛周围20海里水域有暗礁,一轮船由西向东航行到O处时,发现A岛在北偏东60的方向,且与轮船相距30海里,该轮船如果不改变航向,有触礁的危险吗?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哪些内容?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2.直角三角形的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3一、知识要点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在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 ;(2)在直角
6、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_的一半;(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 _;(4)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等于_。2、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1)有一个角等于_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有两个角_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3)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_,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二、知识使用典型例题例1、在ABC中,C=90,A=30, CDAB,(1) 若BD=8,求AB的长;(2) 若AB=8,求BD的长。例2、如图,在RtABC中,CD是斜边上的中线,CEAB,已知AB=10cm,DE=2.5cm,求C
7、D和DCE。 例3、如图,在ABC中,C=90,A=,B=2求。 例4、如图,已知ABBC,AEBC,1=45,E=70求2,3,4的度数例5、如图,在ABC中,ACB=90, A=15,AB=8cm,CD为AB的中线,求ABC的面积。例6、如图,在ABC中,ACB=90,AD=AC,BE=BC,求DCE的度数。 三、知识使用课堂训练1、 在RtABC中,C=90,AB=2cm,AC=BC,CDAB于D点,则CD=_cm;2、 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上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在第三条边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3、已知三角形的的三个内角的度数
8、之比为1:2:3,它的最大边长为6cm,那么它的最小边长为_cm;4、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为30,斜边和较小的边的和为12cm,则斜边长为_;5、如图,在ABC中,ACB=90,D是AB的中点,CD=4cm,B=30,则AC=_cm6、将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如图所示折叠,使顶点C落在C点. 已知AB=2,DEC=30,则折痕DE的长为( )A 、2 B、 C、4 D、1知识使用课后训练 1、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A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B在三角形中,若一边等于另一边的一半,则较小边的对角为30;C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DABC中,若A:B:C=1:4:5,则这
9、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2、已知在ABC中,ACB=90,CD是高,A=30,AB=4cm,则BC=_cm,BCD=_,BD=_cm,AD=_cm;3、已知三角形的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2:3,且最短边是3厘米,则最长边上的中线等于_;4、 在ABC中,C=90,A、B的平分线相交于O,则AOB=_;5、在ABC中,BAC=90,AC=5cm,AD是高,AE是斜边上的中线,且DC=1/2AC,求B 的度数及AE的长。 你在学习中还有什么没有弄懂的问题吗?课题: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2第4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勾股定理的发现过程,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会用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2培养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
10、题总结规律的意识和水平。教学重点:勾股定理的内容及证明。教学难点:勾股定理的内容及证明。一、 引直角ABC的主要性质是:C=90(用几何语言表示)(1)两锐角之间的关系: (2)若D为斜边中点,则斜边中线 (3)若B=30,则B的对边和斜边: 二探 自学内容:1、阅读教材P9至P11页;2、完成自主学习;3、并找出你存有的疑难,并用红笔标记。 (一)、1、(1)、同学们画一个直角边为3cm和4cm的直角ABC,用 刻度尺量出AB的长。(2)、再画一个两直角边为5和12的直角ABC,用刻度尺量AB的长 问题:你是否发现32+42与52,52+12和132的关系,即32+42 52,52+12 1
11、32,2、完成10页的探究,补充下表,你能发现正方形A、B、C的关系吗?A的面积(单位面积)B的面积(单位面积)C的面积(单位面积)图1图2由此我们能够得出什么结论?可猜想:命题1: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 。(二)、勾股定理的证明1、已知:在ABC中,C=90,A、B、C的对边为a、b、c。求证:a2+b2=c2证明:4S+S小正=S大正=根据的等量关系:由此我们得出:勾股定理的内容是: 。三小结 四.用1、在RtABC中, ,(1)如果a=3,b=4,则c=_;(2)如果a=6,b=8,则c=_;第4题图S1S2S3(3)如果a=5,b=12,则c=_;(4)
12、如果a=15,b=20,则c=_. 2、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若、是ABC的三边,则 a2+b2=c2B.若、是RtABC的三边,则 a2+b2=c2C.若、是RtABC的三边, 则 a2+b2=c2D.若、是RtABC的三边, ,则 a2+b2=c23、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斜边长为25 B三角形周长为25 C斜边长为5 D三角形面积为204、如图,三个正方形中的两个的面积S125,S2144,则另一个的面积S3为_ 课题:勾股定理综合应用教学目标1会用勾股定理解决较综合的问题。2树立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学重点:勾股定理的综合应用。教学难点:勾股
13、定理的综合应用。二、 引 复习勾股定理的内容。二探 1ABC中,AB=AC=25cm,高AD=20cm,则BC= ,SABC= 。2ABC中,若A=1/2B=1/2C,AC=10 cm,则A= 度,B= 度,C= 度,BC= ,SABC= 。例1:已知:在RtABC中,C=90,CDBC于D,A=60,CD= ,求线段AB的长。解答过程:例2:已知:如图,B=D=90,A=60,AB=4,CD=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解答过程:三结 小结: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可转化为特殊图形求解,本题通过将图形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把四边形面积转化为三角形面积之差。四.用ABCD7cmABC1. 如图,
14、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网格上的三角形ABC中,边长为无理数的边数是( )A. 0 B. 1 C. 2 D. 3第2题图第1题图第4题图2. 如图所示,在ABC中,三边a,b,c的大小关系是( )A.abc B. cab C. cba D. bac3等边ABC的高为3cm,以AB为边的正方形面积为 .4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7cm,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之和为_cm25.若ABC中,AB=13,AC=15,高AD=12,则BC的长是 .6.如图,是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的长、宽、高分别为20dm、3dm、2dm
15、,A和B是这个台阶两个相对的端点,A点有一只蚂蚁,想到B点去吃可口的食物,则蚂蚁沿着台阶面爬到B点的最短路程是 ; 课题:勾股定理逆定理 教学目标1体会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出过程,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2探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方法。3理解原命题、逆命题、逆定理的概念及关系。教学重点: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证明教学难点: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三、 引问题一:1、怎样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下面的三组数分别是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a.b.c5、12、13 7、24、25 8、15、17(1)这三组数满足 a2+b2=c2吗?(2)分别以每组数为三边长作出三角形,用量角器量一量,它们都是直角三角
16、形吗?猜想命题2: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满足 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问题二:命题1: 命题2: 命题1和命题2的 和 正好相反,把像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 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 ,那么另一个叫做 二探 自学内容:1、阅读教材P14至P15页;2、完成自主学习;3、并找出你存有的疑难,并用红笔标记。 例1 说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这些命题的逆命题成立吗?同旁内角互补,两条直线平行。如果两个实数的平方相等,那么两个实数平方相等。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例2 已知: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a=n
17、2-1,b=2n c= n2+1(n1)求证:C=90。三结 师生小结勾股定理逆定理四.用1判断题。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这条边所对的角是直角。( ) 命题:“在一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30,那么它所对的边是另一边的一半。”的逆命题是真命题。(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如果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ABC的三边之比是1:1:2 ,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2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A如果CB=A,则ABC是直角三角形。B如果c2= b2 -a2,则ABC是直角三角形,且C=9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湘教版 初二 数学 年级 下册 全册导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03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