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可行性分析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城市建设可行性分析报告.doc(1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智慧城市建设可行性分析报告下载后可编辑修改套用目 录1基本概况12创建国家智慧城市可行性分析42.1需求分析42.1.1 现代城市发展趋势42.1.2 智慧城市建设方法论82.1.2 基础设施需求152.1.3 城市管理与服务需求172.1.4 城市产业与经济需求182.1.5 建设和运行保障体系192.2现有基础条件和优势分析192.3风险分析及对策223创建国家智慧城市的目标和任务243.1创建目标243.2考核指标243.3主要任务273.4年度计划及任务分解374创建国家智慧城市的工作方案434.1任务分析434.2实现路线444.3建设方案475创建国家智慧城市的保障体系495.1制
2、度保障495.2政策保障495.3资金保障495.4运营保障506相关附件:某某市智慧城市建设方案(2013-2017)511 建设目标12总体架构设计12.1 总体架构设计原理12.1.1技术要求22.1.2智慧城市的体系架构参考模型72.2智慧城市技术体系的架构设计92.2.1数据获取层92.2.2数据存储层122.2.3数据活化层142.2.4支撑服务层162.2.5应用服务层172.2.6技术体系的开放和可扩展性设计192.3 某某智慧城市总体架构223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233.1感知基础设施233.2网络基础设施253.3云计算中心273.3.1基础资源运维平台273.3.2数据分析
3、与融合平台273.3.3数据分析与决策辅助平台283.3.4公共应用服务平台304应用项目建设324.1应用项目334.1.1智慧城管334.1.2智慧政务374.1.3智慧医疗444.1.4智慧教育524.1.5智慧安全604.1.6智慧环保664.1.7智慧旅游724.1.8智慧交通784.1.9智慧社区854.1.10智慧农业921基本概况某某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按照“全党抓经济,全民抓创业,关键上项目,努力创环境,党建作保障”的总要求,以强化中心城区、建设现代新城,打造特色版块,发挥文化优势、繁荣商贸物流,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型社区,持续改善民生
4、、促进社会和谐,全市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一个中心、三大版块”的辐射力、带动力和承载力显著增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1. 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某某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北纬3416-3439,东经11330-11354,居郑州、开封、洛阳等中原城市群的腹地,近临郑州某某国际机场。近年来,某某市的干线公路、县乡公路及通村公路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公路面貌明显改观,路网服务水平大幅提高,交通区位优势显著增强,已形成了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辐射全市、联结周边省、市的公路网,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等国家重要交通干线纵贯全境,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郑
5、州环城高速、郑石高速等国家、省、郑州市的重点工程穿境而过。某某处于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黄金十字路口”上,周围百公里范围有郑州、开封、许昌、洛阳、新乡等大中城市,形成了融铁路、公路、航运、水运于一体的大交通格局。特有的区位和交通优势。2. 城市实力持续提升。2011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39.6亿元,增长13.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1.6亿元,增长33.3%;主要工业增加值完成263.4亿元,增长18.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3.8亿元,增长23.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4.6亿元,增长18.1%;农民人均纯收入11344元,增长19.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7
6、6元,增长15%。二、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96%。深入实施乡镇争强晋位工程,6个乡镇跻身全省全省综合实力百强乡镇行列,4个乡镇进入郑州综合实力20强。目前,某某市已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行列,荣获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全国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和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等荣誉称号。3.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28.3万吨,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5%。农业服务体系不断加强。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3家,新培育郑州市级龙头企业7家,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别达
7、到187家、68家,龙头企业总产值达186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95家,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达到13家,超5亿元企业达到 42家。企业自主创新步伐加快,新获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郑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家,新获批专利310余件。企业信息化迈上新台阶,70%以上规模企业都建立了门户网站。全市上市企业达到3家。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31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1.7%。第三产业繁荣发展,积极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相关石材工业园、大型物流项目等入驻本市,为某某市商贸物流业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功举办了辛
8、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活动和第五届黄帝文化国际论坛,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被评为最具国际影响力祭拜大典,望京楼夏商时期城址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首。4. 城乡发展呈现新格局。以全省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试点市为契机,科学编制某某市城乡总体规划并获省政府批准,中心城区改造提升,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新区建设加快推进,基本框架已经形成;“三大板块”要素聚集,带动能力显著增强,某某快速通道、北环路、中华北路、解放北路神州路、第二污水处理厂等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镇域经济蓬勃发展,薛店、龙湖、辛店等5个乡镇进入全省百强乡镇行列。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村村通公交车、村村通安全卫
9、生的自来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4%。5. 社会民生不断改善。推行“十个所有惠民生”政策措施,大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普及高中段教育,获得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和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市)称号,高考成绩连续19年位居郑州六县(市)第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6%,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81%以上。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岗位47841个,实现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90216人,获得全国农村劳动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全面推行全市6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城乡公交车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3.4%、12.3%。文化、教
10、育、广播电视、档案、统计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6以内。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最具国际影响力祭拜大典,郑韩故城被列入全国重点遗址公园保护行列,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全国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县(市)和全国计划生育、民政、科技、文化等先进荣誉称号。6. 生态建设取得实效。围绕“一山一城一湖四河”等综合治理工程,加强生态水系、生态林地、生态乡村等体系建设,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4.3%。实施“生态家园”建设工程,深入开展村容村貌、路容路貌整治活动,城乡生产生活环境全面改善,“村收集、镇清运、市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运行模式逐
11、步完善。主要污染物COD累计削减率为20.8%,SO2累计削减率为59.7%;城区空气环境质量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以上天数达89%;万元GDP能耗下降23.8%。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连续四年位居全省县级市首位。2创建国家智慧城市可行性分析2.1需求分析2.1.1 现代城市发展趋势1、现代城市的功能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脚步,现代城市已经由最初的以物易物的交换场所,发展为高效加工物质、积累信息的场所,代表了人类的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水平,也是政治动态经济行为最活跃的地点。城市是一定区域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人口等的集中之地和中心所在,伴随人类文明的形成而发展的一种有别于乡村
12、的高级聚落。现代城市无论发展到何种阶段,最基本的功能仍然包含三大部分:载体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如下图1所示:图1-1现代城市的功能载体功能以城市公共设施和环境为主体,包括土地、空气、水资源、能源、道路、房屋等为城市提供基本的物资条件。经济功能以企业为主体,包括生产、分配、运输、消费、科技等是城市作为生产力聚集形态的价值所在。社会功能以人为主体,包括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类政治、文化活动等,是城市以人为本的体现。此外,有些城市还具有特殊功能,如港口、矿产、交通枢纽、历史名城等,特殊功能与城市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历史条件有重要关系。2、城市构成主体模型与城市的基本功能相对应,城市由四大主体组成
13、:政府(G)、市民(C)、企业(B)、公共设施与环境(P)。政府作为城市的管理主体,对于规划、维系和发展现代城市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政府通过颁布各种法律法规,对城市各类主体的行为和活动边界进行界定,牵头组织城市公共设施与环境建设,为企业的经济活动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民众提供优质、周全的公共服务,协调与平衡经济社会及环境的关系,维护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在中国,城市信息化发展需要寻找一条将信息化、城市化相结合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图1展示了城市主体的钻石模型:图1城市主体“钻石”模型城市是由人(市民)、经济组织(企业)、管理组织(政府)、外部环境(公共设施与环境)四大主体构成的有机系统,而当前城
14、市信息化的要素包括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整合(Integration)及模式创新(Innovation),“智慧化”与“城市主体”相互作用,构成了智慧城市的主要内容。3、城市生态圈城市是一个区别于自然环境而又明显具备生态特征的生态圈,如图2城市生态圈模型所示。图2城市生态圈模型城市几大功能和几大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和谐共生的:经济、社会的发展依赖与公共设施和环境,也依赖于市民的素质和创业精神,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公共设施的改善;而城市居民的幸福度、满意度对于城市吸引人才、发展经济、塑造良好的环境也有积极作用。经济的繁荣、民生的幸福、环境的
15、和谐是城市追求的终极目标。2.1.2 智慧城市建设方法论1、智慧城市动力集理论为何国内外大大小小的城市对智慧城市建设投入如此大的热情呢?立足城市层面,来看智慧城市建设的动力,自上而下的战略和制度、城市本身城市化发展导致的“城市病”、不断深入全面渗透城市各领域的信息化、迫切需要进行升级的城市经济、顺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服务型政府需要构成了一组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动力集。智慧城市驱动因素主要由城市战略、城市化、信息化、经济转型升级、服务型政府组成如图3所示。图3智慧城市动力模型(1)智慧城市是落实国家战略,实施城市战略的必然要求。科技对人类的社会生产生活产生巨大影响,改变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在物联网、
16、云计算引爆的信息技术革命中,各国都在抓住机遇,在国际中争取地位。为了能在信息经济时代继续主导世界格局,美国近年来频繁确定信息科技前沿相关的战略,如“信息高速公路”的国家振兴战略、“智慧地球”战略、“大数据”的研究和发展计划。我国也提出了“感知中国”的口号,各级政府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行动方案。城市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提升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行动重点和战略支点。智慧城市是城市贯彻国家科技战略的必然要求和综合体现。智慧城市的实施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另外,从城市本身来说,智慧城市是一种城市战略的选择。一方面,国家和省两级为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广泛应用提供了指导方向、鼓励和扶持政策
17、,智慧城市充分借助了这一有利环境。另一方面。智慧城市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综合考虑城市运行中的各种资源、关系,从整体上形成一个有机的、有生命的城市运行体系,增强城市长期发展的能力,是解决城市化引发的各种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2)智慧城市是一种有效解决城市化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模式。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预言,21世纪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有两件事:一是美国的高科技,二是中国的城镇化。中国的城镇化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城市化促进了城市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城市化给城市带来繁荣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城市问题。城市公共服务和管理、市民就业教育、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社会公共
18、安全、应急指挥、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相互影响,加重了问题的严重性,使得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变得愈加困难。“城市病”是中国各级城市管理部门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如何兼顾中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和解决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所面临和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探索有效的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和发展途径,是摆在每一个中国城市管理部门和管理者面前的最大现实问题。(3)城市信息化必然走向“智慧化”。人类社会经历现正步入信息社会。我国社会处于信息社会发展的加速转型期。以物联网、云计算、无线网络为代表的新一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加速发展,正驱动城市信息化进入一个更高的阶段。从城市面临的困境来说,“城市病”也需要物联
19、网、网络通信、信息处理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这一把“万能钥匙”从更深层方面来治愈。在智慧城市理念的推行下,城市信息化将采用更先进技术,深入、全面渗入城市各个领域,使城市的运行更加高效,使城市产业体系更具优势,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安全、舒适、便捷、丰富。在此趋势下,信息化必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智慧化”。(4)城市经济转型升级需要新活力。当原有增长来源优势转化为劣势,企业就要调整业务结构,寻求高附加值的新业务、新业态来获得新的增长来源。现代城市经济转型升级主要呈现出经济虚拟化、由居民生活消费转型为商务会议消费等生产消费、服务产业化必然扩及教育等传统的“非经济领域”、公共服务部门成为就业的必要渠道四大趋
20、势。智慧城市的建设能够为城市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活力。(5)智慧城市是实现服务型政府的有效途径。社会的高度发展要求政府转变职能,增强服务角色,加强科学决策。智慧城市通过全面深入的信息化,可以优化政府行政组织,有助于转变政府智能,建立服务型政府。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智慧城市能使行政组织功能多元化;另一方面,智慧城市能使行政组织形式扁平化。通过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提高城市建设管理精细化和科学化水平,提升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水平,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为企业发展、投资创业、民生保障等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解决就医、住房、出行、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难题,创建人居环境、服务环境、人文环境和就业环境,使城市的未来
21、更加美好。2、智慧城市框架模型从认知域、物理域、信息域的角度对智慧城市进行描述,如图4所示。从认知域(或社会域)中,政府、企业(组织)、市民是指智慧城市的主体,满足其发展目标、期望、愿景是建设智慧城市的根本目的。物理域是指城市的客观物理存在,主要是指水文、气象、地理等自然环境,以及道路、桥梁、建筑、电网、水网等城市资产。信息域表征建设智慧城市的主要技术手段,利用信息技术的“感”、“传”、“知”、“用”、“安”手段,实现信息生成、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共享和信息利用。建设智慧城市就是以认知域的政府、企业、市民的需求为导向,利用信息技术与实体建设相结合,使城市环境智慧化,城市管理科学化,实现城市
22、发展转型、政府有效服务、企业创新发展、市民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图4智慧城市框架模型3、智慧城市总体框架模型智慧城市总体框架包含技术层体系、保障制度体系、技术标准体系、运营管理体系和智慧产业体系。智慧城市的技术体系主要有四个层次,即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感知层强调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城市基础设施、物件、移动目标的实时感知,强化对城市运行状况的实时全面信息采集能力。网络层目标是构建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网络基础设施,形成支撑城市物联网应用和信息化应用的网络支撑能力。平台层主要是形成城市系统互联互通的“系统之系统”云平台,突破部门级应用,在城市整体层面形成信息整合平台。应用层是面向市民需
23、求整合的应用服务体系建设。除了建设相应的信息化系统外,还强调运行机制和体制建设,真正形成城市完善的服务体系。在技术层面之外,智慧城市需要保障制度体系、技术标准体系、运营管理体系和智慧产业体系等软环境和经济的支撑,才能够健康高效运行。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产业拉动性极强的重大建设项目,往往会带动一系列新兴产业的发展。各城市在建设智慧城市系统的同时,需要布局各自智慧产业的发展,围绕各自优势产业基础,进行转型升级,并引入新兴战略产业,以期带动城市发展的转型。智慧城市建设要引领城市转型,就需要创新发展环境。强调智慧城市软环境的建设,包括人才发展环境、智慧城市政策体系、标准规划、创新激励平台的建设等。软环
24、境建设对整个智慧城市的运营和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从底层的信息基础设施提升到中层的关键平台建立,然后到上层的应用创新,建设智慧产业服务于人,这样就构成一个总体的框架,如图5。图5智慧城市总体框架模型在整体框架搭建完成后,自然还需要一套智慧化的指标体系。智慧城市的感知层指标用于度量城市的物联网能力,智能管理通过感知的手段来实现和支撑,需要对物联网络进行评估,比如对一些重点地区、重点设施进行智能化的改造,配合整个城市的传输网和结点做部署,形成一个覆盖全市的物联网络,最终建立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评估体系,所形成的感知化社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的影响程度,也是衡量城市智慧化的重要指标。此类重要指标包括实现重
25、点地区、重点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通过感知设备检测城市运行状态,建成统一的覆盖全市的物联网络,有效降低城市基础设施事故率、损耗率,提高利用率;此外还包括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智能监测仪器仪表物联化覆盖率。4、智慧城市需求分析模型根据上述城市构成主体模型和城市生态圈,面向对象的智慧城市建设需求模型定义如图6:上述需求模型是由多层有机关联的系统组成。底层是信息网络与公共资源构成的基础平台;上层是按照政府、个人、企业三类应用服务对象运行划分的各类领域性智慧城市应用需求。l 服务政府的城市管理和运行领域需求:通过智慧化旨在辅助政府更高效的实现经济管理、社会管理和环境管理的公共行政管理职能;l 服务个
26、人的民生与服务领域需求;通过智慧化旨在推动以人为本和维系民生、权益保障的社会环境建设;l 服务企业的产业与经济领域需求:通过智慧化旨在促进公平、诚信和健康的经济运行环境的建立。图6智慧城市需求分析模型2.1.2 基础设施需求智慧城市建设在原有城市基础设施上,综合运用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增加传感器、RFID标签、线圈、高清摄像头等用于采集城市物理世界信息的感知设备。某某智慧城市建设需要通过以下几方面对现有基础设施进行完善或升级。1、城市物理基础的“增智”需求。数以亿计的传感设备通过传感器网络组网和协同信息处理技术,形成了一个物物相连的网络,实现传感器、RFID等数据采集技术所获取数据的短距离传输、
27、自组织组网以及多个传感器对数据的协同信息处理过程。感知设备增强对供水、供电、供气、管道、通信、道路等设施的感知能力,并赋予基础设施交互能力,对物体进行识别,感测城市运行的基本状况。城市物理基础的“增智”就是要城市各个角落遍布传感器等设备,提升城市数据的识别和采集能力。2、通信网络的“增宽”需求。物与物间的远距离信息传输通过电信网、无线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完成,实现更加广泛的互联互通。信息能否无障碍、高可靠、高安全地进行直接影响到智慧城市各子系统的功能实现。鉴于对数据安全、传输可靠性及实时性的严格要求,某些信息的传输主要依托专用通信网实现,而只在不具备条件或特殊条件下借助公网。通信网络的“增宽
28、”是指一方面增加网络通信道路的宽度,另一方面增加网络通信覆盖面的广度。3、信息基础设施的“增融”需求。信息基础设施的“增融”就是要打通城市各个“信息孤岛”,就是要建立云计算平台,将这些数据融合联通起来,对数据进行挖掘,为自动化、个性化服务做铺垫。云计算平台是城市运行数据和计算的资源池,汇集了物理世界感知的城市运行数据和计算能力。云计算平台对这些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数据资源池由不同的数据库组成,一般包括基础空间数据库、人口资源数据库、公共设施数据库、经济运行数据库、企业和个人信用数据库和元数据库等,还具有行业特色的数据库,如交通数据库、医疗数据库、教育数据库等。云计算平台还能够根据城市各相关
29、部门所需提取相关信息,并进行智能处理、分析预测,提供决策支持,实现数据的巨大价值。2.1.3 城市管理与服务需求智慧城市的最终目的是智慧城市是通过建立一个物物联网、信息移动、信息共享的城市系统,营造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物和谐共处的环境,为城市管理者提供高效的城市管理手段,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和广阔的创新空间,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质,终极目标是使城市成为一个绿色生态、人本幸福的城市。因此,面向城市管理者、企业、个人的管理与服务是建设智慧城市需要满足的最终需求。增强城市市政、道路、车辆等基础设施和终端的智能感知和控制能力,加快物联网、云计算、无线网络等先进技术在社会管理、政府办公、公共服务等领域
30、的应用。建立一个全面覆盖城镇智能监控、人口管理、食品追溯、卫生预警、城镇执法等政府领域的社会管理体系;打破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壁垒,结合制度创新,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提高电子政务效率和决策水平;在政府行政、能源、医疗、教育、交通、社区等领域渗透物联网、无线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城镇基础设施、智能分析、智能响应水平,重点推动公共服务、互动能源、居民健康、智慧教育、社区服务的智慧化水平,让居民便捷享受个人衣食住行、娱乐、教育、行政办事、理财等服务,逐步形成一个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对于我国普遍的城市来说,智慧安全、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能源、智慧教育、智慧社区是最关乎城市高效运行、人民幸福生
31、活的方面,是大部分城市当下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主题。2.1.4 城市产业与经济需求城市经济是指由工业、商业等各种非农业经济部门聚集而成的地区经济。城市经济是以城市为载体和发展空间,二、三产业繁荣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高度聚集,规模效应、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十分突出的地区经济。城市经济发展是城市功能赖以发挥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当今时代为信息社会,信息作为一个生产要素,在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正逐渐成为主导。某某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地理位置较优,自然和人文景观丰富,具备发展物流和旅游产业的绝对优势。然而,这两个本来应该非常发达的产业并没有得到
32、充分的发展。在物流产业方面,某某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来打造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提高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需要通过规范权威、真实准确的信息共享平台提高运输规模化管理、仓储智能化管理,从而改善物流行业发展的总体水平。在旅游产业方面,借助智慧城市其他专项应用的全面发展,可以为旅游行业带来便利的交通、优美的环境、完善的医疗体系等,从而间接促进旅游产业的飞速发展。另外,电子商务有良好的基础,可以打造全国电子商务重要中心,推动经济发展,提升经济影响力。2.1.5 建设和运行保障体系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为智慧城市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智慧城市更是一种新的城市运行模式,改变着城市管理、经济、生活。
33、所以,与之相对应的体制建设也同样重要。只有各项制度和管理以及产业发展与信息化建设相协调了,智慧城市才能真正运转起来。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行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四大类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运营管理体系、智慧产业体系。前三大体系是信息化建设必不可少的内容。而智慧城市的建设还强调城市经济活力及其支撑的产业。智慧城市涉及的技术、行业种类很多,不是某个或某几个行业能够独立完成的,是由一个庞大的智慧产业做支撑。2.2现有基础条件和优势分析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 通过“十一五”建设,某某市已建成以光缆为主体,大容量干线传输网络,规模、容量、技术等方面均居省内领先水平。实现城区光纤入户,农村8M全
34、覆盖,为信息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全面数字化有线电视网络平台,全市有线电视用户入户率达到90%以上。无线宽带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城市WIFI网络基本实现城区全覆盖,政府机关和宾馆等窗口单位已经率先实现无线宽带接入,城区主要公共场所实现无线宽带基本覆盖。薛店镇成为河南省首个建成的“数字乡镇”,并被省测绘局授予“河南省数字乡镇示范镇”称号。薛店镇政府申报承担的“某某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示范工程”项目顺利通过省测绘局组织的专家组验收,举行了成果发布会。2.电子政务和社会信息化深入推进在政府公共服务领域,以市网络中心平台外为基础,全市主要政府部门和主要乡镇基本完成门户网站建设。积极推行行政审批电子监
35、察制度,实现了行政审批信息的全信息覆盖、全过程监控;积极推进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开始在城市规划、市政建设、房地产管理、环境保护以及治安管理等方面得到应用。遵循“全市上下一张网”的网络建设思路,已经将电子政务内外网光纤向下延伸至各乡镇教办、市直单位二级机构,各行政服务大厅。并协助市财政局完成了国库集中支付转轨工作,实现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集中支付业务在电子政务内网上运转顺畅;同时协助市优化局在电子政务外网上开通运行电子行政效能监察系统,全市行政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明显提升。70%以上企业都建立了门户网站,90%以上的政府部门都拥有各自网站;出台了某某市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
36、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设立信息化专项发展资金500万元;启动了协同办公系统、政府信息公开系统、网上行政审批及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等一批应用系统;启动了“某某市农村信息化科技示范体系建设”项目,大力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3.社会管理创新多领域融合局面初步形成某某市作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把社会管理创新摆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以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为路径,全面提升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通过整合多方社会资源,统筹成立了110服务中心。建立以110为统一呼号的社会管理服务平台,整合全市63个职能部门及各类社会服务热线,按照“资源整合、信息共享、
37、方便群众”的原则,将全市关系民生的各职能部门资源高度整合,图像监控系统可支持1300个摄像头同时传输并储存图像。对110指挥中心接到的非警务报警、群众反映的生产生活问题和各类热点难点问题,集中受理,归纳分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进行交办督办,形成一个管用、有效、便捷的应急服务平台。4.科教人才方面的比较优势不断增强某某市高校众多,在全国县级城市中名列前茅。“十一五”期间,某某市进一步普及信息化基础教育,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积极开展了信息技术职业教育,培养出大量信息技术应用人才;加强专职网络管理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市外各类专门人才,鼓励大中型企业设
38、立信息主管,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信息技术人才队伍。5.农村信息化改造快速推进。全面构建“富农、惠农、便农、乐农”的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全市100%行政村覆盖远程视频互动系统,80%以上乡(镇、街道)建立了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全面启动“光通村”、村级治安监控、乡村电子图书阅览室、农家乐信息服务点和便民服务点建设的试点工作。结合村级视频监控推进,提供安全便捷的群防群治服务,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经积极申报,一批信息化建设先进县、乡(镇)、村被列入省农村信息化示范创点。 6.保障体系日趋完善。某某市已完成新一轮机构改革,进一步明确信息化管理职能,理顺体制机制,充实工作队伍。在调整市信息化领导
39、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了市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协调智慧城市建设重大问题。加强信息化法规和制度建设,积极组织开展河南省国民经济与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宣传、培训和实施。拟订电子政务项目管理办法,完善信息化项目建设的规范管理。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着手筹建市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小组,开展2012年度网络与信息安全检查,提升某某市信息安全水平。智慧城市建设试点项目申报工作有序推进。 2.3风险分析及对策风险分析随着信息化在全球深入快速的发展,人们在享受便捷、开放、自由、国际化的互联网、物联网发展给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的信息系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和开放、使得他们能够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提高
40、办公效率、市场反映能力和提升竞争力。但又要面对互联网、物联网开放带来的数据安全、社会伦理、现行法律法规不适应的新挑战和新风险。这种挑战和风险并不是建设“智慧城市”时才出现,安全问题是IT应用与生俱来的,只不过由于“智慧城市”的建设,使得这种挑战和风险更加凸显而已。1、数据安全风险信息网络的全球化随之带来信息网络安全问题的全球化,任何与网络连接的信息系统,都必须面对世界范围内的网络攻击、数据窃取、身份假冒等问题。技术落后和系统缺陷导致的安全问题与刻意的漏洞同样严重。没有一个单一实体或决策方,可以承担所有的责任包括安全。所以必须共同处理与安全和可靠性相关的问题。通过技术、管理、制度手段逐步完善数据
41、安全防护体系,来消除安全风险。2、“云”计算的安全风险虽然云计算产业具有巨大市场增长前景,但对于使用这项服务的用户来说,云计算服务存在着七大潜在安全风险。这里的安全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己的信息不会被泄露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二是在需要时能够保证准确无误的获取这些信息。因此,重点要考虑的是数据传输和存储安全;数据审计和更换供应商安全;法律与监管问题;云计算安全风险控制策略等。3、物联网的安全风险物联网有三个层面,分别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物联网在传感层面的两大核心技术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和射频识别技术。这两项技术都存在着无线信道被攻击的巨大隐患。一是传感网络是一个存在严重不确定性因素的环境
42、。没有安全保障的网络和信息系统,就像没有围墙的房子,随时随地会受到骚扰和侵犯。随着“智慧城市”的推进应用、网络和信息受到的安全挑战越来越多。建设与“智慧城市”协调发展的新型安全体系势在必行。3创建国家智慧城市的目标和任务3.1创建目标争取通过5年的努力,到2017年,建成“文化古都、宜居之城”。基础设施与民生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形成基础设施较泛在,交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较完善的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初步建成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创新信息利用的商业模式,形成良好的公共信息云平台运营模式以及食品安全和智慧社区服务模式,深入发展智慧农业。争取再通过3年的努力,到2020年,形成信息
43、高度共享和利用、系统高效协作的“智慧某某”生态体系,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形成比较成熟的运行机制,打造若干国内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项目。3.2考核指标某某市智慧城市试点工作考核指标见表1。表1 某某市智慧城市试点工作考核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考核指标1保障体系与基础设施保障体系1.制定了“智慧某某”涉及的配套城市规划、组织机制。2.制定了可行的智慧城市实施方案。3.建设投融资机制,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制定资金保障机制。4.2017年重点进行智慧城市运营工作,可与致力于智慧城市建设的专业企业开展合作。网络基础设施1.无线网络覆盖率95%,平均无线网络带宽5M。2.城镇家庭光纤可接入率95%,户均
44、接入水平30M。3.市区下一代广播电视网覆盖率90%。公共平台与数据库1.建设某某智慧城市云计算中心,形成政府云、行业云与公共信息云,实现数据融合、共享和开发。2.构建适应开发、共享协作信息环境的新型城市信息安全体系。2智慧建设与宜居城市建设管理1.以打造“精品某某”为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智慧城市制定城市专项规划及实施方案。2.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推动新农村建设水平。3.城市网络化管理覆盖率99%。4.“城管通”信息采集器普及率达到100%。5.实施“森林城市”工程,打造城市绿化生态环境,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6.建筑节能达标率95%。7.建筑可再生能源使用量15%。8.绿色建筑
45、比重20%。城市功能提升1.节水型居民小区覆盖率80%。2.城市智能水平覆盖率50%。3.城市集中供水率90%,集中供暖率70%,集中供气率70%。4.燃气自动检测系统安装率99%。5.城市垃圾分类收集率80%。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7.智能路灯管理系统市区主要干道覆盖率达到100%。8.城市地下管网数字化管理覆盖率75%。3智慧管理与服务政务服务1.政府决策支持系统覆盖率95%。2.建立政府云数据中心,提高数据共享程度,降低行政成本。3.政府非涉密公文网上流转率为100%。4.政府公务行为全程电子监察率为为100%。5.行政审批项目网上办理比例90%。6.企业和政府网络互动率8
46、0%。7.市民与政府网络互动率60%。基本公共服务1.城市人均教育支出水平(占GDP)4.5%。2.数字校园建成率70%。3.家校信息化互动率90%。4.网络教学比例50%。5.市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100%。6.电子病历使用率达到100%。7.实现卫生服务站全市联网,推动医疗物联网试点项目。8.食品药品追溯系统覆盖率90%。9.推进信息化在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社会服务、公共文化体育、残疾人服务、基本住房保障领域的应用,实现统一化、精细化管理,提供便捷化、个性化服务。智慧交通1.与国内智慧交通领域领先企业共同建设智慧交通。2.城市道路传感终端安装率覆盖率90%。3.诱导信号控制系统覆盖
47、率80%。4.匝道控制系统覆盖率85%。5.停车诱导系统覆盖率80%。6.行车诱导系统覆盖率90%。7.交通信息屏覆盖率85%。8.公交站牌电子化率80%。9.市民对交通信息关注率50%。10.市民交通诱导信息服从率50%。11.车载交通信息服务终端覆盖率60%。智慧环保1.建立从水源地监测到水龙头水管理的全过程在线监控,保障饮水安全。2.重点污染源监控比例为100%。3.污泥的监测点覆盖率80%。4.空气质量自动化监测比例95%。5.水质量自动化监测比例95%。6.环境噪音自动化监测比例95%。7.建立全市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智慧安全1.路段电子警察安装比例覆盖率50%。2.事故应急处理系统覆盖率95%。3.市区路口高清视频监控覆盖率90%。4.全市视频图像信息联网率达到100%。5.食品药品追溯系统覆盖率90%。智慧农业1.农业生产现场的各种传感节点部署率50%;2.农产品追溯标识覆盖率60%;3.农产品信息网上公开率50%;4.农业信息服务、远程培训覆盖率50%;5.畜牧业产值年递增率不低于8%;6.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率不低于6%。智慧社区1.社区信息服务系统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02852.html